年产60万吨钢渣粉资源综合利用环保工程施工勘察勘察方案.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9626077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60万吨钢渣粉资源综合利用环保工程施工勘察勘察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年产60万吨钢渣粉资源综合利用环保工程施工勘察勘察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年产60万吨钢渣粉资源综合利用环保工程施工勘察勘察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年产60万吨钢渣粉资源综合利用环保工程施工勘察勘察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年产60万吨钢渣粉资源综合利用环保工程施工勘察勘察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年产60万吨钢渣粉资源综合利用环保工程施工勘察勘察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60万吨钢渣粉资源综合利用环保工程施工勘察勘察方案.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华鹏再生资源发展有限公司年产60万吨钢渣粉资源综合利用环保工程施工勘察(超前钻探)勘察纲要方案审 核:余致贵工程技术负责人:建设单位:广东华鹏再生资源发展有限公司勘察单位:中国有色金属长沙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日 期:二O一四年十二月目录1 概况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3 勘察任务要求及需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4 执行技术标准与本工程质量目标5 执行法律法规与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目标6 勘察工作量布置7 勘察技术手段、方法等8 勘察工期、设备人员计划9 勘察工作量预估列表10 质量保证措施11 工期保证措施12 安全文明施工附件:1勘察平面图 炉料结构优化之焦炉建设工程制酸单元超前钻探纲察要9 1

2、工程概况广东华鹏再生资源发展有限公司开发年产60万吨钢渣粉资源综合利用环保工程共分为二个项目,分别为成品库、钢渣粉磨。按照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蓝图,钢渣粉磨共布置桩10个,桩径1000mm;成品库共布置32个桩,1000mm桩径20个,1500mm桩径12个,共计42个钻(冲)孔灌注桩。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2.1地形地貌拟建的年产60万吨钢渣粉资源综合利用环保工程位于厂区,场地地势较平整。2.2地层结构根据韶关地质工程勘察院所做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拟建场地预计主要地层为:地层编号地层名称成因代号状 态1人工填土Qml松散2第四系新近冲积粉质粘土Qal软可塑3第四系冲积粉质粘土Qal可塑4残积粉质

3、粘土Qel可塑5灰岩/6灰岩/2.3地下水场地地下水类型主要为赋存于人工填土和第四系黏土层中的上层滞水及赋存于基岩中的基岩裂隙水。2.4地震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和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拟建筑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动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3 勘察任务要求及需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3.1勘察任务要求:3.1.1各设计阶段勘察工作的内容及要求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2009年版)进行。3.1.2查明建筑物场地内及其附近有无影响工程稳定性的不良地质现象,查明场地与地基的稳定性,地层的类别、厚度

4、和坡度,持力层和下卧层的工程特性。如有地下防空洞查明其位置及走向、深度。3.2要求提交勘察资料内容:3.2.1文字部分: 1)勘察目的、任务要求和依据的技术标准。2)拟建工程概述。3)勘察方法和勘察工作布置。4)场地地形、地貌、地层、地质构造、岩土性质及其均匀性、地下水、不良地质现象的描述与评价;3.2.2图表部分:1)勘察点平面布置图; 2)工程地质柱状图; 4 执行技术标准与本工程质量目标4.1本次勘察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为国家及地方现行有关规程规范:4.1.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4.1.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4.1.5

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4.1.6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4.1.7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4.1.8建筑工程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87-2012);4.1.9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4.1.10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99);4.1.11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94);4.2本工程质量目标为 优良 。5 执行法律法规与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目标5.1本次勘察执行的主要法律法规为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包括:5.1.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5.1.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6、5.1.3长勘院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5.1.4长勘院安全生产操作规程(长勘院标准CKB901-2006)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5.2本工程职业健康安全目标为:“五无”(无重伤、无死亡、无倒塌、无火灾、无中毒),环境目标为: 无噪声扰民、无油污、及时清洁钻探泥碴、不损他人财产。6 勘察工作量布置6.1岩芯钻探6.1.1钻孔间距根据相关规范及设计要求,本工程地基复杂程度为二级,勘探点由设计单位提供的桩基平面布置图进行布置,钢渣粉磨区,桩径1000mm,桩数10个,按一桩一孔原则布置导前孔,共布置钻孔10个,钻孔编号:A1A10号;成品库区分两种桩径,桩径1000mm,20个,桩径150

7、0mm,10个,按一桩一孔的原则布置导前孔,共布置钻孔32个。因些,共布置钻孔42个。 6.1.1钻孔深度孔深控制原则:1、设计要求放岩深度不小于1倍桩径。2、按现行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桩端下3倍桩径且不小于5m下无软弱夹层及溶洞。因些,本次钻孔深度控制尝试为桩径1000mm,进入完整微风化基岩深度为6.0m,桩径1500mm,进入完整微风化基岩深度为6.5m。6.3取样采取岩石试样12组;6.3室内试验室内岩石试验:严格按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50266-99)规定进行。岩石抗压试验采用天然单轴抗压强度试验。7 勘察技术手段、方法7.1现场踏勘我公司组织由审核、工

8、程技术负责、测量负责及钻探负责等相关人员进行现场踏勘。2.测量根据委托单位提供的控制点,采用NIKON-DTM350型全站仪测边、测角,极坐标法实地施放各勘探点。3.钻探钻探:第四系地层采用冲击钻进,套管护壁;基岩采用回转钻进,泥浆护壁。钻进时将每回次所采取的芯样自上而下依次摆放好,并及时将取样深度、芯样颜色、状态、颗粒组成以及地下水初见水位、稳定水位等记录清楚,为准确划分地层的层位、计算各地层的厚度等获得原始数据。4.取样钻孔取样:钻探过程中针对不同地层的状态,采用不同的取样设备采取各地层的原状试样(软土用薄壁软土取土器,其它用标准取土器,砂土用取砂器),每一主要土层的土样不少于6个,并及时

9、填写好土样标签(包括编号、野外定名、取样深度、是否地下水位以下等)密封后送土工试验室,以备进行室内土壤的物理力学性质试验。5.报告文字、图件、数据等处理我公司对勘察资料的所有数据全部采用微机处理、CAD成图。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满足业主提出的勘察技术要求及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0年版)等有关规范要求。 8 勘察工期、设备人员计划8.1勘察工期安排勘察队伍在接到建设方通知即可进入现场并开展工作,工期计划野外作业12天结束,外业结束后7天内提出正式勘察报告。表8.1 勘察作业计划工期横道图 日 期工作内容12

10、.1512.1612.1712.1812.1912.2012.2112.2212.2312.2412.2512.26勘察作业准备测 量 放 点外 业 钻 探取样及原位测试室 内 试 验内业资料整理及勘察报告书编写审 核审 定资 料 发 送8.2设备、仪器配置计划如下表:表8.2-1序号设备名称设备型号数量用途1测量仪器日本尼康:TM-352全站仪;Motorola对讲机点各1台(对)钻孔点位实放;以竹竿、彩旗为钻孔点位标示2钻 机北京产XY-1A型液压钻机液压钻机3台在土层、岩层钻探,方法为二重管(双管)钻进3泥浆泵BW-150 3台钻岩石时所需配备的4照相机柯达DC3200数码机1台岩芯照片

11、摄影5岩、土、水试验设备我院具有本次勘察全套岩、土、水试验设备及试验检测中心1本院试验中心为全省最大试验中心之一,完全可以满足工程需要8.3人员配置计划如下表:表8.2-1岗位名称数量功能总工程师1名全面指导勘察工作审定(注册岩土工程师)1名现场抽查工程质量,负责勘察报告书审定工作审 核1名现场检查工程质量,负责勘察报告书审核工作技术负责人1名负责现场资料整理、勘察报告书编制测量工程师1名负责相关测量工作钻探工程师(兼管安全生产)1名负责现场钻探及安全生产钻探工人(含勤杂人员)6名从事钻探工作9 勘察工作量预估列表项目工作量勘 察 试 验 方 法钻 探1500米/39孔旋转钻机钻进,套管护壁。

12、采取岩石试料6组采取钻探芯样测量定点39个采用全站仪定位室内岩石试验6组天然单轴抗压强度试验10 质量保证措施1)明确任务要求,收集资料,现场踏勘,阅读相关规范,编写勘察纲要及钻探任务书,经工程审定人审批后组织实施,开工前技术交底,工程勘察进尺到一定时候后及时向审核和工程审定人汇报,让审核和工程审定人及时掌握现场施工情况,解决工程中所遇到的技术难题,对勘察纲要进行验证和复核,对勘察纲要不完善的地方进行修正并报总工办备案,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野外工作进行一半后通知总工办进行中间检查工作。2)严格按钻探工艺及钻探规程进行本次详细勘察工作。3)准确测定各勘探点坐标及标高。4)确保现场第一手原始资料的

13、准确、无误。5)技术人员坚守施工现场,对工程质量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在工程中正确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规程规范及公司技术规定,及时进行野外钻探资料的整理工作。督促和指导钻探人员按规定进行钻探、取样、等工作。测量放点应满足规范要求:钻孔间距、孔深、取样及原位测试数量及位置是否满足规范及勘察技术要求;钻探岩芯大样应摆放整齐,并对每一回次进次及变层位置摆放岩芯标签并标好深度,每一回采次不应超过2米;野外原始记录描述不应太简单,至少应有颜色、状态、包含物等,对岩芯钻要有岩芯采取率和RQD等,封面签署应齐全;水位测量要及时,水位精度应为2cm,存在多层地下水时应分层量测、分层采取地下水试样;及时填写各种试验、办理有关签证表,负责工程过程产品的验收。6)现场技术人员跟班检查、督促、准确描述岩性及钻进记录,加强野外地质资料的综合处理及现场分析、判定,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力措施,以保证原始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7)勘探过程中,操作时严格按技术方案中的规定进行,班组长及时记录并向技术人员反映钻进、勘探中的地质异常现象。8)确保岩土试料的质量,将新鲜原状土样取出后密封,立即送院试验室试验;原位测试试验孔,必须保证孔壁完整,清除岩芯沉渣,量尺准确无误,各项原位测试方法严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