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的搅拌和运输技术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9621264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57.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的搅拌和运输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混凝土的搅拌和运输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混凝土的搅拌和运输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混凝土的搅拌和运输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混凝土的搅拌和运输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混凝土的搅拌和运输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的搅拌和运输技术(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二章混凝土的配料、搅拌与运输 第一节 混凝土的配料混凝土的配料是指把水泥、碎石、砂、水和规定的外加剂按一定要求的比例进行组合。混凝土配料是混凝土进行施工前的第一道工序,也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第一步。一 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是指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配合比。调整步骤:设试验室配合比为: 水泥:砂子:石子=1:x:y,现场砂子含水率为m,石子含水率为n,则施工配合比调整为: 1:x(1+m):y(1+n)。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混凝土工程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它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顺利施工、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和混凝土工程的成本。 二. 设计依据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依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混

2、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普通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试验方法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和砂、石、外加剂、掺合料的相关标准。 (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原则:1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能够满足施工的需要;2混凝土的强度能够满足设计的要求;3混凝土应有良好的耐久性;4. 在满足上述的要求时,尽量减少成本,增加效益。2000年1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批准,于2001年4月1日起施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00)。原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 55-96)同时废止。这次改标,主要是对原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3、(JGJ/T55-96)进行了修订。三 配比设计四个阶段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即初步配合比计算、基准配合比的确定,实验配合比确定和施工配合比的确定。通过这一系列的工作,从而选择混凝土各组分的最佳配合比例1 设计要求强度要求满足结构设计强度要求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首要任务。任何建筑物都会对不同结构部位提出“强度设计”要求。为了保证配合比设计符合这一要求,必须掌握配合比设计相关的标准、规范,结合使用材料的质量波动、生产水平、施工水平等因素,正确掌握高于设计强度等级的“配制强度”。配制强度毕竟是在试验室条件下确定的混凝土强度,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影响强度的因素较多,因此,还需要根据实际生

4、产的留样检验数据,及时做好统计分析,必要时进行适当的调整,保证实际生产强度符合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的规定,这才是真正意义的配合比设计应满足结构设计强度的要求。满足施工和易性的要求根据工程结构部位、钢筋的配筋量、施工方法及其他要求,确定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确保混凝土拌合物有良好的均质性,不发生离析和泌水,易于浇筑和抹面。满足耐久性要求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不仅要满足结构设计提出的抗渗性、耐冻性等耐久性的要求,而且还要考虑结构设计未明确的其他耐久性要求,如严寒地区的路面、桥梁,处于水位升降范围的结构,以及暴露在氯污染环境的结构等。为了保证这些混凝土结构具有良好的耐久性,不仅要优化混

5、凝土配合比设计,同样重要的工作就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前,应对混凝土使用的原材料进行优选,选用良好的原材料,是保证设计的混凝土具有良好耐久性的基本前提。满足经济要求企业的生产与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在满足上述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混凝土成本,达到经济合理的原则。为了实现这一要求,配合比设计不仅要合理设计配合比的本身,而且更应该对原材料的品质进行优选,选择优质价格合理的原材料,也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不仅有利保证混凝土的质量而且也是提高混凝土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四 普通混凝土混凝土是非均质的三相体,即固体、液体和气体。两种相接触的面称为界面,混凝土中界面的存在是

6、无法避免的,对混凝土性能产生不良影响。混凝土拌合物三相所占的体积大致为,固相占总体积的73%84%、液相占15%22%、气相占1%5%。三相的体积并非一成不变,在建筑后的凝结硬化过程中,三相所占的体积将不断的发生变化,但终凝以后变化减少,表现为总体积和液相在减少,而气相却在增加,主要是液相流失、蒸发和被固相所吸收造成。另外,三相的体积也会随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三相体积的改变是混凝土产生裂缝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混凝土产生终凝之前较为明显(即通常认为随行收缩,干燥收缩等引起的裂缝),但这种裂缝如果在浇筑后及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能够获得明显的控制效果。在进行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就是在满足相关

7、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三相体体积的变化,通过试样将三相体得体积调整到最佳比例。普通混凝土定义混凝土试配(5张)普通混凝土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加或不加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成型、养护、硬化而得的具有一定结构强度的结构或者构件,也称水泥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以及一般构筑物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资料配合比设计的依据1)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2)工程特征(工程所处环境、结构断面、钢筋最小净距等)3)水泥品种和强度等级4) 砂、石的种类规格、表观密度以及石子最大粒径5)施工方法设计方法与步骤普通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步骤,首先按照原始资料进行初步计算。得出“理论配合

8、比”;经过试验室试拌调整,提出满足施工和易性要求的“基准配合比”;然后根据基准配合比进行表观密度和强度的调整,确定出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的“试验室配合比”;最后根据现场砂石实际含水率,将试验室配合比换算成“生产配合比”。普通混凝土设计依据标准JGJ55-200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新版本JGJ55-201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2011年12月1日实施 五. 配比计算:一、设计要求及材料情况1、设计要求:C30承台混凝土,采用泵送施工,坍落度120mm160mm。2、材料情况:华新P.O42.5水泥,fce=45.0;粗骨料:采用湖北阳新525mm及2531.5mm的两种碎石进行搭配,组成531.

9、5mm的连续级配碎石,按525mm: 2531.5mm=8: 2(重量比)的比例配制;细骨料:浠水巴河区中砂,Mx=2.7;外掺料:武汉青源级粉煤灰;外加剂:山西武鹏WP缓凝高效减水剂。二、计算1、fcu,0=fcu+1.645=30+1.6455.0=38.2Mpa。2、w/c=aafce/(fcu,o+aaabfce)=0.4645.0/(38.2+0.460.0745.0)=0.523、根据施工要求,混凝土设计坍落度为120mm160mm,取单位用水量为215kg,掺加1.7%的缓凝高效减水剂,减水率=22%,则混凝土单位用水量:mW0= mW(1-)=215(1-22%)=168kg。

10、4、单位水泥用量:mc=mwo/w/c=168/0.52=323kg5、用粉煤灰取代16.5%的水泥,取代系数为=1.3, 则有水泥用量:mc0= mc(1-16.5%)=270 kg。粉煤灰用量:mf0= mc16.5%1.3=69.3kg。减水剂用量:mFDN0=( mc0+ mf0)1.7%=5.77 kg。6、假设混凝土单位容重mcp=2400kg/m,砂率s=40%,则有:mc0+ mf0+ ms0+ mg0+ mW0= mcpmso/(mso+mgo) 100%=s得:细骨料ms0=757kg,粗骨料mg0=1136kg。则混凝土配合比:mc0: ms0: mg0: mf0: mF

11、DN0: mW0=270:757:1136:69.3:5.77:168= 1 : 2.80:4.21:0.26:0.021:0.62三、根据规定,水灰比比基准水灰比减少0.03,则水灰比w/c=0.491、单位水泥用量mc=mwo/w/c=168/0.49=343kg2、用粉煤灰取代16.5%的水泥,取代系数为=1.3, 则有水泥用量:mc1= mc(1-16.5%)=286 kg。粉煤灰用量:mf1= mc16.5%1.3=73.6kg。减水剂用量:mFDN1=( mc1+ mf1)1.7%=6.11 kg。3、假设混凝土单位容重mcp=2400kg/m,砂率s=39%,则有:细骨料ms1=

12、730kg,粗骨料mg1=1142kg。则混凝土配合比:mc1: ms1: mg1: mf1: mFDN1: mW0=286:730:1142:73.6:6.11:168= 1 : 2.55:3.99:0.26:0.021:0.592 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调整与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 混凝土试配时应采用工程实际使用的原材料,每盘混凝土的最小搅拌量不宜小于25L。2 试配时,首先应进行试拌,先检查拌合物自密实性能必控指标,再检查拌合物自密实性能可选指标。当试拌得出的拌合物自密实性能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在水胶比不变、胶凝材料用量和外加剂用量合理的原则下调整胶凝材料用量、外加剂用量或砂的体积分数

13、等,直到符合要求为止。应根据试拌结果提出混凝土强度试验用的基准配合比3 混凝土强度试验时至少应采用三个不同的配合比。当采用不同的配合比时,其中一个应为本规程第522条中第2款确定的基准配合比,另外两个配合比的水胶比宜较基准配合比分别增加和减少0.02;用水量与基准配合比相同,砂的体积分数可分别增加或减少1%。4 制作混凝土强度试验试件时,应验证拌合物自密实性能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并以该结果代表相应配合比的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指标。5 混凝土强度试验时每种配合比至少应制作一组试件,标准养护到28d或设计要求的龄期时试压,也可同时多制作几组试件,按早期推定混凝土强度试验方法标准JGJ/T 15早期推定混

14、凝土强度,用于配合比调整,但最终应满足标准养护28d或设计规定龄期的强度要求。如有耐久性要求时,还应检测相应的耐久性指标。6 应根据试配结果对基准配合比进行调整,7 对于应用条件特殊的工程,宜采用确定的配合比进行模拟试验,以检验所设计的配合比是否满足工程应用条件。 第二节 混凝土的搅拌一、 搅拌机械 (一).混凝土搅拌机 1.简介混凝土搅拌机,包括通过轴与传动机 构连接的动力机构及由传动机构带动的滚筒,在滚筒筒体上装围绕滚筒筒体设置的齿圈,传动轴上设置与齿圈啮合的齿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采用齿轮、齿圈啮合后,可有效克服雨雾天气时,托轮和搅拌机滚筒之间的打滑现象;采用的传动机构又可进一步

15、保证消除托轮和搅拌机滚筒之间的打滑现象。2. 分类 按工作性质分间歇式(分批式)和连续式;按搅拌原理分自落式和强制式;按安装方式分固定式和移动式;按出料方式分倾翻式和非倾翻式;按拌筒结构形式分梨式、鼓筒式、双锥、圆盘立轴式和圆槽卧轴式等。1、按工作性质分:(1)周期性工作搅拌机;(2)连续性工作搅拌机。2、按搅拌原理分:(1)自落式搅拌机;(2)强制式搅拌机。3、按搅拌桶形状分:(1)鼓筒式;(2)锥式;(3)圆盘式。另外,搅拌机还分为裂筒式和圆槽式(即卧轴式)搅拌机。3. 描述 自落式搅拌机有较长的历史,早在20世纪初,由蒸汽机驱动的鼓筒式混凝土搅拌机已开始出现。50年代后,反转出料式和倾翻出料式的双锥形搅拌机以及裂筒式搅拌机等相继问世并获得发展。自落式混凝土搅拌机的拌筒内壁上有径向布置的搅拌叶片。工作时,拌筒绕其水平轴线回转,加入拌筒内的物料,被叶片提升至一定高度后,借自重下落,这样周而复始的运动,达到均匀搅拌的效果。自落式混凝土搅拌机的结构简单,一般以搅拌塑性混凝土为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