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水泵房脚手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模板.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9611679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2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循环水泵房脚手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模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循环水泵房脚手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模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循环水泵房脚手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模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循环水泵房脚手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模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循环水泵房脚手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模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循环水泵房脚手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模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循环水泵房脚手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模板.doc(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循环水泵房脚手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2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 目 录1工程概况11.1工程概况11.1.1工程范围11.1.2工程特点11.2 主要工程量11.3 施工工期12编制依据13作业前的条件和准备23.1 技术准备23.2 作业人员23.3作业安全管理网络34作业程序和方法34.1.构造要求及技术措施34.1.1 脚手架搭设要求34.3 脚手架构配件的要求54.4 施工工艺64.4.1 脚手架的搭设64.4.2构造要求及技术措施74.4.3立柱及其它杆件74.4.4脚手架的拆除104.5安全防护措施124.5.1安全保证体系 124.5.2结构临边的

2、防护措施 134.5.3脚手架搭设安全技术措施 134.5.4脚手架上施工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 134.5.5脚手架拆除安全技术措施144.6脚手架搭设防触电安全技术措施144.7 安全强制性条文内容154.8 结构验算165 保证工期的措施165.1影响进度因数166 技术经济分析167 质量目标168 作业的安全要求168.1 作业的安全要求169 应急措施179.1 触电应急措施179.2 物体打击应急措施179.3 高空坠落应急措施189.4 季节性施工措施18脚手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1工程概况1.1工程概况1.1.1工程范围本工程为循环水泵房顶板支撑脚手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1.1.2工程

3、特点1.1.2.1 本工程地上部分采用落地式满堂脚手架。本工程为循环水泵房, 总建筑面积600m2, 地上1层、 地下1层, 建筑结构高度14.4m, 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 本工程结构施工阶段, 脚手架架子采用落地满堂红脚手架。本工程设计标高0.000相对于绝对标高3m。难点: 工期紧, 场地狭窄, 梁板钢筋密, 砼振捣困难。重点: 确保高支模稳定, 安全, 无事故。钢筋砼结构质量满足要求。1.2 主要工程量项目名称单位数量脚手板块1200脚手管m21400扣件个30000安全网张6001.3 施工工期施工工期: 03月1日 05月31日。2编制依据序号资 料 名 称编 号备注1电力建设施工质

4、量验收及评定规程 第一部分: 土建工程DL/T 5210.1- 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4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第一部分: 火力发电厂) DL5009.1- 5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房屋建筑部分 7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安全管理QGDW0414-2-535-14- 8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 9脚手架施工安全管理办法QGDW414-2-524-36- 11建筑施工高空作业安全技术规程JGJ80-9117施工现场安全用电管理办法QB 523-21- 18公司项目管理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办法QB 521-36- 20事故报告、 调查与处理程序Q/GDW0414-2

5、-502-31- 3作业前的条件和准备3.1 技术准备3.1.1 完成施工图纸会审, 经设计交底后, 编写有针对性的施工技术措施, 并报监理及业主审批。3.1.2 施工技术措施审批完毕。测量人员放出轴线及标高线。3.1.3 技术人员按照施工技术措施,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 安全交底, 并进行了三签。3.1.4 在施工前以对进场的脚手管和扣件有合格证及检验报告。3.2 作业人员序号作业人员名称人数人员资格1工程负责人2人有组织协调能力, 有现场管理经验。2工程主管1人要求熟悉土建结构的施工, 有组织才能。3技术人员2人要求土建结构施工经验, 熟悉施工技术及验收规范。4安全员2人熟悉建筑施工安全检

6、查标准, 并经过安全员岗位培训, 持证上岗。5质检员1人要求有质检工作经验, 经过培训, 有质检员上岗证, 持证上岗。6架子工30人经过培训, 有上岗证, 持证上岗。7壮工10人有一定的施工经验。3.3作业安全管理网络项 目 经 理项 目 副 经 理项 目 总 工经营经营部综合部工程部安全部各 施 工 班 组4作业程序和方法结合本工程结构形式、 实际施工特点, 采用落地式脚手架。此架为承重架子。在脚手架四周满挂密目安全网, 架体四边设置剪刀撑以保证脚手架的稳定性。4.4 施工工艺4.4.1 脚手架的搭设采用满堂脚手架, 立杆横距b=900mm, 立杆纵距=900mm, 脚手架步距h=1.5m。

7、梁脚手架: 立杆间距900mm, 步距900mm; 纵梁小横杆间距600mm。工艺流程弹梁轴线并复核 搭支模架调整托梁摆主梁 安放梁底模并固定 梁底起拱 扎梁筋 安侧模 侧模拉线支撑( 梁高加对拉螺栓) 复核梁模尺寸、 标高、 位置 与相邻模板连固。4.4.2施工方法1) 在保障安全可靠的前提下, 须兼顾施工操作简便、 统一、 经济、 合理等要求, 因此梁与板整体支撑体系设计的一般原则是: 立柱步距要一致, 便于统一搭设; 立柱纵或横距尽量一致或成倍数, 便于立柱纵横向水平杆件拉通设置; 构造要求规范设置, 保证整体稳定性和满足计算前提条件。2) 根据本公司当前模板工程工艺水平, 结合设计要求

8、和现场条件, 决定采用扣件式钢管架作为本模板工程的支撑体系。3) 一般规定: (1) 保证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 相互位置的正确。 (2) 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 刚度和稳定性, 能可靠地承受施工中所产生的荷载。(3) 不同支架立柱不得混用。(4) 构造简单, 装板方便, 并便于钢筋的绑扎、 安装, 浇筑混凝土等要求。(5) 现浇钢筋混凝土梁、 板, 当跨度大于4m, 模板应起拱; 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 起拱高度宜为全跨长度的1/10003/1000。 (6) 当支架立柱成一定角度倾斜, 或其支架立柱的顶表面倾斜时, 应采取可靠措施确保支点稳定, 支撑底脚必须有防滑移的可靠措施。(7) 梁和

9、板的立柱, 其纵横向间距应相等或成倍数。示意图如下(8) 在立柱底距地面200mm高处, 沿纵横向水平方向应按纵下横上的程序设扫地杆。可调支托底部的立柱顶端应沿纵横向设置一道水平拉杆。扫地杆与顶部水平拉杆之间的距离, 在满足模板设计所确定的水平拉杆步距要求条件下, 进行平均分配确定步距后, 在每一步距处纵横向各设一道水平拉杆。(9)水平拉杆端部和中部沿竖向设置连续式剪刀撑。(10) 钢管立柱的扫地杆、 水平拉杆、 剪刀撑应采用483.5mm钢管, 用扣件与钢管立柱扣牢。钢管扫地杆、 水平拉杆应采用对接, 剪刀撑应采用搭接, 搭接长度不得小于500mm, 并应采用2个旋转扣件分别在离杆端不小于1

10、00mm处进行固定。(11) 支架搭设按本模板设计, 不得随意更改; 要更改必须得到相关负责人的认可。4.4.3立柱及其它杆件4.4.3.1 扣件式: ( 1) 立柱平面布置图( 详见附图) ; ( 2) 搭接要求: 本工程所有部位立柱接长全部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严禁搭接, 接头位置要求如下: ( 3) 严禁将上段的钢管立柱与下端钢管立柱错开固定在水平拉杆上。4.4.3.2 水平拉杆(1) 每步纵横向水平杆必须拉通; (2) 水平杆件接长应采用对接扣件连接。水平对接接头位置要求如下图: 当层高在820m时, 在最顶步距两水平拉杆中间加设一道水平拉杆; 如下图示意: 4.4.3.3 周边拉结立柱

11、周全外侧和中间有结构柱的部位, 按水平间距69m、 竖向间距23m与建筑物的主体: (1) 竖向结构( 柱) 与水平结构分开浇筑, 以便利用其与支撑架体连接, 形成可靠整体; (2) 当支架立柱高度超过5m时, 应在筑结构设置一个固结点; 4.4.4 脚手架的拆除首层墙体模板拆除后, 待砼达到75%设计强度( 构件跨度大于8m及悬臂构件砼强度必须达100%) 后即可组装挂架, 组装使用顺序为: 拆除程序应遵守由上而下、 先搭后拆的原则, 即先拆拉杆、 脚手板、 剪刀撑、 斜撑, 然后拆小横杆、 大横杆、 立杆等( 一般的拆除顺序为安全网栏杆脚手板剪刀撑小横杆大横杆立杆等) 不准分立面拆架或在上

12、下两步同时进行拆除。要做到一步一清、 一杆一清。拆立杆时, 要先抱住立杆再拆开最后两个扣件, 拆除大横杆、 斜撑、 剪刀撑时, 应先拆中间扣件, 然后托住中间, 再解端头扣件; 所有连墙杆等必须随脚手架拆除同步下降, 严禁先将连墙杆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除脚手架, 分段拆除高差不得大于两步; 如果高差大于两步, 应增加连墙件进行加固。拆除后架体的稳定性不能被破坏, 如连墙杆件被拆除前, 应加设临时支撑防止变形, 拆除各标准节时, 应防止失稳。当脚手架拆除至下部最后一根长钢管的高度时, 应先在适当位置搭临时抛撑加固, 后拆除连墙件。在使用过程中不允许拆除脚手架的任何部件, 只有落地后才能拆除。4

13、.5安全防护措施、 保证措施4.5.2结构临边的防护措施 在结构四周边线内50cm处设置全封闭式护身栏, 使用材料均采用483.5钢管。其高度不低于1.2m、 立杆间距不大于2.5m 、 竖向每隔0.6m设一道通长大横杆、 每隔一根立杆设一道三脚架。洞口上方顺钢管长度方向刷红白间隔的油漆、 挂醒目标志牌; 护身栏杆四周满挂密目安全网、 白天设警示牌、 夜间设红色标志灯; 临边四周1m范围内不准堆料、 停放机具。4.5.3脚手架搭设安全技术措施4.5.3.1 成立外挂架安全监控小组, 负责日常的监督、 检查和验收工作。4.5.3.2 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安全交底和安全教育工作。4.5.3.3对接扣件

14、安装时其开口应向内, 以防时雨, 直角扣件安装时开口不得向下, 以保证安全。4.5.3.4 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4.5.3.5钢管有严重锈蚀、 压扁或裂纹的不得使用。禁止使用有脆裂、 变形、 滑丝等现象的扣件。4.5.3.6外脚手架严禁钢竹、 钢木混搭, 禁止扣件、 绳索、 铁丝、 竹篾、 塑料混用。脚手架的安装与拆除的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4.5.3.7脚手架必须经处安全监督科验收合格才能投入使用。4.5.3.8脚手架搭设前, 顶板基础的混凝土必须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才能施工。4.5.3.9搭设过程中划出工作标志区, 禁止行人进入, 统一指挥、 上下呼应、 动作协调, 严禁在无人指挥的情况下作业。当解开与另一人有关的扣件时必先告诉对方, 并得到允许后方可操作, 以免伤人事故发生。4.5.3.10开始搭设立杆时, 应每隔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