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鼎立学案.docx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9609838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49.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国鼎立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三国鼎立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三国鼎立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三国鼎立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国鼎立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国鼎立学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第15课 三国鼎立主备人:王瑞 审核:七年级历史组一、学习目标:1.知道东汉后期政治的黑暗状况,农民起义对东汉统治的瓦解。2.了解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概况。3.了解三国发展经济的措施及其经济发展概况。4.了解西晋的建立及其统一等重大历史事件。背景:东汉后期, 和 交替专政,政治黑暗。二、自学提纲东汉王朝崩溃 年以 为首的黄巾军在黄河南北发动了农民大起义,最后失败。黄巾起义平定后,形成几个大的武力集团,这些军阀互相混战。过程 曹操在军阀混战中将汉献帝接到许县,在政治上取得了“ ”的有利地位。又招集流民 ,发展农业生产,力量不断壮大。袁

2、绍控制河北一带,依仗自己兵精粮足,想一举消灭曹操。背景:官渡之战时间: 年;交战双方: 和 。结果: 击败 ,取得了“ ”的胜利。意义:曹操初步统一北方。长江流域的军事势力 和 力量较小,刘备三顾茅庐,请 出来辅佐自己。曹操想一鼓作气,平定江南。起兵灭 。背景:时间: 年;交战双方: 和 结果: 大败 意义:是决定“ ”的著名战役。赤壁之战背景:赤壁之战后,曹操实力大伤,对南方采取守势;刘备占据荆州部分地区后,夺取了今四川、重庆地区;孙权在长江中下游地位更加巩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简表:国家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魏蜀吴魏、蜀、吴三国鼎立 魏:兴修水利,发展 。蜀:丝织业发达, 行销天下。吴: 比较先

3、进,孙权派 到 ,加强内地与台湾的联系。 年魏灭 。 _ 年_废曹魏自立,改国号为 ,史称 。 年晋灭 , 局面结束。发展经济: 结束 三、合作探究赤壁之战与官渡之战的相同点有哪些?四、课堂小结请连接下列词语成一段话把本课做一小结:三国鼎立、官渡之战、曹操,袁绍、赤壁之战、五、达标检测1.在历史课上,同学们讲了许多关于三国鼎立的故事。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影响最大的是( )A.赤壁之战 B.官渡之战 C.三顾茅庐 D.七擒孟获2.宝塔中学七年级(1)班同学在学习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时展开讨论,分析出两次战争的一些共同点:都是三国鼎立时期的重要战役;都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都与曹操有关;都

4、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了基础;战争中都采用了火攻;战役都发生在北方。其中观点正确的是( )A. B. C. D.3.对赤壁之战的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交战双方是孙刘联军和曹操 B.孙刘联军以少胜多C.发生在东汉末期 D.三国鼎立局面完全形成 4.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的评价,正确的是( )A.对其形成影响最大的是官渡之战 B.国家分裂不利于统一C.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 D.局部统一为全国统一创造了条件5.右图反映的是三国时期一段脍炙人口且至今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 )A.刘关张桃园三结义 B.刘备三顾茅庐C.诸葛亮七擒孟获 D.孙刘联军火烧赤壁6.“遥想公瑾(周瑜)当年,谈笑间,墙橹灰

5、飞烟灭。”以上词句描写的历史事件是( )A.武王伐纣 B.葵丘会盟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7.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东汉末年爆发的大规模农民起义是( )A.陈胜、吴广起义 B.绿林起义 C.赤眉起义 D.黄巾起义8.历史课上,同学们讲述的“三国故事”中,你认为符合史实的说法是( )A.官渡之战中曹操战败逃亡北方 B.孙刘联军火烧赤壁大败曹操C.曹操建立魏国 D.周瑜三顾茅庐请诸葛亮二、非选择题: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进,与曹操遇于赤壁。时操军众,已有病疫,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驻扎)江北。瑜军在北岸,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操军方连战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获枯柴,灌油其中时东南风急,盖以十航最著前,去(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火烈风猛,船往如箭,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北军大坏。资治通鉴(1)此材料记载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发生在何时?(2)此事的结果产生了什么影响?(3)请分析此事发生的背景,并分析曹军失利的原因。 六.教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