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卷第41题解题指导与训练——关系探讨类(六).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9604611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6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卷第41题解题指导与训练——关系探讨类(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全国卷第41题解题指导与训练——关系探讨类(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全国卷第41题解题指导与训练——关系探讨类(六).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全国卷第41题解题指导与训练——关系探讨类(六).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全国卷第41题解题指导与训练——关系探讨类(六).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卷第41题解题指导与训练——关系探讨类(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卷第41题解题指导与训练——关系探讨类(六).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撰写:黄凌 时间:201605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卷)第41题专项指导与训练六、关系探讨类 关系探讨型是文字材料题的一种变形,但又比文字材料更形象,可以通过数学公式、图示以及箭头的指向和相互间的关系让我们更好地找到解题思路。那么,对于这类的题型又如何解题呢?一、公式关系探讨1(2015新课标全国全国卷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有历史学者为说明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引用了如下公式: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这一公式表明,科学技术有乘法效应,它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摘编自齐世荣总主编世界史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

2、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或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解析】本题是公式关系探讨类试题。解题思路如下:第一步:看公式找关系。第二步:分析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第三步:转换关系确立观点。第四步:史论结合分析观点得出结论。【答案】【示例1】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表明观点: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确实具有乘法效应,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等)。论述观点: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牛顿力学、热学等科技进步,促使了蒸汽机的出现和机器的广

3、泛使用(生产工具的改进);进一步推动工厂制的产生和发展(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进而促使煤炭大量开采、交通运输等新兴行业的产生和迅速发展,促使了“蒸汽时代”的来临。(劳动对象的扩展)。可见,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生产工具的改进速度加快,生产管理水平更加科学高效,劳动对象扩展迅速,科学技术放大了生产力诸要素,在生产力发展中确实具有乘法效应。【示例2】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表明观点:科学技术与生产管理具有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作用。论述观点: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随着机器生产的发展和推广,工厂制应运而生。工厂制的产生和发展,大大提高了生产管理水平,进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第二次工业

4、革命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了电气时代的到来,电气时代的到来为流水线生产创造了条件,进一步促进了生产管理的科学化,如流水线生产在汽车工业中的发明应用,大大提高了汽车生产效率,流水线生产进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综上,科学技术的进步有助于促进生产管理的科学化和效率提高,生产管理的科学化和效率提高又进一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 【示例3】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表明观点:科学技术有助于促进劳动对象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劳动对象的多样化又促一进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论述观点: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技术促进了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运用,进而推动了煤矿开采、交通运输的发展,劳动对象范围扩大。第

5、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磁感应的发现、发电机、内燃机等科技发明,促进了汽车工业、石油化学工业的产生发展,劳动对象范围进一步扩大。第三次工业革命时期,相对论、量子力学等科学突破,为原子能时代、信息时代的到来创造了条件,进而推动了航空航天、计算机新兴行业的产生发展,劳动对象更加多样化。劳动对象更加多样化反过来又促进生产力在更多领域的深入发展。二、图文关系探讨2(2016广东佛山二模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美国学者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一书中提出,冷战结束后,相对简单的两关系已为多极、多文明的远为复杂的关系所取代。下面示意图是其对未来部分国际关系的描绘与预测结合世界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对其中一

6、组关系进行探讨。(可以对其进行论证;也可以对其进行修改并进行论证。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解析】本题的考察点在两极格局瓦解之后世界的多极化趋势下各国之间的关系,可以就材料中的一组关系进行探讨,对该种关系可以论证可以修正,如中国与西方文明之间、中国与俄罗斯之间、俄罗斯与西方之间、西方与日本之间等等,只要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即可。【答案】示例1:俄罗斯与西方之间并非冲突较轻,而是有较大冲突。(2分)原苏联的解体,既是自身历史发展的结果,但也与西方的和平演变政策有很大关系,俄罗斯对此心存不满;苏联解体后,西方国家对俄罗斯进行遏制,北约东扩,吸收原苏联加盟共和国加入北约,引起俄罗斯不满;俄罗斯有丰富的自然

7、资源,以此为武器,和西方展开斗争。(8分)俄罗斯和西方国家虽同属世界重要力量,有合作的现实要求,但因为存在利益冲突,因此并非冲突较轻而是有较大冲突(2分) 示例2:中国与俄罗斯相互合作,推动双方经济发展与促进世界、地区和平。(2分)中国与俄罗斯同属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国际事务中相互合作,共同推动一些重大国际事务的解决;两国是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共同推动地区和平和反对恐怖主义;中俄两国在能源领域有巨大的合作空间。(8分)作为世界上的两个重要大国,中俄两国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有利于世界和平与稳定,也有利于两国的共同发展。(2分)3(2016甘肃省2016年第一次高考诊断考试41)(12分)阅读材料,

8、完成下列要求。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一书中指出,各种内外因素对近代中国大变革发生作用的过程中,是一个主客体相互作用、复杂的网络运动。如下示意图9:请从现代化、革命化、边缘化、衰败化四种趋势中任选一种,根据示意图,结合中国近代前期(18401919年)的相关史实,对其内涵、原因、相关事件加以分析说明。【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解析】以现代化为例,结合经济、政治和思想三个方面对现代化的内涵做出解释,结合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和中国内部主动学习西方两个方面分析其原因,结合推动中国近代化的改革或革命分析其相关历史事件。

9、【答案】趋势内涵原因相关事件权重分现代化经济上的机器化大生产,政治上的民主化,思想启蒙。外部:资本主义先进生产方式和思想文化的传入;内部: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制度和思想文化。洋务运动、中国资本主义产生、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1对内涵把握准确、全面。(4分)2对原因的分析不偏离主题。(4分)3围绕核心列举事件。(4分)4根据考生所答要点的情况,分层次给分。革命化社会矛盾激化,引发政府与民众及其他社会力量之间的暴力冲突。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本国封建统治的压迫。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边缘化中国成为半殖民地,成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国际地位和影响力降低。外国资本主

10、义获取特权、丧权辱国的外交。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等战争及不平等条约。衰败化传统经济遭到破坏,自然经济解体;贫穷落后。外国列强勒索赔款、倾销商品,输出资本;国内封建势力、官僚资本的压制。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解体,民族工业短暂发展。4(2016山西太原一模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发展进程摘编自杜岗论中国和平发展中的军事力量需求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图11内容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就图中一组或多组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对图中内容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看法,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考点】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

11、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解析】首先,陈述观点。可以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去概括观点。纵向即一组图片间的关系,横向即两组或三组图片间的关系。如:随着国家间经济实力对比的变化,近代世界政治格局也随发展变化。其次,展开论证。可以三组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展开论证。如:英法美德等国实力对比变化,引发军备竞赛和殖民地争夺战;二战后美苏成为两大超级大国,导致两极对峙格局形成;苏联解体后,冷战结束,多极化趋势加强,形成“一超多强”的政治格局。最后,正对所阐述的观点进行简要总结。【答案】评分说明:论证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看法一等(129

12、分)准确、充分运用世界近现代史史实。对图中各组要素之间的关系阐述明确,逻辑严密。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能够准确、充分运用世界近现代史史实予以说明,逻辑严密。二等(85分)能够运用世界近现代史史实。对图中各组要素之间的关系有一定认识,逻辑关系较清楚。观点明确、理由较充分。能够运用世界近现代史史实予以说明,逻辑关系较清楚。三等(40分)运用世界近现代史史实不够准确或不能够运用史实。对图中各组要素之间的关系认识不清或没有认识,逻辑关系不清。有观点,运用世界近现代史史实不够准确,逻辑关系不清。观点不明确,缺少论证。三、词组关系探讨1(2016山西太原高三上学期期末35)(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3、政治文明是围绕权力(利)而展开的,表现为“族权、政权、神权、王权、民权、集权、分权、人权”等。请围绕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进程,从中任选3个或3个以上词组,简单画出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图,并加以说明。(要求:逻辑关系明确,史论结合。)【解析】第一小问关系图,解答此题可首先按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进程,将政权的表现形式划分为贵族制、君主制、民主制等阶段(形式),然后将题中的政治权力“族权、政权、神权、王权、民权、集权、分权、人权”分别归纳到各自的阶段(形式)中,如:贵族制族权、神权;君主制王权、集权;民主制分权、人权,最后从每个政治阶段(形式)中选取若干相应的政治权力并按照贵族制-君主制民主制的逻辑顺序联

14、接起来即可;第二小问说明,依据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进程,结合当时历史背景,从经济、政治、思想的角度分析政治权力(利)变化的原因即可。【答案】评分说明:本题采用分层次评分方式,分图示和说明两部分采分;没有图示,只做说明的不给分。等级图示部分(6分)说明部分(6分)一等能够紧扣人类文明进程,且能够借助箭头符号和文字注释等方式完整清晰的表达出概念之间的正确逻辑关系,不少于3个词组。(56分)能够对所做图示做文字解读说明,且层次清楚,语言通顺,逻辑关系表达完整准确,史论结合。(56分)二等能够按照概念间的逻辑关系做图示,但所画图示未能完整清晰的表达逻辑关系,注释不够准确。(24分)能够对所做图示做文字解

15、读说明,但内容逻辑不清晰,表达不够完整通顺,未能史论结合或史实不准确。(24分)三等未能画出图示或所画图示不完全正确。(01分)未做文字解读说明或所做说明内容不完全正确。(01分)答案示例:(1)图示:(2)说明:战国至秦汉时期,在小农经济发展推动下,以早期氏族血缘纽带所形成的族权政治,通过兼并战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君权至上思想形成等因素推动,最终发展为专制王权,并在随后的两千多年里不断得到强化。到近代,在西方文明传入影响下,国民思想不断得到解放,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促使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最终在辛亥革命的浪潮冲击下王冠落地,实现民主共和。2(2016广东深圳二模41)(12分)现代化进程中,国家政治发展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观察下列影响政治发展的组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相关史实,论述这些组件是如何影响政治发展进程的。(要求:史实准确,结论合理;论述的组件要求至少在三个以上。)经济增长思想合法性社会动员国家建设法 治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