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题(精选).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9600430 上传时间:2023-10-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5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七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题(精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初中七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题(精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初中七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题(精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初中七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题(精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初中七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题(精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七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题(精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七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题(精选).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七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题(精选)(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下列物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A铜钥匙B橡皮擦C陶瓷杯D木筷子2、下面的语句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如果从物理学角度来解读,也别有生趣,其中分析不正确的是( )A“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此过程中铁棒的质量减小B“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燃烧时的体积减小C“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镂后金石的密度不变D“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水流的过程中密度减小3、手掌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鼓声消失了,原因是手( )A不能传播声音B吸收了声波C把声音反射回去了D使鼓面停止了振

2、动4、如图,枯井中的青蛙位于井底O点“坐井观天”,下图中青蛙通过井口观察范围正确的是()A B C D5、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现象称为熔化,以下现象属于熔化的是( )A云中的冰晶由小变大 B草尖上带着露珠C河面结了一层冰 D温暖的房间冰变成水6、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和蜡烛放在光具座上,位置如图所示则在光屏上()A成倒立放大的实像B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光屏上不会得到像D像距大于10cm小于20cm7、2015年6月1日晚,“东方之星”客轮在长江水域监利段发生翻沉,客轮倒扣在江面上为了尽快救出被困者,搜救队员用铁锤敲击露在水面的船体并将耳朵贴在船体上听下列有关说法正

3、确的是( )A敲击船体是为了使铁锤振动发声B敲击船体是利用声向被困者传递能量C贴在船体上听是为了听到求救的超声波信号D贴在船体上听是利用固体传声效果比气体好8、春天百花盛开,蜜蜂在花丛中飞舞,在花朵中爬进爬出,忙于采蜜是什么原因吸引蜜蜂飞向花朵呢?小明提出这可能与花的颜色有关“吸引蜜蜂的可能是花的颜色”( )这一叙述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制订计划 B收集事实证据C建立假设 D提出问题9、下列哪辆车的运动速度最大( )A甲车在0.5h内行驶了28kmB乙车在15s内行驶150mC丙车在10s内行驶0.8kmD丁车在0.5min内行驶450m10、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在课堂上“大声”回

4、答问题才能让老师和同学们都能听清楚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11、如图所示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拍摄到的四个物体运动的闪光照片(黑点表示物体),其中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是()ABC D12、将额定电压相同的两个灯泡L1、L2串联后接入电路中,如图所示,接通电路后发现L1要亮一些,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L1的电阻比L2的小BL1的额定功率比L2的大C两灯正常工作时L1发光要暗一些D若将两灯并联接入电路,L1发光要亮一些13、下列测量圆柱体截面直径的方法正确的是( )ABCD14、量筒内原有50毫升水,往里面放入一木块后发现它的半浸入水中,此时量筒

5、的读数为56毫升该木块的体积为( )A6cm3B0.6dm3C12 dm3D12 cm315、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20时,反射角也为20B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C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D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镜面反射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1、寒假,小明与父母乘长途汽车外出旅游,小明看见前面的小车与他的距离保持不变,后面的卡车离他越来越远。如果以长途汽车为参照物,小车是_的(选填“静止”或“运动”),卡车是_的(选填“静止”或“运动”)。2、炎热的夏天中午,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海滨

6、浴场沙滩上沙子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这是通过_方式改变内能的而海水的温度明显低于沙滩的温度,其原因是_3、将一密封袋装食品从山脚拿到山顶,会看到密封袋内气体膨胀了很多,则与膨胀前相比,该食品袋内气体的质量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下同),气体的密度_4、一个同学用手中的毫米刻度尺子测量壹圆硬币的直径,四次结果依次为2.51cm2.53cm2.63cm2.52cm,其中错误的一个数据是_cm,硬币的直径应该记为_cm。5、在“制作小孔成像观察仪”活动中,需要把制作好的圆筒插入易拉罐中,如图所示,圆筒的 _ (填“A”或“B”)端是用半透明薄纸制成的光屏用制成的小孔成像观察仪观察静物时

7、,移动圆筒位置,增大光屏与小孔之间距离,则光屏上像将 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三、作图题(每题8分,共16分)1、如图,S为发光点S在平面镜MN中的像若S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P点,请在图中标出发光点S的位置,并完成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2、请利用平面镜成像规律画出人眼在B点通过平面镜看到A点的光路图四、实验探究题(每题12分,共24分)1、小宇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硬纸板竖直放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线贴着纸板沿EO方向入射,如图甲所示(1)一同学把一束光贴着纸板A射到O点(如图乙所示,但纸板并未与平面镜垂直,他_(选填“能”或“不能

8、”)在纸板B上看到反射光线(2)某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进行如下操作:将两根完全相的蜡烛A、B全部点燃,分别放玻璃板的两侧,如图丙所示,这样的操作会造成的后果是_将蜡烛B熄灭后,该同学移动蜡烛B,直到看上去它与蜡烛A的像重合,记下像与物的位置;移动蜡烛_(选填“A”或“B”)实验,三次实验像与物的位如图所示,通过分析可知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它们的连线与玻璃板_2、某实验小组用玻璃板,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B,两个完全相同的棋子、白纸、支架、刻度尺、笔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如图)(1)小明同学在寻找蜡烛像位置时,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不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其可能的原因是:_(2)

9、实验时,小芳同学应在_(填“M”或“N”)测观察蜡烛经玻璃板所成的像(3)细心的小芳透过玻璃观察蜡烛A的像时,看到在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_(4)若将玻璃板和蜡烛下面的白纸换成方格纸进行实验,这种做法的优点是_(5)同组的小红同学用棋子代替蜡烛进行实验但怎么也看不清棋子的像,请你提出一个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 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A2、D3、D4、A5、D6、A7、D8、C9、C10、B11、D12、C13、C14、D15、B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1、静止 运动2、热传递 水的比热容大3、不变 变小4、2.63 2.525、A 变大三、作图题(每题8分,共16分)1、如下图所示2、四、实验探究题(每题12分,共24分)1、不能 见详解 A 相等 垂直2、玻璃板未与水平桌面垂直 M 玻璃板比较厚,蜡烛经过两个反射面都会形成像 便于探究像与物和平面镜的位置关系 用手电筒照亮棋子页码 / 总页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