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异种材料激光焊接技术获突破.docx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9596081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动机异种材料激光焊接技术获突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发动机异种材料激光焊接技术获突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发动机异种材料激光焊接技术获突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发动机异种材料激光焊接技术获突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动机异种材料激光焊接技术获突破.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发动机异种材料激光焊接技术获突破 近期,中国科学院力学讨论所发动机科学与工程联合试验室在涡轮增压器异种材料激光焊接技术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优化后的激光焊接工艺为提高柴油发动机性能供应了重要支持。 新技术将优化焊接工艺 目前,柴油发动机应用广泛,在国民经济进展中占据重要地位。作为柴油发动机的关键部件,涡轮增压器对于发动机动力性能的改善有显著作用,其异种材料焊接质量对整机性能有重要影响。 在柴油发动机增压器中,涡轮叶片和涡轴杆的材料不同,参数有很大差异,对两者进展连接时易形成焊接裂纹,具有淬硬倾向。目前,业界多采纳摩擦焊方式进展连接,但强度不高、成形精度差是摩擦焊的缺陷。 激光焊接是一种新方式,它

2、利用激光的相干性等特性,很好地解决了焊缝偏熔和未熔合的问题。与传统焊接工艺相比,优化后的激光焊接工艺在满意高焊接强度要求的同时,极大提高了焊接效率,为提高柴油发动机性能供应了重要技术支持。 自主研发的新成果 中国科学院力学所发动机科学与工程联合试验室副主任虞刚在承受记者采访时说,随着市场需求的扩大,汽车行业近年来的进展势头很好,但自主技术稀有、自主研发环境欠缺的问题始终没能解决。国内企业与跨国公司合作,很难获得核心技术。“没有核心技术以及后续的研发、改良,将会给产业进展带来不良影响。当前,一些汽车制造企业及科研机构已经开头独立研发,但拿来主义的观念仍旧很强,真正的自主研发成果少之又少。” 激光

3、技术涉及材料学、力学、计算机科学等。研发是一个消耗的过程,其投入要求高,资金回收期较长。单靠企业研发,速度很难跟上,于是,有一局部压力转移到国家科研机构。中国科学院下属讨论所包含全部自然科学及工程讨论领域,从技术上讲,是国家最有代表性的部门。虞刚说:“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力学所从最根底的角度着手开头攻关。在激光异种材料焊接这个领域,国际上始终没有新进展。经过长期努力,我们力学所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领先国际水平。可以说,这是一项百分之百拥有自主学问产权的国际先进技术。” 产业化需政策支持 谈到异种材料激光焊接技术的产业化前景,虞刚说,这项技术已经特别成熟,市场也有这方面的需求,其产业化潜力很大

4、。但产业化有风险。虞刚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假如一项根底讨论只要投入一元钱,那么,将这项讨论成果变成可用的技术就需要10元钱,而真正的产业化则需要100元钱。“这个比例让许多企业承受不了。国内大局部企业还不具备这种抗风险的力量,所以很多企业不情愿做。” 虞刚认为,德国和美国在这方面的做法值得借鉴。“在新技术的研发、应用和产业化方面,他们都有一套引导和鼓舞的政策。政府通过直接投入、返还税收等,大力支持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调动企业和消费者的乐观性,形成良性循环。产业化是一种简单的辐射状体系,需要健全的法律和社会机制来保障。虽然我国也有一套鼓舞方法,但真正执行起来却有肯定难度。” 虞刚说,虽然这项技术本身已毫无问题,但大规模推广应用未必顺当。“这不是一个人或一个企业能够解决的问题。许多条件限制了一项新技术的产业化。只有众人合力,在安康的机制推动下,才能实现这项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