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电网“大运行”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9571766 上传时间:2022-08-1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9.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电网“大运行”体系建设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江苏电网“大运行”体系建设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江苏电网“大运行”体系建设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江苏电网“大运行”体系建设实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江苏电网“大运行”体系建设实施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电网“大运行”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电网“大运行”体系建设实施方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江苏电网“大运行”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根据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工作总体部署和“大运行”体系建设意见,江苏公司研究制定了“大运行”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江苏电网概况江苏公司下辖13个市供电公司、51个县级供电公司和16个科研、设计、修造、施工等单位,现有员工5万余人,农电工近5万人。全省电力客户3000余万户,包括农村居民在内,全部是直供到户。2010年电网统调用电最高负荷6034万千瓦,同比增长15.4。截止2010年底,江苏电网共有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2548座。其中,500千伏交流变电站34座、220千伏变电站363座、110千伏变电站1253座、35千伏变电站898

2、座。全省共有统调发电厂89座,总装机容量5716万千瓦;非统调电厂装机容量627万千瓦。江苏电网运行体系现状调度机构设置和职责范围江苏公司按照“统一调度、分级管理”的原则,建立了省、地、县三级电网调度体系,目前共有13个地调、13个市区配调和51个县调。全省调度系统现有人员共2637人,其中监控人员887人。2010年已在地、县公司两个层面按照“运行属地化”原则全面实现了“调控一体化”,220千伏及以下变电站无人值班率达99.8;开展了县调110千伏输电网、非统调电厂调度管辖权全部上移地调的调整规范工作,全面完成地区输电网和非统调电厂调度管辖“地县一体化”。省、地、县三级调度机构职责范围:省调

3、调度管辖全省范围内220千伏输电网、统调电厂及其并网线路。地调调度管辖地区范围内220千伏馈供网、110千伏电网和所有非统调电厂。负责市区范围内220千伏及以下变电站监控业务。配调负责调度管辖市区范围内35千伏及以下电网。县调负责调度管辖县域范围内35千伏及以下电网。负责县域范围内220千伏及以下变电站监控业务。500千伏变电站监控运行管理江苏公司2010年底有500千伏交流变电站34座,其中27座按照计算机综合监控系统模式建设。苏州、无锡、南京、常州、南通、泰州等6个地区建立了500千伏监控中心,有22座500千伏变电站采用“集中监控、少人值守”运行管理模式,监控中心现由地区供电公司变电运行

4、部门负责管辖,其它500千伏变电站采用有人值班模式。500千伏运行人员目前共528人,其中,六个500千伏监控中心运行监控人员115人,有人值班变电站值班员204人,操作队209人。调度及监控技术支持系统情况 省调技术支持系统现状省调目前使用的是OPEN-3000能量管理系统(EMS),其直接采集或转发接收厂站约400座,“四遥”信息总量约为60000个;2010年,江苏完成了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SG-OSS)试点项目建设,目前处于完善深化阶段。两套系统均不具备变电站监控功能。省调生产管理信息系统(OMS)为南瑞信息PI2000系统,于2003年投运。1. 地县调技术支持系统现状“十一五

5、”初期,江苏全面建成地、县两级“调控一体化”技术支撑平台。目前,13个地区调度和变电站监控系统均为一体化建设,全部采用南瑞科技OPEN-3000系统。51个县公司调度和变电站监控系统也均为一体化建设,但厂家种类品牌比较多,共有6个厂家8种产品类型。2010年,国网公司重点科技项目、国内首套“广域分布式地县一体化调度自动化系统”在南通地区试点开发建成投运,实现了地县公司调控运行技术支撑系统的一体化集成。目前,南京、徐州已推广应用。地县调度和监控的生产管理系统分别使用调度OMS和生产PMS。总体思路和目标总体思路贯彻落实国网公司“三集五大”工作部署,按照“大运行”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结合江苏电网实

6、际,在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以提升电网运行绩效为目标,以集约化、扁平化、专业化为主线,推进公司调度运行与变电设备运行集中监控相关业务的融合,实施调度体系功能结构优化调整,变革组织架构、创新管理方式、优化业务流程,完善电网运行体系,提高电网运行调控能力和安全稳定水平。建设目标优化整合公司电网调度和设备运行资源,推进变电设备运行集中监控业务与省、地、县(配)三级电网调度业务的高度融合,实现“调控一体化”;优化调度功能结构,推进省、地、县三级电网调度业务转型,实施“标准化、一体化建设,精益化、集约化管理”,全面构建集中统一、权责明晰、工作协同、规范高效的江苏电网“大运行”体系,保障江苏电网安

7、全、经济、优质、高效运行。“大运行”体系建设主要内容“大运行”体系建设包括调整管理模式、变革组织架构、明确工作职责界面、调整主要业务流程,以及改造技术支撑系统、改造工作生活场所六个方面主要内容。调整管理模式 实施省、地、县(配)三级调度的“调控一体化”将各电压等级变电设备运行集中监控业务分别纳入相应电网调度统一管理。省调:将全省500千伏交流变电站监控业务集中到省调,实现省调层面的“调控合一”。地调:将地区范围内220千伏、110千伏变电站监控业务集中到地调,实现地调层面的“调控合一”。县(配)调:将县域和市区范围内35千伏变电站及配网自动化相关设备的集中监控业务并入县调和市区配调,实现县(配

8、)调层面的“调控合一”。1. 实施地区输电网调度管辖“地县一体化”将地区范围内非统调电厂、110千伏电网、220千伏馈供网调度管辖权集中到地区调度。(江苏2010年已完成)1. 全面推进省、地、县三级电网调度“标准化、一体化建设,精益化、集约化管理”以“加强运行控制,推进精细管理,提升专业水平”为原则,实现省、地、县三级电网调度“组织结构、管辖范围、业务流程、管理标准、技术平台”五统一。1. 强化调度运行管理在现有电网调度运行基础上,省调增加500千伏变电站集中监控职能,增加在线安全分析预警、日内实时计划调整、新能源实时预测和运行监控、节能发电调度等业务,地县调将电网调度运行与设备监控运行值班

9、集中融合;加强自动化、通信专业实时技术支持;强化调度安全内控机制建设,实现核心业务流程化、在线化闭环管理。全面推进调度运行从“单一功能、单专业运行”向“全方位综合分析控制”的转变。1. 强化系统方式管理省调:深化主网运行方式集中决策,开展电网过渡期系统校核计算,深入推进在线安全分析技术实用化,实现全主网结构的运行方式统筹协调。地、县调:将地区输电网运行方式管理和继电保护整定集中到地调层面,统一计算分析,统一安排布置,进一步提高地区电网方式安排的科学性和保护整定的正确性。1. 强化调度计划管理省调:开展全省电力平衡分析,统一协调省调管辖电网的停电检修计划及统调电厂管理,安排直调机组开机方式及发电

10、计划,组织省域内500/220千伏电网的量化安全校核,配合国、网两级调度开展电网调度计划一体化协同工作。地、县调:将地区输电网停电检修计划和非统调电厂集中到地调层面统一管理、统筹平衡,进一步提高调度计划管理水平。1. 强化调度二次管理推进实施自动化、通信专业管理的“运行监控集中化、系统维护属地化、设备检修工厂化”,实现系统和人力资源的进一步优化,提升专业化管理水平。1. 全面建设省、地、县三级备用调度体系在已建成省调备用调度的基础上,开展地县调备用调度建设。省、地、县三级调度备用调度建设模式分别为:省调单独建设备用调度(已在镇江地调实现);省调为地调集中提供备用,苏州公司在其所辖县调(位于第二

11、数据汇聚点)实现地调业务功能备用;通过地县一体化调度自动化系统,地调在其配调实现所辖县调的备用调度。江苏电网备用调度体系建设方案见附件1。变革组织架构1. 机构功能定位省调:负责省级电网调控运行。落实国家电网调度同质化管理、标准化建设要求,承担本省电网调度控制、变电集中监控、系统运行、调度计划、继电保护、通信、自动化及新能源等各专业管理职责;调度管辖省域220千伏电网,直调所辖电厂;负责省域内500千伏交流变电站运行集中监控业务。地调:负责地区电网调控运行,承担调控各专业管理职责,调度管辖110千伏电网、220千伏馈供网和非统调电厂。负责地域内110、220千伏变电站运行集中监控业务。县(配)

12、调:负责县级(市区)配网调控运行、调度二次系统、信息系统运维业务。调度管辖县域(市区)35千伏及以下电网。负责县域(市区)内35千伏变电站及配网自动化相关设备运行集中监控业务。1. 调度组织架构2. 省调组织架构设置调度控制处、调度计划处、技术管理处、系统运行处、继电保护处、自动化处、电力通信处、设备监控管理处、综合处九个管理处室,人员编制129人。按照国网方案,新增设备监控管理处;将综合技术处分设为综合处和技术管理处;将调度处改名为调度控制处;暂不设立新能源处,相关业务纳入调度计划处。加强省电科院的技术力量。在省电科院成立电网技术中心,下设系统技术室、继保及自动化技术室等专业室,为调度提供电

13、网仿真、继电保护、自动化、涉网技术监督等技术支撑,两个室人员编制75人。组建省信通公司,为调度提供通信技术支撑。省信通公司为省公司二级生产机构,下设综合管理部、财务资产部、技术发展部、通信运维部、通信工程部、信息运维部六个部门,人员编制146人,负责公司三级及以上通信网的运行、维护和检修,负责通信网的调度运行,接受省调通信专业管理。省调组织架构图如下:1. 地调组织架构设置系统运行科、调度控制科、综合技术科、调度二次科四个科室以及地区调度班、地区监控班、配网调控班、自动化运维班四个班组。各市供电公司组建市信通公司,为调度提供通信技术支撑。市信通公司为市供电公司二级生产机构,下设综合管理组、工程

14、项目组两个专业组,以及通信系统运维班、信息系统运维班两个班,负责公司四级通信网的运行、维护和检修,负责地区通信网的调度运行,接受地调通信专业管理。地调组织架构图如下:1. 县调组织架构下设调控班、二次系统运维班两个班组。组织架构图如下:1. 人力资源配置按照国网统一标准,结合江苏公司实际,制定各级调度和省电科院、信通公司等相关支撑单位岗位设置和定员编制标准,合理配置人力资源,适应技术发展和专业转型的需要。(1)省调人员配置人员配置共129人。其中500千伏监控人员按5值设置,五值三运转,每值7人,备员4人,需39名监控员。(2)地、县(配)调控人员配置根据测算,地调共需配置1498人,其中地区

15、调度班261人,地区监控班463人,配网调控班260人。县调共需配置1062人,其中调控班642人。地、县调合计,共需配置2560人。2011年人员配置方案比国网公司2008年劳动定员标准减少1611人;比国网公司“大运行”建议配置标准减少807人;比2010年省公司配置标准减少192人,其中地调增加265人,县调减少457人。江苏公司省、地、县三级调度具体岗位设置和人员编制见附件2。(3)各级备调人员配置在镇江公司配置11名备调人员,承担省调备用调度职责。省调备调人员同时承担除苏州外的12个地调的备用调度职责;在常熟县调配置5名备调人员,承担苏州地调备用调度职责。在各地调所辖配调分别配置5名备调人员,承担所辖县调备用调度职责。全省共配置省、地、县三级调度备用调度人员81人。明确工作职责界面1. 倒闸操作界面调度机构负责不需要工作人员到现场的设备远方操作和状态调整。变电运维部门负责变电设备现场操作。1. 信息监视界面调度机构负责影响电网运行的设备紧急告警信息的监视,主要包括事故、异常、越限、变位信息。设备主管运维单位负责告知信息的分析处理和报告。1. 二次系统运维界面调度端自动化系统的运维由调度机构负责,站端自动化设备由检修公司负责。省、市调度端通信设备运维由信通公司负责,县调端通信设备运维由县调负责。站内通信设备的运行巡视由检修公司负责,检修由信通公司、县调按辖区负责。输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