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自由复习资料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9564395 上传时间:2022-07-18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2.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自由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高考化学自由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高考化学自由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高考化学自由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高考化学自由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自由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自由复习资料(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8年高考化学自由复习资料无机化学第一部分 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一、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二、卤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相互转化三、硫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四、硅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相互转化五、氮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六、镁及其重要化合物相互关系七、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相互关系八、铁及其重要化合物相互关系第二部分 无机推断基础知识1熟悉常见元素Na、Mg、Al、Fe四种金属元素和N、O、S、Cl、H、C六种非金属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2熟悉常温下气体单质(双原子分子)有:H2、O2、Cl2、N2、F2(F2不常见)。氮气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时往往所需的外界条件比较高,其它三种气体发生化学

2、反应比较容易。3熟悉常见的气体化合物:NH3(中学学过的唯一碱性气体)、CO、CO2、NO、NO2、SO2、SO3,以上气体中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等。4熟悉课本中学到几种物质的工业制法原理:硫酸工业(三步完成);合成氨工业(条件:高温、高压、催化剂);硝酸工业(三步完成);氯碱工业(条件:电解);铝的冶炼(条件:电解熔融氧化铝)、工业制漂白粉和煅烧石灰石制生石灰(条件:高温);玻璃工业等。5熟悉几种重要的置换反应:(1)金属置换生成金属(如铝热反应等);(2)金属置换生成非金属单质(如镁在CO2中燃烧等);(3)非金属置换生成金属(如氢气还原氧化铜等);(4)非金属置换生成非金属单质(如氯气与K

3、I溶液反应、高温下碳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气与CO等)。6熟悉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三种物质的方程式,如:铜分别与硝酸、浓硫酸的反应;用氯气和熟石灰制漂白粉;实验室用MnO2与浓盐酸制氯气;电解饱和食盐水等。7熟悉一种物质分解生成三种物质的反应,如:硝酸的分解;NH4HCO3受热分解;NaHCO3受热分解;KMnO4受热分解等。8熟悉常见物质的颜色:例如浅黄色(黄色)、黑色、红棕色、白色;颜色变化如白色灰绿色红褐色等。9题眼一:10题眼二:A为弱酸的铵盐:(NH4)2CO3、NH4HCO3;(NH4)2S、NH4HS;(NH4)2SO3或NH4HSO3等。若强酸为浓硫酸,则A还可为NH4Cl。11题眼三

4、:符合条件的反应主要有:12题眼四:13特征反应一:化合物A化合物B 单质C化合物D参考反应:14特征反应二: 15特征反应三:(1)氧化物A单质B 氧化物C(2)氧化物A单质B 氧化物C单质D16物质的颜色物质分类颜 色单质名称颜色名称颜色名称颜色石墨黑色金刚石无色硅灰黑色白磷白或黄色红磷红棕色硫淡黄色F2淡黄绿色Cl2黄绿色Br2深红棕色I2紫黑色铜紫红色金金色铯金色氧化物NO2红棕色N2O4无色Na2O2淡黄色FeO黑色Fe2O3红棕色Fe3O4黑色MnO2黑色CuO黑色Cu2O红色HgO红色Ag2O棕黑色酸或碱碱(固体)白色碱(晶体)无色Fe(OH)2白色Fe(OH)3红褐色Cu(OH

5、)2蓝色盐FeS黑色FeS2黄色CuS黑色Cu2S黑色HgS黑色PbS黑色FeCl36H2O 棕褐色FeSO47H2O绿色CuCl2棕黄色CuSO4白色Cu2(OH)2CO3绿色CuSO45H2O 蓝色AgCl白色AgBr淡黄色AgI黄色Ag2CO3白色Ag3PO4黄色KMnO4紫黑色水合离子或络离子Cu2+蓝色Fe2+浅绿色Fe3+棕黄色MnO4-紫红色CuCl42- 黄色Fe(SCN) 2+ 红色焰色反应Na+黄色K+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注:(1)Fe(OH)2变成Fe(OH)3的中间产物为灰绿色。(2)CuCl2稀溶液为蓝色,浓溶液含 CuCl42-(黄色)离子呈绿色。附表1 卤素单质

6、及其溶液(由稀到浓)颜色卤素气态液态固态水溶液有机溶液氟淡黄绿色氯黄绿色黄绿色黄绿色溴红棕色深红棕色黄橙色橙红红棕色碘紫红色紫黑色棕黄褐色紫紫红色注:(1)常见有机溶剂为密度小于水的苯、酒精、汽油;密度大于水的CCl4、CS2等,它们均为无色。 (2)碘酒:褐色附表2 常用酸碱指示剂变色范围指示剂PH范围酸色碱色甲基橙3.14.4橙色红色(pH3.1)黄色(pH4.4)甲基红4.46.2橙色红色(pH4.4)黄色(pH6.2)石蕊5.08.0紫色红色(pH5.0)篮色(pH8.0)酚酞8.210.0粉红色无色(pH8.2)红色(pH10.0)注:(1)蓝色石蕊试纸遇酸变红;红色石蕊试纸遇碱变蓝

7、。(2)pH试纸(黄色)遇酸变红,遇碱变蓝。其它1久置的浓硝酸(溶有NO2)呈黄色,工业盐酸(含杂质Fe3+)呈黄色。2粗溴苯(含杂质Br2)呈褐色,粗硝基苯(含杂质NO2)呈淡黄色。3无色的苯酚晶体露置空气中可被氧化成粉红色的有机物。4苯酚与Fe3+作用呈紫色。5I2与淀粉溶液作用呈蓝色。6蛋白质与浓硝酸作用呈黄色。补充名称颜色名称颜色名称颜色TNT淡黄色品红红色17物质的俗称俗称成分俗称成分硫酸盐胆矾或蓝矾CuSO45H2O皓矾ZnSO47H2O绿矾FeSO47H2O芒硝Na2SO410H2O重晶石或钡餐BaSO4明矾KAl(SO4)212H2O石膏CaSO42H2O熟石膏2CaSO4H2

8、O泻盐MgSO47H2O矿石斜体部分仅供参考萤石CaF2大理石(方解石、石灰石)CaCO3光卤石KClMgCl26H2O白云石MgCO3CaCO3菱镁矿MgCO3滑石3MgO4SiO2H2O刚玉红宝石篮宝石Al2O3正长石KAlSi3O8石棉CaO3MgO4SiO2铝土矿(矾土)Al2O3H2OAl2O33H2O明矾石KAl(SO4)212H2O赤铁矿石(铁红)Fe2O3褐铁矿石2Fe2O33H2O磁铁矿石(磁性氧化铁)Fe3O4菱铁矿石FeCO3黄铁矿(硫铁矿)FeS2黄铜矿CuFeS2孔雀石Cu2(OH)2CO3辉铜矿Cu2S赤铜矿Cu2O石英或脉石SiO2高岭石Al2(Si2O5)(OH

9、)4正长石KAlSi3O8镁橄榄石Mg2SiO4冰晶石Na3AlF6硼砂Na2B4O710H2O智利硝石NaNO3锡石SnO2气体高炉煤气CO、CO2等水煤气CO、H2天然气(沼气)CH4液化石油气C3H8、C4H10等俗称成分俗称成分焦炉气CH4、CO、H2等裂解气C2H4等爆鸣气H2、O2笑气N2O裂化气C1C4的烷烯烃电石气C2H2(含H2S、PH3)有机物氯仿CHCl3木精(工业酒精)CH3OH酒精CH3CH2OH甘油福尔马林(蚁醛)HCHO溶液蚁酸HCOOH草酸H2C2O4安息香酸硬脂酸C17H35COOH软脂酸C15H31COOH油酸C17H33COOH肥皂C17H35COONa乳

10、酸葡萄糖果糖C6H12O6同分异构体蔗糖麦芽糖C12H22O11同分异构体淀粉纤维素(C6H10O5)nn值不同火棉、胶棉(C6H7O2)(ONO2)3n尿素CO(NH2)2其它白垩大理石、石灰石CaCO3熟石灰硝石灰、石灰乳Ca(OH)2生石灰CaO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苏打、纯碱Na2CO3小苏打NaHCO3大苏打(海波)Na2S2O35H2O冰碱Na2CO310H2O王水浓HCl:浓硝酸3:1漂白粉(精)Ca(ClO)2CaCl2水玻璃Na2SiO3水溶液盐卤MgCl26H2O波尔多液CuSO4Ca(OH)2铜绿Cu2(OH)2CO3朱砂HgS砒霜As2O3雌黄As2S3雄黄As2S2

11、第三部分 化学键与晶体结构1化学键与物质类别关系规律(1)只含非极性共价键的物质:同种非金属元素构成的单质,如I2、N2、P4、金刚石、晶体等。(2)只含有极性共价键的物质:一般是不同非金属元素构成的共价化合物,如:HCl、NH3、SiO2、CS2等(3)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的物质:如:H2O2、C2H2、CH3CH3、C6H6(苯)等。(4)只含有离子键的物质:活泼非金属元素与活泼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如:Na2S、CsCl、K2O、NaH等。(5)既有离子键又有非极性键的物质,如:Na2O2、Na2Sx、CaC2等。(6)由离子键、共价键、配位键构成的物质,如:NH4Cl等。(7)由强极

12、性键构成但又不是强电解质的物质,如HF。(8)只含有共价键而无范德瓦尔斯力的化合物,如:原子晶体SiO2、SiC等。(9)无化学键的物质:稀有气体,如氩等。2共价键的极性与分子极性关系规律共价键包括非极性键和极性键。化学键有无极性,是相对共价键而言的,即共用电子对是否发生偏移。而共用电子对的偏移,又取决于成键原子吸引电子能力的大小。按上述推理归纳为:AA型,即相同元素原子间成键形成的是非极性键;AB型,即不同元素原子间成键形成的是极性键。分子是否存在极性,不能简单地只看分子中的共价键是否有极性,而要看整个分子中的电荷分布是否均匀、对称。根据组成分子的原子种类和数目的多少,可将分子分为单原子分子、双原子分子和多原子分子,其各类分子极性的判断依据是:(1)单原子分子:分子中不存在化学键,故没有极性分子或非极性分子之说,如He、Ne等。(2)双原子分子:若含极性键,就是极性分子,如HCl、HBr等;若含非极性键,就是非极性分子,如O2、I2等(3)以极性键结合的多原子分子,主要由分子中各键在空间的排列位置决定分子的极性。若分子中的电荷分布均匀,即排列位置对称,则为非极性分子,如BF3、CH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