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文化生活05165.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9551375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进文化生活0516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走进文化生活0516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走进文化生活0516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走进文化生活05165.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走进文化生活05165.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走进文化生活0516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进文化生活05165.doc(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化生活知识总结(一轮复习)(2011-08-26 16:58:52) 标签: 杂谈分类: 知识总结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1、“文化”的内涵与形式(1)文化是什么?“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文化也是人的一种素养。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包括知识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素养),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2)文化的形式有哪些?文化有着非常丰富的形式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等。这些属于人类的精神产品。人们进行文化生产

2、、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这些属于人类的精神活动。(3)人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P7(4)广义的文化、狭义的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区分。P7(5)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2、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是怎样的?(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一定的文化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完整背诵)(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即文化影响、反作用于经济和

3、政治):文化对经济影响的表现是什么?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能够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促进文化生产力发展,充分发挥其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文化对政治影响的表现是什么?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有利于人们更好地参与政治生活,推动民主和法制建设。弘扬和培育民族文化,有利于抵制西方少数国家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的文化霸权主义,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思想保证。3、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怎样的?(1)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2)在世界多

4、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不仅在经济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4.我国应如何对文化挑战?我国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第二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1、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有哪些?(1)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人们交往方式的差异,见诸交往时使用的语言、符号、器物等,也见诸交际过程中的行为举止。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的文化因素有: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文化程度等。(2)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

5、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文化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以及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影响不同思维方式的形成。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的文化因素有:文化环境、知识素养、价值观念。2、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有哪些?(1)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的影响即使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发生的,也不都是消极被动、无目的地接受的。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过程。(2)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

6、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3、优秀文化对塑造人生的作用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 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1、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是什么?这里的文化多样性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文化多样性集中表现为不同民族和不同国家民族节日、文化遗产等方面的多样性。(1)为什么要重视民族

7、节日?民族节日是蕴含在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2)为什么要保护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具有不可再生性,保存文化遗产有利于文化的传承,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2、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是怎样的?(理解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没有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各具特色的文化,就

8、不会有世界文化百花园五彩缤纷的景象。3、文化多样性(1)为什么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意义)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这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各民族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共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2)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是什么?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3)对待文化多样性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就是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

9、荣。4、文化传播的途径有哪些?文化传播的途径有商人进行贸易活动、人口迁徙、教育等等。5、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标志和特点是什么?文化传播总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才能实现。传媒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作为现代文化传播主要手段的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6、加强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1)对内:中华文化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维护民族文化。将中国先进文化推向世界,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提高我国文化竞争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促

10、进文化事业的发展。有利于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2)对外:世界文化有利于吸收和借鉴,取长补短,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有利于加强交流国家人民之间的友谊和相互了解,发展友好合作,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建设和谐世界。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1、传统文化的含义、内容和特点是什么?含义: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内容:传统文化包括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等内容。特点: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2、

11、传统文化对现实生活的影响是怎样的?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3、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应该是什么?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即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即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

12、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4、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是怎样的?怎样把握好二者的关系?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这就是文化传承。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的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注意:理解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不是先后关系;能解答辨析题。5、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有哪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每当社会制度更替时,代表新的政治、经济力量的新文化,通过反对代表旧的政治、经济力量的旧文化的斗争,有力地促进文化的进步。科学技术和思想运动都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教育是

13、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文化内容、传递文化成果、创造新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6、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是怎样的?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文化内容、传递文化成果、创造新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作用。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动和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每个人都可以随时随地接受自己所需要的教育,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都能通过学习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才智得到充分展示,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第五课 文化创新1、文艺

14、工作者为什么要“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离开社会实践,文化就成为无源之水、无土之木。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社会实践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3)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文化工作者必须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2、为什么要进行文化创新?(1)必要性: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2)重要

15、性: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3、文化创新的途径有哪些?(怎样进行文化创新)(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立足于社会实践。(2)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是:着眼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3)既要反对“守旧主义”、“封闭主义”,又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4、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1)在处理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关系时,既要反对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守旧主义”的错误倾向,又要反对拒绝接受当代新文化的“封闭主义”的错误倾向。(2)在处理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时,既要反对根本否定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又要反对一味推崇外来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综合探究 建立“学习型社会”(1)内涵: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是“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2)特点:人人是学习之人,时时是学习之时,处处是学习之所,事事是学习之机。只有终身学习,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为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