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材分析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9532139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20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材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材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材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材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材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材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材分析(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本学期共四个单元第一单元 温暖的家第二单元 美丽的春天第三单元 快乐的星期天第四单元 火热的季节二、教学分析本学期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课试用的是山东人民版的教科书,是新教材。本教材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的心理特点,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整合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的关系,精选有教育价值和生活典型意义的案例作为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健康、安全的生活,愉快、积极的生活,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第一单元温暖的家,共分为我的家、我的事情我来做、我为家庭添快乐三个主题。本单元设计思路:本单元以学生的家庭生活内容

2、、场景、氛围、人物、故事等为基础构建学习主题,关注与儿童现实生活的联系。关注对儿童家庭生活的引导。家庭生活是儿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儿童在家庭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家庭观念、劳动观念等最好的教育载体。较好地处理了“活动”与“生活”的关系活动中有生活,生活中有活动,通过活动引导儿童的现实生活。第二单元美丽的春天,共分为春天在哪里、我和小树交朋友、和风在一起、种养一棵花四个主题本单元设计思路:本单元共设计了“春天在哪里”“我和小树交朋友”“和风在一起”“种养一棵花”四个活动主题。“春天在哪里”这一主题通过对春天来临的感受,使学生在欣赏春景的同时,了解天气、季节变化对

3、生活的影响。“我和小树交朋友”“种养一棵花”,在学生参与种植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初步的爱护花草树木的生态意识。“和风在一起”,主要引导学生从感受风,制造风的探究、体验中,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和科学常识,让学生在贴近生活的亲身体验中完成多种能力的培养。第三单元快乐的星期天,共分为我们去游玩、爸爸带我去做客、看电视三个主题本单元设计思路:“我们去游玩”,通过一家人去公园游玩的活动,让学生感悟在公共场所要遵守规则,注意安全,爱护公共设施,以及热爱大自然的美等。“爸爸带我去做客”,通过学做小客人,自己亲自去做客等活动,让学生学会礼貌待人,个人行为要文明等。“看电视”,主要通过看电视,长见识和与家人一

4、起看电视活动,让学生学会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生活,能在成人的帮助下控制和调查自己的情绪。第四单元火热的季节,共分为互相提个醒、学会看天气、迎接暑假生活三个主题本单元设计思路:让学生具有初步的健康常识,了解天气、季节变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愿意有计划、有目标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并在这些活动中,学习用观察、比较等方法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和其他科学常识等。通过气候变化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让学生了解在生活中要注意防暑、防雷击、防食物中毒等;其次,通过观察天气的变化,以及天气变化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了解天气预报的有关知识和测量天气的简单方法,最后,通过有计划地安排,过一个有意义的暑

5、假生活等。三、教学目标情感与态度:1.爱家庭,爱亲敬长。 2.亲近自然,对自然现象有探究的兴趣 3.珍爱生命,爱亲敬长 4.珍爱生命,求上进。行为与习惯:1.初步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动做家务的习惯。 2.爱护花草树木和动物;为保护周围的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 3.爱护花草树木与动物,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懂礼貌,行为文明。 4.爱护花草树木与动物,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知识与技能:1.掌握自己生活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 2.初步了解春天的动植物常识。 3.初步了解生活中的社会常识。 4.知道初步的健康常识;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过程与方法:1.尝试用观察、体验等

6、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2.尝试用实验、种植等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3.学习用观察、讨论等方法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 4.尝试用观察、比较等方法进行探究活动。四、教学进度第一单元 温暖的家一、课标要求:健康、安全地生活:热爱劳动,具有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愉快、积极地生活:愿意有计划、有目标地安排自己的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做事认真不敷衍,有耐心,有毅力;能用自己的方式爱父母长辈,积极主动做家务劳动。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能为解决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建议;选择生活和学习用品时有自己的判断,不盲从。二、单元目标:情感与态度:爱亲敬长。行为与习惯:初步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动做家

7、务的习惯。知识与技能:初步掌握自己生活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过程与方法:尝试用观察、体验等方法进行探究活动。三、单元内容:主题一:我的家主题二:我的事情我来做主题三:我为家庭添欢乐主题一 我的家 主题目标:1.让学生体会家庭生活的幸福,培养他们爱家、爱父母的情感。2.使学生知道父母的一些基本情况。活动准备:1.实物投影仪、电教设备、歌曲不再麻烦好妈妈好爸爸、坏爸爸玩具兔。2.每人准备一张全家福的照片、纸、笔。活动时间:2课时主题活动过程:第一课时设计意图教学过程(课堂预设)二次备课一、导入新课介绍自己的家二、创造氛围,通过教师的讲解激发学生介绍自己家庭的兴趣,同时为学生示范如何介绍自己的家

8、人。三、我爱我的家人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家人的具体情况,来激发他们关爱家人的情感。四、课堂总结五、课外准备师:人人都有一个家,同学们了解自己的家吗?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家吧!师:在投影仪下教师先向同学介绍自己的全家福照片。师:小朋友们,这是老师的全家福照片,我非常愿意把我的家人介绍给你们认识。我很爱我的家人,和他们在一起我觉得自己很幸福也很快乐。师:你愿意把你幸福的家庭成员介绍给大家吗?学生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35人师:在小朋友们刚才介绍家庭成员时应该先把长辈放在前面,然后再介绍晚辈。师:通过刚才的介绍,我们认识了一些小朋友的家庭成员,知道了我们都有一个幸福的家。下面请同学们在四人小组或前后位之间互

9、相介绍自己的全家福照片。学生之间交流,并互相认识家庭成员师:小朋友们,你们愿意把自己家人的情况说给大家听听吗?那就请你把家人的情况给大家介绍介绍。学生介绍自己的家人的情况35人师:现在我们就请愿意介绍的同学带上他的照片来向我们大家介绍他的家人的情况。1.家庭情况我知道:师:你对你的家庭了解有多少?对家里人的生日都了解吗?学生互相说说自己了解的情况,比比谁知道的多。2.我的家庭资料本:结合自己了解的家庭成员的情况,完成教科书第七页的内容。师:下面请小朋友们在课本第七页“家庭生日簿”里填上自己家人的生日,拿出小剪刀把属于自己家人的属相剪下来,贴到生肖栏里学生动手操作教师:我们都有个幸福的家庭,爸爸

10、妈妈,爷爷奶奶为了我们的健康成长付出了很多,每个家庭成员为了全家的幸福也共同努力。回家收集一些家庭成员为自己的家庭付出努力的故事这样的故事,下节课我们一起讲一讲。课堂检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设计意图教学过程(课堂预设)二次备课一、活动:“幸福的家”故事会通过课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让学生谈自己家庭的幸福故事,激发学生爱家庭,爱家人的情感。寓思想教育与音乐之中。二、活动总结师:上节课的时候,老师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感觉到你们的家真幸福啊!今天,老师带来两个小朋友,他们正在讲自己家的故事呢师:请小朋友们认真听小故事,听一听故事中发生了什么事情。(出示课件,出现一个小女孩和一个小

11、男孩对大家说我们也有一个幸福的家)教师带领学生看图片图一:我生病了,妈妈一直照顾我;图二:爸爸陪我看星星;图三:爷爷讲故事真好听;图四:奶奶做的菜可好吃了;图五:爸爸妈妈听我唱歌,我真开心;图六:幸福的时候多好啊师:小朋友们,看到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想给大家说的吗?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先互想说说学生小组讨论师:谁先来说说。学生谈感受师:小朋友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一定感受到了家人对你的关爱,你们想不想给大家讲讲自己家的幸福故事啊?师:先请小朋友们,在小组内先讲一讲。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讲故事师:那一个小组的小朋友愿意把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学生讲故事师:小朋友们,我们在家庭中是最幸福的,每一个人都在关心爱护着我们

12、,但是你们有没有想过怎样去关心爱护自己的家人吗?同位俩互相说师:小朋友们,家人对我们这么好。我们一起来唱一首歌送给家人好吗!。全班齐唱歌曲我的家教师总结:同学们,家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我们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用他们的爱哺育我们茁壮成长,你仔细体会到他们的爱了吗?奶奶的爱也许还藏在为你织的毛衣里,爸爸的爱也许还藏在给你辅导作业的身影里用心去感受,你会发现许多许多。课堂检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第二课时主题二 我的事情我来做主题目标: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增强学生的自理意识和主人翁意识。2.自己的饿事情自己做,不会做的学着做,不依赖父母,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3.学

13、生懂得自己是家庭的一员,热爱劳动也是爱父母的表现,学会一些劳动的知识和技能,逐步养成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4.了解常见的家务活动的安全事项,逐步掌握一些劳动安全常识。5.通过小组交流、角色扮演、竞赛等活动,引导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让学生体验到劳动的乐趣。活动时间:3课时主题活动过程 : 第一课时活动准备:教师准备:实物展台、家务劳动的图片学生准备:观察家庭中家务活都是怎样分担的设计意图教学过程(课堂预设)二次备课一、选一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及向同学介绍自己家庭中家务劳动情况的欲望二、童心故事屋在通过故事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的道理的同时,贯穿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三、 生活

14、传真利用学生喜欢的表演形式,反映学生的生活现实,激发学生的交流欲望四、总结师:出示几种家务劳动图,让学生选择出自己和爸爸妈妈分别应该做的。师:为什么呢?让学生说原因师:学生分组交流一下自己家的家务劳动谁分担的更多一些,并说说为什么。学生交流各组选出家务劳动分配最合理的与最不合理的家庭,并讲明原因。学生交流,全班汇报听老师讲故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师:听了这段小故事,你有什么想法和大家一起交流交流学生交流,谈感受想一想:生活中,如果我们自己的事情都依赖爸爸妈妈,我们将来会变成什么样子?学生交流,回答选择一个生活中的小事进行讨论,并进行表演。1.小组交流:在生活中,有的小朋友穿衣服(或吃饭)要爸爸妈妈帮忙,还有的小朋友是把自己该做的事情让爸爸妈妈来做,请你选择一种情况来表演一下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分组)2.每组推选几名孩子进行表演。3.表演的孩子谈谈自己的感想,请当观众的同学进行评论,发表自己的意见。学生编排小节目,全班汇报师总结:我们每个人的家庭中都有许多的事情,只有大家各负其责,分担好自己应该承担的那份劳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