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大附中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9529088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师大附中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福建师大附中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福建师大附中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福建师大附中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福建师大附中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师大附中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师大附中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福建师大附中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说明:请将答案填写在答案卷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案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第卷(选择题 共84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84分。)1近期我国冀东渤海湾发现储量大10亿吨的大型油田。下列关于石油的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属于可再生矿物能源B石油主要含有百炼成钢、氢两种元素C石油的裂化是物理变化D石油分馏的各饬分均是纯净物232S与33S互为同位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2S与33S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2B32S与33S 具有相同的中子数C32S与33S 具有不同的电子数D32S与3

2、3S具有相同的质子数3据报道,意大利科学家合成了一种新型氧分子,它是由四个氧原子构成的。下列关于该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O2、O3、O4都是氧的同位素BO2、O3、O4都是氧的同素异构体CO4的摩尔质量为64DO2、O3、O4互称为同分异构体4下列不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A淀粉B纤维素C油脂D蛋白质5由于化学反应而能使KMnO4酸性溶液和溴水褪色的物质是( )A甲烷B苯C聚乙烯D乙烯6难溶于水而且比水轻的有机物是( )硝基苯苯溴苯植物油乙醇乙酸乙酯乙酸ABCD7下列物质中,含有共价键,且熔融状态能导电的是( )AHClBNaOHCBr2DNaCl8在下列分子结构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

3、电子不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的是( )AN2BPCl3CCO2DH2O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碘升华共价键被破坏B稀有气体的原子间存在共价键C二氧化碳分子的结构式:O=C=ODMgF2、H2O2含有的化学键类型相同2,4,610下列物质中,化学式能真正表示该物质分子组成的是( )ACBSiO2CNaClDHCl11某烷烃含200个氢原子,则该烃的分子式是( )AC97H200BC98H200CC99H200DC100H20012下列分子式表示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的是( )AC5H10BC8H10CCH4ODC2H4Cl2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的变化B需要加热

4、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C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D已知C(石墨,s) C(金刚石,s);H0,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14已知:A、B两元素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B元素的阴离子半径大于A元素的阴离子关径;C和A两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C元素的原子半径大于A元素的原子半径。A、B、C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的关系是( )AABCBBACCCABDACB15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说法错误的是( )ALi、Na、K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多B第二周期元素从Li到F,非金属性逐渐增强C因为Na比K容易失去电子,所以Na比K的还原性强DO与S为同主族元素,且O比S

5、的非金属性强16下列关于物质性质变化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A酸性强弱:HClO4H2SO4H3PO4H2SiO3B原子半径大小:KNa SoC熔沸点高低:CSiNaClH2OH2 CABDED还原性强弱:FClBrI17图为周期表的一部分,已知A,B,C,D,E五种元素原子核外共有85个电子,E原子核外有四个电子层,B元素是 ( )APBMgCClDSi18只用一种试剂就可鉴别苯、KI溶液、AgNO3溶液、己烯、四氯化碳,这种试剂是( )ANaOH溶液BH2SO4溶液C溴水DNa2CO319根据CH2=CCH2COOH的结构,它不可能发生的反应是( ) CH3A与银氨溶液反应析出银B使溴的四

6、氯化碳溶液褪色C与乙醇在浓硫酸催化下发生酯化反应D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烯的结构简式可以表示为CH2CH2CH3B烃CH3CH=CCH2CH3分子中,一定在同一平面内的碳原子数为5C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钠盐D聚丙烯的结构简式为 CH2CH2CH2 n21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的措施中,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快的是( )A加热B不用稀硫酸,改用98%浓硫酸C滴加少量硫酸铜溶液D不用铁片,改用铁粉22对A+3B=2C+2D来说,下列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A)=0.15mol/(Lmin)B(B)=0.6 mol/(Lmin)C(C)=0.4mo

7、l/(Lmin)D(D)=0。45mol/(Lmin)23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g)+3B(g) 2C(g)达到化学反应平衡的标志是( )A单位时间内消耗n molA,同时消耗3n mol BB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CA、B、C三者的浓度相同DA、B、C的分子数之比为1 : 3 : 224有2L密闭容器中,发生3A(g)+B(g) 2C(g)的反应,若最初加入A和B都是4mol,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2molL1s1,则10s后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是( )A1.6molB2.8molC3.2molD3.6mol25有一种银锌电池,其电极分别是Ag2O和Zn,电

8、解质溶液为KOH,电极反应为:Zn+2OH2e=ZnO+H2O;Ag2O+H2O+2e=2Ag+2OH,总反应式:Ag2O+Zn=ZnO+2Ag根据上述反应式,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使用过程中,电池负极区溶液的pH减小B在使用过程中,电子由Ag2O极流向Zn极CZn是正极,Ag2O是负极DZn极发生还原反应,而Ag2O极发生氧化反应26右图是电解CuCl2溶液的装置,其中c、d为石墨电级则下列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 ( )Aa为正极、b为负极Ba为阳极、b为阴极C电解过程中,d电极质量不变D电解过程中,氯离子浓度不变27据报道,最近摩托罗拉公司研制了一种由甲醇和氧气以及强碱作电解质溶液的

9、新型手机电池,电量可达现用镍氢电池或锂电池的10倍。有关次电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正极电极反应式:O2+2H2O+4e=4OHB负极电极反应式:CH3OH+8OH6e=CO+6H2OC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电解质溶解的pH增大D当外电路通过1.2mol电子时,理论上消耗甲醇6.4g28已知1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121kJ。且氧气中1mol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kJ,水蒸气中1molHO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kJ,则氢气中1mol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 )A920kJB557kJC436kJD188kJ2,4,6第卷(非选择题 共66分)二、(本题包括2小题,共14分)2

10、9(5分)由A、B、C、D四种金属按下表中装置进行实验,已知用C与B相连作电极放入硫酸铜溶液中B溶解。根据实验现象填表:装置现象金属A溶解C的质量增加A上有气体产生正极反应式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30(9分)实验室用燃烧法测定某种氨基酸(CXHyOZNP)的分子组成。取wg该种氨基酸放在纯氧中充分燃烧,生成CO2、H2O和N2。现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铁架台、铁夹、酒精灯等未画出),请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开始时,首先打开止水夹a,关闭止水夹b,通一段时间的纯氧,这样做的目的是 ;之后则需关闭止水夹a,并打开止水夹b。 (2)以上装置中需要加热的有(填装置代号) 。 (3)装置D的

11、作用是 。 (4)如果装置中B、C的连接顺序对换,该实验的目的能否达到?简述理由 。 (5)若实验中测得3.3g该种氨基酸充分燃烧,生成N2的体积为224mL(已换算成标准状况);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7.92g;生成水的质量为1.98g。又已知该氨基酸的摩尔质量为165g/mol。通过计算确定此氨基酸的分子式为 。三、(本题包括4小题,共40分)31(5分)火箭推进器盛有强还原剂液态肼(N2H4)和强氧化剂液态双氧水。当它们混合反应时,即产生大量氮气和水蒸气,并放出大量的热。已知16g液态肼与足量的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320.8KJ的热量。 (1)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此反应用于火箭推进,除释放大量热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是 。32(8分)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应用。右图表示一个电解池,装有电解液a,a是饱和NaCl溶液,X、Y都是惰性电极,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实验开始时,同时在两极各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则 (1)电解过程中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为 ; X极附近观察到的现象是 。(2)Y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 检验该电极反应产物的方法是 。33(11分)有X、Y、Z三种短周期元素,X的气态氢化物化学式为H2X,此氢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与X最高价氧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7:40,X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