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战略学培训课件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9518897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77.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发展战略学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经济发展战略学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经济发展战略学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经济发展战略学培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经济发展战略学培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发展战略学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发展战略学培训课件(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 共1页经济发展战略学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经济发展战略学的基本概念 一、战略的概念及其演进 第一阶段,仅是军事概念,时间最长。 第二阶段,作为军事概念的同时,具有政治概念的含义。 第三阶段,作为军事概念和政治概念的同时,它又被运用在经济领域。经济发展战略(经济战略) 第四阶段,战略除了被应用在军事、政治和经济领域,又被运用于其他社会生活领域,从而提出了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于光远,1981年 2005年,在首届中国经济学奖候选人资料中,推荐人对于光远的评语是:他是一个兼有着深切的社会关怀和深切的学术关怀的经济

2、学家,在他的学术活动中,总是试图寻找二者间的支点,来确定自己的学术研究方向。二、经济发展战略(一)“经济发展战略”的提出 经济发展战略这个概念是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耶鲁大学学者艾伯特赫希曼于1958 年在 经济发展战略 一书中提出。 此后,西方经济学者针对发展中国家的研究而形成的“发展经济学”,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学者针对本国、本地区发展中面临问题研究中都把发展战略研究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20 世纪70 年代末,我国一些从事世界经济与地理研究的学者从国外引入了“发展战略”的概念。 实践证明,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对经济社会发展,对产业、区域和企业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二)“经济发展战略”的含义 E

3、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y 指经济发展中对具有全局性、长远性、主导性问题的谋划和决策。 三、对战略的理解要主要的几个问题 1、战略是一种决策,但不是任何决策都可以称作战略决策; 2、战略决策是一个体系,而不是片断的构想; 3、战略同对策与策略不可混同; 4、战略同计划和规划是不同概念。四、战略要素(一)定义:战略要素战略决策的要素经济发展战略要素制定任何一种类型和任何一个层次的经济发展战略都必须具备的基本内涵(二)基本的战略要素 战略方针灵魂 战略目标核心 战略重点对策,手段 战略阶段对策,手段 战略对策手段四、经济发展战略的主要类型 战略主体:战略制定的主体和战

4、略服务的对象。 根据战略主体的不同,将经济发展战略分为五种类型: 总体战略 区域战略 产业战略 企业战略 要素战略 (一)总体战略(国家经济发展战略) 以国家为战略主体,并为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战略。 (二)区域战略(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中有关全局性、长远性和主导性问题的谋划和决策。 (三)产业战略 由一定的产业部门制定并为一定的产业发展服务的战略。 (四)企业发展战略 某个企业经济发展中关于全局性、长远性和主导性问题的谋划和决策。(五)要素战略 为一定要素(土地、资本、信息、市场等)的发展而制定的发展战略.第二节 经济发展战略学的学科体系一、经济发展战略学的研究对象

5、经济发展战略学的研究对象:经济以及与经济相关联的其他社会生活发展中,对有关全局性、长远性、主导性问题进行决策的理论和方法。 几点说明:第一,经济发展战略学研究的领域是经济生活以及与经济发展具有内在的必然联系的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以及生态、环境等有关方面。 第二,经济发展战略学研究的方向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全局性、长远性、主导性问题,而不是眼前的具体问题。 第三,经济发展战略学研究的只是对全局性、长远性、主导性问题进行决策的理论和方法。 第四,经济发展战略学是一门交叉性很强的学科,要区分与未来学、决策学、发展经济学的异同。二、研究经济发展战略学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决策水平 (二)有利于加强对

6、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指导 (三)其理论和方法是制定具体经济政策的依据 (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发展战略学可用于指导宏观调控 (五)研究和运用经济发展战略学有利于丰富和发展经济科学三、研究方法 1、系统方法 把对象作为系统进行定量化、模型化和择优化研究的科学方法。 其根本特征在于从系统的整体性出发,把分析与综合、分解与协调、定性与定量研究结合起来,处理部分与整体的辩证关系,达到整体优化。 2、运筹学方法 是应用分析、实验、量化的方法,对经济管理系统中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进行统筹安排,为决策者提供有依据的最优方案,以实现最有效的管理。 中国企业管理百科全书 3、决策方法 分类:按照决策

7、问题具备的条件和后果 确定型决策。各种可行方案的条件都是已知的,各种方案只有一种确定的结果,只要比较各种方案的结果,就可以选择出最优方案。 风险型决策。一个决策执行下去,可能出现多种结果,但每种结果出现的概率是可以预知的。 不确定型决策。决策中存在着许多不可控制的因素,一个决策执行下去,可能出现多种结果,而且每种结果的概率也无法预测,主要凭决策人的经验和估计作出的决策。决策方法介绍: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出自“头脑风暴”一词。 所谓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 最早是精神病理学上的用语,指精神病患者的精神错乱状态而言的,现引申为无限制的自由联想和讨论,其目的在于产生新观念或激发创新

8、设想。针对解决的问题,相关专家或人员聚在一起,在宽松的氛围中,敞开思路,畅所欲言,寻求多种决策思路 参加人数一般为510人,最好具有不同的专业背景; 会议时间控制在1小时左右; 设主持人一名,主持人只主持会议,对设想不作评论。设记录员12人,要求认真将与会者每一设想不论好坏都完整地记录下来。 头脑风暴法的四项原则: 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对别人的建议不作评论 建议不必深思熟虑,越多越好 鼓励独立思考、奇思妙想 可以补充完善已有的建议对头脑风暴法的评价 实践经验表明,头脑风暴法可以排除折衷方案,对所讨论问题通过客观、连续的分析,找到一组切实可行的方案,因而头脑风暴法在军事决策和民用决策中得出了较广

9、泛的应用。 当然,头脑风暴法实施的成本(时间、费用等)是很高的,另外,头脑风暴法要求参与者有较好的素质。这些因素是否满足会影响头脑风暴法实施的效果。第2章 战略要素之一 战略方针 如果一个战略的基本要素改变了,特别是战略方针和战略目标改变了,那么战略的性质也就改变了。第二节 战略方针及其形成一、战略方针的含义 战略方针是战略主体在一定时期内的战略构想的最集中概括,是一个战略的指导思想。 因此战略方针也称为战略指导思想。 它是一个战略的纲,是确定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阶段和战略对策的依据。二、战略方针的形成(以国家总体战略为例) 第一,从纵向(历史)对比和横向(国际间)对比中来看本国经济社会发

10、展的状态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二,战略主体在以往发展中的成败得失及其原因。 第三,未来世界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 第四,战略主体所拥有的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全方位的分析现实的有利和不利于发展的因素,是提出战略方针的重要依据。第五,对应相关战略主体的发展条件与战略意图。综上,一个正确的战略方针的形成就需要总结过去,还需要考察现状,再需要展望未来,更需要借鉴左右。第三节 战略方针的特征一、战略方针的一元性 一个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总方针必须具有很高的概括性和很强的统领功能,在思想上应是一元化的。一元化的战略方针从内容上看有以下几种类型:(一)目的型 把战略期内要达到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作

11、为战略方针,可以称作目的型战略方针(二)手段型 战略制定者认为,只有采取某种战略对策即战略手段,才能开拓新的战略局面,那就可以把基本战略对策作为战略方针。 例:河南省提出对内开发与改革并举、对外“借东进西”的战略方针,就是一种手段型的战略方针(三)目的与手段结合型 把奋斗目标和基本手段结合起来以指导经济社会发展。 甘肃-敞开大门,开发致富(四)未来型 没有本战略期内的战略目的和要求,但是以 为未来战略任务的实现作准备为行动指南。二、战略方针的稳定性 战略方针的稳定性表现为它在整个战略期内是不能进行调整的,倘若调整那就意味着整个战略变了。 战略方针的稳定性是由两方面原因决定的: 第一, 战略方针

12、在整个战略决策方案中是个总纲,其他要素最终都决定于它,它若改变,其他要素就必须做相应的调整,所以战略方针必须稳定。第二, 第二,战略方针是由深刻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因素决定的。除非环境条件和经济社会条件发生了较大变化,战略方针是不会轻易改变的。三、战略方针的纲领性含义:第一,行动纲领。第二,表达是纲领性的。 战略方针要有纲领性,必须注意两方面的问题: (一)必须抓住要害,避免面面俱到 (二)战略方针必须具有高度概括性,而不能过于具体第3章 战略要素之二 战略目标 战略目标是战略要素之一,是战略主体在一个较长时期内谋图发展的全局性奋斗目标,是未来发展预期达到的总要求和总水平,也是一定战略时

13、期内的总任务。它决定着战略重点、阶段和对策,战略目标是一个战略的核心。第一节 确定战略目标的要求和战略目标的指标 一、确定战略目标的要求(一)战略目标的先进性与可行性相统一(二)战略目标的多元性(三)前后战略期的战略目标相衔接(四)相关战略主体的战略目标相衔接二、战略目标的指标(一)经济发展方面(二)人民生活方面(三)社会事业方面(四)生态环境方面第二节 战略目标案例一、贵阳的战略目标案例分析(一)贵阳市简介 贵阳市为贵州省省会,是全国45个公路主枢纽城市之一,是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航空港和通信枢纽之一,也是西南经济区黔中产业带的中心。 贵阳市2000-2030年发展战略目标:根据国家提出的西部大开发三阶段战略目标的总体要求,结合贵阳市实际,初步确定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第一步:2000-2005年,大开发要有明显进展。主要标志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量、结构、人均水平、人民生活主要指标接近全国地级城市平均水平。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排位力争前移至第19位,在西部中心城市排位力争前移至第5位。第二步:2006-2015年,大开发要初见成效。主要标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