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组织教学提高低年级学生数学练习课学习兴趣 .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9479533 上传时间:2023-12-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心组织教学提高低年级学生数学练习课学习兴趣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精心组织教学提高低年级学生数学练习课学习兴趣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精心组织教学提高低年级学生数学练习课学习兴趣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心组织教学提高低年级学生数学练习课学习兴趣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心组织教学提高低年级学生数学练习课学习兴趣 .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心组织教学,提高低年级学生数学练习课学习兴趣练习课是数学教学中一种主要课型,一种重要的课堂教学形式。而低年级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不强,易受兴趣爱好的影响,因此,教师要精心组织,用“兴趣”来展开练习课的教学,提高练习课的教学效率。小学数学练习课要求学生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运用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在眼、耳、口、手、脑多种感官的参与下,通过口答、计算、讨论等多种形式完成练习课的学习任务,最终达到基础知识的巩固加深,基本技能的掌握形成,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是一种重要的数学课堂教学形式。然而在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师往往比较重视新授课的教学,而忽略了练习课的教学我们在外出听课中,很少听

2、到有老师上练习课,更不用说是精心设计、精彩纷呈、别具一格的练习课了。而与之相对应的是比较多的学生也喜欢上新授课,在练习课上却失去了新授课中的激情与活力。笔者多年从事低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发现低年级的学生在练习课上,注意力不集中,极易产生疲劳和厌烦心理,学习的激情荡然无存。那么,在低年级的数学练习课上,应该怎样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下面谈谈我的几点看法。一、精心组织教材,激发学习兴趣新授课和练习课的在教材上的呈现上最大的区别在于:新授课围绕一个知识点展开,提出问题、自主探索、应用拓展等环节,层层深入;而练习课是新授课的延续,是针对教材的某个重点、难点或某容易混淆的概念安排的练习,或者是根据学生作业

3、中出现的普遍性错误安排的练习,往往由一个一个的题目组成。练习课可以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可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正因如此,练习课不应该成为为练习而练习的题海战,而应该是形式新颖、内容丰富而又富有创意的一次旅行。例如在学完了一年级下册的“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之后,为了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这个知识点,达到熟练口算的要求,教材安排了一个2课时的“练习”,10个习题全部和计算有关,单调而枯燥,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设计了一个“小机灵游数学王国”的故事情境,安排小主人公参观了红树林、帮小动物找家、啄木鸟医院、积木城堡、夺红旗等充满趣味和挑战的环节,通过这些形式多样

4、、饶有趣味的练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积极的思考、深刻的体验、既寻觅到了真知,又增长了才干。而在单个习题的处理上,教师则应考虑到前后的联系,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如二年级下册学完“两位数乘一位数”后的练习中有这样习题:先计算下面两题再根据发现的规律接着填写。(1)459=()(2)639=()45045=()63063=()279=()()=()569=()()=()978=()()=()学生在完成计算后,很快发现一个数乘以9,和这个数后面添0再减去这个数的结果是一样的。但学生的发现也仅此而已。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探索其中的规律,感受算理,我在教学这个习题之前,让学生回顾了9的乘法口诀:

5、在探索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时,利用星星图,明白了“几乘9就是几个十减几”,并板书这句话。接着出示本习题,学生独立计算并探索规律。通过沟通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学生能很快发现,459就是10个45减去一个45,所以上下两个算式的运算结果是一样的,他们也为自己有这样的发现而兴奋不已。这样的教学设计,让学生真切体验到了所学知识的价值,学以致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材料有内在兴趣”。因此,教师在设计练习课时要注意情境的创设,兴趣的激发。我相信这样的设计会让学生们喜欢数学,更愿意学数学。二、精心组织活动,感受学习乐趣“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

6、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形式。”在练习课教学中,让学生动手实践,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他们深刻地理解知识,并有效地运用。因此,在练习课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内容、情境,合理安排,让学生去经历、体验、实践、探究,解放他们的手,让他们敢动;解放他们的口,让他们敢说;解放他们的脑,让他们敢想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活动中乐。变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体验学习的乐趣。例如在一年级上册学完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后,我安排了这样一节练习课。1、看谁滚得远。帮助学生做一个简易的滑梯模型,让学生依次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放在滑梯上,任其下滚并做好记录。以圆柱既可以站着不

7、动,又可以往下滚这个特性为切入点,研究为什么长方体、正方体和站着的圆柱不容易往下滚,而躺着的圆柱和球和容易往下滚。通过交流、分析,表达各自的观点。2、看谁堆得高。先让学生依次观察4位同学的堆叠图,判断这些同学是否能堆得很高,并运用上一个环节得出的结论进行解释。最后自己也堆一堆,进行验证。3、看谁猜得对。将四种物体放入口袋,学生分小组合作,依次闭上眼睛从口袋里摸出一个物体,并说出这个物体的名称。4、看谁搭的棒。介绍别人的作品,分小组也搭一个有创意的作品。请组长介绍自己的作品名称,以及所用的材料。5、看谁数得准。出示几组图片,引导学生进行合情推理,体会有的物体可能被前面或上面的物体挡住,所以看不到

8、,但其实是存在的。玩积木是学生再熟悉不过的日常游戏,虽然下课的铃声已经响起,但是学生的手还是停不下来,从课堂一直延续到课后,学生的投入状态始终维持在一个高水平。通过这样一节课,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了合作的乐趣。在这节课上,学生眼中的数学不再是抽象的数字,复杂的推理,单调的计算,而是具体的、有趣的、富有情感的、贴近生活的活动,在活动中,教师教给学生探索世界的方法,让学生感受数学是有用的,是快乐的,这样的数学课相信学生会越来越喜欢的。三、有效师生互动,体会成功乐趣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尤其在练习课上,大量的习题给学生提供了广泛的思考的空

9、间,但这首先需要教师为学生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师生间以诚相见,互相信任、互相鼓励,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伴随着课堂的节奏,任其思维的火花不断的迸发、舞动,生成智慧,感受成功的喜悦。我在教学完认识角的单元后为学生安排了一节练习课,并设计了一个数角的习题。1,在图中你能找到几个角?是哪几个?你是怎样找到这些角的?2、如果我再添上一根线,现在你能找到几个角?是哪几个?你是怎样找到这些角的?(引导学生按顺序找角)你同意这位同学的说法吗?还有其他的的找角的方法吗?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我给每一条边写上序号,并要求学生按序号将角一一列举。3、如果我再添上一根或几根线,你能把里面所有的角都找出来吗?自己动手画

10、一画吧。4、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学生画的角和找到的角。5、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有没有遇到过像这样按一定的顺序将所有的答案一个一个找出来的例子?6、小结:鼓励学生在数学上、生活中,遇到问题要进行有序思考。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曾说过:“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认知心理学也指出,积极的情感体验能够使学生对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课堂中,教师通过启发性、鼓励性的语句,引导学生进行全面思考,有条理的表述,理解他人的思考。正所谓“水本无华,相荡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始发灵光。”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学生的思维被激活,课堂充满了学生的智慧,在互动中,学生的思

11、路更加开阔,理解更加深刻,学得更加自信,从而激发出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某一内容有浓厚兴趣,学习效率就高,且不易产生疲劳和负担过重的感觉。低年级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不强,更易受兴趣爱好的影响,因此,在练习练习课的设计上,教师首先要认真解读教材,精心设计,采用学生最感兴趣、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教学,让练习寓教于乐。在练习课上,教师更要克服讲一题做一题的题海训练,运用多种形式,调动学生各种感官进行探索,让学生主动、愉快、积极得做题,让练习变得多姿多彩。练习课更要以人为本,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积极主动的进行思考、交流,激发学生主体内部的解题兴趣。精心用“兴趣”来组织练习课的教学,提高练习课的教学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