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运算(一)》教学反思(丁妮)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9478542 上传时间:2023-11-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合运算(一)》教学反思(丁妮)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混合运算(一)》教学反思(丁妮)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混合运算(一)》教学反思(丁妮)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混合运算(一)》教学反思(丁妮)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混合运算(一)》教学反思(丁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合运算(一)》教学反思(丁妮)(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混合运算(一)教学反思商洛市商州区城关小学 丁妮 邮编:726000混合运算(一)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混合运算的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同级混合运算顺序,会熟练口算整数加减混合、乘除混合的基础上学习的。要让学生掌握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的同级混合运算的顺序,初步认识并使用脱式进行计算,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混合运算的意义,提高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独立思考、准确计算、规范书写等学习习惯。逐步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并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我在设计本节课时,注意做到以下几点:一、 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如何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高效课堂的重要一步。而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又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没有用书上的阅览室读书主题图,而是选择了学生更熟悉、更感兴趣的上下车情景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我是这样创设情境的:同学们,你们坐过公交车吗?学生大声回答:“坐过。”我立刻说:“坐车时每位乘客都要遵守交通秩序,先下车,后上车,不能拥挤,让我们一起去5路车终

3、点站看看吧!”于是,用课件出示了公交车到站时的情境图,让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获取信息,并想办法解决所提的问题。由于坐车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情境,学生很感兴趣,很快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为学习新课开好头。二、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让学生经历知识的获得过程,学生对知识才能真正理解,不仅会计算,更重要的是明白算理,数学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数学课堂要高效,教师不仅要备教材,把握好教材的重难点,还要备学生,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学生会说的不说,学生会做的不讲,做到心中有数,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选择合适的教法。只有这样,才能防止忙而低效。例如,

4、学生在学习乘、除混合运算的脱式时,我知道学生对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已经学过,而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刚介绍过,所以,我没有给学生一步一步讲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及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而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及知识的迁移作用,让学生尝试解答,我在教室巡回指导,对学困生的脱式书写格式进行个别指导,再让学生集体交流,说说自己进行计算的运算步骤及想法,最后引导学生归纳出同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及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发展,感受到成功的乐趣,增加学习数学的信心,从而达到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化和教学效率的提高。三、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疑难处点拨能达到画龙点

5、睛之效,也给学生留下深刻牢固的印象,并且不仅知道什么样是正确的,还能知道什么样就会错误,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之效。本节课在新课讲完后,我给学生进行的精讲点拨: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同级运算,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来计算。脱式计算要注意书写格式,把等号上下对齐。在计算混合运算是式题时,先要看(看题中有哪些运算);再想,(想按照怎样的顺序计算);接着算,(按运算顺序认真计算),最后还要查,(检查每一步的计算结果,这样才能算得既对又快)。 通过这样的点拨,使学生进一步把握好本节课的重难点,更主要的是学生还掌握了学法即看想算查,学生按这样的四步进行计算,提高了计算的准确率,还培养了学生计算的良好习惯。学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效果自然会大大地提高。四、 达标测试,查漏补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数学课堂要高效,达标测试,查漏补缺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由于学生的接受能力有很大差异,所以接受快慢不一,要提高课堂效率,必须少讲多练,当堂测试,发现问题,及时指导,使知识节节清。例如本节课,我上完新课后,就设计了“我来填我会算森林医生数学接力赛解决问题”这几类练习,梯度训练,巩固新知,并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及举一反三的能力,及时个别指导,查漏补缺,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