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刘集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说明.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9472977 上传时间:2022-08-10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刘集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说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南刘集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说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南刘集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说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南刘集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说明.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南刘集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说明.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刘集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说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刘集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说明.doc(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刘集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说明22020年4月19日文档仅供参考目 录一、 规划区背景资料 1二、 原规划实施情况、存在问题及调整的重要性2三、规划调整完善的重点4四、规划调整的简要过程5五、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工作目标、原则和任务8六、土地利用目标确定的原则、依据10七、规划调整工作中的几个具体问题的说明10八、土地供需的综合平衡13九、城镇人口规模、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建设用地规划协调落实情况的说明15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镇规划和“两区”规划的协调和衔接情况15十一、建设占用耕地与补充耕地16十二、1997 规划修编主要控制指标实施情况16十三、土地用途分区的原则、依据和分区结果16十四

2、、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几项重点工作18一、规划区背景资料泗阳县位于江苏省北部,东与淮阴接壤,西与泗洪、宿豫交界,北邻沭阳县,南滨洪泽湖。地理坐标介于东径1182011845,北纬3323 2259之间。东西宽约50公里,南北长70公里,全县面积1832 平方公 里。泗阳位于古泗水之阳,故名。据考古发掘,距今五千年前已有人类在此 繁衍生息。泗阳县历史悠久,县域置县始于秦,汉武帝元鼎元年即公元前1 始名泗阳,元朝时因有“夭桃千顷”美景而更名为桃源县,至19 复称泗阳。1949年5 月 23日恢复泗阳县建置,隶属淮阴地区,1996年8月划归新建宿迁地级市。泗阳农业基础雄厚,可开发资源十分丰富,泗

3、阳南临全国四大淡水湖之一的洪泽湖,水域面积达45万亩。泗阳还是全国著名的产粮大县、优质棉基地县、蚕桑基地县和重要的畜禽产品基地县。泗阳交通便利,投资环境优良。泗阳位于连云港、徐州、淮安、宿迁4个城市中间,处在陇海经济带、沿海经济带和沿江经济带的交叉辐射区。向西约100公里达徐州观音机场,向东北90公里可达连云港海港。京杭大运河由西向东横贯境内。徐宿淮盐高速公路、305省道穿越全境,东行30公里连接京沪高速公路。南刘集乡东接八集乡、南靠众兴镇,西邻三庄乡,北至王集镇。全乡48.1平方公里,46万亩耕地,共辖9个村,总人口31500人,其中集镇人口9050人,农业人口22450人。二、原规划实施情

4、况、存在问题及调整的重要性原南刘集乡1997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实现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促进我乡经济、科技、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土地合理利用的基础和保证,是根据“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及“一要吃饭,二要建设,三要保护环境”的原则编制的,在确立我乡的土地利用方向和结构、科学分配土地资源,改进土地利用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促进乡域经济协调发展等方面起到了应有作用。(一)原规划实施情况1. 用地指标纳入了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管理,实行领导目标管理责任制;2. 规划得到了稳步实施,耕地得到了有效保护;3. 县国土资源局根据规划制订了年度土地利用计划,并逐步落实了总体

5、规划中各项控制指标;4. 按照规划要求,在土地开发、利用、整治、保护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5. 开展了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着重加强了规划的实施、指导、督促检查工作,确保土地利用的良性循环。(二)存在的问题1. 原规划自1998年完成并实施以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原规划所依赖的基础条件发生了较大变化,特别是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镇体系规划战略的调整以及由于行政区划调整等引起的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要控制指标、规划布局发生变化,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现势性,不能充分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龙头作用。2. 原规划没有充分考虑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土

6、地利用结构布局的影响,对新出现的土地需求预见性不强,使得原规划在实施中不断遇到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3. 土地利用分区未突出土地用途管制,土地利用分区不够明确。4. 土地开发、利用、整治、保护未制订详细的规划,在定位、定量上不够准确。5. 未突出编制规划与实施规划并重的原则,特别建设用地区和后备资源开发区定位、定量与经济发展用地实际需求出入较大,同时缺乏实施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6. 耕地“占一补一”的政策在规划中未详细体现,对土地的利用和补充耕地缺乏可行性论证。(三)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土地管理的龙头,应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随着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原规划的现势性与

7、可操作性已经滞后,为了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土地保证,对原规划进行必要的调整已提上议事日程。此次调整的意义十分明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 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加快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在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进一步优化城镇、村庄和基本农田的布局,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统一的有机整体,形成城镇和农村相协调、居民点和农田相衬托的新格局,而新的土地利用规划正是调整这一格局的重要依据。因此,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增强其科学性、可行性,对于促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2. 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必然选择。新土地管理法实施以来,土地利用管理日益加强,而

8、现有的规划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也不断显现,分散、平均的建设用地布局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下土地管理的要求。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科学准确地测定建设用地规模、范围,预留必要的发展用地,把有限的用地指标落实到合适的地块上,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得到最优的配置。3. 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适应行政区划调整的客观要求。行政区划调整后,中心镇、中心村的管辖范围、数量和布局都进行了全面调整,人口分布和资源需求也随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有必要对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调整。三、规划调整完善的重点1. 贯彻落实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耕地保护 促进经济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国土资发 408号)文件精神,在规划中落实规划建设用地置换指

9、标和农用地整理折抵指标,解决经济发展和城镇发展的空间布局问题。2. 按照乡镇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发展的需要,围绕实现保障城乡建设发展用地需求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双保”目标,按照“三集中一调整”和“内部挖潜、有进有退、有保有控”的原则,合理调整建设用地布局。3. 合理调整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布局,进一步落实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四、规划调整的简要过程按照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关于积极开展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 进一步落实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的通知(苏国土资发 11号)文件精神及省国土资源厅和淮安市、泗阳县国土资源局的统一部署,我乡自 1月至 3月,历时3个月,依据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结合实际,完成了南刘集

10、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工作。(一)组织领导为了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调整工作,乡政府成立以分管乡长为领导的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抽调有关技术人员,制订工作计划。(二)广泛宣传在规划调整时,我们采取多种形式面向社会各个阶层广泛宣传了规划调整的重要意义,使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到规划的地位和作用。提倡“开门编规划”,广泛征集社会各方面的意见,集思广益,公示规划成果,吸引公众参与规划的调整和监督执行。(三)精心组织在调整过程中,乡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并充分发挥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领导小组的组织和协调作用,成立专门工作班子,解决规划调整所需的人力、财力、物力。同时请江苏省土地勘测规划院的技术人员对业

11、务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了她们的业务水平,特别是把新土地管理法颁布以来国家、省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技术规程学深学透。国土、建设、规划、计生、财政、交通、环保、农业、多管、乡镇企业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合作,主动提供资料,做好衔接。规划调整各阶段取得的成果均提交乡政府、人大讨论修改,并形成认定意见,经南刘集乡人大审议经过后上报审批。(四)科学编制1. 资料的收集:此次规划期间收集了泗阳县南刘集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及 远景目标纲要、1997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资料、城镇建设总体规划资料、“两区”划定资料、一九九六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资料(包括数据、图件和报告)、人口资料、交通、水利、农

12、业等各项专业规划资料,为土地规划与相关专业规划的衔接提供了依据。2. 分析研究、制定方案: 基础数据的可靠性直接影响此次规划调整的质量,为此我们在规划编制前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对我乡人口、经济发展状况、土地利用现状、后备资源、用地供需情况、区划调整的区域特点等方面进行了认真分析,同时结合我乡经济发展的特点,预计 建设占用耕地将达110.0亩。而原规划上级下达我乡新占耕地指标只有40.0亩,满足不了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坚持“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原则,确保全乡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我们加大了建设用地复垦、农用地整理力度,制订了科学、合理的复垦整理规划,我们将在规划期间能够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居民宅基地

13、、零星建设用地等存量建设用地(如闲置企业、废弃小学、窑业用地等),按照空间置换原则,转化为规划建设用地置换指标42.3亩。将规划期间经过农用地整理增加的耕地,按照60%比例折算成农用地整理折抵指标27.7亩。这样既解决了我乡建设用地指标严重不足的矛盾,又确保了全乡耕地总量动态的平衡。(五)加强考核为使调整的规划及早付诸实施,乡政府和土地管理所将规划调整工作作为 的一项重要内容,列入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制度,加强考核监督的力度,确保这次规划调整工作按时、按质完成。(六)完成成果和组织报批按照土地利用规划的成果要求,此次规划注重资料的完善和整理,形成了下列规范的规划文本:1. 泗阳

14、县南刘集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2. 泗阳县南刘集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说明;3. 泗阳县南刘集乡土地利用现状图(1 : 1万);4. 泗阳县南刘集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1 : 1万)。在规划调整过程中,着重对指标落实、用途分区和规划措施等方面进行重复研究、讨论,形成的方案经乡党委、政府、人大及群众代表重复论证、修改,最后形成规划方案。该方案经过泗阳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办公室及有关专家对规划成果的核查验收,按程序组织报批。五、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工作目标、原则和任务(一)规划调整工作目标:规划调整工作要针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以有利于全面推动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有利于加速农业和

15、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有利于加快小城镇建设;有利于优化配置土地资源和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规划小城镇和村庄建设预留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区、土地复垦开发与整理区,做到定位、定量、定性、定主、定序,全面提高此次规划的质量,使规划更具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二)规划调整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 1. 严格指标控制的原则。在此次规划调整中我们严格按照泗阳县原规划分解下达我乡规划期内建设占用耕地量、补充耕地量和净增耕地量等三项控制指标以及基本农田保护总量,做到一分不少,绝不突破,仅根据乡区划调整的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在空间布局上作了相应变动。 2. 确保重点项目稳定实施的原则。位于我乡的国家、省、县级重点项目已在原有规划中作了落实,此次规划调整,保持其数量、位置不变,并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深化,以确保重点项目的实施。 3. 有利于农业结构调整的原则。我们将土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