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湖介绍报告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9462468 上传时间:2023-11-20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孔明湖介绍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孔明湖介绍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孔明湖介绍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孔明湖介绍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孔明湖介绍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孔明湖介绍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孔明湖介绍报告(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孔明湖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袁成达教授襄阳拥有丰富的人文资源和自然景观。这里是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神农氏和东汉汉光武帝刘秀的诞生地,有造型奇特的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多宝佛塔,有号称“华夏第一城池”全国最宽的护城河。诸葛亮在襄阳隆中躬耕10年,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襄阳既是群雄逐鹿的古战场,也是历史文人骚客荟萃之地,孕育了楚国诗人宋玉、战国时期政治家伍子胥,唐代诗人杜审言、孟浩然、张继和宋代书画家米芾等文人名士,留下了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等历史贤达雅士的足迹和传颂千古的诗章。李白在襄阳曲一诗中写道:“襄阳行乐处,歌舞白铜堤。江城回绿水,花月使人迷”。近几年,全市大力开发了被确

2、定为国家名胜风景区的古隆中风景区,修建了代表鄂西北民居的仿古一条街,恢复了建安七子之一王粲当年写下脍炙人口的名作登楼赋的仲宣楼以及明王府、昭明台,开辟了岘山自然风景区、潭溪万山风景区、鹿门山自然风景区和邓城遗址风景区。杜甫诗曰:“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王维的汉江临眺更是将悠悠汉江水融入了滔滔汉江情中,把汉江之美,襄阳之魅贯穿其中。襄阳主要旅游景点:襄阳隆中,襄阳城,鹿门寺,米公祠,夫人城,习家池,广德寺,古隆中,襄阳古城,隆中风景名胜区,锦绣园,鹿门寺国家森林公园,米芾纪念馆,襄阳王府绿影壁,五道峡,水镜湖,南河小三峡,白水寺,九道河漂流,承恩寺,龙王峡河流,白竹园寺,唐梓山,薤山

3、,野花谷,香水河,汤池峡温泉 正如它2004年被评为CCTV中国魅力城市之一的评语所言“中华腹地的山水名城,这才是一座真正的城!古老的城墙仍然完好,凭山之峻,据江之险,没有帝王之都的沉重,但借得一江春水,赢得十里春光,外揽山水之秀,内得人文之胜,自古就是商贾会聚之地,今天已成为内陆地区重要的交通和物流枢纽,聚集山水精华襄阳”。第二章、长生天池-孔明湖 孔明湖国际生态休闲旅游区项目位于襄阳市襄城区卧龙镇境内,属大隆中景区,南临卧龙镇 3公里,西临南漳5公里,北临谷城交界处5公里,东临襄阳市区(火车站)25公里,距离荆十高速20公里,距离襄阳机场40公里,距离老河口机场40公里,紧邻着1公里处的承

4、恩寺。孔明湖天然湖湾、静水平波,湖周边地势平坦,森林茂密、面积广阔、风景优美,是一处尚未开发的、保护良好的天然湖滨浴场,为开发旅游产业的理想宝地。襄阳孔明湖国际生态休闲旅游区规划总面积17.296平方公里,其中山林土地面积14.83平方公里,水面2.466平方公里,总投资30亿人民币。为湖北省襄阳市重点招商项目。长生天池孔明湖风景区以湖泊为中心,森林环拥,碧水似镜,风光如画。“天池”一名来自清代,取“天镜,神池”之意,极言此地风光之美,长生之说,说的是养生福地,能让人延年益寿,形容人间仙境。 天池湖面呈龙形,湖水清澈,晶莹如玉。四周山体环抱,绿草如茵,野花似锦,苍翠的松柏,漫山遍岭,遮天蔽日。

5、与天池澄碧的湖水相映成趣,构成了邱岭平湖绰约多姿的自然景观。天池湖水为水深隧,清纯怡人。每到盛夏天气,湖水的温度也相当低,乘游艇在湖面上行驶,一阵阵凉风吹来,暑气全消,是避暑养生的好地方。孔明湖将结合中国养生元素和世界先进的养生元素,充分考虑隆中旅游的总体发展规划、历史、文化、风情,将养生与娱乐、保健、旅游、文化有机结合,发展湖居养生、道家养生、富硒养生、退休社区养生、生态养生和医疗养生,建成湖北“鄂西文化旅游圈”第一个集论坛、养生、休闲、度假、体检、疗养、康居、教育和城镇建设为一体的养生区样板,并成为因为 “中医药国际养生论坛” 的永久会址。将孔明湖项目纳入“鄂西文化旅游圈”规划,争取国家的

6、支持,吸引世界各地医学界学术活动,将其打造成襄阳走向世界的名片。孔明湖整体建设项目规划为六大区域板块:生态养生疗养区、旅游度假接待服务区、生态宜居休闲游赏区、生态半岛游憩区、孔明小镇旅游区、孔明湖论坛会展区。下设十八个中心:中医国际疗养中心、中医药研究中心、中医教育实践中心(中医教育学院)、中医养生保健中心、中医养老中心(老年健康公寓)、中医产业中心、休闲旅游中心、标准检测中心、药食中心、展览展示中心、商务洽谈中心、信息发布中心、出版中心、文化交流中心、游客接待服务中心、国际会议中心、体育中心、生态农业研发中心。将成为中国最具规模的养生疗养基地与最具影响力的“中医药国际养生论坛”孔明湖论坛。公

7、司将孔明湖开发定位为养生保健、康复疗养、休闲娱乐、会议展览与旅游度假为一体的高端服务产业。以“中医药与养生”为龙头,结合“旅游与养生”、“环境与养生”、“道教与养生”、“养生文化”与“养生产业”等系列科学养生体系协调发展,引导大众科学养生。坚持以人为本与自然相融洽的开发理念,以高起点、全方位、多层次、大手笔进行统一规划、分期开发、滚动发展。打造中国最具魅力的生态养生旅游疗养度假圣地。第三章、孔明湖开发的指导思想: 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项目用地将是卧龙镇的一部分,也是鄂西圈的核心地区,保护生态环境不仅是国家战略层面的需求,也是项目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障,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项目地的第一竞争力。因

8、此接下来的规划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以可持续发展为准绳进行系统规划。为项目地构建一种环境、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为大襄阳旅游圈打造新的新的旅游精品,共同致力于大襄阳复兴。 第四章、孔明湖项目的发展目标: 经过5-10年的努力,把孔明湖国际生态休闲旅游区建设成特色鲜明、设施完善、服务一流、驰名中外的旅游先进企业。1、 整体旅游形象鲜明,在国内外都有很高知名度。旅游区的总体布局与开发景区的特色旅游形象,使之集旅游饭店业、休闲疗养与养生业、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和现代都市文化等旅游业等为一体的特色旅游业,成为世界闻名的“绿色家园”。2、 在接待国内旅游,海外入境旅游的人数和旅游总收入方面,位居全省

9、前茅,进入十强之列。3、 培育出几个国内少有,湖北独有的名牌旅游精品和一批具有国家先进水平的著名旅游产品。4、 各类旅游服务设施完备、先进,形成行、游住、食、购娱相配套的综合产业体系。形成统一开放,有序竟争,兴旺发达的市场秩序。旅游业管理和服务水平与国际标准和惯例接轨,总体上达到国内一流和国际先进水平。缔造一个跨地区,跨所有制,跨行业和跨国的大型旅游骨干企业,并成为国内外的名牌企业,进入中国旅游百强企业的行列。5、 各类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环境质量与旅游质量同步提高,形成良性循环,确保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6、 形成一支数量多,工种齐全,思想道德及文化素质高的旅游产业队伍。 第五

10、章、孔明湖的开发有着强大的旅游产业发展背景 我国是旅游资源极其丰富的国家。改革开放以来,旅游事业得到长足的发展,成为第三产业中的重点行业和非贸易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旅游业也被许多地区确立为当地的支柱产业或主导产业。发展旅游业的根本目的是围绕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繁荣经济、增加就业、致富百姓,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愉悦人们的身心,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产业”,具有“一业兴,百业旺”的带动作用。作为一个“富民产业”,开发一个景区,可带富一方群众;作为一个“先导产业”,有助于促进对内对外开放;作为一个“无烟工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协调健康发

11、展的有效途径;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是拉动消费、促进投资、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先驱产业;作为一个文化产业,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服务产业。1、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我国过去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带来了社会的文明、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就是环境问题,比如水环境的污染,大气层的污染,还有对地表的污染,这是发展经济过程中人与自然不和谐的现象。这些年来,我国积极提倡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发展经济,提倡一种建设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十七大报告更是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并强调要“

12、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将生态建设放到一个文明的高度,这是一个创举,说明了在全社会已高度重视。既要重视经济建设、经济发展,同时又要保护好生态环境,这种认识越来越深入。生态文明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观念,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中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按照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运转的客观规律建立起来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良性运行机制,和谐协调发展的社会文明形式。生态旅游与生态文明建设有许多共同点。进行生态旅游开发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一切受益于生态旅游的人都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因此,应把生态发展理论作为生态旅游开发的每一个环节、

13、每一个系列中的基本准则。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生态环境的保持。在发展中实现发展与环境资源的协调,并达到以发展促进环境资源的开发、保护,又以环境资源的开发、保护而更加推动经济发展。即: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良性循环。2、休闲旅游度假产业已日益成为旅游业的主体中国旅游业在经历了二十多年以观光为目的的初级发展阶段后,休闲度假式旅游及其他商业性旅游已逐渐成为旅游消费的主流和国内旅游发展的重要方向。休闲度假旅游业作为当今富有蓬勃活力和巨大潜力的朝阳产业,已成为各国高度重视和普遍关注的行业,休闲度假产业真正进入“掘金时代”。当前,随着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和生活方式的日益多样化,休闲旅游

14、度假逐渐成为城市居民走出钢筋水泥、融入自然的时尚之选。据统计,在世界旅游市场构成中,休闲旅游度假占62,发达国家已经进入休闲时代。专家预测,21世纪观光旅游将让位休闲旅游度假,观光旅游是有限的,休闲旅游度假是无限的。中国休闲经济和休闲产业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休闲旅游度假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休闲旅游度假是一种高水准、高品位的需求,对以观光型旅游产品为主导的城市旅游,只有在现有旅游资源基础上建立完整的休闲旅游度假体系,才能拥有更大的市场份额和更广阔的市场前景。目前深圳、广州、大连、武汉、东北三省等地纷纷强化城市休闲功能,打造休闲旅游产品。2005年“五一”黄金周,武汉市旅游局第一批授牌的10

15、家“乡村休闲游示范户”接待游客近1.7万人,实现旅游收入59万元。东北的三地五方区域联合体推出的休闲度假、自然生态、娱乐健身等多条旅游线路,涵盖了休闲、度假、健身、娱乐、观光等多项内容,适宜于各区域、各民族、各阶层的旅游需求。3、湖北省委、省政府突出“一江两山”战略重点做强湖北旅游产业己经形成了大旅游的整体形象2002年,湖北省确定将长江三峡、武当山和神农架作为全省旅游业发展的战略重点。最近,有专家提出,湖北的旅游发展战略应由目前的“一江两山”尽快调整为“三江三山”。所谓“三江”,即在原来“长江三峡”的基础上加上汉江和清江;“三山”,即在原来“神农架和武当山”的基础上加上大别山。应当说,“三江三山”的建议总体思路是好的,富有建设性、启发性及重要的参考价值。从长远看,为了促进湖北旅游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湖北旅游发展战略确实需要“重整河山”。但是,在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湖北省旅游业还需继续突出“一江两山”战略重点。4、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是现在和未来湖北生态旅游产业建设重点2008年7月,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又一重大战略构想-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从战略提出到战略推进,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的步伐越来越快,鼓点越来越急。到今年,鄂西圈的建设已经走进第三个年头。省委书记提战略构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