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猫侵犯知识产权.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9458718 上传时间:2024-02-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猫侵犯知识产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天猫侵犯知识产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天猫侵犯知识产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天猫侵犯知识产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天猫侵犯知识产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猫侵犯知识产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猫侵犯知识产权.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天猫侵犯知识产权 篇一:知识产权在身边因电商的错误投诉导致淘宝天 猫的损失,该如何索赔?浙江杭知桥律师事务所-王梨华 律师 因知识产权投诉遭淘宝天猫错误下架删链接造成损失, 如何 向投诉人索赔 王梨华律师 摘要: 阿里的知识产权保护平台对违反知识产权规定的卖家 可以进行店铺扣分、屏蔽、强制下架侵权产品、删除侵权产 品链接、甚至关店等处罚,对遏制网络知识产权侵权起到重 要作用。但若由于投诉人自身或平台判断错误原因,导致卖 家宝贝下架或删链接而造成卖家损失,该由谁来承担责任, 和通过什么方式来承担责任. 116 问题的提出 阿里的知识产权保护平台对违反知识产权规定的

2、卖家 可以进行店铺扣分、屏蔽、强制下架侵权产品、删除侵权产 品链接、甚至关店等处罚,对遏制网络知识产权侵权起到重 要作用,尤其当知识产权投诉正确,且平台侵权判定及时准 确,平台的维权功能就发挥到最理想状态。但现实往往没那 么完美,如果由于权利人自身或平台判断错误原因,导致卖 家宝贝下架或删链接而造成卖家损失,该由谁来承担责任, 和通过什么方式来承担责任。 知识产权投诉的基本流程 权利人发现淘宝、天猫等网络平台出现侵权行为,遂向 阿里知识产权保护平台发起知识产权投诉,阿里平台对投诉 申请做形式和实质审查,对符合投诉申请条件的,将投诉材 料转给卖家,由卖家提供反驳意见,平台根据投诉和申诉资 料作出

3、是否下架(删除链接)等处理。 出现投诉错误的几种情况 当知识产权投诉正确,且平台侵权判定及时准确,平台 的维权功能就发挥到最理想状态。但有时候会出现因权利人 的原因和平台的客观或主观原因导致投诉错误,投诉错误的 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但|聪明的平台在尽到合理注意 义务后仍未准确判断,导致平台删除了卖家宝贝(链接商品) 。1、权利的归属不明确。如投诉人不真正享有知识产权 216 而进行投诉,如专利权实际已经转让,原专利权人仍然发起 侵权投诉。 2、权利的客体错误。如商标权已经失效、专利权已经 终止。 3、卖家不侵权。如未落入专利权保护范围,未在相同 或类似商品上使用相同或近似商标,卖家能提出再现公

4、开销 售证据证明涉案专利已经构成现有技术(设计) ,有其他合 理的不侵权抗辩理由。 淘宝天猫平台的免责条件 法律对网络服务提供商对知识产权的审查,主要规定了 其应尽到合理注意义务。因此,若淘宝天猫平台尽到了合理 的注意义务,即使判断错误也不由平台来承担责任。本文重 点在于阐述淘宝天猫平台尽到合理注意义务后仍然作出错 误判断的情况,当然,如果淘宝天猫平台未尽到合理注意 义务,平台也应承担责任。 投诉错误导致下架删链接的决定由谁来作出 权利人投诉和卖家申诉后,需要由平台作是否侵权审查, 最终作出是否下架 删除链接的决定,即使平台尽到了合理注意义务,仍然 可能出现判断错误,这种错误的产生原因有上述所

5、提到的多 种原因,但最终是由平台作出下架删链接的决定。 投诉错误对卖家造成哪些主要损失 316 投诉错误,平台将对卖家宝贝下架、删除链接、扣分、 严重的关店,减少了卖家的交易机会,都将可能造成卖家的 经济损失。 投诉错误造成卖家损失由谁来承担 因投诉错误造成卖家损失已经成了既定事实,如果归责 于平台,平台则会以尽到合理审查义务为理由推脱责任,归 责到投诉人,投诉人会以正当投诉为理由推脱责任,那么如 何理清这个法律关系。我们认为,答案只能在如下三种情况 中进行选择。 第一种、平台为其错误判断埋单。 第二种、卖家吃哑巴亏。 第三种、投诉人承担责任。 对于第一种情况,我们认为平台的地位处于类似第三方

6、 居间裁判者,对涉及的投诉争端并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对 于非直接利益方承担较大的责任,从经济属性来讲不合理, 同时如果对平台义务分配过多,将加重平台的不合理负担, 不利于交易的高效运营,因此由平台方来承担责任不合理, 笔者以淘宝天猫的诉讼代理人身份代理了多起专利权人起 诉卖家和平台共同被告的案件,只要平台尽到合理注意义务, 平台都不承担法律责任。 对于第二种情况,卖家吃哑巴亏,我们认为不合理,因 为任何损害都应得到法律的救济的可能。 416 那么只能选择第三种情况,由投诉人来承担责任,那么 理由,我们认为,投诉错误的产生源头为投诉人,投诉人应 为其投诉行为和投诉结果负责,试想,如果投诉成功获益

7、的 将是投诉人,那么同理,如果投诉错误导致卖家损失理应由 投诉人来负责。 选择不正当竞争之诉还是损害赔偿之诉 当发生投诉错误时,目前实践中卖家(原告)以投诉人 恶意投诉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提起不正当竞争之诉,但采用不 正当竞争之诉,卖家获胜的判例不多。如著名的曼波鱼不 正当竞争案 ,本案客观事实确实是投诉错误导致卖家杭州 曼波鱼贸易有限公司产品下架造成损失,从自由心证角度出 发,我有理由相信一审法院对于专利投诉人真的知悉卖 家产品不侵权还执意投诉的判断是准确的,但这样的自由心 证是否可以被采纳为投诉人有恶意是本案的关键,一审 法院在这个问题上看的更远、 走的更深、 琢磨的 更透彻,想看透和看准投诉

8、人的内心而进行思想道德评价从 而进行维护正常的投诉秩序,可惜结果不理想,不理想的主 要障碍在于对于恶意的理解和认定上。 我们认为对于明显的,特别是从形式上就可以进行判断 投诉人有错误的,比较好认定投诉人具有恶意,如专利权已 经终止、不享有商标权等程序上的问题。若涉及到实体的问 题,如双方对是否侵权的判断上存在分歧要认定恶意比较困 516 难。 由于不正当竞争的构成要件要求较高,我们是否可以选 择另外一个方式,即 损害赔偿之诉,理由如下。 一、损害赔偿之诉对于恶意的要件要求明显降低,有侵 权行为、侵权结果、存在因果关系就基本可以认定损害赔偿 成立。 二、 若专利投诉人 (被告) 想依据合理维权的

9、理由抗辩, 我们认为可以参考类似法院财产保全或证据保全错误导致 的损害赔偿责任的成熟做法。我们都知道,知识产权侵权案 件中原告也常会提起财产保全或证据保全,那么若最后案件 被告胜诉(包括原告撤诉) ,那么不管是什么原因(如原告 撤诉) ,原告申请的财产保全或证据保全均被认为是错误的, 提出保全的原告均应向被告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就淘宝天猫 平台在处理投诉时,角色类似于法院,如果作出的下架、删 除链接,就类似于法院的财产保全,或者类似于诉前禁令, 而下架、删链接同样将对卖家造成财产损失,那么卖家可以 提出损害赔偿之诉。 由于不正当竞争之诉和损害赔偿之诉最后救济的结果 基本相同,而损害赔偿之诉对主观

10、恶意要求降低,不区分专 利投诉人是善意投诉还是恶意投诉,更有利于卖家维权,建 议卖家采用损害赔偿之诉。 616 同时损害赔偿之诉是传统的常规的诉讼,就理清了因投 诉错误造成卖家损失的常规救济问题。 以前我们一直苦恼网络上出现投诉错误,如果索赔是一 个新问题和挑战,但仔细思考,线上互联网侵权行为的救济 都可以在线下(传统)侵权行为的救济找到影子。 篇二:电商在知识产权纠纷中该担何责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资料来源网络用于交 流学习 电商在知识产权纠纷中该担何责 日前,最高法也发布了 20XX 年中国法院十大知识产权 案件和 50 件典型知识产权案例,其中一例是,有家电公司 起诉天猫平台卖家

11、侵犯专利权,电商也被判承担连带责任, 理由是在收到投诉材料后未及时采取措施 这引发不小 。争议。从侵权责任法第 36 条到新消法 要求电商担 ,起第三方责任于法有据。但现实中,工商部门管理责任、 知识产权管理局的专业管理与认定责任、权利投诉人与被投 诉人的司法专业裁定责任、网店售假的先行赔付责任、 知识产权侵权的连带责任,经常都被塞进电商第三方责任 的箩筐。那电商该担此重责吗? 以简单的知识产权纠纷为例,电商按侵权责任法行 事,意味着电商要如工商部门专业管理一样关停网店并扣押 资金,还要像知识产权管理局一样及时判断出有无知识产权 716 侵权,在认定有无侵权投诉与答诉或反诉中,电商还得像司 法

12、部门那样公正适用法律。只有兼具这三重能力,电商才能 准确按侵权责任法要求的通知-下架行事,避开连带责 任之鞭。 当上述能力专业性要求不高时,电商依勤勉谨慎原则做 到这些,或许不难。但当专业领域越来越庞杂,纠纷越来越 多时,要求电商充当全能大叔 ,无疑是勒断电商发展之 颈的缰绳。而一旦权利与责任配置失衡,将会激发知假买假 乃至恶意投诉的暴涨。平台一旦无法给驻店公正的保护,驻 店也面临被迫撤场走人的选择,最终真实权利人、诚信网店、 平台、诚实消费者几方皆输。 因此,未来该建立动态追踪研究机制,适时更新侵权 责任法里所指的电商应采取必要措施中必要的意涵。 一些司法判例简单把必要理解为下架 ,在事实仍存 疑之际,这对权利投诉人与被投诉人并不公平,特别是对被 投诉人,其商品哪怕下架一小时,就可能输给竞争对手一条 街。 其次,应建立转通知机制,当电商接到相关投诉之 时,在投诉中的诉求或专业判断已超出电商合理能力时,电 商可把相关投诉转通知给司职的管理部门。电商时代不 是不要政府责任,而是需要政府责任在适当角度、时机切入。 再者,因涉及确权等类似司法裁判这样的职能,才能认定有 8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