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二章导学案.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9457723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孟子二章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孟子二章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孟子二章导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孟子二章导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孟子二章导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孟子二章导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孟子二章导学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孟子二章导学案一、基础知识达标1、常识填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 ,中心论点是 。阐述了孟子 的政治主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 。中心论点是 。阐述了孟子 的人才观。2、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A、七里之郭 B、环而攻之而不胜 D、池非不深也 E、兵革非不坚利也 C、空乏其身 F、行拂乱其所为 G、人恒过 H、而后作 3、指出下列句子的通假字,并解释。(1)曾益其所不能 (2)衡于虑 (3)入则无法家佛士 4、用课文原句回答。(1)一具人要成就大业,必须经受一番磨练的句子: (2)面对客观环境的激发,人的主观世界又是怎样做出反应的: (3)在总结了大量亡国史实的基础上,作者针对国君提出了怎样的

2、论断: 5、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A、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B、故君子有不战;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C、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D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北山愚公者6、下面各组句中的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两组是( )( )A、舜发于畎亩之中 野芳发而幽香B、百里奚举于市 愿为市鞍马C、征于色,发于声 色愈恭,礼愈至D、所以动心忍性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7、对“所以动心忍性”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因为这样,所以他的心惊动起来,性情也坚韧起来。B、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的原因。C、通过这些,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D、

3、所以这样,是因为他的内心警觉,他的性格坚定。8、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章,作者把决定战争胜负的主客观因素归结为哪几个?作者认为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9、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章,开头一节共列举了哪些人的事例?这些事例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它们对论证本文的论点起什么作用? 10、孟子在文中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强调了“逆境能成才”;请你再举出两个这样的事例,古今人物均可,每个事例限一句话表述。 二、课内语段精读(一)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

4、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1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的“道”指的是( ) A、道德 B、道理 C、施“仁政”,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D、道路12、 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兵革非不坚利也 ( ) 池非不深也( )委而去之( ) 多助之至( )13、“是地利不如人和也”一句翻译是:( ) A、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B、这种情况是地理形势不如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C、这是

5、因为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民和睦 D、有利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人心向背,内部统一14、文章论述“战必胜”的原因是:( ) A使人民定居下来,不要迁往别处。 B凭借险要的地形,强大的武力。 C施行仁政,取得人民的支持。 D依靠正确的战略战术。15、用文中语句填空。从上文看,得“人和”的实质是“ ”,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 ”。16、下面句子中加点的“之”用法和其他不同的一句是:( ) A、委而去之 B、亲戚畔之C、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D、夫环而攻之17、“封疆之界”、“山溪之险”、“兵革之利”同属“天时”、“地利”、“人和”中哪一范畴?这些条件不足依靠,作者主张什么方式“域民”、“固国”、“威天

6、下”? 18、君主须“得道”,百姓亦须“得道”;商人要掌握经商之道,学生在掌握学习之道。你认为我们在学习中应遵循的“道”有哪些? (二)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1)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2)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3) 19、解释文中的词语。(1)所以:_ (2)恒过:_ (3)行:_(4)喻:_ (5

7、)入:_ (6)忍:_20、选出“于”字在句式用法与其他不同的一句( )A、舜发于畎亩之中 B、管夷吾举于士C、征于色,发于声 D、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21、与“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中的“故”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广故数言欲亡 B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C温故而知新 D既克,公问其故22、作者在第一段列举的事例意在说明( ) A、古代任人唯贤,并不重出身、地位B、卑贱的人最多智慧 C、经受磨难的人,才能接大任23、“天”使接受大任者经受磨难,目的是( ) A、动性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B、苦其心志,劳其筋骨C、饿其体肤,空乏其身24、本文议论中心十分明确,开头列举一系列历史人物为例,暗示

8、_ _对造就人才的重大作用。造就人才尚且如此,推而广之,_更应如此,“_”一句是从_ 面充分论证了这一点。25、“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与“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两句分别从人们的_与_两方面说明人处困境能激发斗志的道理,如把它译为现代汉语,前一句的意思是_。26、文章连续举了六个“生于忧患”的事例,请你再为文章试举一个 “死于安乐”的具体的事例,并简要说说从这篇文章里尼学到了什么道理。 三、课外延伸拓展(一)曾子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同“汝”)还,顾反,为女杀彘(猪)。”妻适市反,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

9、,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2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曾子妻之市 之:往 B顾反,为女杀彘 反:同“返” C妻适市反 适:往 D特与婴儿戏耳 特:特别28、请把“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这个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_ _29、试概括这则寓言的寓意或简要说说它给你的启示。_ _(二)今之学者,读古人书,多訾(z指责)古人之失;与今人居,亦乐称人失。人因不能无失。然试易地以处,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吾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见吾之失;吾能指人之小失,而不能见吾之大失。吾求吾失且不暇,何暇论人哉? (选自钱大昕潜研堂文集)30、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