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景观审美.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9453433 上传时间:2023-01-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与景观审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文化与景观审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文化与景观审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文化与景观审美.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文化与景观审美.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化与景观审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与景观审美.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文化与景观审美 文林观实1在日益趋向全球化的今天,“文化”一词也变得空前时髦起来,各种与文化相结合的研究正在迅速发展壮大,文化在我们生活中变的愈来愈重要,它的影响愈来愈被我们重视。进一步,审美文化也日益丰富起来,各种不同类型的审美活动也正在不断发展,这包括了景观审美活动。作为一种正在兴起的审美欣赏类型,景观审美深受文化影响,文化参与了景观的生成、发展、消亡的整个过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景观就是文化的,是文化的景观。一些地理学家就用“文化景观”一词,意指因为人类活动影响而塑造出来的景观。一“文化”一词含义极为丰富,在不同领域使用的内容和意义不尽相同,因此在进入具体讨论之前有必要对“文化”一词进

2、行必要的界定,以适合下面的分析。从词源上来说,文化是一个派生于自然的概念,英语中的“culture”原始意义是指耕作或对自然生长实施管理,“文化”最初表示一种完全物质的过程,然后才比喻性的反过来用于精神生活。这里所说的文化主要是指精神性的文化,而在辞海中对文化的解释分成广义和狭义,广义的文化指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合。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意识形态,也就是精神性的文化,它主要是指那些形成观念的意识形态等,如语言、文学、艺术、宗教、法律、自然科学、制度等,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随着时代的变化,这种文化也是变动的,稳定是相对的。景观审美中的文化因素主要是指这种狭义上的精神

3、性文化。“景观”一词最初是一个地理学的名词,意指地表上各种事物的综合体,后来被旅游界用来指风景,即有某种特定含义能够引起人们兴趣和美感的地表现象,后来又逐渐延伸到一些人为构筑物。景观审美中的景观在这里取的就是它后来经过扩展的含义,因此它不仅仅是指一些自然风景,还包括了人为构筑物。 “文化”与“景观”这些意义丰富的词经过必要的限定,为下文的进一步分析奠定了基础。人是文化的动物,人的观点、态度、感情、倾向都带有深刻的文化烙印,在景观的审美欣赏中不可避免有文化因素的参与。不同时代背景下有不同的文化特征,这些文化特征在一段时间内是相对稳定的、不变的,它们广泛地渗透到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这包括了审美的方

4、面。景观审美中获得的体验、知识为个人所得,成为个人独特的经验并从不同方面和层面影响个人,人又是社会的动物,具有社会性,人在社会的交往、沟通中把景观审美的影响不知不觉的传达给别人,然后在更加广泛的范围内渐渐的形成集体的认同感,从而获得了某种普遍性。文化与景观审美的复杂关联可以通过对它们在历时性和共时性中的表现的考察而得知。i二西方在18世纪之前,人们对自然是一种普遍的冷漠态度,把自然环境视为恐怖的、可憎的对象,虽然也有对自然美的一些零星的研究,但很难改变自然在人们心目中的负面形象。至18世纪浪漫主义的勃兴,对自然热情的歌颂,使人们把视线开始转向自然。绘画理论在此时也被运用到对景观的审美欣赏上来,

5、“如画性”被作为景观审美的核心概念,绘画艺术理论影响了当时的景观审美。景观被当作一幅图画来欣赏,他们借助“克劳德玻璃”一种以景观艺术家克劳德洛兰命名的、小巧而带色彩的凸透镜便于旅游者像观看艺术品那般观看景观去追寻如图画般的风景。这样一种文化风尚使得人们对景观审美普遍持一种“如画性”欣赏方式,努力寻找一处景观的形式、构图、色彩以及景观如画一样的边框,把景观的审美限定在对风景画的欣赏中。田园牧歌式的富有诗情画意的景观最能激起当时人们的审美兴趣,而那时荒野景观因为得不到文化认同仍然被视为不可接近的,表现贫瘠和没有审美价值可言,在文化中,荒野景观或类似的景观都被排除在审美之外。至19世纪中叶,梭罗在1

6、858年的一篇文章中明确的提出了保护荒野的想法,这一想法被当时的保护主义者约翰谬尔接受,经过进一步的论证,荒野逐渐成为一种可以接受的环境类型,荒野被理解为一个具体历史和文化时期的概念。这种对荒野景观认识的转变,使以前被视为恐怖、不可接近的环境类型变的可以接受,进而又被纳入审美欣赏的视野。文化通过具体的艺术、环境政策、观念等创造了新的景观审美类型。起初诞生于自然的文化在诸多因素的作用下不断演变,最终又影响了自然,对自然进行了选择。不同时期的文化选择了不同的景观类型,也选择了不同的审美方式。对于一处景观,它处于不同的文化环境中,就可能意味着有不同的命运。西方的文化演变来的激烈而鲜明,不同的历史时期

7、常有不同的文化形态,就是在同一历史时期也往往有比较丰富的文化形态,当然这种不同的文化表现形态中可能仍然有某种更为深层的相对稳定的文化结构,它是相对于表层结构而言的。这与中国文化的情况有所不同,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具有静态的“目的”意向性。中国文化的这种静态的“目的”意向性特征,也影响了中国自古以来对自然山水的态度,这从中国古代的山水诗、山水画中可以看出来,对自然景观的类型选择和审美欣赏方式都不像西方那样变化强烈,中国静态的文化特征具有一脉相承的特点,各个历史时期虽有不同的倾向,但在整体上还是相对稳定的。这种相对稳定的文化结构在审美趣味上也表现出相对稳定的特点,特别是对自然山水的欣赏,在不同时

8、期其欣赏基调都没有偏离太远。从文化与景观审美的历时性关系分析中,发现景观审美的具体对象和方式很大程度上是在文化的影响下生成的,从一定意义上讲,文化创造了景观,文化主导了景观审美,文化为景观审美意义的丰富提供了源源不绝的养料;而景观审美又不同程度了塑造了文化,围绕某一处山水景观,一些诗歌、绘画等艺术作品运酝而生,人们在对这些作品进行选择、评价时,景观审美的趣味和理想就融入到当地或者更大范围的文化中去了。三通过历时性的考察可能还不足以说明文化与景观审美关联的程度,而通过共时性的考察,似乎能更好的说明这些问题。在特定的时期,总会有相对稳定的文化深层结构,也会有相应的表层文化结构,文化的表层结构它是易

9、变的、不稳定的,它和文化的深层结构交织在一起,表现文化的不同征兆。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的差异可能就是这种征兆的表现之一,主流文化它一般获得了广泛的认可,被多数认同并用于指导日常生活,而非主流文化有时候虽然活跃也非常重要,但它一般不作为决定性的依据,似乎只作为参考。当然这种划分本身也可能是模糊不清的,主流与非主流也不是绝对的,它们的力量往往是此消彼涨的。如果一类景观经常出现在主流文化的视野中,很容易被接受并产生影响,因为它们在传统文化中没有欣赏它们的惯例机制;而那些在传统文化中没有欣赏惯例又没有条件和机会出现在主流文化中的景观,欣赏起来就没那么容易了,因为主流文化不知道究竟该如何去欣赏它们。中国

10、地域广袤,景观类型丰富多样,有些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景观,例如安徽黄山、江西庐山等;而有些则对我们绝大多数人来说还是陌生的,如四川海螺沟的冰瀑景观、川藏线上的林线景观、还有藏东南的“冰川雨林”,这些景观类型在传统文化中或当下主流文化中没有可资借鉴的欣赏范式,我们在面对这样的景观时,要么无动于衷,要么不能恰当的审美。这些景观类型的审美,仅仅有常识和关于美的理论是远远不够的,它们需要自然科学知识的参与,需要研究这些景观类型的科学家提供相关的知识以及权威专家的评说,有了这些常识、自然科学知识作为参考,深入的景观审美才有了可能。如果没有专家的指点,我们可能会把一处藏东南季风性山谷冰川当作一处秀美的江

11、南风光来欣赏,这显然是不合适的。藏东南的许多类似的景观因为没有条件或机会出现在主流文化面前,而使得应有的审美价值不能被人们发现,这里的很多雪山冰川,它们无名,并不是因为它们自身审美价值缺失,而是因为主流文化对它们的疏离。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在第552期作为珍藏版推出的“中国人的景观大道”,它主要是指从上海人民广场到西藏樟木的318国道(与北纬30度线相伴而行)长达5000多公里的路程两旁的各类景观。这条“景观大道”横惯东西,跨越地势上的三个阶梯,构成地貌景观的山地、平地、阶地、丘陵这些基本地貌类型全部具有,因此景观类型极为丰富,这条被成为中国人的景观大道跨越了不同的文化特色区域,从东部、中部和西部

12、这样几个大的地理方位来看,比较典型的有吴越文化、荆楚文化和康巴文化,在这些不同特征的文化背景中,景观审美要和当地的文化结合或者说在当地文化的指导下才能进行恰当的审美欣赏。吴越文化的特点是俊秀清雅、纤巧柔腻,在西湖美景的欣赏中,可以深切体验到这种文化的深厚影响。苏轼诗云: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就充分表现了景观与文化的契合,从某种程度来说,是吴越文化创造了西湖之美。荆楚文化的特点是诡秘飘忽、清奇瑰丽,透着妖冶和灵气,深受这种文化影响的人文景观武汉黄鹤楼就是典型代表,有关黄鹤楼的神话传说以及相关诗词的传诵等都使得黄鹤楼承载了浓郁的文化气息。康巴文化的显著特征是众多民族、宗教相安无事交织在一

13、起,形成了罕见的文化兼容性特征。从民族学的角度来看,康区是民族融合与多元文化交融的区域,这种文化是一种非典型的原生文化,有人把它称之为“杂居文化”或“混合文化”。文化兼容性的特征突出体现在该地区的人为构筑物藏式民居上,这些文化渐渐将他们对生命的信仰、审美、和色彩融入到这些民居建筑中,使得这片大地的景观特色鲜明。文化与景观审美的关联程度在共时性的考察中显现出来,一地独特的文化创造了一地独特的景观,并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审美文化,而对景观的审美又加强了这种审美文化,它具有相对稳定性,在一定时期、特定范围产生广泛影响,从景观类型的选择、审美的关注焦点、审美的方式、甚至审美的术语都受这种文化的影响。而另一

14、方面,深受影响的景观又不断促成文化的生成,景观审美最初影响的可能只是个人的态度、观点、倾向、情绪,但人是社会的动物,他们要交流、沟通、行动,相互之间产生影响,逐渐形成一些共识,沉淀为一种较为稳定的文化心理。诚如特瑞伊格尔顿在文化的观念一书中所说的:“文化这个字眼本身包含着创造与被创造的一种张力”。正是这种张力使得文化与景观审美密切的联系在一起。四文化和景观审美的关系有不同的方面和层次,文化对景观审美的影响是以一种渐进的、由浅入深的方式进行的,但并非每一次影响都必然这样进行。从影响的顺序和层次来看,一般要经历这样三个阶段:一是文学艺术影响阶段,二是法律制度影响阶段,三是宗教信仰阶段。当然这些影响

15、阶段也不是分离的,可能有时某一方面或几方面更为突出,而大多数时候,一处成熟的景观是受三者共同影响的。首先是文学艺术影响阶段,这期间各种艺术形式如小说、诗歌、电影等都有可能对景观和景观的审美产生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是通过对一处景观的使用来实现的,这些艺术把某一景观作为它的素材或背景,随着艺术作品跟受众的见面、沟通,受众对艺术进行解读,艺术影响了它的受众,从而作为这些艺术素材或背景的景观也影响了受众。如沈从文在他的小说中对湖南湘西地区的描绘勾画,使湘西的景观声名远播,而人们在对这些景观的审美过程中,自然联想到它在文学作品中的描绘图景,因此赋予了更高的审美价值。诗歌对景观审美也能产生重要的影响,中国古

16、代的诗词歌赋对自然山水的吟诵数不胜数,望岳、望庐山瀑布、黄鹤楼等不胜枚举,事实上这些在历史上被反复吟诵的自然和人类构筑物正是今天我们所珍爱的景观。作为后起之秀的电影艺术,它对景观的使用可能比小说、诗歌更为及时和强烈,斯蒂芬斯皮尔伯格在1977年拍摄的科幻片第三类接触对恶魔塔这处景观的使用,作为外星人飞船着陆之地,这无疑增大了这处景观的审美空间。艺术对景观的影响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这与法律制度对景观的影响有很大区别。法律制度对景观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立法、管理、控制等手段来施加影响,它通常可以使得一地突变为景观,或和在原有景观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这种方法是在一种消极层面上用一种极端的方式与景观的审美欣赏相关联。这种影响是激变的、强有力的,它能在极短的时间创造出一处景观,然后对它进行管理、控制以便它成为一处象样的景观,我国确立的风景保护区、人文景观就是通过这种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