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透镜22.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9440822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节 透镜2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1节 透镜2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1节 透镜2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1节 透镜2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第1节 透镜2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节 透镜2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节 透镜22.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透镜教学设计昌吉州第二中学 王秀凤透镜教学设计一.设计思想 透镜一节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的第一节,这一节是在前面学完光现象后要求学生进一步的学习透镜的基本知识,为后面学习透镜成像规律,透镜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奠定基础,可以说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这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两种透镜对光的作用,采用实验探究为主的教学方式进行,通过探究性实验,学生间的讨论,设计,动手及合作,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探究习惯,增强学习兴趣,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二.教材分析 本节介绍了什么是凸透镜,凹透镜,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两种透镜对光的作用等知识.这

2、些知识既是透镜的基本知识,也是后面学习凸透镜成像的准备.教材对主光轴,光心讲得很简单,使学生认识就行,本节重点讲述透镜对光的作用,凸透镜的焦点,焦距.对凹透镜的焦点,焦距可略讲或不讲.三.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年龄在14-15岁,好奇心强,具有较强的求知欲望,勇于探索自然现象及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原理.已经具备一定的归纳能力,能对较简单的实验现象进行归纳并得出初步结论.也具备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知道如何用光路图呈现简单的光学现象.此外,在日常生活中也接触过透镜和一些光学现象,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经验基础.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

3、. (2)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2.过程与方法 探究并观察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使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习惯和用实验研究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教师、学生的双边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 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2.难点: 透镜光路作图。指导学生对实验进行仔细观察、分析,最后通过概括得出 结论六.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实验法. 七.教学用具:纸片,透镜一组、三棱镜,激光演示仪、烧杯、香、火柴、手电筒,实物投影仪. 八.课时安排:

4、 1课时 九.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向日取火的视频问题:纸片为什么会点燃呢?学生猜想.新课学习第一环节:透镜的分类学生活动:让学生分别观察桌上的两类透镜,看有什么发现.发现1:用手直接模(提示用擦镜纸).发现一个透镜中间薄,边缘厚,另一个中间厚,边缘薄.发现2.使透镜靠近书本,透过镜片观察字体的变化,发现一个使字变小,另一个使字变大。总结透镜的分类及定义并板书.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学生活动:请同学们鉴别一下自己戴的近视镜片或远视镜片属于哪类透镜?学以致用:练习给透镜分类属于凸透镜的是( A C D )属于凹透镜的是( B E F)第二环节:透镜的主光轴和光心

5、问题:你能拿事物切出图中的一种来吗?学生上台体验教师引导:得出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主光轴,主光轴上有一个特殊的点。演示:经过光心的光经透镜折射后不改变传播方向。通过该点的光的传播方向不改变,这一点叫光心。可以认为薄透镜的光心就在透镜的中心上。第三环节:透镜对光的作用问题:通过光心的光不改变方向,那么不通过光心的光经过透镜后会怎么样呢?如:平行于主光轴的光通过凸透镜后会怎么样?通过凹透镜后会怎样?学生猜想,并说出猜想依据。演示:利用手电筒、透镜、等器材演示透镜对光的作用总结板书:1、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2、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问题:手电筒发出的光我们认为是平行光,那么平行于主光轴的光通透

6、镜折射后光路如何?学生实验:平行于主光轴的光通过透镜后的偏折情况.我们发现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叫焦点,用F表示,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问:凸透镜在主光右侧有焦点,左侧有吗?学生回答:有。总结凸透镜有两焦点。平行光经凹透镜折射后其反向延长线交于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叫凹透镜的焦点,同样凹透镜也有两个焦点。问题:不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透镜折射后会怎样?例如:你能大致画出它的光路图吗?用激光演示光路总结:会聚不是指光一定会聚到一点,而是指光通过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比入射光的传播方向更靠近主光轴,使经过它的光束变窄;发散不是指光一定不能会聚,而是指光通过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比原来入射光线的传播方向更远离主光轴,使经过它的光束变宽。第四环节:知识拓展问题:我们可以把凸透镜近似看成哪几部分组成?学生猜想展示模具演示三棱镜对光线的作用,学生做出光线通过三棱镜后的光路图。总结:光线经三棱镜两次折射后,出射光线向厚的一边偏折。教师:现在你能解释光通过凸透镜为什么会会聚吗?学生解释:经凸透镜折射后会向厚的一边偏折,即会向靠近主光轴的方向偏折,凹透镜会向远离主光轴方向偏折。第五环节:小结结束语:今天,我们学习了透镜的基本知识,现在,你能解释老师课前展示的视频吗?我们回头再看视频,你能解释纸片燃烧的原因吗?学生回答第六环节:布置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