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的实习报告3篇.docx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9431353 上传时间:2023-12-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0.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壤的实习报告3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土壤的实习报告3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土壤的实习报告3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土壤的实习报告3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土壤的实习报告3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壤的实习报告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壤的实习报告3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土壤的实习报告3篇 一、实习意义 土壤在农林生产和陆地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农业生产的根本生产资料,同时也是影响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因素。 首先,土壤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地,是农林生产的根本生产资料。土壤可以为植物生长供应水分和养分以及机械支持等,而由于动物生产又是以植物生产为根底的次一级生产,所以,土壤不仅是植物生产的根底,也是动物生产的根底,农林生产要以土壤为最根本的生产资料。 其次,土壤是制定农林生产技术措施的根底和依据。几千年来的农业生产阅历已经证明,整个农林生产过程中,在制定和实行各项生产技术措施时,必需首先考虑土壤因素,要始终坚持“因地制宜”的根本生产原则,包括因土施肥、因土浇灌

2、、因土种植、因土治理等。 其三,土壤是人类社会最珍贵的自然资源,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局部。土地是人类和其他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家园,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对爱护和维持陆地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可持续进展具有重要作用,固然,对土壤的科研与爱护对人类社会的进展具有宏大意义。 其四,土壤是影响人类生存的重要环境因素。土壤作为影响人类生存的3大环境因素之首,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底,她为人类供应食物和栖息之地,她的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人类的身体安康。 综上所述,对土壤科学的学习与讨论迫切而需要。 二、实习要求 1、野外以小组为单位进展土壤剖面观测和记录以及争论,每人完成一份实习总结。 2、要求同学们遵守各项纪律,

3、不怕苦,不怕累,仔细进展实习内容的学习。 三、实习过程 1.实习目的: (1)学习把握土壤剖面的挖掘方法和留意细节,回忆把握土壤剖面性状观看的方法 (2)了解泰山山脚主要的岩石类型和土壤的类型、分布、成土条件剖面特征及改进利用措施; (3)熬炼独立进展土壤剖面的观看,并能鉴别土壤类型的力量,现场熟悉断层、滑坡、岩层,背斜、向斜等地质现象; (4)通过实习试验,把握土壤和岩层常规理化分析方法,并能对数据进展整理和应用。 (5)通过实习,回忆学习中国土地资源的类型分布、各种质地土壤的形成缘由和进展历史、了解其利用价值和利用现状,增加合理利用和爱护土壤的环保意识。 2.仪器配备和试剂: (1)仪器

4、1、土铲:挖掘土壤剖面。 2、比色卡:比色确定土壤的PH值。 3、白瓷板(点滴板):测定土壤PH。 4、剖面刀:整理土壤的剖面、检验岩石的硬度。 5、卷尺:测定土壤发生层厚度。 6、铁锤:敲砸岩石以便于做岩石的石灰性反响和观看岩石内部性状 (2)试剂 1、混合指示剂:测定土壤pH值中显色。 2、稀盐酸(1:3):用于测碱性土壤的石灰性反响。 3、实习方法步骤: (一)、泰山山脚实习地点 (1)剖面点的选择: 依据实习目的选择剖面点,选点位置为泰山山脚的一小片棕壤土,具有代表性,避开了沟渠、村庄等人易干扰的地段。选好点后应观看如下: 土壤类为棕壤; 土壤类型分布的地形为山地山脚; 植被为灌木林多

5、为农业果木山楂、核桃等; 成土母质为残、坡积母质; 农业利用状况为种植少量柏树和经济树木等; 存在的主要障碍因素主要为岩石较多,不便耕作; 最终开头挖掘剖面。 (2)剖面挖掘与修整: 依据实习目确实定剖面深为0.8m,宽 0.6m ,依靠一个断坡而挖掘,到达了母质层,剖面坑的一端向阳,垂直削平作为观看面,观看者随宋教师站在断坡地面观看分析。挖掘时将表土堆于一侧,下层土壤堆于另一侧,两端不堆土,观看完毕后,将底土填回下层,表土填回上层,观看面上不能践踏。 (3) 剖面观看与土层划分 : 先远距离观看剖面,看清全剖面的土层组合,再靠近认真观看,依据各个剖面的颜色、质地、构造、新生体等的变化,参考环

6、境因素,推断土壤的发育过程,详细划分出各个发生层次。用钢卷尺量出各层深度,记录母岩的层位,在记录本上勾画土体构型如图。 (4)土壤性状的观看和记载 : 记录剖面特征,对各发生层次逐层具体观看并进展一些理化性质的速测。记录颜色、质地、构造、土壤坚实度、土壤干湿度、孔隙状况、侵人体、土壤酸碱度等。 (5)土壤pH测定: 取白瓷板(点滴板),将其擦拭洁净,取相应层次土层的土适量于点滴板凹槽中,滴加适当过量的混合指示剂,轻轻晃动点滴板使测定充分,倾斜点滴板使显色后的局部指示剂从凹槽中流出,观看流出指示剂的颜色,拿比色卡进展比照,确定土壤的pH。 (6)实习试验数据内容统计与处理: (7)总结回忆: 1

7、、泰山的气候环境为夏季酷热多雨,冬季严寒干旱;植被分布为以海拔800m为界,800m以上油松木,500m-800m多为侧柏、松树,500m-200m多为灌木; 2、泰山阳面成土母质为残积母质和坡积母质,土壤类型多为棕壤,其母质岩主要是花岗岩,发育于亚热带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其主要特征是剖面中有棕色或红棕色的B层,即含粘粒量较多的粘化层;土体内有铁锰结核; 3、泰山山顶和阳面的岩石组成多为花岗岩,阴面岩石组成多为石灰岩,且泰山地势为东高西低,较多溪流为自动向西流; 4、试验实习中,坚决岩石矿物,主要鉴定光泽(包括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非金属光泽)、颜色(岩石有本色、假色、他色,其中其条痕颜

8、色为其本身的颜色)、形态(晶体、非晶体等)、力学性质(解理性质、断口、硬度等)、发光性、盐酸反响、磁性、导电性等。 5、岩石元素组成分中,钾长石和云母等钾元素含量较高。泰山上钾长石和石英分布较多。 (二)馒头山实习地点(济南市长清区张夏镇徐毛村) (1)由宋教师带着观看馒头山的各种土质类型分布和岩石的性状和形成分布; (2)各组同学带实习工具爬山观看记录各种岩石和土壤的外形、颜色及四周环境等,对个别土壤类型的土壤进展取样测定其pH、对各种岩石进展取样测定其风化物pH和是否具有盐酸反响。 (3)观看记录内容如下: 馒头组土层及主要岩石层分布由下到上为:黄土薄层灰岩黄绿色页岩鲜红色页岩浅绿色页岩

9、其中,各土壤和岩石层的分布不是严格遵守以上分布层次,由于受时间和自然风化的影响,各土壤和岩石层的分布根本上以上层次周期性分布。 土壤学作为一门古老而又新进展起来的.科学,主要讨论土壤发生分类分布、理化和生物学性状,利用和改进,农业生产中有特别而重要的作用。土壤学一般归属于农业科学中的农业资源利用一级学科,是农学类专业的根底学科。教学实习作为土壤学实践学习的重要内容,每个学生都应当积极参加并仔细实习,在实习过程中积极思索和熬炼,把握各种实习与实践试验的方法和技能,为将来的专业课学习打下坚实的土壤学理论根底。 土壤的实习报告 篇2 通过几次实习,我们主要分析了其土壤类型及其重要品质,主要包括土壤的

10、pH,构造,颜色,含水状况,空隙度,质地,以及土壤中的新生体、侵入体、根系的状况。 最终探讨了其土壤形成因素,并了解到了各个地点土壤的特征和属性。 通过几次的实习,让我得到了巨大的收获。第一,在户外能够熬炼自己的生存技巧。虽然很苦很累,但是,确实让我学到了很多。其次,懂得和同学教师沟通,和小组同学合作的重要性。第三,这三天的户外实习的同时,也巡游了美妙的风光,让人流连忘返。第四,它可以把课堂教学与户外实际严密的结合在一来,这样一来可以稳固和提高了我们在课堂所学的理论学问,进而使我们初步把握户外土壤调查的根本技能和方法。最终,也是从我个人觉得这是最重要的一点是,使我熟悉到土壤学的重要性并激起了我

11、对土壤学的喜爱。 在自己动手实践了一番之后,我们对挖剖面有了深刻的体会,找好挖剖面的适合位置,大致的范围,挖的深度,是否垂直这些关系着能否挖好一个剖面。不断在实践中总结技巧,敏捷运用,是实践方法,也熬炼学习的力量。在观看图层剖面的过程中,我了解到真实的土层,了解不同土壤的土层,由于各种成土因素而形成各种土层的特征,让我真实的熟悉我在课堂上教师所介绍的抽象理论学问。在此,我深深的感谢教师的仔细急躁的带着和教育。 土壤的实习报告 篇3 一、实习目的 1、了解野外剖面点的选择原则,并据此确定调查剖面的位置。 2、把握土壤剖面挖掘和土层划分的根本原则;学习利用常用工具(罗盘、剖面刀等)与方法进展土壤剖

12、面形态观看与记录。 3、把握土壤剖面分析样品采样、环刀采样的方法与操作。 4、通过挖掘不同林木下的土壤剖面并进展调查,从而获得其不同特征。 5、培育科研团队精神,培育良好的科研外业习惯,增加小组、班级及专业的分散力。 二、实习意义 理论结合实际,学以致用。通过实习的方式让我们对土壤剖面有一个直观的熟悉,并可以做一些外业调查,同时为室内试验预备原材料。另外,此次实习增进了同学间的合作精神。 三、土壤剖面确实定和土壤样品的采集 由于我们班三个组讨论的主题一样,于是我们分组挖掘不同林木下的土壤剖面,以求涉及更多的方面,进而使讨论内容更饱满,讨论结果更具有概括性。 四、样品处理与分析 1、测容重和含水

13、量 由于环刀取样的限制,我们只取了局部土层的原状土壤,并进展容重和含水量的测定。 2、土样的处理及速效钾的测定 (1)将采集的各层土样过1mm和0、25mm的筛供以后试验使用。 (2)用醋酸铵浸提法测土壤样品的速效钾含量。 3、用电位法测土壤样品的pH。 4、用稀释热法测土壤样品的有机碳和有机质的含量。 5、用比重法测土壤样品的质地 五、试验结果与分析 林木土层土壤含水量(%)速效钾测定有机质含量测定pH质地有机碳百分比(%)有机质百分比(%)栓皮栎荆条大A19、402904、487、727、97砂壤土大BC18、23600、190、337、53砂壤土槲栎鹫峰A2803、756、4656、74

14、砂壤土鹫峰B14、72700、210、365、48砂壤土 鹫峰C600、170、296、83轻黏土 采样地点:校内。 (二)试验分析 1、野外调查分析 野外调查主要是通过目测及教师供应的调查方法对土壤剖面进展大致的调查,所得结论可能与室内试验有所差异。但是野外调查所做的初步推断能够让我们对所调查剖面有一个初步了解,依旧具有重要意义。参照野外调查数据所得结论如下: (1)土壤剖面的紧实度从上到下渐渐增大,不同于农业土壤。缘由是我们所挖土壤剖面为自然土壤剖面,受人为因素(如人及机器的碾压)影响微小,由于重力的作用,上层土壤必定对下层土壤产生压力,压力由上向下渐渐增大,于是产生土壤剖面紧实度从上向下渐渐增大的结果。 (2)同一地区不同植被下的土壤紧实度不同。大区地形差异不大,所挖剖面土壤的紧实度却不同,这时植被的影响因素不容忽视。由于不同植被的生长所需环境不同,而植物的生长也在影响着四周的环境。不同植物的根系对土壤的切割力量不同,代谢产生的有机酸不同,因此导致四周矿物岩石的风化程度也不同,进而影响土壤的紧实度和石砾含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