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鸽眼结构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9418151 上传时间:2023-11-0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7.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简析鸽眼结构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简析鸽眼结构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简析鸽眼结构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简析鸽眼结构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简析鸽眼结构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简析鸽眼结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析鸽眼结构(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顺信鸽史话简析鸽眼结构周伯辅信鸽眼睛是信鸽视物器官,在信鸽觅食寻路等方面有其他器官不 可替代的重大作用,故鸽友“一鸽在手,首观其眼”已是不争的事实。 鸽眼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到目前为止,尚未有人攻破这一理论难 题,其深奥之处让人难以捉摸。现就多年对鸽眼结构的观察,简单分 析一下其大体结构,皮毛拙见,如有不妥还望同仁指教。鸽眼结构,从直观上看大体可分为七个方面,从内往外看,一是 瞳孔(又称瞳仁),二是内线口(又称磁圈、内圈或品性圈),三是眼 志(又称眼脐),四是底砂(又称内虹彩),五是面砂(又称外虹彩), 六是眼缘线,七是外封砂。一、瞳孔瞳孔是鸽眼最内的一个黑色物体,是用于视物及调节光线进入

2、眼 球内部的一个重要关口,瞳孔太大及呆板者,说明这只信鸽比一般信 鸽需要更多光线进入瞳孔,才能看清外界景物,一方面给人其呆板木 讷不聪明的感觉,另一方面这种瞳孔因进入的光线过强,容易产生疲 劳,这种瞳孔的信鸽,参加竞翔,往往是“泥牛入海”,偶有归巢者 也是“拖拉机”。好的瞳孔要求收放灵活,在强光下收缩约达0.8 毫 米即可。鸽眼瞳孔可分为两色、三型。一鸽眼两色瞳孔 到目前为止,已见到的鸽眼瞳孔色彩有二种,一种为红色,另一种 为黑色。红色瞳孔大多出现在白色羽毛及灰白色羽毛信鸽身上。由于 出现红色瞳孔信鸽的几率较小,对其功能作用少有研究,不去赘述。黑色瞳孔是常见的一种。在绝大部分信鸽的眼中显现,也

3、是鸽友 们常去研究的一种,下面所谈及的信鸽瞳孔,都是在黑色瞳孔基础上 的叙述,不涉及红色瞳孔。二信鸽瞳孔的三种形态信鸽瞳孔分为三种形态:一种是正圆型,二种是椭圆型,三种是 不规则型。1、正圆型瞳孔。正圆型瞳孔在信鸽眼中属于比较普通的一种, 只要是收得细小,收放灵活,就算合格。2、椭圆型瞳孔。椭圆型瞳孔是竞翔鸽种比较理想的一种,其形 态似鸽蛋样,通常以45 度左右角倾斜在鸽眼中,略偏于咀角方那就 更加理想。瞳孔如果是椭圆型,那收放灵活、细小就不成问题。获奖 及归巢鸽中大多属于椭圆型瞳孔,故人们又称其为竞翔型瞳孔。椭圆 瞳孔理论在20世纪40 年代到60 年代曾风靡欧洲鸽坛一时,因当时 人们发现远

4、程获奖及归巢鸽瞳孔绝大部分为椭圆型。3、不规则型瞳孔。不规则型瞳孔有两类,一类为斜角型或三角 型,这一类型的瞳孔,只是偶然有出现,故未放在竞翔及育种中去细 究,不加妄议。另一类是八菱型及多边型,这类型的瞳孔较为常见, 一般多产生在三岁以上老鸽眼中,究其成因,多系不规则大皱纹型及 八菱型内线口向外突出挤压眼志圈而形成。故不规则型瞳孔育种价值 较高,人们将其称之为优良种鸽型。无论何种瞳孔,均应能快速收放为佳。二、内线口 内线口是生于鸽眼瞳孔内紧靠眼志边缘的一个锅锈色圈。用5至10 倍放大镜在强光下观察鸽眼瞳孔,这个圈便清晰可见。虽然这个 圈是长在瞳孔内,但其色与瞳孔有着截然区别,瞳孔看上去是黑色,

5、 而内线口则是锅锈色,若只是显现瞳孔的黑色,而看不见其他色圈时, 说明这只信鸽属无内线口鸽。通过对内线口观察,其形态约分为七种: 即,1、细线型。2、粗绳型。3、链条型。4、瓶盖型。5、八菱型。6、 锯齿型、7、荷叶边型。有的还把内线口分为三种,将1、2 型称为平 滑型,将3 型和6型中的前角锯齿状称为小皱纹型,将4、5、7 和6 型中的全圈锯齿状称为大皱纹型。一、细线型。用5 至 10 倍放大镜观察时,内线口在鸽眼瞳孔 内似一根细线围绕瞳孔一周,这一形态的内线口在中、短程获奖和归 巢鸽种略有显现,但用于育种与无线口鸽一样价值不大。二、粗绳型。用5 至 10 倍放大镜观察,内线口在鸽眼瞳孔内

6、质地显厚,似一根粗线围绕瞳孔一周。在远程、超远程获奖和归巢鸽, 以及其父母一方眼中多有显现,竞翔育种价值较大。三、链条型(又称链珠型),用5至10 倍放大镜观察,内线口 在鸽眼瞳孔内似一根链珠围绕瞳孔一周,在远程、超远程获奖和归巢 鸽种有显现,有一定的竞翔价值。四、瓶盖型。用5 至 10 倍放大镜观察,内线口在鸽眼瞳孔内 似铁皮酒瓶盖一样围绕瞳孔一周,在远程超远程获奖和归巢鸽,以及 其父母一方眼中多有显现,竞翔育种价值较大。五、八菱型。用5 至 10 倍放大镜观察,内线口在鸽眼瞳孔内 质地显厚,似八角螺帽围绕瞳孔一周,在远程、超远程获奖和归巢鸽, 以及其父母一方眼中多有显现,竞翔育种价值较大。

7、六、锯齿型。锯齿型分为两种,一种属于全圈锯齿型,另一种 属前角锯齿型,用5 至 10 倍放大镜观察,内线口在鸽眼瞳孔中似锯 齿状围绕瞳孔一周,故称为全圈型锯齿型,这一类型在获奖和归巢鸽 的父母一方眼中多有显现,属高级育种型;观察时内线口在鸽眼瞳孔 中,只是前角区有锯齿状显现,这一类型多出现在获奖和归巢鸽眼中, 多属于竞翔型。七、大荷叶边型。用5 至10 倍放大镜观察,内线口在鸽眼瞳 孔中似荷叶状围绕瞳孔一周,这一类型一方面要在二岁以上老鸽眼中 方见显现,另一方面多出现在远程、超远程父母鸽一方的眼中,属高 级育种型。在内线口育种方面,为了避免终止遗传,及充分发挥杂交优势, 实践中多以细线型和粗绳

8、型交配瓶盖型、全圈锯齿型和大荷叶边型, 大荷叶边型交配链条型,八菱型交配前角锯齿型等。上述内线口交配 育种,仅属个人多年观察应用拙见,鸽友不必拘泥,可另辟内线口交 配蹊径,但切忌同型相配。内线口在竞翔育种使用方面,各界亦褒贬不一,有说作用大者, 有说不中用的。国外养鸽大师修斯肯认为内线口在竞翔育种方面比眼 志更为重要。上海、南京等进行远程、超远程竞翔地区的鸽友也认为, 内线口对远程、超远程鸽有很大帮助,常用内线口择鸽育种竞翔,而 对内线口持否定态度者也大有人在,说内线口对信鸽的育种竞翔毫无 用处 何去何从,任凭鸽友于实践中考量。三、眼志眼志(又称爱尔赛和眼脐),是生于内线口外围、底砂和面砂内

9、围,黑色或有色的一个圈。黄眼类信鸽眼志,一般呈黄色、绿色、黑 色;砂眼类信鸽眼志一般呈白色、紫蓝色、黑色、灰色;血眼类信鸽 眼志一般呈蓝色、栗色。从眼志形态看,可分为圆型、锯齿型、宽型、 窄型、整圈型、半圈型;从眼志色彩看,一般分为单一色彩(白色、 黄色、黑色)及组合色彩(眼志前角区为黑色,后半圈为黄色、白色 等);从眼志生长砂型看,可分为粒状型、绒状型、块状型、井状型 (纵线和横线并存看上去似井字);从眼志生长线条看,可分为速度 线和距离线两种,速度线一般为黑色,长在眼志前角区,较粗;距离 线一般与志面色彩一样,长在眼志后半部分。速度线还有另一种情况, 就是呈放射状纵向生长在眼志表层,这种速

10、度线多显现在中距离以上 冠军鸽眼中。眼志是鸽眼非常重要的一环,国外养鸽先驱称其为适应圈。笔者 之父生前曾强调,看鸽眼好坏关键是瞳孔边上、眼砂脚下的一圈(父 辈看鸽从不用鸽镜,所说的这一圈是指眼志,而非内线口)。要求眼 志砂要干、要粗糙、要有光泽感,看上去似很多瓦砾撒落在眼志面上, 如果是绒状就要显得肥厚似猪板油样盖在眼志上;眼志要宽,要能随 瞳孔快速有度收放,总的说,长距离以上信鸽的眼志显像为肥、厚、 宽、糙、灵五字,中短距离信鸽眼志要求没有那么严格,稀薄窄眼志 的信鸽同样获奖及归巢;眼志除前角区外,其余部分要与鸽眼底砂(二 层砂)紧贴,不宜离起,眼志外边缘应形成不规则锯齿型为佳,特别 是前角

11、区部分更不能排列整齐成为圆型。眼志在育种方面,若要出竞 翔鸽,多以异型不同色相配为佳,若要出种用鸽,以同型同色相配为 妙。信鸽眼志从上世纪 20 年代到现在,无论是国内外养鸽先驱还是 现代养鸽大师,绝大部分都赞同眼志是观察信鸽能否竞翔及育种关键 的观点,认为其在竞翔及育种方面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从而引起了 人们对眼志理论的广泛兴趣及深究,这方面的理论文章已数以千计。 但信鸽眼志理论又是一门高深学科,到目前为止,人们对信鸽眼志研 究,可能仅涉皮毛。将有很长的研究之路,待后期鸽友继续采撷揣摩。四、底砂(又称二层砂)。底砂是生于面砂底下,与眼志外边缘相连接的砂层。黄眼鸽的底 砂一般为黄色、黑色、绿黄

12、色;砂眼鸽的底砂一般表现为白色、黑色、 蓝白色;血眼鸽的底砂一般表现为蓝色、栗色。底砂常见有两种,一 种为绒状底砂,绒状底砂要求紧密厚实;另一种为粒状底砂,粒状底 砂要求颗粒粗壮。无论黄色、白色、黑色、蓝色、绿色、栗色,绒状 或粒状底砂都要给人以光亮感、似金属物体发出光芒,无光亮感的底 砂为劣质,竞翔育种表现欠佳,品种再好也只能割爱舍弃。在远程、 超远程信鸽眼中,底砂一般只在眼志外边缘与面砂连接的缝隙处显现 出丝尖或点粒而光芒四射,以及从面砂的裂缝中挤出其点粒本色。在 中短程信鸽眼中,底砂一般露出较多,可以明显看到大面积底砂显现, 其形态呈凹面连接眼志。需要强调的是,水白砂眼和谷黄眼不在此例,

13、 因水白砂眼和谷黄眼在远程以上竞翔获奖及归巢鸽中均有出现。底砂 是“力量的象征”,经多年观察竞翔获奖或归巢鸽的底砂均好,底砂 色素还有对各种气候调节接收和反映的差异,竞翔中哪种底砂色素对 气候接收能力强,反应快,拥有这种底砂色素的信鸽飞行速度就快, 归巢率就高。故,有鸽友说:有好眼志的同时,注意看好底砂,便知 放翔之鸽能在多远距离回归。五、面砂(又称虹彩)。面砂生于鸽眼底砂之上,其形状有粒状砂,苔状砂、绒状砂、竹 根砂,盐碱状砂几种,是人们最容易辨认的砂型,也是人们最不重视 研究的砂型,经长期观察,面砂对信鸽的育种竞翔和鸽眼的其他部分 一样,依然有着其重要作用,只是人们只注重研究鸽眼其他部分作

14、用, 而忽略其功能作用罢了。只要你注意观察,一羽具有竞翔或育种功能 的信鸽在手,其眼栩栩如生,给人很有灵气的感觉,当用五至十倍放 大镜观察鸽眼面砂时,会看到不论什么形状的面纱均有松透活的感 觉。已故的鸽眼理论大师姜晨光先生曾留下这样铭言:“观察鸽眼的 面砂,便知该鸽能否远程回归。”故研究鸽眼面砂结构,同样具有重 要作用。一、粒砂,又称堆管砂。直接“乱堆”在玻璃体上,属砂型中 最普通的一种。要求在稀的情况下,要尽可能粗,有立体感,能从缝 隙中见到底砂,出现粘连浮薄松垮便属于劣质。这种砂型在超远程鸽 中时有出现,也是优良种鸽。安徽马鞍山朱洪昌鸽友的飞轮改良系冠 军鸽就是很好的例证。二、苔砂,又称海

15、绵砂。型如苔藓或海绵状,属于一种较好砂 型,在鸽眼中多为满砂分布及颗粒细密显现,在放大镜下给人一种泡 沫海绵形象感,如果是黄眼上面有许多金黄色点,砂眼有许多白色点 闪闪发光,如同时伴有底砂出现,便是竞翔和育种佳鸽,江苏鸽友易 祥林三千公里冠军灰鸽的面砂就属该类。出现僵硬、板结无彩色闪光 点的便属劣质。三绒砂,又称裂缝砂。型如毛衣上撤下的绒线,呈曲折长条状。 是一种很好砂型。在放大镜下,砂梗上附有很细的绒毛,亦有黄色或 白色光点闪亮,鉴于结构因素,常伴有脚砂起毛或起皮。如能见到粒 状底砂更属上品,生有这种砂型的多为远程以上快速鸽,也是较好的 育种鸽。四、网砂,又称竹根砂。型如竹根,呈不规则网络状

16、。在放大 镜下给人以丝瓜瓤似感觉。这类砂型有三种:一种是面砂、底砂交织 呈网状,砂梗较粗,象渔网一样铺在玻璃体上,参差不齐的边缘露出 眼志。这一类型的面砂在远程以上快速鸽眼中时有显现。二种是面砂 单纯呈网状,底砂显厚,放大镜下给人感觉是面砂象一些红丝虫状或 索状缠绕在底砂之上。这一类型的面砂多出现在短、中程鸽眼中,远 程鸽眼偶有显现。三种是靠近眼志边缘为网状,往后隆起呈细粒状, 这一类型的面砂在短、中、远程鸽眼中均有显现。五、块砂,又称盐碱砂或粉层砂。型如盐碱块状,多与粒状底 砂共存,在放大镜下,难以分出面砂底砂,看上去虽觉色淡质薄,但 细密严紧。此种面砂的信鸽短、中程距离定向较准、速度快,异地容 易开家。是育种改良砂型(粗配细)不可缺少的珍品。一般只有双亲 含有此种基因时,才能在后代中偶有显现。无论什么型状的面砂,都要求宽大、显厚。靠眼志边缘部分要疏 开露出底砂,即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