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送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黄芙蓉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9398298 上传时间:2023-12-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鹤楼送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黄芙蓉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黄鹤楼送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黄芙蓉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黄鹤楼送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黄芙蓉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黄鹤楼送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黄芙蓉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黄鹤楼送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黄芙蓉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黄鹤楼送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黄芙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鹤楼送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黄芙蓉(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上第 七 单元 课题 25 黄鹤楼送别 第 2 教时 总第 个教案课型:新授课 启东市长江小学 黄芙蓉设计 教学目标1.抓住关键语句品读感悟,体会诗人与朋友间依依惜别的深情,激发学生珍惜人间美好友谊的情感。 2.诗文对照阅读,理解诗句意思,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重点诗文对照,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依依惜别的深情。 教学难点抓住关键语句品读,体会诗人与朋友依依惜别的思想感情。课前准备学情分析先学提纲、PPT、小黑板 【先学提纲】一、查找资料我能行1搜集孟浩然的著名诗篇,并摘抄两首。 , , 。 。 , , 。 。二、品读感悟我先行1. 联系课文内容,说说黄鹤楼送孟浩然之

2、广陵这首诗的意思。 2找出文中能体现朋友间依依惜别情的句子,并写写自己的感受。 3. 想一想“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意思,然后写下来。 黄鹤楼送别这篇文章主要是引导学生体会人物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但文本描写的情景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有一定的距离,而且人物的情感非常细腻,这是五年级的孩子很难体会到的。可是课文中有几个空白点:藏、终于、凝视、伫立,虽然只有这样短短几个字,却能很好地表现人物离别时的浓浓情深深意,给了学生无限的想象空间,诵读之后学生终可知其滋味。教 学 过 程思考与调整(二次备课)一、复习导入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5课黄鹤楼送别。2复习词语: 烟雾迷蒙 繁花似锦 俯临长江 飞檐凌空杨

3、柳依依 沙鸥点点按捺不住 脍炙人口3这番离情别意,被李白化作了这样一首千古流传的送别诗出示古诗,指名读。4.短短的四句诗,却蕴含了丰富的情感,这深深的情意,你能用文中的一个成语来概括吗?打开书本,快速浏览课文。5.出示目标1学习目标1:品读课文,体会李白与孟浩然之间依依惜别的深情。二、品读感悟(一)抓字眼,感受惜别之情1.提出任务任务提示1: 轻声读读第二自然段,哪个字眼饱含了依依惜别之情,把它圈出来。2.自主学习3.展示交流(1)指名回答。(2)藏,就是不愿意让对方知道, 你又是从哪看出来的?(3)读写(说)训练。出示:李白虽然仰望蓝天白云,心中想的却是 孟浩然远眺江上景色,心中记挂的却是

4、(4)指导朗读。(5)小结:这真是“眼前美景无心赏,惜别之情心底藏”。 (板书:藏在心底)【设计意图:抓住课文中有几个空白点,给了学生无限的想象空间,让学生想象说话,在想象中与人物进行心灵的沟通,产生共鸣,可以更好地体会意境。】(二)品对话,感悟深情厚谊任务提示2: 自由读一读李白的话,细细品味,从李白的话中你读出了哪些情感?1.提出任务2.自主学习3.展示交流 从李白的话中,你读出了哪些情感?【预设一】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1)哪些字眼饱含了李白的敬仰之情?交流:孟夫子:夫子是古代对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您:一连用了6个“您”,可见李白对孟浩然的尊敬。 兄长和老师: (2)李白如此敬仰孟浩然,敬仰

5、他的什么呢?诗篇。(学生交流)人品。(出示李白赞美孟浩然的诗篇)赠孟浩然(李白)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注释:我敬重孟浩然先生,他才华横溢,高尚的人品天下闻名。少年时放弃做官,淡泊名利。年老时又归隐山林。(3)指导朗读。【设计意图:通过适度拓展,增加了阅读积累,使学生对两位诗人之间的深情厚谊的了解变得充实、厚实,对激发学生情感起到很好的推波助澜的作用。】【预设二】李白不忍离别(1)除了敬仰,你还从李白的话中体会到了什么?从哪儿体会到的? (2) 指名读李白说的最后一句话。(3)这杯中盛满的仅仅是酒吗?还有什么? (4)生演绎李白的话。4.解诗意,悟别情:(1)理解王勃的

6、诗句。孟浩然引用这句诗想告诉李白什么呢?(2)指导朗读。(3)小结。不忍离别终需别,万语千言酒中浸。(板书:浸在酒中) (三)巧补白,体验依依别情师配乐范读:“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1. 提出任务任务提示3:默读第四自然段,这一段中哪些词语向我们传递了李白对孟浩然的依依不舍之情?把它圈出来。2.自主学习3.展示交流【预设一】伫立知道 “伫立”的意思吗?从中体会到什么?【预设二】凝视(1)从“凝视”中体会到什么?(2)区别“凝视”“仰望”“远眺”的不同用法。(3)再说几个含有“看”的意思的词语。【预设三】杨柳依依古人在送别时,往往折柳相送,你知道柳丝代表什么吗?4诗文对照:(1)引读(2)

7、这段话对应的是哪两句诗?5.诉别情:李白对孟浩然的情就在久久伫立的身影中,就在默默凝视的目光中,此时此刻,假如你就是岸边的李白,你会回想起哪些美好的画面,又有哪些心里话要对你的好友倾诉呢?出示:白帆远去,江水东流,李白满心的惆怅和失落,他默默地想: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词句细细品味,指导学生不仅看到文字表面的意思,更深入到了文本的内部,发现了文字背后的色彩,感悟文字背后蕴含的人物的丰富情感。】(四)吟诗句,回味离情别景浓浓的离别之情化作了这脍炙人口的诗篇, 出示古诗,齐读。出示目标2学习目标2: 诗文对照,理解诗句。1. 提出任务:通过诗文对照,我们已经理解了后两句诗的意思,那前两句

8、诗呢?任务提示4:默读课文,从文中找出与诗句相对应的语句,并把它们画下来。2.自主学习3.展示交流(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对应语句:暮春三月,长江边烟雾迷蒙,繁花似锦,年轻的李白正在黄鹤楼上为大诗人孟浩然饯行。(2)分别出示前两句和后两句诗以及对应的语句,男女生对读。(3)理解诗中“广陵”“之”“辞”“唯”等字词的意思。(4)质疑:“孤舟”。长江自古以来都是交通要道,应该是千帆竞过,白帆点点,可为什么在李白眼里却是孤帆一只?4.指导朗读。5.小结:这真是:江水滔滔情不绝,深厚友谊诗中吟。(板书:吟在诗中)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将故事和古诗对照起来阅读,通过诗文对照,创设情境,

9、理解诗句,体会古诗的意境和感情。】(四)总结:(配乐)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但黄鹤楼见证了一场千里送别,见证了这份“藏在心底,浸在酒里,吟在诗中”的依依惜别情。请记住这首诗,记住这个故事,记住这段动人的友谊。 三、检测完善(一)从课文中摘录与下列诗句相对应的语句。1孤帆远影碧空尽 2. 唯见长江天际流 (二)小练笔 “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此时的李白会想些什么呢?展开想象的翅膀,用两三句话写下来。 【设计意图:针对性的练习对于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必不可少,根据本堂课的教学任务,有针对性地设计习题,提高练习的效能,及时反馈和检测。】 板书设计: 黄鹤楼送别 藏在心底 依依惜别情 浸在酒里 吟在诗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