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奥秘引人遐想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9389461 上传时间:2023-10-2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奥秘引人遐想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自然奥秘引人遐想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自然奥秘引人遐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奥秘引人遐想(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然奥秘 引人遐想雄伟的山峰,广袤的原野,欢快的溪流,深沉的海洋,都会引起我们深思;朝晖夕阴,寒来暑往,花开花落,鸟语虫鸣,都会引起我们的遐想。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既美丽又神秘,还有许许多多的奥秘等着我们去探索。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一组课文都是以探索自然世界为主要内容的文章,相信大家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一定会激发起对未知世界进行探索的浓厚兴趣,一定会更加热爱科学,热爱生活。?化石吟是一首赞颂化石的抒情诗,读这首诗可以引发人们无限的遐思。作者先通过问句的形式引发读者的想像,然后具体书写遐思的内容: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赞美了科学的神奇和人类的伟大。诗歌节奏鲜明,语调和谐,富有

2、音乐美。诗的主体局部具体抒写遐思的内容。“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是表现作者思路的句子,接下来就是写飞扬的思绪了。你看,那冰冷的骸骨不就是明证吗这些有机物的剩余不就是生命的信息吗科学家的研究工作不就是破译这些密码吗“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一句,很自然地使读者联想起人。皱纹和化石是什么关系作者为什么要写皱纹呢假如化石是人的脸,则刻在这张脸上的皱纹不就是地球古生物的档案吗这首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作者将化石当作可以说话的人,并用第二人称“你来称说它,显得自然亲切。阅读时要注意诗的韵律,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音乐美。?看云识天气是一篇科普文,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从两个方面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形态

3、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光荣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作者在表明的过程中,选取了恰当的表明角度和表明顺序,显得层次清晰,条理清楚。作者运用大量的比喻和生动的描写,勾画出千姿百态的云,使读者从中得到辨认天气的阴晴雨雪的知识。如“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招牌即商店的标志,云是天气变化的标志,比喻准确、形象。又如“卷云和卷积云的位置很高,那里水分少,它们一般不会带来雨雪。“一般指通常情况,并不排除特殊情况。用语准确,很有分寸。本文还引用了许多天气谚语,如“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等。这些谚语都是大众通过长期察看和实践总结经验的结晶,它简短通俗,鲜明生动

4、,读起来琅琅上口,用谚语来表明知识不仅给文章增添了情趣,而且也显得准确、生动、简洁。?绿色蝈蝈是一篇有趣的自然科学小品文,同时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对蝈蝈充斥了喜爱之情,因此在语言的使用上尽量生动感人。比方,“它们对这道菜吃得津津有味“它毫不犹豫地都接受“嗉囊装满后,它用喙尖抓抓脚底,用沾着唾液的爪擦擦脸和眼睛,然后闭着双眼或者躺在沙上消化食物。这些语言都很传神。像“蝈蝈在窃窃自语“蝈蝈酷爱甜食“蝈蝈是彼此十分和睦地共处在一起的等都运用了拟人手法。拟人手法的运用,使得文章自然、亲切,增强了可读性。文章还通过比拟来写蝈蝈。比方在写蝈蝈的叫声时,拿蝉的叫声来作比拟;写它喜欢吃肉食时,拿螽斯来作比

5、拟;写它追捕蝉时,拿鹰来作比拟;写它同类相食时,拿螳螂来作比拟。这些比拟,既突出了蝈蝈的习性,又表明了作者对各种昆虫的习性了如指掌。?月亮上的足迹一文是一篇纪实报道。作者用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通过阅读,我们能从中体会到那登月全过程的惊心动魄、登月成功后的喜悦以及作者对人类聪慧才智的赞美。恰当的描述,用数字说话,表达中有议论。这些写法是我们应该掌握的写作要点。?山市中的“山市是一种因折光反射而形成的自然景象。山市的出现分三个阶段:初现孤塔宫殿,再展城郭恢宏,又看危楼出现。作者以目击者的口吻,运用了比喻“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夸张“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排比“中有楼假设者,堂假设者,坊假设者等修辞办法和描写性的语言,使文章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给读者留下了极大的联想和想像的空间,有很美的意境,值得观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