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英语课堂讨论的误区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9387200 上传时间:2023-10-0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出英语课堂讨论的误区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走出英语课堂讨论的误区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走出英语课堂讨论的误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出英语课堂讨论的误区(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抓准契机,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生本教育”在我市已经实施了一年,作为亲历课程改革的一份子,笔者在参与、探索生本教育实质的同时也在以旁观者的身份观摩、思索、质疑我们在开展生本教育时出现的一些问题,比如,小组合作学习作为实施生本教育活动的重要一环,而在教学实践中,真正要将小组合作学习行之有效的开展绝非易事,我们在尝试、在看课中发现了很多值得怀疑和探讨的问题,于是我就在想,到底怎样运作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让它真正成为生本教育当中促使学生高效、自主学习的重要辅助手段。下面是小组合作活动中的常见问题以及关于如何选择小组合作契机的几点思考。“生本教育倡导合作、交流,小组学习是合

2、作、交流的主要途径,在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彰显学生个性和发展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我们的课堂上很多时候对于小组合作只见热闹,不见实效。具体表现为:一、 重形式轻效果,华而不实。有的教师为了活跃课堂或者是为了体现生本教育的“课堂互动”理念,根本不考虑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每堂课总要搬出“小组讨论”这一环节。课堂上老师一宣布问题,学生便匆忙行动,七嘴八舌热闹非凡。可仔细一听,这热闹的课堂讨论的背后是只“作”不“合”,只“议”不“思”,只“说”不听,大多数学生“各自为政”,有的争的脸红脖子粗,谁也不听谁的,只顾强调自己的观点;有的干脆天南海北高谈阔论,游离于教学之外的“题外话”,也有的学生怕自

3、己的观点被别人反击或嘲笑,选择了沉默,还有那些胆小、内向、不爱发言、缺乏合作勇气和能力的学生甚至低头自顾自玩起来,甚至有的问题过于简单,缺乏讨论、研究、交流的价值,学生在合作时也许就是一句话就能解决导致他们合作时无所事事、白白浪费课堂时间,这种不切实际、生搬硬套的做法导致小组活动的形式化和表演化,其结果只是使课堂效率低下。小组学习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也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要通过小组合作来解决,要根据教学的内容、目标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合作,也应精心安排、有所取舍,那些简单易懂、一目了然的问题以及难度较大、讨论无果的问题就不适宜让学生讨论、合作的。二、 讲数量限时间,浮光掠影为追求课堂教学的先学后

4、教,把传统的教学流程演变成单一的小组合作甚至小组讨论,上课先提出很多个问题在小组中进行讨论,咋一看课堂容量是增大了,却没有收到什么效果。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在出示问题后马上组织讨论,没有给学生留下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有的学生根本没看教材,不知道他所讨论的中心问题是什么,一堂课下来他甚至不知道这节课上的是什么内容,在教材的那一章那一节。任何课堂讨论都是以学生自主、独立学习为先决条件的。学生没有经过思考、体会和感悟,又能讨论出什么呢?“给两分钟思考、给五分钟讨论。”这种恩赐式的“自由”显然无法满足学生的要求,发挥学生的潜能更无从谈起,充其量只是蜻蜓点水式的浮光掠影做做样子而已。三、 求自主

5、疏疏导,失控失度有时为了体现以生为本,便让学生完全的自由,教师成为旁观者。表面上看学生的主体地位是确立了,但这样的小组合作忽略了合作学习的实质,变成了“街谈巷议”,甚至是菜市场式的叫嚷。由于小组成员的性格不一,理解水平不一,在进行小组活动时,教师若不依据学生发展和认知特点加以指导、点拨、启发,课堂讨论将会变得杂乱无章、盲目无序。在毫无组织和没有纪律约束的前提下产生的小组活动如何能够拥有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四、 唯结果轻过程,缺乏动力有些教师对合作只重视终结性评价而忽视过程性评价,使学生在合作时失去了动力。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不管是讨论、对话、比较、鉴别,还是探讨、争论,许多学生在合作的关键之处都在观

6、察教师的反应,他们想知道教师对他们的表现是如何看待的,当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出现了某种良好的行为比如表达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观点时,或者在小组活动中起到了积极的带头作用和影响时,教师如能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就会使他产生愉悦的心境,从而可以激发其继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课堂讨论要重视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除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结果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外,更要注重对合作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情绪状态等进行综合评价,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和表演,让评价成为合作学习的助推器。组织课堂讨论、发挥集体智慧、开展合作学习无疑是,但课堂讨论要运用恰当、及时,要能放得开、收得住,让学生

7、始终保持积极的精神状态,这样的课堂讨论才能真正成为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有效方式。不可否认,在实施生本教育的过程中,我们的老师都意识到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自主学习、探求知识的好形式,但是看到那么多乱用、滥用却毫无实效的小组活动我就在想:到底什么时候用,什么时候不用,这里面有没有一个度、有一个契机的问题?通过观察和实践,我觉得以下几个时机可以尝试小组合作活动。一、 当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举手如麻时。这时教师不能满足每一位学生发言的需求,可以让学生互相说说,满足学生表达的欲望。例如,在接触了现在完成时态后,请学生说说它的含义、结构,以及跟一般过去时态的区别,这时每个人都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进行即时交

8、流,已经会的可能有精彩的发言,不会的可能在倾听发言的过程中慢慢悟到,从而让他慢慢参与到活动中来,在热烈的气氛中体验到自我的力量,增强渴求掌握知识的欲望。二、 遇到学生都希望解决却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时。在听一节公开课时,一位中等成绩的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时热情不高,问其原因,一语道破天机:老师,这些问题不用讨论我们也知道嘛,干吗费劲啦?原来如此。还有一位学生说我最喜欢英语课,问其喜欢的原因英语课上可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呀,老师又不知道你在说什么,别人说的时候我还可以歇着,多美呀!听后让人哭笑不得,是啊,合作时大家都在说,你说的是汉语还是英语老师能从口型上判断吗?这个知识点他会了或者他本身都不愿意学,小

9、组合作不正好给了他可以尽情玩的机会嘛。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在学习时,不是任何内容都需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只有当内容在学生个人确实无法解决的情况下才让学生合作,那样的合作才有价值,他才有合作的内动力。因此要求我们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情,有选择地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对于学生力所能及的问题让他们独立解决,而力所难及的问题,学生为了解决问题会主动的小组讨论,合作完成。如学完“protect environment”后,向学生提出一系列问题:目前中国乃至世界面临的最大的环境问题是什么?什么是“低碳”生活?怎样倡导“低碳”生活?你会用怎样的方式响应“低碳”生活?学生由疑生议,由议生悟,教师此时加以诱导,

10、从而加深学生对珍惜资源、保护环境意义的理解。三、 在思维出现障碍时,学生感受到合作是解疑排难的内心需要时,教师巧设悬念,精心设疑,使学生产生自己解答不了,或者自己得出的结论确定不了,或者在实践活动中,会出现多种不同看法急需和别人交流,想听取别人意见的欲望时,这种情况就是让学生恰到好处地进入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四、 教学内容确实需要合作时,合作学习是以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达到共同提高为目的。有的教学内容可以分解,即学生在学习时都有明确的分工和任务。一些讨论性的,教师应当先让每个学生尝试,给学生几分钟独立思考的时间,然后再到小组内汇报、交流、汇总;有些操作性合作内容,教师应让小组长为每个成员分工,任务落实到每个人,使每个学生都有责任感,既避免了合作时无所事事,又使一些不认真的学生受到了约束。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课堂中合作学习的时间要适中。过长会使学生厌倦,过短有可能完不成任务,这就要求教师密切关注学习状态,既要让每个学生得到充分活动,又要限制学生为某个问题无休止的争论。总之,我们提倡“小组合作学习”,但是要在合适的时机选择合适的方法,因课而宜,不能一概而论,但愿在尝试新的教学法的时候能够起到它真正的积极作用,而不仅仅是趁风而上或者只为做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