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有效性研究.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9382749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有效性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有效性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有效性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有效性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有效性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有效性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有效性研究.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王淑萍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目的。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为生活而教育”。他认为,教育起源于生活,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就是倡导每一个孩子都公平地享受生活作准备的教育,教育要培养能适应社会生活的人,这就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教育源于生活,适应生活的需要,因而教学更不能脱离生活。脱离生活的教学就失去儿童主动性学习的心理基础。探索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情境的创设方式,教学组织形式及实施“生活化”的方法策略,追求生活化教学的有效性,同时在教学实践中,初步形成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化的有效途径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服

2、务。2、意义。通过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有效性研究,力图寻找一套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生活经历相符合的,有利于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强化小学生能及的生活经历,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关注教师自身生活知识的积累,为学生创设课堂教学以外的更多的生活经历,让学生体验现代生活的丰富多彩;探索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方法、途径和过程,促进在教师指导下,能用数学的眼光观摩生活实际,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1、指导思想。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指出了数学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新课程改革重视数学教学生活化

3、,是引导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生活化了的数学教学,学生才感兴趣,乐学。2、理论依据。在杜威那儿,教育就是儿童生活本身,儿童的课堂生活就是儿童的生长。儿童具有的交际、探究、制作和艺术的兴趣和本能的自然展现,就是儿童生活,就是儿童的教育生活或课堂生活。卢梭让爱弥儿从游戏、种植、木工劳动中学习,让生活造就爱弥儿,让自然作爱弥儿的教师。卢梭直截了当地认为,教学应让学生从生活中,从各种活动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地进行学习。他认为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给儿童各种知识和灌输各种观念,而在于引导学生直接从外界事物和周围事物环境中进行学习,同学生的

4、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使他们获得有用的知识。建构主义理论皮亚杰的知识建构理论指出,学生是在自己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在主动的活动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也就是说,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而是在以往的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中,已经逐步形成了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而且,他们具有利用现有知识经验进行推论的智力潜能;相应地,学习不简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生活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三、研究目标。1、努力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各学科与生活的联系,使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教学评价贴近学生生活,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

5、式,真正做到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喜爱的一种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主动发展。2、通过课题研究研究和形成生活化课堂教学的一般操作策略。3、通过课题研究的实施,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并学会在学习与生活中与人合作交流、探究学习的能力,努力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学习的素质,为他们终生学习和发展打好基础。4、研究教师自身的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力求使自己的教学行为适应新课程改革及小学生兴趣,认知和发展需求,使课堂教学的氛围更加和谐。5、探寻小学生活化教学的原则、方法、途径以及日常评价方法。从而积累比较实用的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经验。四、主要内容。1、

6、遵循的原则与策略。(1) 原则主体性原则:生活化教学的目的是通过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同时,数学学科生活化教学实践既促进师生双边互动学习,又提高学习主体的生活品质。教学开放性原则:在实施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开发校本课程,既减少课题实施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又可因地制宜地小学生的生活资源,弥补课程的单一性、封闭性,让学生不断获得知识,以各种形式影响学生的知识、技能、态度、价值观和情感的习得和发展。和谐发展的原则:生活化教学旨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使各种教育资源得以充分、合理地开发。使之达到一种和谐状态

7、,形成教学合力。有效性原则:在实施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过程中,避免教师刻意追求生活化教学内容,脱离学生的认知和经历,导致学生滋生新的误区,必须遵循循序渐进、教师引领、学生认知、逐步提高的原则,最大限度地满足全体学生个体发展的需求。(2)教学策略开放性策略生活化教学设计应体现弹性和灵活性。鼓励师生在教学的互动过程中即兴发挥和创造,即预先目标不是静态的、封闭的、而是动态的、可以超越的。课堂教学活动所依托的教材,仅仅是学生课堂生活的“剧本”,是一个个“案例”,对这些“剧本”和“案例”,教师和每个学生的解读方式不同,从而获得的体验和感悟就不同。生活化策略教学内容的设计应关注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需求和兴趣;

8、关注学生现有的经验和能力;吸纳具有时代气息的教学内容;从生活中寻找教学内容,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多种教学资源。情意性策略这是一个保证教学过程持续“驱动”的设计策略,旨在激起学生学习的愿望和信心;通过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式引起和维持学生学习和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及思维挥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师生间双向的情感交流,营造尊重、平等、自由、互动的学习氛围。重建课堂生活,全面关照认知、体验和感悟等多种生活形式。互动性策略这是一个重建师生关系,改变教师教学方式和手段的设计策略,互动是主体间的相互联系与能动反映,是教学活动中的师生相互交流、影响、不断作用的状态。将互动作为策略去设计教学过程,必然使教学过程称

9、为师生进行“交往”的过程,是师生共同体在教学情境中相互交流、讨论、相互沟通、理解、平等对话的过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着和参与者。个别化策略生活化教学设计在面向全体的同时,应体现学习者个体的经验、能力、需求和学习方式等,使教学目标具有层次性和个体性的特征,让学生“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为此,对“教学对象”的分析也就成了生活教学设计必须关注的要点。自主性策略这是一个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策略,自主意味着独立、主动、独特和重视个体的情感体验。因此,在教学活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情境,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机会和条件,并使

10、教学过程向课外延伸五、具体思路和方法步骤1、具体思路构建数学课堂“问题情境解决问题,获得所知知识回归,实际应用”的课堂教学模式。问题情境,就是把学生置于研究现实的未知问题气氛之中,使学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从而积极去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获得新知是指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主动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形成新技能和新知识。回归应用就是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立足生活 将数学问题生活化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努力在学生生活与数学生活之间建立一种相似或相对的联系,这样学生更有构建的基础和探究的动力,在激发探究兴趣的同时,指

11、点出探究的方向。(2)走近生活,课堂教学生活化问题提出以后,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的形式是多种多样,可以是独立探究、师生交流、小组合作等形式。其中,小组合作的教学形式有利于全体学生主动、从而改进已有的认知和经验,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处于主动地位,通过独立思考,动手操作,表达、交流等形式不仅充分调动的不同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培养了相互协作精神,有利于学生的个体发展。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创设的问题情境力求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的数学知识,数学经验,必须依赖于学生的实践活动,使数学知识成为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当学习内容和学

12、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将生活情境数学化,将数学生活化是两者最佳的融合,它对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起到了催化作用,(3)返回生活 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生活情境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说过:“数学教师的首要责任是尽其一切可能,来发展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我们过去的数学教学往往比较重视解决现有的数学问题,学生一遇到实际问题就显得不知所措。”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一些具有发散性和趣味性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数学活动。数学来源于生活,所以我们教师应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在数学教学中利用生活理念构

13、建数学课堂,达到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帮助学生在数学与生活之间架起桥梁。2、方法步骤(1)具体方法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了观察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经验研究法、文献研究。(2)具体过程本课题研究,拟定为一年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研究预备阶段(2013年11月2014年3月):主要工作:(1)组建课题组,确定实验班,制定课题方案及实施计划。(2)召开课题组会议,学习讨论研究方案,明确研究思路,落实研究任务。(3)查看搜索相关文献资料,把握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阶段成果:形成课题方案第二阶段:组织与实施阶段(2014年6月2014年7月):主要工作(1)课题组教师按实施计划进行实验。(2)课题组成员理论学习,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3)召开课题研讨会,进行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学论文比赛。阶段成果:相关论文,课题小结,中期报告。第三阶段:整理总结阶段(2011年1月7月):主要工作(1)撰写研究报告(2)为完成课题实验,完成各项成果资料工作,做好课题研究的结题和成果论证工作。阶段成果:研究报告,相关论文.六、课题组织与经费预算1、课题组织(1)课题主持人:王淑萍 低年级数学教师(2)课题组成员:王淑萍 五年级数学教师2、经费预算在实验过程中,学校将对教师的培训,实验资料,书籍资料等的购置,提供一定的实验经费,确保实验的正常运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