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认识时、分.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9379162 上传时间:2023-10-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认识时、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认识时、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认识时、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认识时、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认识时、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认识时、分.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认识时、分教学内容:认识时、分书本第7677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知道钟面上一共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知道时针、分针时怎样计时的;知道一时60分。2、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养成爱惜时间的好习惯。3、培养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增强数学应用意识。教学重点:时针、分针时怎样计时的,理解时与分的关系。教学难点:看钟表准确的说出经过的时间。教具:实物钟、钟面模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结合上课时间,复习整时。谈话:同学们,在一年级我们已经认识过钟表,(出示实物钟)而且认识了整时,小朋友看现在是几时?(上午9时

2、)我们开始上课好吗?2、结合实际生活,引出分,介绍时与分的关系。讲述:要知道时间过去了多少小时多少分,就要看钟表。钟表时计时的工具,全世界的钟表跑得一样快,学会了看钟表,你就知道时间了。今天,我们继续认识钟表,认识时、分。(板书课题)二、组织探究,学习新知1、认识时针、分针的联动关系。谈话:时针和分针时怎样走的,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在你的小钟表上拨一拨,你就能发现了。拨拨钟表,说说你都发现了什么?(学生边拨钟表边说自己的发现,教师及时评价)学生可能会说:我发现了分针走的快,时针走得慢;我发现时针、分针同时走同时停,他们走得时间是一样的;我发现当分针转一圈时针从12走到1等。总结:小朋友刚才拨钟

3、表,发现了分针走得快,指针走得慢,当分针转一圈时针从12走到1,因为时针分针同时走同时停,所经过的时间是相同的,你们真聪明12、认识钟面上的大格、小格。谈话:12到1这两个数字之间是一个大格。在你的钟面上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大格?(学生数出有12个大格)钟面上有大格也有小格,相邻的两个点之间是一个小格,数一数一个大格里有几个小格?(学生数出有5个小格)12个大格里一共有多少个小格?在你的钟面上数一数或算一算,数完后和小组里的同学交流一下谁数的方法又清楚又快!总结:刚才小朋友用不同的方法数出了钟面上一共又60个小格。我们还知道钟面上又12个大格。时针和分针就是通过走多少个大格、多少个小格计时的。

4、3、认识时针、分针是怎样计时的。讲述:我们在一年级已经学过时针从12走到1是1时,从1走到2也是1时,也就是说时针走一大格都是_?(板书:时针走一大格是一小时)口头练习:时针走2大格是几小时?时针从12走到4,走了几小时?分针走1小格是1分。(教师板书,学生齐读)口头练习:分针走2小格是几分?走3小格呢?分针走几小格就是几分。练习:(1)分针从12走到1,走了多少分?(2)分针从12走到4,走了多少分?(3)分针从12走到8,走了多少分?4、学生独立操作,进一步感知1时60分。谈话:刚才我们学习了时针和分针是怎样计时的,想不想在你的钟表上拨一拨,看分针走了多少小格,时针正好走一大格?谈话:刚才

5、大家看到分针走60小格,时针走1大格,分针走60小格是多少时间?时针走1大格是多少时间?这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后板书:1时60分)5、感受一分钟又多长,教育学生要珍惜每一分钟。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谈话:一分钟到底又多长,我们可

6、以做些什么?下面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1)一分钟脉搏大约跳()次。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第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