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热胀冷缩吗.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9375633 上传时间:2024-02-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属热胀冷缩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金属热胀冷缩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金属热胀冷缩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金属热胀冷缩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金属热胀冷缩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属热胀冷缩吗.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属热胀冷缩吗反思修改后的教学设计【内容分析】金属热胀冷缩吗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热起来了中的第五课。前边已学习了气体、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后边还有热传递等知识。本课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部位,作用巨大。固体的热胀冷缩本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但由于变化微小不易被觉察,所以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但有了前边的知识铺垫,再通过明显的实验现象观察突破难点应该不难,关键是回归生活,用科学知识解释一些生活现象。【学情分析】经过了几年的科学知识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科兴趣和合作探究学习能力,在科学素养的培养方面以初具成效。但该班学生两极分化严重,优生面和学困生面都较大,中间层次的比率较小。且有一部

2、分学生学习行为习惯较差,行动迟缓、懒散,不善于与同学、老师合作交流,形成一定的学习障碍。【环境分析】我校地处偏远的山区农村,近年来虽然在硬件、软件建设方面都有较大投入,教学设备、设施有较大改观。但由于底子薄、条件差、观念落后,在很多老师、学生心目中科学课任然是可上可不上的副科。演示实验器材都很难找齐整,学生基本上没有动手进行实践操作的机会。学生、家长缺乏收集资源、信息的渠道和能力。一、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许多固体和液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有些固体和液体在一定条件下是热胀冷缩的。2、过程和方法:设计简易操作的实践活动,有效地观察金属固体体积的变化现象,对生活中的现象尝试模拟实验加以解释。3、

3、情感态度价值观:对探究各种物体热胀冷缩现象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初步意识到事物遵循普遍发展的规律,但也有特殊性。二、教学准备酒精灯、铜球演示器、钢丝条、刻度尺、木块、图片、资料、表现生活现象的动画课件。三、 教学设计1、创设情境,设疑导入出示两个乒乓球,一个很容易跳起来,一个却不能跳起来,这事为什么呢?师:原来这一个乒乓球生病了昨天在玩乒乓球的时候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把它踩瘪了,同学们有办法治好它的病吗?生1:用铅笔慢慢摁,它就会鼓起来。生2:用乒乓球相互按摩也可以让它鼓起来。生3:在开水中烫一下,就会很快的鼓起了来。 师:同学们想到了很多方法,哪一种方法最好呢?生(齐):用开水烫最好。师:好,我们就

4、用这种方法,谁能给大家演示一下?生演示,把瘪了的乒乓球放入烧杯中,加入开水,瘪了的乒乓球很快复原了,试一下又能弹跳自如了。(学生欢呼)师:同学们真聪明,不仅想出了很多方法,而且通过实验操作治好了乒乓球的病,想一想这是为什么?生:乒乓球内的空气受热膨胀,使乒乓球鼓起来了。师:我们已经知道了空气和水在一定的条件下都会热胀冷缩,那么固体会热胀冷缩吗?生1:会,既然空气和水都会热胀冷缩,固体应该也会。生2:不会,从没看到哪个固体的体积变化了。(课件出示一些生活现象:切断的路面、拉紧的电线)师:我们今天就以金属为例来研究一下固体是否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2、 实验演示,引导探究出示铜球演示器,向学生演示,

5、铜球正好能够穿过铜环,用酒精灯给铜球加热(说明酒精灯的正确使用方法和加热时的注意事项)师:铜球的温度要升起来还需要一段时间,现在我给大家说几个现象。 (生活现象动画课件演示,一边演示一边引导学生猜测思考其中的道理。)(一)有个小朋友看到一个叔叔用切割机把刚铺好的水泥路面切出了一道一道的缝隙,连忙上前阻止:“叔叔,你怎么能搞破坏,把平整的路面切成一块一块的呢?”叔叔微笑着说:“小朋友,你不懂科学了吧,我这样做正是在保护路面呢。”小朋友一头雾水:“他搞破坏怎么还说我不懂科学了呢?”同学们,你们知道其中的科学道理吗?(二)两根电杆之间的电线不能拉得太直,你们想过这是为什么吗?(三)冬天在较厚的玻璃杯

6、中倒入滚烫的开水,玻璃杯很容易破裂,你们想过这是什么原因吗?师:现在铜球的温度已经升起来了,同学们认真观察一下,它的体积增大了吗?生:没有,看不出来师:现在我让大家亲眼看到它的体积究竟有没有变化。教师演示加热后的铜球不能通过铜环了。(引导学生讨论是为什么?后交流汇报小结:铜球受热膨胀)再将铜球放入冷水中冷却,铜球受冷后又能通过铜环了。(引导学生讨论是为什么?后交流汇报小结:说明铜球受冷收缩了)。学生分组实验:出示钢条做的模型桥,验证钢桥在受热和遇冷时的变化。分组讨论是什么原因引起了这种变化?后交流汇报,形成结论。3、 归纳认知,回归生活师:通过实验我们已经观察到了金属铜、钢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7、,那么所有金属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吗?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知道的金属,通过新华字典或电脑了解其它一些不常见的金属,教师归纳介绍。了解科学家的研究成果,金属锑和铋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及其科学运用。师(小结):大多数金属都会热胀冷缩,大多数固体也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现在你们知道“破坏”路面的叔叔为什么说小朋友不懂科学了吗? (动画课件演示、讲解)生:给路面切割出一道道的缝隙是为了防止热胀冷缩损坏路面。师:电线为什么不能拉得太直?生:如果电线拉得太直的话,冬天受冷收缩会断裂。师:冬天厚玻璃杯中倒入滚烫的开水为什么容易破裂?怎样防止破裂?生1:厚玻璃杯中倒入开水,内外受热不均匀膨胀不一致,导致玻璃杯破裂。

8、生2:只要先往杯中加入少量热水,振荡一会儿,使它内外受热升温均匀后再加入开水即可防止玻璃杯破裂。师:体温计里装的是金属水银,可以利用它热胀冷缩的性质来测量体温。引导学生自己提出一些生活中热胀冷缩的实例,大家共同讨论解决。4、 课堂小结,激发幻想师: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不仅知道了金属和其它的固体大多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也了解了它们在生活实践中的一些应用。科学的海洋无边无际,奥妙无穷,科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我们勤于动手,细心观察,认真思考,善于总结,我们也能成为一个个小科学家!【修改设计说明】虽然原教学方案的设计引人富有激情,抓住了学生的认知特点,操作实践活动现象明显,

9、知识贴近生活。但通过实际的教学活动以后,任然暴露出了不少问题:如对学情、环境等未进行深入的分析,课堂依然是少数优生表演的舞台,整个过程中学生动手操作、实践的时间少,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不合时宜,缺乏合作探究等。针对以上问题进行反思,对原设计进行了一些调整修改。1、 设计前进行了深入的“内容分析”、“学情分析”和“环境分析”。2、 增加了学生合作交流,探究学习,动手操作的时间。教师演示实验后学生再分组实验进行验证。学生自己举出生活中热胀冷缩的现象,大家共同讨论解决。3、 尽可能地关注学困生的反馈情况,挖掘潜在的构想,使其成为教学资源。4、 在引入中演示多媒体课件,激发学习兴趣,设置悬念,为新课的学习作好入情入理的铺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