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系统设计(1).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9373753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 页数:80 大小:1.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大系统设计(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六大系统设计(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六大系统设计(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六大系统设计(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六大系统设计(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大系统设计(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大系统设计(1).doc(8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前 言2第一章矿井概况4第一节 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4第二节 主要系统9第三节生产布局13第四届 劳动定员14第二章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现状及存在问题14第一节监测监控系统15第二节人员定位系统15第三节压风自救系统16由于井下没有永久及临时避难硐室,压风管路没有铺入。16第四节供水施救系统16第五节通信联络系统17第六节紧急避险系统17第三章 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方案设计18第一节检测监控系统18第二节人员定位系统29第三节压风自救系统31第四节供水施救系统37第五节通信联络系统39第六节紧急避险系统40第四章 组织措施50第一节 组织结构与职责50第三节 管理与维护52第五章 概算54

2、第一节 编制说明55第二节 建设投资概算56附录:1、委托书。附件:1、主要机电设备及器材目录; 2、概算书。附图:见后附图纸。前 言一、 概述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是指建设完善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安全监测监控,人员定位、压风自救、供水施救、通信联络等系统、并使其他、五大系统|、与紧急避险系统相连接、形成井下整体性的避险安全系统。建立并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是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发展的需要,是国家强制推行的先进适用技术装备。为全面惯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文件精神,认真落实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3、“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0】146号)文件和关于印发的 通知 (吉安监管煤监一字【2010】304号)文件的各项要求,完成矿井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建设工作。根据矿井生产实际。除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外。矿井其它“五大系统”已建设完毕,因此本次设计补充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并对其它“五大系统”如何与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相连进行详细论述。 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为入井人员提供自救器、建设井下紧急避险设施、合理设置避灾路线、科学制定应急预案。根据梅河六井实际生产状况,除建设井下紧急避险设施外,其他部分已建设完毕,因此本设计补充建设井下紧急避险设施, 包括永久避难硐室2个,临时避难硐室1个。

4、永久避难硐室分别设于+50一段井筒车场附近及+50暗主井车场附近,临时避难硐室设于-100大港与暗皮带井间。 二、设计依据 1,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文件); 2,煤矿安全规程(2010年); 3,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检总煤装【2010】146)号文; 4,吉林身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总体规划(吉安监管煤监一字【2010】304号); 5,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安监总煤装【2011】15号文); 6,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试行)(安监总煤装【2

5、011】33号文); 7,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 8,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6201-2006); 9,煤井压风自救装置技术条件(MT390-1995);10.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AQ1048-2007);11,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通用技术条件(AQ1048-2007);12, 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6201-2007);13, 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6201-2006);14.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监测监控系统检测规范(AQ2031-2011);15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人员定位系统

6、建设规范(AQ2031-2011);16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紧急避险系统建设规范(AQ2033-2011);17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压风自救系统建设规范(AQ2031-2011);18 金属非金属矿山供水施救系统建设规范(AQ2033-2011);19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信联络系统建设规范(AQ2031-2011);20 设计委托书与矿井现场实际资料。第一章 矿井概况第一节 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一、 交通位置梅河煤矿六井位于吉林省梅河煤矿中和镇栾堡村,距梅河口市中心30Km .该井是辽源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梅河煤矿基本生产矿井之一,属国有企业。矿区有专用铁路线与沈吉线铁路黑山头火车站详解,交

7、通十分方便。矿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2530531253239,北纬422150422253,面积4.2平方公里,见图1.1-1 图1.1-1 交通位置图二、矿井建设概况该矿井采用阶段片盘斜井开拓,两段斜井开拓整个井田,由于辽源矿务局设计院设计。1980年8月建井,1983年9月26日移交生产。建设井行为15万t/a,现核定生产能力为33万t/a.。原矿井主、副井均为串车提升矿车容积为1t:主井作为主提升,副井作为辅助提升。在 +50150m标高区间布置两条暗斜井井简,另有一条皮带运输机上山运输煤炭。由于该井建设时期规模小,现核定生产规模为建设的 2.2倍,各系统都在满负荷,超负荷运转,并且现运

8、输战线长,运输方式为串车,串车工序复杂,隐患大,生产能力低,不利于安全生产。另外通风系统阻力大,通风能力低、制约了 矿井的生产能力,同时在通风管理上也存在隐患。为此,辽源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委托我院编制梅河煤矿六井技术改造初步设计及安全专篇。改造后的主要技术原则及主要经济指标:1、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0.33Mt/a2、 矿井开拓方式为四条斜井两个水平,分别为+50和-150m水平,现生产水平为-100m。3、 根据矿井开拓布置方式,皮带井为主提升井,装备宽800mm的带式输送机;副井为辅助提升井采用串车提升,利用原有JK-2.5/20型提升机,配套电动机功率380kW;入风井利用原有JK-

9、2.5/20型提升机,配套电动机功率260kW,作为升降大件及皮带检修绞车。4、 矿井设计移交一个采区,采区内配备1个棕采放顶煤工作面,两个综掘掘进组,一个普通掘进组。5、 矿井采用混合式通风系统,抽出式通风方式。改造后皮带井、入风井和副井入风,专用回风斜井排风,矿井总风量为58m3/s。6、 矿井改造后新增井巷工程量为2701m。三、矿井水文地质条件1、 地表水系 本区位于梅河段陷盆地西南部,区内地形为丘陵和和谷阶,地面最高标+375.5m,最低标高+349.2m。历史最高洪水位+365.5m。地表水系分布:该井田地表有磨盘山水库人工水渠及刘家堡小河,经井田东西部,最后流入大柳河。人工水渠和

10、刘家堡小河,流量2.58m3/s,水渠在每年5月来水到9月下旬停水,地表对为农田和山地矿区气候为北寒带大陆性气候,最高气温31,最低气温-34.4,最大冻土层深度1.7m。年平均降雨量865.8mm,天然条件下,矿区地下水以降雨和人工水渠补给为主。2、 地表塌陷坑情况辽源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梅河煤矿六井井田范围内由于2层煤开采后形成的塌陷坑7个,其中最大直径12m,最小直径27m,其内有积水,均位于井田北翼,距现回采采区较远,经多年观测发现有渗水现象。本井田7402区回采后对应地表形成沉陷区,现已回填完。3采空区、老窟及相邻矿井情况 梅河煤矿六井从1983年投产至今已有27年,现生产水平已

11、至-100m标高,从+300-100m各个水平经开采形成大范围的采空区,虽然巷道按走向内布置,但个别地段标高并不完全一致,同时由于巷道冒落,所以采空区内会有积水存在。五井于1999年停产,位于梅河煤矿六井井田左翼北西方向,距梅河六井最近点240m,开采最低标高+102m,对+200,m水平进行了封闭。现五井涌水量为39m3/h,五井+200m水平由梅河六井进行排水。4、含水层及隔水层(1) 含水岩组 第四系含水砂砾层覆盖整个矿区,厚45m,含水丰富,透水性良好,是本井田主要含水层,根据钻孔抽水试验,第四系含水砂砾岩单位涌水量为4.736L/sm,渗透系数为21.19m/d。含水砂砾厚度433m

12、,在 原始井田未开采时,砂层水充满。由于井下开采,流砂层已变化,在开采区内形成降落漏斗,局部采区上部砂层水自然疏干。(2) 相对隔水岩组地表黄土730m为地表水隔水层;泥岩隔水层。在流沙层底板以下有10100m厚泥岩,见水膨胀,隔砂层水 。5、矿井充水条件 第三系岩层含水透水性均弱,对矿床开发不足以突然大量涌水,也不是矿床的主要冲水来源,矿井冲水主要来源是井田上覆第四系含水砂砾层,还有 磨盘山水渠和刘堡小河,供水量受季节及水库所控制,在这些水体下开采冒落至地表时,将会引起煤矿的突然大量涌充水。水文地质条件为中等类型。 6涌水量矿井正常涌水量90m3/h,矿井最大涌水量130m3/h.。 四、工

13、程地质及环境地质1、工程地质2、3、4、5、9煤层顶低板均为泥砂岩,5层北部以砂岩为主,南部以泥岩为主。岩石较坚硬,层理解不发育。泥岩质软,层理发育易风化。 由于砂岩较坚硬,因此矿井设计时服务时间较长的巷道必须布置在砂岩中,为防止砂岩风化,延长巷道使用时间。 在总之本矿井岩体及围岩,以砂岩及砂岩泥岩互层为主,地层岩性较为简单,局部地段易发生矿山工程地质问题,本矿井工程地质条件属于复杂类型。 2、环境地质矿区是极少发生地震的地区,据记载没有发生过 3 级以上地震。 由于矿区职工住宅及公路都在平坦地势之处,不存在发生泥石流和滑坡、崩塌等自然灾害。 矿区开采过程中,地表会出现沉降和塌陷的现象,在开采

14、过程中首先做好地表沉陷预测工作,根据预测结果提前采取防护措施或对民房进行加固及搬迁处理。对下沉低洼地带,要防止积水,采取人工回填或对地表积水采取疏导使积水引向矿区外或流入干线河流,消除水隐患。 井下地温变化不十分明显,无地热现象,属于恒温带。温度对开采深度影响不大,一般深度每增加100m,温度增加1,由于矿区开采标高较深,因此对矿区地质环境影响不大。 矿井每年矸石排放量为20003000m3左右,有堆放矸石山,部分回填复耕。矸石山位于平坦处,不会造成泥石流现象,环境地质条件属中等类型。五、瓦斯、煤层自然及煤尘爆炸性 根据2010年吉林省能源局吉能煤炭【2010】551号关于2010年矿井瓦斯等

15、级鉴定结果的批复文件,矿井绝对瓦斯种涌出量为18.15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28.72m 3/t,为高瓦斯矿井。据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瓦斯通风防灭火实验中心提供的煤炭自然倾向性和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该井煤炭自然倾向性属I类容易自然煤层,自然发火期2个月;煤尘具有爆炸性,爆尘爆炸指数54.18%。 第二节 主要系统一、 提升系统根据矿井开拓布置方式 , 皮带井为主提升井 , 装备带式输送机 ,选用带宽800mm的ST1250型钢丝绳芯胶带(阻燃)输送机,电动机功率250kW减速器为H3SH-11-40.00-1型 。 副井(+366.9m+50.0m)为辅助提升井,采用串车提升,利用原有JK-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