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村三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9372051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村三化建设的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村三化建设的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村三化建设的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村三化建设的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村三化建设的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村三化建设的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村三化建设的调研报告(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村“三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近年,x市委、市政府提出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农村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建设,开拓加快“三农”发展的途径。城乡二元分割的格局正逐步打破,城乡经济社会关系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 一、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村“三化”建设取得的成效 一是农民收入呈现恢复性增长,实惠增加。去年全市农民人均年纯收入625元,增长8.1%,是自97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虽然增速仍低于城镇居民,但增速差距在缩小。同时全面清理了涉农税费,取消了农业税,农民负担明显减轻。农民实惠的增长要高于收入的增长。 二是城市化步伐加快,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在

2、全市总人口增加的情况下,农业人口逐步减少,去年农业人口为227万人,比22X年减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加快,就业人员的三次产业分布,20年是19:4:1,去年是1:39:4,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员下降了个百分点。农村总劳动力中,转移到第二、三产业的劳动力所占比重已达52%。三次产业总值比重,02X年为4:43:53,去年调整为3:43:5,呈现协调发展的格局。随着中心镇规划建设等工作的开展,农村生活居住和创业发展环境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三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去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00.8亿元,增长5.%,增加值11.5亿元,增长5.%。出口创汇4.72亿美元,同比增长15.15,居全省

3、领先地位,并创下了人世三年来最高水平。 二、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村“三化”建设的主要做法 第一,发展中心镇,促进城乡经济融合、产业联动。去年八月,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中心镇建设的决定,明确中心镇是xx市农村地区一定区域内的经济中心,是实现农村“三化”的重要载体和依托。市和区(县级市)两级财政每年安排每个中心镇150万元的统筹建设资金,把管理权、执法权、税费收入留成等县级权限下放给中心镇,加强规划建设和管理指导。这些措施加快了中心镇的发展。去年xx市在建的个中心镇实现生产总值75.45亿元,同比增长143%;完成两税收入807亿元,增长1%;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6万人。针对农村

4、地区工业发展相对滞后的实际,着力调整城乡产业发展布局。引导产业、项目、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人才向农村特别是中心镇扩展,改变农村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 第二,大力推进农民培训,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一是完善统筹就业服务体系。具体做法是延伸城市就业培训服务工作到农村社区,在乡镇设置劳动就业服务站和培训基地,在中心村设置劳动就业服务机构。二是实施就业培训资助计划。对年人均收入100元以下的贫困户,每户政府资助一个人到技工学校读书,每人补贴10元,等等。三是实行就业服务激励。企业招xx地区的农民,政府代交一年的工伤保险金;村干部介绍农民找到工作,一个奖励0块钱。中介服务机构帮农民找到工作,一个奖励50元

5、。四是改革户籍制度。取消了“农转非”计划指标,凡在中心镇有固定工作和固定住所的本市农村居民,可转为该镇居民户口;农民转为城镇居民可继续保留原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权益和集体可分配权益。 第三,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现代农业。一是加强农田标准化建设,提高地力。近年x市按照机耕路网络化、排灌渠硬底化、主干道林网化、农田方格化的“四化”标准,完成标准化农田建设0万亩,经过标准化建设后的农田,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土地租金普遍提高300%。二是建设现代化基地和龙头企业,推进产业化经营。规划、建设了10个蔬菜基地、5个水产基地、个水果基地、5个花卉标准化示范区和500亩鲜花生产基地。培

6、育、扶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5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3家,省级龙头企业8家。加强了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形成了中心批发市场、产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超市协调发展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去年x市四大中心批发市场交易额达1762亿元,有力促进了农产品流通。三是加强标准化建设,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制定(修订)农业地方标准130多项,建立了6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全市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产地8个,产品03个,获得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产品分别78个和6个。同时。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和动植物检疫防疫基础设施建设。 第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重点是推进三大工程:一是“青山绿地”工程。计

7、划用三年时间,投入12.5亿元,造林86平方公里,绿化率提高3-4个百分点。二是实施农村通水、通路、通电、通电话、通电视“五通”工程。目前全市行政村全部实现了五通。三是城乡防灾减灾工程。xx市列入防灾减灾工程建设范围的共有18宗工程,总投资81.26亿元。除珠江提岸、大学城提防外,其余6宗工程均分布在农村地区。 第五、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一是逐步推进城乡接轨的保障制度。目前,xx市农村低保标准为102元,在册低保对象有82户、194人,符合低保条件农户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同时,建立农村五保供养有效机制,全市农村共有五保户8756人,其中集中供养852人,年人均501元。二是

8、加快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去年。全面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口覆盖率达到692%,超额完成省提出的5%的任务。三是加强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对农村特困户子女实行免费入学制度;倾斜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教育强区、教育强镇建设。一些镇在撤并的基础上,对乡村学校进行了调整,提高了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优化了办学条件。 第六、深化农村体制改革,建立城乡协调发展的新机制。一是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在前几年取消农业特产税的基础上,去年全市取消了599万元农业税,并全面清理了涉农收费,使x农民实现零税赋。为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加大了财政转移支付到各镇、村力度,税改中各级财政共安排转移支付资金达14亿元。二是落实对农民直补政策。在省对3亩以上种粮农户每亩每造补贴元的基础上,结合x市的实际,对每造亩以上的农户每亩每造增加0元的直接补贴,去年共补贴资金14.3万元。并直接补贴给农户购置联合收割机等先进适用农业机械达400万元。同时,市本级财政安排生态公益林补偿金3370万元,对林农直接补贴。三是建立扶贫开发机制,帮扶贫困村发展集体经济。去年全市19条贫困村年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万元以上,全部达到省的标准。今年起,市将建立扶贫新机制,对现有集体收入低于5万元的行政村,由市和区(县级市)以及镇三级财政实行差额补贴。第 1 页 共 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