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失业保险市级统筹实施意见.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9371410 上传时间:2022-09-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宣城市失业保险市级统筹实施意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宣城市失业保险市级统筹实施意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宣城市失业保险市级统筹实施意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宣城市失业保险市级统筹实施意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宣城市失业保险市级统筹实施意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宣城市失业保险市级统筹实施意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宣城市失业保险市级统筹实施意见.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宣政办2010101号关于印发宣城市失业保险市级统筹实施意见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单位: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宣城市失业保险市级统筹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二一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宣城市失业保险市级统筹实施意见为进一步完善我市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失业保险统筹层次,增强失业保险功能,根据失业保险条例(国务院第258号令)和安徽省失业保险规定(省政府第126号令),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意见:一、市级统筹的原则和模式(一)市级统筹的原则:提高失业保险保障能力,严格资金预算,明确市、县(市、区)两级责任,统一全市失业保险制度,逐步形成统一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建

2、立全市范围的失业保险“保障生活、预防失业、促进就业”三位一体的制度体系。(二)市级统筹的模式:全市失业保险实行统一制度,统一基金收支管理,统一基金预决算,统一基金业务管理。二、失业保险市级统筹的主要内容(一)统一失业保险制度。用人单位以本单位上年度职工工资总额申报缴费基数。职工以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缴费基数低于上年度全省职工月平均工资60%的,按60%确定缴费基数,超过上年度全省职工月平均工资300%以上的部分,不计个人缴费基数。缴费费率为3%,其中:单位费率为2%,个人费率为1%。单位招用的农民合同制工人本人不缴纳失业保险费。失业保险金及其它失业保险待遇,依照安徽省失业保险规定及

3、有关文件精神执行。市级统筹后,失业保险待遇标准按市本级执行,并由各级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实行社会化发放。(二)统一失业保险基金收支管理。按照“专款专用、专户存储、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基本要求,实行全市失业保险基金统收统支,统一管理。1.市财政局按规定在国有商业银行开设宣城市失业保险市级统筹基金财政专户(简称市级统筹财政专户),用于失业保险费的归集和失业保险基金的拨付,原则上各县(市、区)征收的基金用于本地失业保险待遇支付。各县(市、区)财政部门在国有商业银行开设宣城市失业保险基金财政专户积累基金分户(简称积累分户),用于暂存市级统筹前失业保险基金结余,经市人社局和市财政局核准,专门用于弥补各县(市、

4、区)当期失业保险的收支缺口。各级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分别设立“失业保险基金支出户”,建立本级失业保险基金账务,分别核算失业保险基金收支和结余,按月与市财政局和市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对帐。2.失业保险费由各级地税部门负责征收,进入同级国库,县(市、区)地税局征收的失业保险费由县(市、区)国库按月上划到市级统筹财政专户。上级补助资金、转移收入也划入市级统筹财政专户。3.实行市级统筹前,各县(市、区)的失业保险基金结余由市政府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审计,其短缺资金由当地政府负责补齐。各县(市、区)应当将历年累计结余的基金划转至各地积累分户,从市级统筹实施之月起,每月征收的失业保险费于次月5日前全额上缴到失业保险市

5、级统筹财政专户,不得截留。4.失业保险基金实行市级统筹后,实行统一的财务管理制度,各级失业保险经办机构依据年度预算和各月实际需要,按月编制失业保险月度用款计划,经县(市、区)人社局、财政局审核后报送市级失业保险经办机构汇总报请市人社局、财政局核准,市财政局结合当月实际上划到市财政专户的失业保险费征缴收入以及上级财政补助资金到位情况,将资金拨付至各县(市、区)财政专户。市级统筹基金不足支付的,经市人社局和市财政局批准,可用积累分户资金垫付,积累分户无结余的由各县(市、区)财政垫付,待年度考核后统一结算。市级统筹后失业保险基金年度收支结余纳入市级统筹财政专户。5.为确保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按时足额享

6、受失业保险待遇,以失业保险市级统筹实施前一个月实际支出的失业保险金标准,为各县(市、区)财政专户预留2个月的周转金。(三)统一失业保险基金预决算。建立全市统一的失业保险基金年度预决算制度。各级人社部门会同各级地税部门根据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和失业登记人数预测,分别编制失业保险基金年度预算,经同级财政部门审核、报同级政府批准后,分别上报市人社局和市财政局,由市人社局统一编制汇总,经市财政局审核,上报市政府批准后执行。年终,各级人社部门分别编制失业保险基金年度决算,经同级财政部门审核、报同级政府批准后,分别上报市人社局和市财政局,由市人社局统一编制汇总,经市财政局审核,报市政府批准,上报省人社厅、财政

7、厅。(四)统一失业保险基金业务管理。1.完善参保单位信息登记。实行参保人员实名制管理,健全个人缴费记录,把个人缴费记录作为失业保险待遇核定的依据。严格按照人社部规定的业务流程和有关规定,规范失业人员登记、审核和失业保险待遇的申报、审核、发放等运行程序。失业人员登记和失业保险待遇发放按属地管理原则,由市、县(市、区)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2.失业人员失业保险待遇支付及职工培训、职业介绍等再就业服务工作严格按照安徽省失业保险规定执行。3.参保单位及其职工、失业人员在市、县(市、区)范围内转移,只变更失业保险关系,不再转移失业保险基金。4.每年7月1至次年6月30日为新的缴费年度,7月1日起统一调整

8、失业保险缴费基数。三、完善市级统筹的考核机制实行市级统筹后,继续对各县(市、区)实行失业保险扩面征缴目标管理责任制,并纳入政府对人社工作年度考核。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实际缴费人数、失业保险征缴率等。对按期完成目标任务的,如当期失业保险基金收支出现缺口,经市人社局和财政局批准由本级积累分户资金弥补;积累分户资金不足弥补的,缺口部分由市级统筹基金和当地财政暂按8:2比例共同承担。对没能按期完成目标任务的,如当期失业保险基金收支出现缺口,本级积累分户资金又不足弥补的,全部由当地财政足额弥补。四、加强失业保险基础管理工作,强化基金征缴(一)各级失业保险经办机构,按照统一规范的格式和项目,

9、对失业保险参保单位、参保人员和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的基本信息及各项数据进行全面清理整合,建立完整的失业保险纸质台帐和电子台帐,确保信息数据完整准确。(二)各县(市、区)要进一步扩大失业保险覆盖面,加强稽核工作。严格依照规定核定缴费基数和人数。努力做到应保尽保、应收尽收,充分发挥“一票征收”功能,带动失业保险参保缴费工作,努力提高失业保险实际缴费人数。(三)各县(市、区)政府要加快金保工程建设,尽快实现全市联网。实现失业保险参保、基金征缴支付、财务管理、数据传输等微机化管理。五、其他事项(一)加强领导。市、县(市、区)政府分别成立由分管领导为组长,人社局主要负责人为副组长,财政局、地税局、审计局相

10、关负责人组成的市级统筹工作领导小组。(二)明确职责。各级人社部门要强化失业保险各项基础管理工作,完善基础台账,强化缴费基数、缴费人数的稽核。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强对基金的管理,及时向经办机构拨付应发放的失业金,加大对基金的投入。各级地税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失业保险费的征缴工作,稳步提高基金征缴率。各级审计部门负责对基金运行进行监督。(三)为充分发挥失业保险扶持、促进失业人员尽快就业的作用,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接受职业培训、职业介绍补贴所需资金,由失业保险经办机构按照不超过当年实际征收失业保险费总额的12%从失业保险基金列支。对未完成当年失业保险目标任务或资金无结余的县(市、区),将纳入工作考核进行督促。(四)本实施意见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解释。(五)本实施意见自发布之日起施行。主题词:劳动保障 失业保险 意见抄送:市委办公室,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 宣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0年11月24日印发 共印50份- 1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