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考政治总复习 八年级下第二单元 我们的人身权利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9363384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中考政治总复习 八年级下第二单元 我们的人身权利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1年中考政治总复习 八年级下第二单元 我们的人身权利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1年中考政治总复习 八年级下第二单元 我们的人身权利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1年中考政治总复习 八年级下第二单元 我们的人身权利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1年中考政治总复习 八年级下第二单元 我们的人身权利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年中考政治总复习 八年级下第二单元 我们的人身权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中考政治总复习 八年级下第二单元 我们的人身权利(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即时练一、单项选择题1.据今日说法报道,河北省宁晋县苏家庄乡车马庄村的刘拴霞,因无法忍受十多年来丈夫张军水无休无止的毒打,用毒鼠强毒死了自己的丈夫,被当地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有期徒刑12年。这一案件警示我们()A.我国法律对妇女人身权利予以特殊保护B.在家庭暴力中,妇女儿童总是受害者C.公民要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D.正当防卫超过必要的限度就构成犯罪答案:C 2.李某到某饭店吃饭,吃完水饺后,上吐下泻。经查实该水饺馅为过期食品。饭店侵犯了消费者的()A.生命健康权B.经济权利C.名誉权D.人格尊严答案:A 3.某天,小刚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被两个持刀歹徒劫持。此时与小刚同行的小军等4人应该(

2、)赶紧溜回家,以免受到伤害抓住机会实施正当防卫,想办法制服歹徒同歹徒拼命,力争夺回小刚记住歹徒的相貌,了解歹徒去向,及时拨打110报警A.B.C.D.答案:D 4.目前,我国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已达100万人,其中青少年占74%。这告诉我们()毒品泛滥,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要自觉远离毒品,珍爱生命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拒绝不良诱惑拒绝毒品,也是积极行使生命健康权的表现A.B.C.D.答案:D 5.张某趁邻居外出期间,在邻居墙上写满恶毒咒语。张某此举侵犯了他人的()A.政治自由B.名誉权C.隐私权D.生命健康权答案:B 6.某记者用相机拍下有人偷售青蛙的照片,送到报社发表,呼吁公众保护生态环境。该

3、商贩指责记者侵犯了他的肖像权。对此评价正确的是()A.商贩法律知识丰富、法律意识强,但环保意识差B.记者未侵犯商贩的肖像权C.记者多管闲事、小题大做D.偷售青蛙和未经他人同意拍照都是违法行为答案:B 7.某校一学生在寝室丢了东西,老师怀疑是本校同学所为,在查无结果的情况下,校长让全体学生投票“选小偷”。这种做法()A.能够迅速有效地解决问题B.保护了学生的合法财产C.是同违法行为作斗争的有效手段D.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答案:D 8.张某先后向有关部门写了十余封信揭发程某贪污公款,经查实,系张某诬陷程某。人民法院依法判处张某有期徒刑一年。张某的行为()是一种违法行为,应受到法律制裁侵犯了程某的姓

4、名权侵犯了程某的名誉权行使了批评建议权A.B.C.D.答案:C 9.荣荣和肖肖是好朋友,荣荣将自己的日记给肖肖看,并要求为其保守秘密,但肖肖却公开荣荣日记的内容。荣荣对朋友不守信用很气愤。对此评价正确的是 ()肖肖的做法是不道德的肖肖侵犯了荣荣的隐私权荣荣太小心眼了,对朋友要宽容荣荣自己也缺乏隐私保护意识A.B.C.D.答案:C 10.小安的父母在她上小学六年级时离婚了,小安一直不想告诉别人。但是在一节心理课上,老师在一个活动中要求每个学生如实地说出自己的家庭情况。小安十分困惑,不知道该怎么办。你认为她应该()A.如实地说出自己的家庭状况B.始终保持沉默,用沉默对抗老师C.一言不发地离开教室D

5、.不说,因为这属于个人的隐私,课下和老师解释清楚答案:D 11.记者日前来到位于杭州市中心的浙江省广播电视电子电器市场,发现在一些经营“监控设备”的柜台上都放着一排大小规格不一的监控探头,其中最小的只有一个打火机大小。当记者向其中一家店主询问是否还有更小的摄像探头时,店主从柜台下拿出了一个仅有指甲盖大小的小探头,这就是所谓的“针孔摄像头”。这种摄像头虽然小,功能却很全,插上12伏的电源,再和电视机的输入端连接,电视机里马上就出现了清晰的图像。记者在一旁观察,所有购买针孔摄像头的人根本不用出示任何证件。当记者问及如果这些偷拍设备被不法分子用来干坏事该怎么办时,店主回答:“那就不关我们的事了。”对

6、此事认识错误的是()A.购买使用“针孔摄像头”是个人的自由,谁也无法干涉B.购买使用“针孔摄像头”不能侵犯他人的隐私C.在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个人隐私更容易受到侵犯D.保护个人隐私,不仅要法律,还要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准答案:A二、理解与分析12.王老汉的儿子王某平时虐待父母,横行霸道,经常欺侮乡邻。一天王某喝醉了酒回家,无故将王老汉殴打了一顿。等王某熟睡后,王老汉回想起平时儿子的所作所为,决定为民除害,于是用绳子将自己的亲生儿子勒死。事后人们对此议论纷纷,有人说王老汉大义灭亲,值得赞扬;有人说王老汉犯的是杀人罪,要判死刑。请你运用有关知识对此事加以评析。答案:王老汉的行为触犯了法律,侵犯了儿子的

7、生命健康权。任何人不得非法剥夺他人生命,即使大义灭亲也不允许,因为这是侵害生命权的行为。对于儿子的不法行为,王老汉应该运用法律武器予以制止,而不应该擅自剥夺他人生命。13.一天,中学生小华和同学两手空空地从超市出来,门口的报警器鸣叫起来,保安让小华再次通过报警装置,报警器仍然鸣叫。于是,保安人员将小华带到走廊询问,并强迫小华将衣服全部脱下检查。因没有发现任何物品,小华才得以回家。你怎样认识超市保安的行为?答案:保安的行为是违法的,他侵犯了小华的人身自由权利。法律赋予我们广泛的行动自由权,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侵害公民的人身自由,类似非法搜身、非法禁闭、非法拘禁等剥夺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为,都为

8、法律所禁止。小华应该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追究其法律责任。14.八年级的王林与张乐是同桌。一天下午,王林放在课桌上的手表不见了,便怀疑是张乐所为。放学后,王林硬将张乐拉到校外一隐蔽处,强行搜查张乐的身体和书包,没有找到手表,便将张乐打了一顿,并扣下张乐的日记本,扬言何时还表何时给日记本。第二天,王林在教室里说张乐是小偷,并披露了张乐日记本中的一些秘密,给张乐造成了很大的压力。(1)王林侵犯了张乐的哪些权利?(2)张乐应如何做?答案:(1)王林强行搜查张乐的身体、殴打张乐,侵犯了张乐的人身自由权利。王林在教室里说张乐是小偷,侵犯了张乐的名誉权;王林偷看张乐日记并传播其中秘密,侵犯了张乐的隐私权

9、。二者都属于侵犯了张乐的人格尊严。(2)张乐应要求返还日记本,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要求当地公安机关对王林进行行政处罚或要求学校给予王林行政处分。解析:这类题目属于事实材料式说明题。要选择切合材料反映问题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说明。此题要注意阅读材料,理解公民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的含义,照应材料详细回答,切忌理论和材料两张皮。15.(2010广东茂名)某校初二的学生小陈自恃家庭条件较好,总是讥笑甚至污辱班里部分同学。小单等三位同学怀恨在心,一天下课后,纠集社会人员共六人,在校外对小陈实施绑架勒索,并对其大打出手,致使小陈死亡。(1)请你评析小陈和小单的行为。(2)这起恶性事件给我们中学

10、生什么警示?答案:(1)小陈的行为侵犯了同学的人格尊严,应受到道德的谴责和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但却为此招来了杀身之祸。第一,小单同学面对侵害,不懂得用法律手段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第二,他对小陈实施绑架勒索,侵犯了小陈的人身自由权利,犯了绑架勒索罪;第三,伙同他人将小陈打死,侵犯了小陈的生命健康权,犯了故意杀人罪。因此,应承担刑事法律责任,受到法律的严惩。小单还是未成年人,因此,他应受到相应的司法保护。(2)这起恶性事件给我们中学生的警示:我们应自觉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团结友爱,与人为善。要增强法律意识,做到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用合法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解析:本题是一道案

11、例评析题,旨在考查对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和人格尊严权等法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解答第(1)问时,应该注意对二人的行为分开评析,进行多角度思考。解答第(2)问可以从道德和法律两个角度来回答。16.王老师是个责任心很强的教师,最近班上的一位同学来信特别多,加上这位同学的成绩又在不断下降,王老师心里直嘀咕。于是她拆开其中的几封信看了一下,好了解这位同学的具体情况。你怎样看待王老师的做法?答案:王老师私自拆阅学生的信件,侵犯了学生的通信秘密和个人隐私,是一种违法行为。她应该采取谈话、家访等适当的方式来了解学生的情况,对学生进行教育。解析:王老师的做法虽然用意是好的,但她这样做侵犯了学生隐私权,是不妥当的。我

12、们可以运用有关法律知识,给予合理评价。17.著名青少年教育专家孙云晓主张:“分数也应该是学生隐私”,即把考试分数作为学生的一项个人权利来尊重,而不进行通常的排序。这里又涉及到我们到底应以什么样的人才标准教育下一代的教育观念问题。许多发达国家早已将学生的学习成绩视为个人隐私,而隐私自然是不能公布的。请你谈谈对这一问题的看法。答案:个人信息属于个人隐私的重要内容,个人有权对自己的个人信息保密。主张将学生的考试分数视作个人隐私加以保护,不仅可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促进其健康成长,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三、体验与探究18.一天下午,李彬、何明、高强、赵海四位同学放学回家。走到学校附近的汽车站时,忽然听

13、见有人大喊“有人抢钱了”,只见一个手持尖刀的歹徒正抓着一个包向前跑,后边一位妇女大声呼救。下面是他们各自的反应:李彬见状迅速追上去,试图抓住歹徒。何明认为自己年龄小没有救助的义务,还是自身安全重要,于是扬长而去。高强赶快来到电话亭,迅速拨打了110报警。赵海发现旁边过来一队解放军,赶快跑上去请求帮助。在解放军和迅速赶到的人民警察的帮助下,歹徒被抓获了。(1)请从法律与道德等方面评价上述四种表现。(2)如果你遇到类似情况,应该怎么办?除非你能消除人类的爱国之心,否则世界就永远不会太平。萧伯纳答案:(1)李彬的行为属于见义勇为,是法律允许和社会道德鼓励的做法,但他没有注意保护自身生命健康安全,缺乏

14、机智灵活的方法。何明只知道关心自己,没有履行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义务,不关心他人的生命,是一种自私自利的表现。高强能及时报警,依靠公安机关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既保护了自身安全,又有利于打击犯罪。赵海善于借助社会力量,机智灵活地同歹徒作斗争,值得提倡。(2)本着敢于斗争和善于斗争的原则,说出既能保护自己安全,又能打击犯罪、保护他人生命健康的做法即可。19.某天法律热线接到刘女士的电话,她说她和张某一家是多年的邻居,但关系一般。去年底,张某买了一条狗,取的名字和自己5岁女儿的名字一样,都是叫“丹丹”。张某经常牵着她的狗在大院里散步,“丹丹、丹丹”地叫个不停。有时候,女儿和其他小朋友在外边玩,听见张某喊

15、“丹丹”时,以为是在叫她,跑过去后才知道是在唤狗,弄得十分尴尬,还常常引起其他小朋友的哄笑。刘女士也和张某交涉过几次,请她给狗改个名字。开始几次,张某不置可否,既不说给狗改名,也不说不改。多说了几次,她干脆说:“我的狗又不叫刘丹丹,怎么能说和你女儿同名呢?什么姓名权,没有听说过。我这只狗从小就叫丹丹,给它改个名字容易,但它听不懂,叫我今后怎么喊它?如果觉得影响了你女儿,非要改名的话,你就改你女儿的名字好了。”一番话说得刘女士无言以对。她想请个律师和张某打官司,让张某给她的狗改名,但又不知道打赢官司的可能性有多大。请你查阅有关法律条文,并与他人讨论“狗名与人名一样,是否属于侵权”。请说说你的观点。答案:我认为,张某的行为已经构成了侵权。因为,姓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