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要富有创新性.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9356788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阅读教学要富有创新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阅读教学要富有创新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阅读教学要富有创新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阅读教学要富有创新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阅读教学要富有创新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阅读教学要富有创新性.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阅读教学要富有创新性织里实验小学 金欣通过新课程的学习,特别是创新教育理念,颇有感触,深深地感受到创新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一部创新的历史。在21世纪,生命科学、通讯技术、航天技术、海洋能源等新一代高科技的应用技术在数量质量上将对经济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创新就是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生命,创新是一个国家立于不败之地的基石,惟有创新,才有强大;惟有创新,才有生机;惟有创新,才有国际地位。创新要靠人才,开发人的创新素质,基础要靠教育创新。小学创新教育是精心开发儿童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为本的素质教育。一、更新观念,重视培

2、养学生的创造力。创造力主要由敏锐的观察力,集中的注意力,高效的记忆力,创造想象力,批判性评价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监控能力和创造性技能等因素组成。创造力教育是在各种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环境里,以开发个体创造能力为根本宗旨的一种科学教育体系。素质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相对立的一种教育模式,是科学的、前瞻的、现代的教育,是以培养和塑造人的综合素质为目标的复会型教育,创造力教育则是以培养和开发个体创造力为目标的现代教育,是启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有效杠杆,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小学创新教育目标的实现,任务的落实,创新能力的培养,最终要通过教育活动来完成。二|、语文学科教学创造性作为一

3、名小学语文老师,应该将创新教学落实到语文教学活动中去,小学是具有创造性的活动,尤其是小学阅读教学更具有创造因素。因为语言是人们交际的工具。语言本身就有严格的规范性,同时,人们在交往过程中,随着交往的需要,会表达出丰富多样的语言样式。从目前小学阅读教学的实践来看,阅读教学的创造性还很不够。表现在学生学习方面主要是:学生的思维不够活跃,课堂提问很少,提问的思路不开阔。教学中,以一种教学模式去套教材,课课是一种模式,这样就显得机械死板。受教学参考资料的束缚太大,如考试都要以教学参考资料上的要求做标准,否则即给扣分。因此教师教学不敢有半点灵活,更是缺乏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民主环境。三|、教学中要培养学生

4、语言的创造性。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的内涵,思维只有通过语言才能表达。在教学实践中,有时以训练创造思维为主,发展学生语言的创造性;有时以创造性的语言训练为主,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总之,二者总是统一的。有人总是把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割裂开,那是不正确的。下面谈谈以发展创造思维为主的语言训练。(一)、丰富学生语言表象,积累语言素材儿童的语言表象丰富了,就会促进其思维,特别是孩子的形象思维的发展。注视学生的观察活动,其目的就是为积累表象,促进他们语言的能力。平时加强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进行观察,孩子的眼界就会开阔的同时,他们的思维就会活跃起来,会获得丰富的表象。如秋天到了,引导儿童观察花草树木的变

5、化。要求把看到的说出来或写下来。例如:我们来到农村,走进秋天的田野,看到一往无边的稻田,让他们说说这稻田象什么?有的说象大海,波浪起伏,有的说是一块金色的大地毯.看到树叶正在风中飘落,他们的有的说是蝴蝶在翩篇起舞(二)、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增强语言的创造性如果学生在阅读中的想象力差,往往对课文的情景理解不具体。表现在说话、作文中就不会具体生动。想象力丰富的学生,会浮想联翩,思维活跃,创造力强,学习生动活泼。儿童想象力的发展,最初一般具有复制或再现的性质,逐步发展其独立性和创造性,创造性成分会日益增多。由于儿童的知识的限制,其想象的逻辑性和概括水平不会很高。儿童想象的发展主要靠生动如画的语言。口头

6、语言通过声音传导意义,由听觉接受;书面语言通过文字传导意义由视觉接受。不论是由听觉还是由视觉接受的信息,对语言所体现的景物、事物、人物,要能实现其具体效果,是需要通过学生的想象才能实现的。因此在教学中的我们应该:1、充分运用教材中生动、优美的语言,诱发学生的想象。在引导学生阅读时,一方面唤起学生的表象和联想,边读边想象课文所写的人物、人的具体情境,把课文所写的在头脑中形成画面;一方面要学习作者运用了哪些色彩鲜明、具体生动的语言,写出了这个画面。2揭示关键词句的内涵,唤起学生的想象。有的词句不是一看即明白,必须将词句内涵揭示出来,使学生理解该词句的比喻之义、含蓄之义、言外之义,以唤起学生的想象和

7、联想。在启发学生的想象时,学生还会想出更多的内容。3教师的语言生动、形象、鲜明、准确,才能唤起学生的想象。教师要善于把学生头脑中积蓄的表象再现出来,要善于给学生一些联想的条件,善于给学生描绘、设计出一些情境,使学生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想象,使学生听教师读、讲,如身临其境。如教师的语言干巴巴,就是有好的教材,也不会发挥教材应有的作用。想象与情感分不开,只有情感充沛,想象才会丰富。因此,教师的语言要充满感情,要以富有感情的生动语言,唤起学生的想象。四、培养学生的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1、鼓励质疑,激发求异思维和创造意识。有人说,没有提问,就没有回答。一个好的提问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这话是千真万确的。

8、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若能发现和提出问题,说明他的思维是广阔的、灵活的,并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多鼓励学生发问,诚恳地欢迎学生提出问题。2 教师要善于设计多种形式、多层次、多答案的练习。鼓励学生动脑筋说自己的话,不要人云亦云,别人说了,你就不要重复。日久天长,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创造性就会得到发展。五、培养学生语言的创新性(一)扩展性的语言训练教学中要多一点扩展,这样学生的语言、知识、思维就会丰富起来。1扩展词汇,发展语言。学生语言发展的标志之一,就是词汇量的丰富。学生词汇掌握了就会促进语言的发展。进行生动活泼的词句训练,丰富学生词汇,发展他们想象力和创造思维,同时也为理解该段启动了学生的情绪,尤其是使学生理解了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词,对学生的说话、作文帮助甚大。2扩展句子,发展语言。学生语言发展的基础是掌握好句子。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学生能把句子说好或写好,就会为作文打下牢固的基础。尤其是扩展句子,既是连句成段、成文的基础,也是使思维发散和深化的过程。一般可以运用给连词造句,几个连词连用,说说出或写出连贯的句子,思维就展开了。教师的劳动价值在于不断培养出为社会作贡献地创新人才,教师的劳动价值要得以展示,需要不断进行教育创新,大胆探索,勇于实践,相信,一定能找到一条教育创新的前进之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