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市庆南开中学2023学年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9353665 上传时间:2022-09-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市庆南开中学2023学年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重市庆南开中学2023学年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重市庆南开中学2023学年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重市庆南开中学2023学年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重市庆南开中学2023学年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市庆南开中学2023学年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市庆南开中学2023学年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期中模拟测试卷考试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检查装置气密性B熄灭

2、酒精灯C量取液体D移走蒸发皿2下列过程中不涉及缓慢氧化的是( )A醋的酿造B动植物呼吸C农家肥的腐熟D酒精安静燃烧3在一定质量的氯酸钾中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加热到不再产生气体为止,下列相关量与反应时间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BCD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B人体、地壳、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都是氧元素C面粉、蔗糖灼烧后都变成炭黑,说明它们都含碳元素D金刚石、石墨都由碳原子构成,但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故化学性质不同5如图所示的公共图标中,与消防安全无关的是( )ABCD6常见物质中,由原子构成的是( )A铝B二氧化碳C氢气D水7下列关于“物质用途性质”的说法,其中

3、不正确的是()A氧气火箭发射可燃性B干冰制冷剂升华吸热C氮气食品防腐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D稀有气体霓虹灯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8下列有关分子与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原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B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C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则不能 D分子可构成物质,原子也可直接构成物质9下列属于化学研究内容的是Aiphone系统的升级 B合成新材料,使制作的电脑更轻C基因图谱的研究 D凸透镜成像规律10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相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氧气的含量:空气呼出的气体二氧化碳的含量:空气呼出的气体水蒸气的含量:空气呼出的气体ABCD11括号内是区别下列各组常

4、见物质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A蒸馏水与食盐水(过滤)B二氧化碳和氮气(燃着的木条)C氧化铜和二氧化锰(观察颜色)D蒸馏水和白醋(闻气味)12下列有关氧气的“自述”错误的是 ()A我具有可燃性B我不易溶于水C我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D我能供给呼吸13关于原子和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C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D分子之间没有间隙14下图是某市河水净化制自来水的主要步骤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步骤1可除去难溶性杂质BX试剂可以是活性炭C步骤可杀菌、消毒D净化的水为软水15亚硒酸钠能减缓人体衰老,亚硒酸钠中硒元素的化合价为A+2B+4C+5D+6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

5、小题,共6分)16某同学为了探究氧气的性质,做了如下实验。收集两瓶氧气后正放在桌面上,盖好玻璃片后备用。(1)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其中一个集气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2)另一瓶氧气用于做如图所示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该实验的现象是_,而铁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是因为_;(3)此实验有一个明显的不足会造成的后果是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组成的混合物15.5g装入试管中,加热制取氧气,待反应完全后将试管冷却、称量,剩余固体物质为10.7g,计算:(1)反应产生氧气的质量是_?(2)10.7g固体物质中有哪些物质?各多少克?_18(8分)分别对80g20

6、%的硝酸钾溶液进行如下操作,请计算出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加入20g水:_。(2)加入20g硝酸钾,完全溶解:_。(3)加入20g10%的硝酸钾溶液_(写出计算过程)。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实验探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在“水的组成”学习中,可以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如图)得到氢气。请写出试管1中气体的检验方法以及试管2中气体检验原理的化学方程式。_(2)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实验室常用“锌与稀硫酸常温条件下反应制取氢气”。下面装置中可用于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是_(填字母),理由是_。若使用该发生装置和F装置相连,则氢

7、气应从_端通入(填a或b)。若用B装置制取氧气时,反应中想得到平稳气流可以将换为_。(3)缺钙能导致儿童发育不良。小明同学从食物中摄入钙元素的量不足,每天需要服用2片某种钙片。该钙片标签的部分内容如图所示(假设钙片中只有碳酸钙含有钙元素),若小明改用喝牛奶(每100m1牛奶中含钙0.10g)来补充钙,每天至少需要喝_毫升牛奶。(4)将15.9g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装入试管中,加热制取氧气。待反应完全后,将试管冷却,称量,可以得到11.1g固体物质。则原固体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_。2023学年模拟测试卷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A【答案解析】A、

8、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正确;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错误;C、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仰视刻度,错误;D、正在加热的蒸发皿温度较高,为防止烫伤手,不能用手直接拿热的蒸发皿,应用坩埚钳夹取,错误。故选A。点睛:量筒使用考试注意事项有:1不能加热和量取热的液体,不能作反应容器,不能在量筒里稀释溶液;2量液时,可将量筒倾斜,用倾倒的方法把所量液体倒入,边倒边看液面与刻度线,当液面接近所需刻度线时,应将量筒放平,换用胶头滴管向里滴加,边滴边看,直到量筒内液体的凹

9、液面的最低处与所需刻度线保持水平为止;3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跟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体积。2、D【答案解析】缓慢氧化是进行的很慢的氧化反应,甚至不容易被察觉。【题目详解】A.醋的酿造属于缓慢氧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 动植物呼吸属于缓慢氧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 农家肥的腐熟属于缓慢氧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 酒精安静燃烧是剧烈的氧化反应,此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3、C【答案解析】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为氯化钾和氧气,此反应中的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其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题目详解】A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锰元素的质量不变,但是随着反应的进行固

10、体的质量在减少,所以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增大,到氯酸钾完全分解后,才不再改变,故错误;B氧气的质量随时间的延续而一直增大是错误的,当氯酸钾完全分解时,氧气的质量便不在发生变化,故错误;C随着反应的进行,固体的质量减少,当氯酸钾完全分解后,固体的质量不再改变,故正确;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保持不变,故错误。故选C。4、D【答案解析】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还可能是混合物,例如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故说法正确;B、人体、地壳、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都是氧元素,故说法正确;C、面粉、蔗糖灼烧后都变成炭黑,都生成了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说明它们都含碳

11、元素,故说法正确;D、金刚石、石墨都由碳原子构成,由于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故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相同,故说法错误。故选D。【答案点睛】本题考查了单质的概念,人体、地壳、海水中元素的含量分布情况、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常见碳单质的种类和性质,难度不大。5、B【答案解析】A、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吸烟标志,与消防安全有关,故A错误;B、图中所示标志是节水标志,与消防安全无关,故B正确;C、图表示易燃物,容易发生火灾,与消防安全有关,故C错误;D、图表示禁止放油桶等易燃物,如果放了容易发生火灾,与消防安全有关,故D错误。故选。6、A【答案解析】A、铝是金属单质,是由铝原子直接构成的,故A正确;B、二氧化碳

12、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故B错误;C、氢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故C错误;D、水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D错误。故选A。7、A【答案解析】A. 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的俗称,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可做制冷剂; B. 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填充在食品包装袋内,能使食物隔绝氧气,防止食物因缓慢氧化而变质;C. 氧气有助燃性,在火箭发射做助燃剂; D. 稀有气体在通电条件下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常用作电光源。选C8、C【答案解析】分子、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A选项正确;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

13、小微粒,B选项正确;分子构成物质时,分子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构成物质时,原子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C选项错误;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如水分子可以构成水,原子也可以构成物质,如金属原子可以构成金属单质,D选项正确。故选择C项。9、B【答案解析】A、iphone系统的升级是信息技术研究的内容,故A错误;B、合成新材料属于制取的新物质,也属于化学研究的内容,故B正确;C、基因图谱的研究是生物学研究的内容,故C错误;D、凸透镜成像规律,属于物理写研究的范围,故D错误。故选B。10、A【答案解析】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所含成分相比有:氧气的含量多,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含量少,因为人体吸入通过呼吸作用消耗

14、空气中的氧气,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故选A。点睛:了解吸入和呼出气体的不同,才能正确解答。11、D【答案解析】A. 蒸馏水与食盐水均为液体,不能通过过滤区别,方法错误;B. 二氧化碳和氮气均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不能使用燃着的木条区别,方法错误;C. 氧化铜和二氧化锰均为黑色固体,不能通过颜色区别,方法错误;D. 蒸馏水无色无味,白醋会散发特殊刺激性气味,可以通过闻气味区别,方法正确。故选:D。【答案点睛】在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然后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才能鉴别12、A【答案解析】A、氧气是能支持燃烧的气体,不具有可燃性,故错误;B、氧气的溶解性是不易溶于水,故正确;C、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点燃的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故正确;D、氧气的用途主要有两个: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故正确;故选A。13、B【答案解析】A. 有些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如金属物质、固体非金属等;故A不正确;B.分子是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