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9348799 上传时间:2024-01-23 格式:DOC 页数:62 大小: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最新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p 本班共有学生 52人,多数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对道德与法治这一学科很感兴趣。由于本班留守儿童较多,缺乏家庭教育,导致了少部分的学困生,这就要求教师加强对学困生的教育和引导,让他们尽快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二、教材分析p 教材编排分为四个单元:一单元 ( 我们的守护者),二单元(我们是公民),三单元(我们的国家机构),第四单元(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教材内容围绕法律、法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基本制度、国家机构等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整体。课文通过插图和典型事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

2、程中,体会自己受到法律保护的同时,也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做一个合格的小公民。三、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懂得生活离不开法律、法规,。同时也要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权利。2.树立宪法意识,了解法律的作用,体会自己受到法律保护的同时,也应当遵守法律,法规。3.识记宪法、国家机构的含义、组织体系,设置。4.初步了解自己拥有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树立有权利也有义务的观念。5.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品德和学习习惯,乐于探究和热爱生活的儿童。四、教学重难点 1.要求学生懂得生活中离不开法律、法规,要做守法的公民。学会利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2.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以便参与社会的能

3、力。3.让法治意识贯穿于学生的生活,切实做好学生良好的品德和习惯养成教育。4.认知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树立宪法意识。五、教学措施 1.让“四种能力”的培养贯穿于课堂教学,转变过去满堂灌的教学观念。2.课堂教学应体现对儿童的尊重,理解和关注,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道德与法治。3.建立学习小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孩子们在实践中体验,在交流中感悟,享受健康的学习生活。4.用课件进行教学,力求课堂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品质,及时与学生沟通,搞好师生关系。六、教学进度与课时分配:单元名称 内容 课时 周次 第一单元 我们的守护者 1.感受生活的法律 2.宪法是根本法 2 2 1-3 第

4、二单元 我们是公民 3.公民意味着什么 4.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2 2 4-6 第三单元 我们的国家机构 5.国家机构有哪些 6.人大代表为人民 7.权利受到制约和监督 2 2 2 7-10 第四单元 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 8我们受特殊保护 9.知法守法依法维权 2 2 11-14 期末复习 15-考试 第一单元 我们的守护者 1.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认识法律是什么。2.了解中华人民共 和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知道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与少年儿童有关的法律法规。3.了解法律规定了人们的权利和义务。能力目标 1.积累与自己息息相关的法律。

5、2.认识以法律为代表的社会规则。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够正确认识学习和生活中有哪些权利,并体验用相应法律、法规维护自身权利,以及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课前准备:学生课前完成课前预习案。准备课件、课堂练习案和课后拓展训练案。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目标解读、预习反馈 1.导出新课,解读导学案的学习目标:(1)课件展示与法律有关的图片。(2)调查同学们所了解到的法律规定了我们的哪些权利。(3)除了权利,还规定了哪些义务? (4)法律与道德、纪律的区别在哪里呢? 2.检查课前预习案的“预习自测”部分,学生汇报。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疑难问题”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说一说,你接触过法律吗? 2

6、.你觉得国家的法律和学校纪律有何不同? 3.与我们小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有哪些? 小组内合作,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精讲点拨。三、精讲点拨、学科建模 利用课件教学:1.课件出示第 2 页图片,列举生活中我们了解的法律,以及给我们所规定的权利。2.课件出示图片,了解法律给我们所规定的义务。3.课件出示第 4 页的活动园。交流:你是如何看待法律和纪律的?你认为违反法律的后果和违反学校纪律的后果是一样的吗? 4.过渡:道德与法律,是基本的社会准则。对社会而言,它们如同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课件出示第 4 页的 阅读角。)小结:通过学习阅读角,正确认识道德与法律的在我们生活中的关系与作用。

7、5.无论在学校、家庭,还是社会生活中,处处都有法律伴随着我们。(课件出示生活涉及法律的图片)小组讨论:我们的亲人或亲戚,了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中都涉及哪些法律? 小结:法律调整社会关系,保护合法权益,维护公共秩序。大到国家的政治生活,小到个人的家庭生活,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四、当堂训练、巩固新知 利用课堂训练案,当堂达标,巩固所学。五、归纳总结、拓展提升 1.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分发课后拓展训练案,如果有时间就当堂完成一部分必做题。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了解不同的法律调解不同的社会关系。2.体会法律的作用。能力目标 1.区分自身生活中所蕴含的法律范畴。2.

8、学习用相应的法律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够体验用相应法律、法规维护自身权利,进一步认识法律公平正义的内涵。课前准备:学生课前完成课前预习案。准备课件、课堂练习案和课后拓展训练案。教学过程:一、目标解读、预习反馈 1.导出新课,解读导学案的学习目标:(1)课件展示生活中涉及法律的图片。(2)调查家人或亲戚,了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中都涉及哪些法律。(3)区别认识刑法、民法和行政法,区分它们各自的规定? (4)实地采访,了解我们的学校生活会涉及哪些法律,这些法律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5)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感受生活中的法律的第二课时。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至少要达到以下两个

9、目标:1.了解与我们生活关系密切的刑法、民法和行政法的特点。2.知道法律对我们生活的作用,感受法律的公平正义。2.检查课前预习案的“预习自测”部分,学生汇报。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疑难问题”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与我们小学生息息相关的法律有哪些? 2.有人说:“法律不外乎人情,打官司又很麻烦,我们尽量别打官司”,这种说法对吗? 小组内合作,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精讲点拨。三、精讲点拨、学科建模 利用课件教学:1.课件出示第 6 页阅读角,明确刑法的发展及作用,进一步明确当今刑法的作用及大体规定。2.课件出示第 6 页相关链接,了解民法的作用及大体规定。结合图片进一步明确民法对于我们生活的相

10、关保障。3.同上方法进一步了解行政法及其作用。4.小结:在法律的大家庭里,这些不同的法律调整不同领域的社会关系,发挥不同的功能。它们规范着人们的行为,保障者社会的生产、生活秩序。5.课件出示第 8 页活动园,将有关情景与相应的法律连接。将所学理论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进一步区别掌握刑法、民法和行政法与我们生活的联系及所起作用。6.过渡:作为社会生活中的基本规则,法律为我们设定了行为准则,提供了外部保障,维护者我们的正常生活。(课件出示第 10 页的 阅读角。)小结:通过学习阅读角,正确认识法律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7.无论在学校、家庭,还是社会生活中,处处都有法律伴随着我们。(课件出示法律维护我们合

11、法权益的图片)。情景讨论:生活中遇到法律问题,如何维权。8.课件出示相关链接,了解法律援助。小结:法律明确我们的行为方向,指引我们的行为方向,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让我们在法律的指引和保护下,个人和家庭快乐、幸福,社会与国家公正、和谐。四、当堂训练、巩固新知 利用课堂训练案,当堂达标,巩固所学。五、归纳总结、拓展提升 1.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组织一次“法律故事会”,讲一讲自己知道的或经历过的与法律有关的故事,说说它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3.发课后拓展训练案,如果有时间就当堂完成一部分必做题。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2.宪法是根本法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

12、大法。感受并识记 国家 宪法日。2.认识到宪法具有最高权威,神圣不可侵犯,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能力目标 1.了解宪法的主要内容。了解国家宪法日的由来。2.组织一些活动宣传国家宪法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组织活动感受宪法日的重要意义,认识宪法的法律效力及权威 。课前准备:学生课前完成课前预习案。准备课件、课堂练习案和课后拓展训练案。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目标解读、预习反馈 (一)猜谜游戏 ,导入话题 1.师:首先进行一个猜谜游戏,谜语是:排行我老大,国法之根本;子由母产生,冲突我有效。请问谜底是什么?(生齐答:宪法)2.教师问:到底谁在法律家族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呢?(学生可能回答

13、:宪法)好,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宪法,了解宪法。板书课题: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3.导出新课,解读导学案的学习目标:(1)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感受并识记宪法日。(2)认识到宪法具有最高权威,神圣不可侵犯,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3)通过组织活动感受宪法日的重要意义,认识宪法的法律效力及权威。(4)探究二十世纪以来中国发生的伟大历史变革。4.检查课前预习案的“预习自测”部分,学生汇报。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疑难问题”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宪法的地位和作用? 宪法是国家的_。是制定其他法律的_,它规定了一个国家的根本_和根本_,规定了公民所享有的基本_和必须履行的基本_。宪法也规定了行使国

14、家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具有最高的_、 _、_。2.我国现行宪法颁布时间?哪天规定为国家宪法日? 3.国家宪法日的设立,不仅是增加了一个纪念日,更是全民的宪法_、 _、_,有助于形成举国上下_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_。小组内合作,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精讲点拨。三、精讲点拨、学科建模 利用课件教学:1.课件出示 国家宪法日 图片,了解的 宪法地位 ,以及 国家宪法日的由来。2.课件出示图片,了解 国家宪法日宣传活动。3.课件出示第14页的活动园。列举国家宪法活动日的活动主题。4.过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浴血奋斗的结果。(课件出示第15页的“新中国伟大历史变革”

15、。)小结: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5.了解宪法的主要构建内容。(课件出示宪法目录)小结:国家宪法日,一年只有一天。我们要通过丰富多彩的宪法宣传教育活动,我们能够更好地学习宪法,了解宪法。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更要做到遵守宪法,维护宪法,保证宪法实施。四、当堂训练、巩固新知 利用课堂训练案,当堂达标,巩固所学。五、归纳总结、拓展提升 1.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说说宪法的主要内容。3.分发课后拓展训练案,如果有时间就当堂完成一部分必做题。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1.认识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2.认识到宪法具有最高权威,神圣不可侵犯。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