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2月听课札记.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9344252 上传时间:2024-01-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6年2月听课札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06年2月听课札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06年2月听课札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06年2月听课札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06年2月听课札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6年2月听课札记.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6年2月听课札记 札记1今天听了两节四年级的课,两位老师上的都是藏克家的诗歌少年。学生在课堂上截然不同的表现再一次让我深刻体会到语文教师个人语文素养是多么重要。两位教师对诗歌的教材的理解上有着较大的差异,一个领会了诗歌的主旨,感受到了诗歌中对少年美好年华的赞颂和殷殷期望,让少年读者感受到少年的朝气蓬勃,少年的意气风发,少年的前程远大同时深感责任重大。另一位教师对诗歌把握不够,认识肤浅,孩子们读诗也读得浅陋,浮于表面。课后,我跟两位教师谈听课的感受,我首先问她们这节课的目标是什么?果然第一个老师说她的目标是认识比喻句和破折号。她纯粹从知识的角度来理解文本,她的出发点就是让学生在这节课中了解

2、这些比喻句,理解破折号的用法。所以开课后,读第一小节就让学生去分析这些句子和平时的比喻句有什么不一样,去理解破折号的用法。学生脱离对语言文字的感悟,生硬地去学习所谓的语言知识,结果是学生没说清楚,教师也不明白到底要学生掌握什么。基于对课文肤浅的认识,教师的教学也流于表面,以“这篇文章你最喜欢哪些地方”这个问题来组织教学,让学生读自己喜欢的地方,说自己喜欢的原因。结果学生的回答让人哭笑不得。比如:少年 像小鹰初展新翅,试着向高处翱翔。学生说喜欢的原因是“小鹰变大,可以飞到全国各地。”教师听到这样的理解没有任何的引导,只是问学生“能把你的梦想读得更远一些吗?”学生的回答可以说对这句诗背后含着的意思

3、没有理解,只是由着自己的想法说,当然学生这样说没有问题,关键要分析学生理解这么肤浅的原因是什么?这与教师的设计很有关系,教师没有给学生任何深入思考的问题情境,学生回答后也没有恰当的引导,教师对这样学生这样的理解听之任之,没有任何的引导和提升,说明教师自己对教材的把握也是糊涂的,没有基本的预设,没有点拨与引导。所以后面学生的发言也沿袭这个孩子的思考方式,一个孩子说喜欢把少年比作太阳、源泉、小树的段落,喜欢的原因是“如果没有太阳,天空就是黑暗的,没有水,就没有河流,没有树木,人就不能呼吸新鲜空气”面对这样与诗歌主旨毫无关联的发言,教师竟然也不做任何表态,学生这种对诗歌的任意曲解随着课的进行也在继续

4、:“少年,是一只一只乳虎,全身是劲,猛冲猛撞”学生竟然说“我喜欢的原因是我本身就是猛冲猛撞的人。”哀哉,这样一首充满豪情、意境深远的诗歌就听任孩子们停留在这样肤浅的认识上,让人痛惜! 另一位老师则把目标定位在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包含的感情。教师在教学诗歌时,没有简单地喜欢哪节读哪节,而是让学生在整体把握诗歌的基础上,“想一想,这样写是为了突出少年的什么特点。”给学生独立读诗思考的时间,又给了学生交流的时间,同样四年级的学生,在老师恰当而有深度的问题情境中,能深入到诗歌的语言文字中去,感受诗歌的内涵。同样是“少年像小鹰”,学生读出了自己对诗歌的一定深度的理解,一个孩子说:“少年像小鹰一样不断

5、获取新知识,接受新的事物。”又一个孩子说:“少年对自己很有自信,相信自己能飞得更高远。”两个孩子从不同的角度谈了自己的理解,可以说都是自己的体验,这些体验也正是诗人想要告诉孩子们的。教师此时也用自己的语言升华孩子的体验,教师说:“是啊,老师想到一句话初生牛犊不怕虎,小鹰向高处翱翔,充满自信。他们有远大的前程。”在同学们和老师们这样有质量的交流对话中,孩子们对语言的感悟力才会逐步提高。 课文的小节结构相似,教师在教学中注意根据不同的内容设计不同的形式,让学生学起来不觉得枯燥乏味,比如:第一节和第六节诗重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上,第一节让学生体会“冒”字的用法。第六节通过比较三组句子让学生感受到文中比喻

6、句好在哪里:少年像刚磨好的刀刃,发出闪闪亮光;少年像刚磨好的发出亮光的刀刃;少年像刀刃。学生通过辨析很快发现第三句缺乏描写,第二句修饰部分太长,读起来别扭。第一句则显得干脆利落,恰当地把少年的特点表现出来。这些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也是和对诗歌意思的体会有机融为一体的,不是孤立的。 对最后一节“少年是人中的英秀,未来的希望”,这是全诗中比较难理解的部分,教师没有让学生去分析,而是给学生补充了课外阅读材料少年中国说中部分内容,和学生一起学习,以此来促进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巧妙地突破难点,学生获得了比较深刻的体验,感受到少年身上的责任。札记2今天又到四年级听课,两位老师都上的小松树,课文通过讲小松树努力生

7、长,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站得更高,才能看得更远。听着第一位老师的课,感觉味道很淡,一位老师的课在学习字词后,引导学生找出含义最深的一句话“只有站得更高,才能看得更远。”然后让学生找出小松树成长经历了几个阶段,教师只重视结果,没有引导学生总结方法,不重过程。再让学生小组学习:小松树经历了这几个阶段中是什么样子的?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然后就是教师引导学生逐段地读书,就是围绕课文内容提些问题,回答问题。这些问题没有任何的思考价值,也没有任何的语言训练。学生不需要老师,就能很快读懂这些内容。可教师就花了一节课时间让孩子学这些一读就懂的。这样的语文课效率从何而来? 另一位老师面对这样一篇浅显的课文,依

8、旧按部就班地两课时学完。第一课时,学生初读,学习了两个自然段。课堂容量太小。 两位老师都没有认真地钻研教材,设计教法,孩子们在这样的语文课上收获太少。课后,我问年级另一位教师,她是怎么上的:她站的高度完全不同,她抓住小松树成长过程中“变”和“不变”两个方面让学生读书体会,“变”的是每次长高后看到的风景不一样,“不变”的是小松树的想法始终是想长得更高,看得更远。学生在“变”与“不变”的比较思考中自然而然地悟到文章要说明的道理:“站得更高,才能看得更远。”札记 3 今天听了一节白杨,教师比较理性地带着学生去了解戈壁滩的环境,认识白杨的外形,体会爸爸心中的白杨的特点。整个课堂给人的感觉文学味差了点,

9、如果不把课文当作一个教育孩子的材料来看待,而是当作文学作品来赏析,那么感觉一定不一样。 这篇文章不单纯是写物,写白杨其中夹着叙事,并且有人物在里面,读这篇文章应像过电影一样:飞沙走石,尘土漫天的戈壁;一列火车轰隆轰隆地开过来,窗前闪过一棵棵白杨的挺秀的身影;镜头拉到火车里,父子三人看着窗外一闪即逝的白杨,在热烈交谈着这样把学生带到那样一个规定的情境里去,文章的文味才会出来。学生读出了文章的味道,作者通过文章要表达的情怀自然而然就了解了。札记听了两节十六年前的回忆,两位老师的课各有特点,下面从相同和不同两方面来谈谈听课的一些体会。相同点:1、两位老师这节课都是上的李大钊在法庭上的表现这部分内容,

10、读这部分内容应该抓的几个点,两位老师抓得都比较准。一是见面时,对父亲的描写,二是父亲对我们的态度和在法庭上说的话。2、二是两位老师上课都饱含激情,学生学习也都很投入,但是都让人感觉到学生在远观课文,而不是走进文本。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两位老师都过于强调李大钊的忠于革命,无所畏惧,沉着斗争,而没有考虑到这篇文章写的很平实,是作者亲眼所见,李大钊的品质是从最平淡的描述中感受到的,文章的真实体现在这里,动情的更是这些,那么学生阅读起来会显得更加困难。但是如果教师抓住这些平实之处不仅体会李大钊的伟大,还体会李大钊为人夫、为人父的普通人的情怀,学生是心灵深出的那根琴弦是否会被触动?李大钊的形象是否更立体、

11、更丰满呢?不同点: 在教材的处理上,各有精彩的可圈可点之处。一位老师在处理李大钊对家人“一瞅一望”时,深情地说:“父亲一瞅一望,此时无声胜有声,此刻,他想说什么呢?”孩子们的回答引经据典,高亢激昂:“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死得其所。”“你们把人民、祖国、共产党记在心中。”“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从孩子们的回答中看出来他们体会到了李大钊心中那种伟大的力量,通过想象李大钊说的话对李大钊的形象有了更鲜明的印象。另一个老师在这里却设问:在这样的法庭上父亲没对我们说一句话,是父亲无情吗?忘了我们吗?显然这样的设问与文本内

12、涵、与当时的课堂氛围都不协调,学生也只能揣摩老师问话中需要的答案,而不是用心去体会李大钊此时此刻的心境。 另一位老师在组织课文的阅读上很有特点,抓一句话“一种伟大的革命力量”整体把握课文,引导学生读上下文,前后文,不仅读了法庭上,把前面全部都带动起来读,通过读,学生能领会到这不是一句空话,是一直贯穿下来的,在点点滴滴,在时时处处。教师的课堂组织教学相当精彩:师:哪个组同学交流一下,让你印象深刻、最受感动的是哪些语句?生:“父亲瞅了瞅我们”父亲的心里只想着革命事业,对这种可怕的死刑视死如归。生:“乱蓬蓬的平静而慈祥的脸”受到艰苦的刑罚,却保持这种态度说明心理被这种精神占领。生:李大钊同志坚贞不屈

13、,化悲痛为力量。师:他的心被这种伟大力量占据,读这段话,你为他的思想,表现震撼了吗?读了之后还有什么想法,说一说。生:联系上文“局势越来越严重 这里的工作这么重要,我怎么能离开呢?”说明父亲对革命事业的坚定,十分平静,很佩服李大钊。师:是因为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找到上文联系很好。把两段话结合起来读,看一看是一种怎样的力量。这种力量伟大吗?伟大在哪里?生:第26段“我抢着说”看出来这种伟大的力量感染到作者,对革命事业的信心让我变得机智勇敢。生:把26段和21段对比:“我忍不住喊出来”“是的,我是最大的”看出21段作者为父亲担心,体会到父亲的安定和对革命事业的信心后,不告诉敌人她还有个哥哥,

14、让哥哥继续革命事业。师:这力量的确伟大,影响着在法庭上的作者,正是因为有这伟大的力量,1927年春天,局势很紧张时生:“父亲每天晚上回来很晚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师:在工友被抓时,母亲劝父亲走,父亲却生“不是常对你说吗?我哪能离开呢?”师:所以才会在父亲被捕时,敌人夺下手枪,他生:“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师:在今天的法庭上,父亲更是这样做的,他是怎么做的呢?生:“父亲瞅了瞅我们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师:这是一种多么伟大的力量,所以也给作者带来了深远的影响。由一句话回顾了全文,这是真正意义上的从整体入手。师生包含激情的对话,有气势,有震撼力,一句抽象的话变成了血肉丰满的画面,一种抽象的精神变得可以感受、可以触摸。札记5由于对前两位老师的小松树有些想法,特别想听一听年级其他教师的这一课,因此安排了一位优秀语文教师上这一课,请其他教师一起来听。札记6小溪流的歌札记7游园不值札记8村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