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工艺流程作业指导书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9311811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工艺流程作业指导书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生产工艺流程作业指导书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生产工艺流程作业指导书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生产工艺流程作业指导书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生产工艺流程作业指导书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产工艺流程作业指导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工艺流程作业指导书(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北普龙消防设备有限公司 Q/PL3-2014生产工艺流程作业指导书第 A 版编制:审核:批准:2014年 月 日发布 2014年 月 日实施工艺作业指导书目录 总2页 第1页序号编号标题修订状态页码1Q/PL3-01自动制管作业指导书02Q/PL3-02五吨行吊吊装作业指导书03Q/PL3-03灭火器筒身剪切下料作业指导书04Q/PL3-04灭火器上下封头冲压成形作业指导书05Q/PL3-05灭火器底座冲压成形作业指导书06Q/PL3-06灭火器底座冲孔作业指导书07Q/PL3-07灭火器底座切边轧筋作业指导书08Q/PL3-08灭火器底座打码作业指导书09Q/PL3-09灭火器底座钻孔作业

2、指导书010Q/PL3-10灭火器筒身焊接定位缺口冲压作业指导书011Q/PL3-11灭火器筒身卷圆作业指导书012Q/PL3-12灭火器筒身直焊作业指导书013Q/PL3-13灭火器筒身收口作业指导书014Q/PL3-14灭火器环焊作业指导书015Q/PL3-15灭火器补焊作业指导书016Q/PL3-16灭火器水压检验作业指导书017Q/PL3-17灭火器气密性检验作业指导书018Q/PL3-18灭火器底座装配作业指导书019Q/PL3-19灭火器机械除锈作业指导书020Q/PL3-20灭火器表面喷涂作业指导书021Q/PL3-21灭火器组装作业指导书022Q/PL3-22灭火器浸水检验作业

3、指导书023Q/PL3-23灭火器气压稳定性检验作业指导书024Q/PL3-24灭火器包装作业指导书025Q/PL3-25灭火器装卸作业指导书026Q/PL3-26推车式灭火器车架加工作业指导书027Q/PL3-27推车式灭火器组装作业指导书028Q/PL3-28推车式灭火器检验作业指导书029Q/PL3-29推车式灭火器成品包装作业指导书030Q/PL3-30切割机切割作业指导书031Q/PL3-31砂轮机磨削作业指导书032Q/PL3-32台钻钻孔作业指导书033Q/PL3-33普通电焊、气割作业指导书03Q/PL3-34物料运输、堆码作业指导书035Q/PL3-35钳工作业指导书036Q

4、/PL3-36电工作业指导书037Q/PL3-37水基型灭火器灌装、组装作业指导书038Q/PL3-38自动制管生产线作业指导书 Q/PL3-01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3、4型手提式灭火器筒体自动制管生产线的作业指导。2.使用设备:自动制管机、焊机、无屑切管机组成的成套生产线。3.检测器具:0-500游标卡尺4.使用材料:厚1.20mm、宽404.8mm钢带5.作业程序5.1 作业准备5.1.1 设备检查5.1.1.1 空载检查行吊是否能前后、左右、上下正常运转。5.1.1.2 将制管、切管设备启动空载运行,检查电、气管路和设备是否运转正常,有无不正常动作和异常音响。发现问题及时排除

5、。严禁带病运转。5.1.1.3 对设备中应润滑的部位应加注润滑油,检查切管刀片是否应该更换,进刀是否合适。5.1.1.4 设定切管机切割工件的长度。5.1.2 备料5.1.2.1 将整件卷材用五吨行吊移至吊装工位,用电动葫芦将其吊起安放在开平机料架主轴适当位置上,并安装两侧固定架,顶紧中心固定块,使钢圈不致晃动,又能灵活转动。在吊装过程中,注意不使钢带两侧受损。同时注意钢带方向,钢带从上部抽出开平为正确,反之错误。5.1.3 清理作业现场5.1.3.1 将行吊钩升高至2m以上,并移至非制管线上方位置。5.1.3.2 将所有工具、材料、杂物撤离工作区域,保证工作区域整洁、干净,不妨碍行走。5.2

6、 装机调试5.2.1 去除钢卷包装,剪断去除钢卷包装钢带。5.2.2 将电机调速旋钮调到最低档后开机,并将钢带一端从上部抽出,对准挤管模进口处的导引模中,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压力,使钢板产生纵向弧状形变,并逐渐对后面的模具进行调整,使钢板纵向形变逐渐扩大,最终成圆筒状。5.2.3 检查成形后的钢管是否符合焊接要求,焊接处两侧既无间隙又不重叠为最佳焊接工况。如达不到最佳焊接工况要求,可采取调整模具压力、调整电机转速,或调整电机转动方向,使主机反转进行重复旋压。遇有紧急情况,可按动急停按钮,停止作业。5.3 试焊5.3.1 打开氩气瓶阀门,调至合适的气压,启动循环冷却水泵,调整焊枪位置、角度,使钨极

7、对准焊缝并锁死。5.3.2 将试焊电流初调至220A左右,同时启动“调速电机开关”、“焊机开关”、“引弧开关”,焊接作业即开始,根据焊缝情况,适当调整电流、电压和焊枪位置,以求达到不虚焊、不漏焊、不击穿、焊缝平直的最佳焊接效果。如发现问题或更换焊丝时,必须按下停止按钮,停止制管。5.4 试割 5.4.1 制管开始前,安装调好切割刀片,并根据管子直径和工件长度调好行程开关和夹紧装置。5.4.2 接通气源,开启气阀。5.4.3 焊好的管子行进到切割位置,触动控制开关,夹紧装置夹紧管子,切割开始。在整个切割过程中,切割机随移动的管子同步移动,直至切割完成。此时,夹紧装置松开,切割机自动退回重复进行切

8、割过程。5.4.4. 当挤管、焊接、切割三道工序能协调动作时,即可进行制管作业。6. 停机6.1 当需要上料、更换焊丝和氩气以及发现设备异常或发现工件质量有问题时,必须停机检查,找出原因,及时排除,不得带病运转。6.2 每天作业完成,必须关闭水、电、气开关阀门,清扫现场。6.3 生产的工件,必须撤离工作现场,堆放到指定位置,或转运到下道工序,不合格品另行堆放,做好标识。7. 设备维护和安全生产7.1 操作人员必须遵守劳动纪律和工艺纪律,工作时间必须坚守岗位,不得擅离职守,对设备运转和产品质量实行不间断的监控。7.2 坚持开机前加油润滑、关机后清扫现场的设备维护这一基本要求,保证设备技术状况良好

9、和整洁有序的操作现场。7.3 设备运转时,不可用手触摸工件,检查焊缝情况时,必须戴防护眼镜或面罩,以防灼伤眼睛。7.4 材料上架时,吊装动作要轻缓、平稳,避免与设备产生碰撞,对设备和材料造成损伤。7.5 吊装作业结束,将电动葫芦移至安全位置,不要滞留在制管线和操作区域的上方,吊钩必须升高至2m以上。7.6 吊装物品重量不得超过吊装设备额定重量的90%,即50.9=4.5吨,同时,吊装物品不得在空中长时间悬停。五吨行吊吊装作业指导书 Q/PL3-021.适用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五吨行吊吊装作业的指导。2.操作指南。2.1.在吊装作业前,对吊装进行空载试运转,分别进行向前、向后、上升、下降各种作业

10、状况的实际操作,发现异常,查找原因,及时排除,认无异常时方可进行重载吊装作业。2.2.吊装重物时,根据不同吊装物品的外形、材质等不同状况,选用不同的吊具:钢卷用专用吊钩,易损品用吊带,硬质重物用钢丝绳。绑吊装物品时,如物品本身无钩挂处的,必须根据物品重心,合理确定捆扎部位,以保证起吊后保持平衡。一般情况呈三角形,如图:2.3.吊装物品时,动作要平稳、轻缓,先试吊到合适高度,观察物品离地面后是否保持平衡、捆扎是否牢固,当需要移位时,在离地不超过一米时停止上升,进行移位作业。吊装长形物品时,可在一端栓上细绳,以控制物品晃动。当吊装物晃动幅度大时,可暂停动作,待其停止晃动时作业,直至工作完成。3.安全操作和设备保养规程。吊装前要确认吊装物品的重量不超过行吊额定吨位的90%,即5x0.9=4.5吨。3.2.吊装作业时动作要平稳、轻缓,尽量减少吊装物的晃动。3.3.不可将重物长时间吊离地面、停留在高空处。3.4.作业结束时,将电动葫芦移至导轨棵一端,并将吊钩升至二米以上,以免操作人员行走时碰头。3.5.每次作业完成,清除作业现场,保持作业现场整洁、有序。3.6.物品堆放要整齐、稳当,下层放大件,上层放小件,码放整齐,不得超高。圆形物品落地后塞上三角形物品(如角铁),防止滚动。3.7.定期检查电动葫芦导轮有否破损,固定螺母是否松动、油面是否正常、吊具是否有断裂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排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