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合作型探究学习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9288929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7.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合作型探究学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中语文合作型探究学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中语文合作型探究学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中语文合作型探究学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中语文合作型探究学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合作型探究学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合作型探究学习(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 验 方 案一、问题的提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由此可以看出语文在整个学科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近几年来,语文教学改革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了,但无论怎么改,如果不能在教学方法方式上创新和突破,那么即使最好的教学理念,最好的教材也不过是“新瓶装旧酒”。根据原有的语文教学模式来看,忽视语文的整体性和文学性的教法是相当普遍的,由此造成的结果是,语文教学高耗低效,陷入枯燥、机械的境地,学生对语文课文失去了应有的兴趣和热情,语文基本技能和整体素养难以形成。主要的误区有以下几种:(一)孤立课文编入高

2、中语文课本的文章,是一个科学的系统。每一册、每一篇课文、每一个目标都只是这个系统中的子系统。教师应该统览整个教材体系,明确本册、本课在母系统中的地位与具体目标,这样教学才能“有的放矢”。但有些教师却未能做到这一点。教某篇课文,只钻研这一篇课文,把课文孤立起来,岂不成了大海中的一叶浮舟?其目标准确率能有多高?可想而知了。(二)肢解课文有的教师在教学中,把一篇篇文质优美的课文肢解成单独的段落、句子、词语。更有甚者,撇开课文的整体艺术不谈,只挑选其中语段作练习,练习题目却跳不出结构、词汇、语法,这些理论化的框架。教完一篇课文,老师只是给学生注入了一些零散的知识点,说不上培养能力,更谈不上阅读欣赏。长

3、此下去,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就无从谈起了。尤其在高三复习阶段,更是沉浸于知识点的构建。一切为高考,文本的整体性和文学性更是成了弃妇。(三)僵化教材现在使用的各类语文教材其实都有一定的开放性,但很多老师认识不到这一点,僵化教材,一切围着教材转,视野局限,拓展不够,学生难以形成整体认知,丧失了教材与课外文章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契机,使语文教学陷入僵化、寡味、程式化的尴尬局面。以上几种教法,使语文教学走进了一个死胡同。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对语文学习的整体思路、对文学艺术的整体把握不够,学习积极性提高不起来,阻碍了学生由语文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转化为语文素养的发展过程。另外,探究性学习是目前语文教

4、学中最先进的教学理念之一,要真正实现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探究,势必要在探究的深度与广度方面有所拓展,这也要求学生在学习时能通观全局,全面把握,强化语文学习的整体性。要实现这些,最好的办法便是采用专题探究性教学法。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一)语文学科课程建设通过这种“专题研究性学习”, 我们以为,初中是以言语技能的学习去领悟作品的思想、精神和意蕴,以生活为单元的编排体系自有其合理性。进入高中,语文学习则必须把价值观的锻造、精神家园的建构放在首位,以“文化”“思想”为专题编排“自己的课程”应该说是较为理想的选择。我们摒弃以“知识为主”的课程结构体系,变之为以“精神发育”或“思想境界提升”为结构体系的

5、语文学与教的课程。本专题研究探究,其课程的编排就是以文化或历史为主线,“专题”为单位,“研究”为手段,做到“立人”与“积能”相统一,前者为本,后者为用。(二)课堂学与教的形态这种 “专题研究性学习”,将改变原有的传统的课堂学与教的结构形态,符合“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具体说来:(1)实现语文学与教过程中师生关系的根本转变。对教师而言,实现了三大转变:“单纯道德说教”转变为“确立人格精神”;“灌输现成知识”转变为“共同建构知识”;“提供标准答案”转变为“共同寻求新知”。对学生而言,真正实现了面向全体、自主自为、合作探究、体验丰富、促进思维品质、提高精神境界的这样一种课堂学习的形态。(2)实现语文学

6、与教过程中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一种以学习任务或问题为驱动,师生全员参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课内互动,课外互动,大信息,大视野,“深度”学习的方式业已形成。而四种课型(背景知识铺垫课、收集资源评讲课、具体作品探究课、学生习作评价课)的总结,也为这种学习方式确定了较为稳定的一种课堂形态或者说学习模式。(三)阅读表达,言意互转,精神和言语共生的规律这种 “专题研究性学习”的实践告诉我们,语文修养绝不是一个单纯的言语技能问题,而是一个人的心智活动和人文素养的综合反映。语文学习如果不顾及心智的开发,特别是思维训练、文化教养和精神世界的培育,孤立地就“工具”抓运用,那无异于缘木求鱼、舍本逐末。可以这样说

7、,一个人言语世界的拓展,同时也就是精神世界的充实。从学生学习的心理顺序看,个体掌握和运用语言的过程,就是一个从“就言而得意”到“据意而择言”的过程。(四)与“新高考”的接合“新高考”语文题有五个特点:依据考试说明命题,全面考查考生的语文素质。注重思想素质的考查。淡化课文命题,试题取材大都在课外。在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时,突出对能力的考查。加强主观题的考查,努力使主观题客观化。而经过专题学习的学生,在步入高三的考前话题作文训练中,提炼主题的能力远远比没有训练过的学生要强,他们对问题的思考相比于没有经过训练的学生要深入、广泛,而且能抓住话题提示语的精要处,或者发思古之幽情,或者联系现实,或者展望未来

8、,他们都有很精辟独到的见解,很多时候,甚至令教师感到惊喜、汗颜。在参加高考应试中,这些学生无论是在“阅读理解”还是“写作表达”,都有良好的表现,取得实效。(五)思想、精神的成长和非智力因素的培育这种 “专题研究性学习”,达成语文新课标提出的“三维目标”的要求:这里特别强调的是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学生的情感变得细腻和丰富,态度变得崇高和深刻,价值取向趋向于稳定和成熟。三、研究的理论基础(一)建构主义的认知发展的理论专题研究性学习的理论构架是建构主义。建构主义源自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利用建构主义可以比较好地说明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即能较好地说明学习如何发生、意义如何建构、概念如何

9、形成,以及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包含哪些主要因素等等。专题研究性学习就是要帮助学生建构个人的认知结构。这是整个阅读和表达过程的最终目标。所要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这种理解在大脑中的长期存储形式就是关于当前所学内容的认知结构。学习的质量是学习者建构意义能力的函数,而不是学习者重现教师思维过程能力的函数。换句话说,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专题研究性学习就

10、是希望能集中给学生语文素养所必须的内容,以形成稳定的认知结构。(二)教育心理学中的同化理论要想有效的获得就必须加大刺激,单篇课文的力度显得苍白,只有把同话题或同主题的文章,多角度多方位的展示,才会触发学生个体经验、发散学生思维能力、扩大言语表述的可能。并有效地形成言语能力。这种类属似的学习是教育心理学中同化论的一个理论。所谓类属,是指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概念与所学概念之间的关系。同化论认为,如果二者是上位与下位、下位与上位等关系,那么所学的概念就容易被同化,那么学习者对所学概念的记忆与保持也容易完成。类属学习是借助于有待学习的概念与学习者自身已有概念之间所存在的关系来完成的一种学习。人类的认识

11、总是依循着从“个”到“类”的过程。这里的“个”,是具体的事物,具有具象性;而“类”是具有相同属性的具体事物的概括,具有抽象性。这种不同水平的“个”与“类”,不仅表明人的认知的发展,而且预示着教育空间所在。这就是说,学校教育作为新生一代第二次归属的中介,应当在促使其认知的类属性获得较高水平的发展上有所作为。这种“作为”,具体说就是学会深刻认识“个”、学会从“个”到“类”的概括,学会从已知“个”的“类”的特点推测未知的“个”、学会创造新的“个”等等。有专家指出:类属化阅读是将阅读活动中获得的案例文本信息归入到一定的“类属”之中,使案例文本信息的“个”在这个“类”的层面上形成联系,或者将若干“个”的

12、案例文本信息进行归并,形成新的“类”及类属关系。(魏国良,现代语文教育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第162页)有识之士强烈呼吁“现代语文教育更需要,也更有条件编排更重视类属化系统化的教材。”(区培民主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第29页)也充分认识到专题学习的重大意义。“从信息论、方法论、认识论意义上看,类属化学习是信息处理、策略运用、认识深化与升华发展的统一,是一种高水平的活动。”(三)长期的教学实践反思有人说:我国古代语文教育基本是文字型教育。及至上世纪初,转变为文字语言型教育。而近十多年来,又出现了第二次重大转变,即语言思维型教育。但这次转变,并未改变

13、我国语文教育沉疴日重的现状。进入本世纪,笔者想,该不该出现第三次重大的转变呢?转变为“思想精神型教育”,即形成一条以“思想”铸就为核心,“专题研究”为手段,让精神和言语共生的学习主线,循序渐进,逐步攀升。我们总觉得,我们的高中语文学习之所以突破不了“少慢差费”的瓶颈,原因就在于我们“文字语言型教育”的痕迹太重,要知道,这是小学至初中阶段应该完成的任务,即“蒙学阶段”的教育内容;而十多年来我们进行的“语言思维型教育”因为没有“思想”的支撑又显得无序和乏力。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什么年龄读什么书,什么学段做什么事。高中阶段,我们应该多去研究精神和思想注入学生灵魂骨髓的方法和过程。什么是思想呢?刘再复

14、说:“精神生命流动着的血液就是思想。没有思想,生命只是一片沼泽。”所谓“精神生命流动着的血液”就是对现实有真见,对人生有透视,对历史有深知,对宇宙有参悟。如果说小学至初中是以言语技能的学习去领悟作品的思想、精神、意蕴,培育其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即侧重于先技后道、由技悟道这一学习过程的话,那么,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则必须把价值观的锻造,精神家园的构建放在首位,必须先道(精神、思想层面)后技(技巧、技能层面),由道悟技,以道御技,即由“形而上”至“形而下”。试想一下,没有了思想,你能说或者写出些什么呢?我国古代文艺理论主张“文以意为主”、“意在笔先”、“以意役法”不正是此理吗?而要在短时间内使没有或

15、者缺乏直接人生体验的中学生渐进为一个会思考、有思想、有见地、有创意的人,就必须选择“专题研究性学习”。四、研究的主要内容(一)专题研究 “专题”为的是集中,“研究”为的是深入。一个人专注于某一个“专题”(或一个人物,或一部著作,或一段历史,或某个话题),以教材为依托,整合主题,拓展延伸,材料不断积累,认识逐步加深,体验点点汇聚,思想层层积淀,分解化合,发酵蒸馏,就会凝结成一种对社会、人生独一无二的个体认识;就会去陈言、留真意,除粗秽、存精气,由博返约,厚积薄发。(二)读写一体苏州市副市长、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朱永新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

16、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其实,你“读”什么就决定了你写什么。我们努力探究读与写、输入与输出这一现象的过程和机制。(三)言意互转语文修养绝不是一个单纯的言语技能问题,而是一个人的心智活动和人文素养的综合反映。语文学习如果不顾及心智的开发,特别是思维训练、文化教养和精神世界的培育,孤立地就“工具”抓运用,那无异于缘木求鱼、舍本逐末。可以这样说,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只有两个,一是语言,二是思想。一个人言语世界的拓展,同时也就是精神世界的充实。我们努力实现言意互转,精神和言语共生。五、研究的方法和措施(一)探究整理专题学习的操作过程师生共商选定专题(定题),或由师确定专题,充分发挥教师“闻道在先”的引导者、启发者和咨询者的作用。师生围绕专题迅速收集材料。师生高效阅读,研究他人对此专题的研究路径及方向。师生共商确定各自的研究路径及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