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说课稿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9279526 上传时间:2022-12-22 格式:DOCX 页数:82 大小:67.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蜀道难》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蜀道难》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蜀道难》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蜀道难》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蜀道难》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蜀道难》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蜀道难》说课稿(8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蜀道难说课稿蜀道难说课稿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打算工作,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蜀道难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蜀道难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 、大纲和单元中的定位 中学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学习李白和杜甫的诗,目的是进一步领悟这两位诗人的艺术风格,以提高我们的诗歌鉴赏力。新的高考大纲明确规定:中学生应当初步具备鉴赏古典诗歌的实力,并且高考试题也由过去的客观题型变成主观题型。这无疑增加了考生答题的难度。所以,平常的教学中我们应当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对古典诗歌的鉴赏,鉴赏的主要内容是诗词的表现手法和主要写

2、作特色,也要兼及思想内容和名言警句的赏析。 第一课蜀道难是李白诗歌作品中最精彩的一篇,其思想内容之丰富,艺术成就之高为历代文学家及评论家所公认。关于这首诗的政治寓意,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故对诗的政治寓意不加深究;而应当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的空间,老师赐予诗歌鉴赏方法的指导,培育学生自主学习、鉴赏诗歌作品的实力和方法。 、教学目标 学习这首诗,要在反复吟诵的基础上,体会诗人热忱奔放的感情和豪放飘逸的艺术风格。 1)、学问和实力:了解作者、整体感知诗的寓意,知人论“诗”;反复诵读,鉴赏诗的意境美和声韵美。结合诗歌内容讲解诵读要求,品位其飘逸豪放、流转自然的语言,体会其诗作的章法、气象、基调及艺

3、术风格。 2)、情感看法价值观:了解李白的放达,感受诗人的浪漫气质和酷爱祖国河山的感情。3、教学重难点教学的重点自然是背诵。要重视理解记忆,又不偏废机械记忆。前者指的是理清诗脉,包括大致分清诗的层次、领悟诗的主旨和主要的表达方式等。后者指的是口熟,熟到可以不加思索地连贯背诵全诗。 教学难点是对诗歌艺术手法的运用和重点诗句的深刻含义理解以及作者政治思想的把握。 4、课时支配:二课时二、教法选择 1、诵读法扫除文字障碍,初步品尝字、词、语的妙用; 2、研读法、点拨法师生共同探究,寻求文字背后的学问,品尝李白语言的独特魅力;、赏析法进一步感受作品,培育学生初步的鉴赏实力,感悟作者雄奇的想象,大胆的雕

4、琢,从而找到自己的赏析点,从李白的作品中读出自己的李白来。 针对我们学生的认知水平,采纳“诵读赏析背诵”的步骤。 三、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提起李白,我们最熟识的莫过于“床前明月光”了,那里有真挚的感情,有清丽的词句,但我们或许只感到它的美丽,并不觉得有什么稀奇,因为同样意境的语句,在其他人的诗里同样可以读到。再后来,读的诗越来越多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纶送我情”、“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体浓”或许从这里我们起先惊诧于他才思的绮丽,那些打破常规而有无比妥当的形容譬喻,他是如何想出来的 他的字里行间,果真带有一股飘忽飞逸的神仙气息。 大家还记

5、不记得高二时我们学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哪有通篇记述梦境的 人间哪有这般的山水而李白所用的哪里是人间的言语!他的句子没有任何格律的束缚,有的是诗经似的端雅,有的是山鬼的激越。他逸兴递飞,豪气纵横,像天上的云气;他神飞八极,自由驰骋,像原野的奔马。在他的诗里,在他的梦里,李白抖去了一切凡世的尘土,完全复原了他仙人的姿态:上穿碧落下黄泉,他的神思在世界的每一度时空毫无拘束地*。今日让我们再次追随诗仙,一起神游蜀道难。(解说:此导语教学设计设计的目的一方面在于营造一种诗情氛围,让学生了解李白诗歌的多样性;另一方面突出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激发学生的阅读爱好,为后面教学步骤的绽开作铺垫。) (二)回顾李

6、白生平和作品特点。 李白(70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先世隋时因罪徙西域。他生于安西都护府之碎叶城,约五岁时随其父迁居绵州彰明县之青莲乡。李白自青年时,即漫游全国各地。天宝初,因道士吴均及贺知章举荐,曾至长安,供奉翰林,但不久即遭谗去职。安史之乱发生,因参与永王李璘幕府,被牵累,长流夜郎,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最终病殁当涂。李白性格豪迈,憧憬于建立功业,对唐玄宗后期权贵当国,政治腐化,深为不满。其诗多剧烈抨击当时的黑暗政治,深切关怀时局安危,酷爱祖国山川,怜悯下层人民,鄙夷世俗,蔑视权贵;但也往往流露出一些饮酒求仙、放纵享乐的消极思想。他擅长从民间文学吸取养分,想象丰

7、富奇妙,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玮绚丽,语言清爽自然,为继屈原之后,出现在我国诗坛的宏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和杜甫齐名,人称“李杜”。杜甫曾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他的诗歌,现存90多首,著作有李太白集。(三)听名家范读,然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全诗。 蜀道难是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旧题,内容多以山川之险言蜀道之难。本篇诗人袭用乐府古题而推陈出新,以丰富的想像、奔放的语言、雄健的笔调生动地描绘了由秦人蜀道路上秀丽惊险的山川景色。既写了蜀道的艰难,又写了人生旅程的艰难,并寄予了对国事的忧虑和担忧。全诗以剧烈的咏叹凭空起事,继之以浩渺混茫的古代传闻和高危急峻的山水景物。大起大落的跳动式的诗歌情

8、感结构,给人以奔腾回旋的动感;流走于其中的气吞山河的雄伟气魄,给人以涤荡心灵的剧烈震撼。全诗气概磅礴,风格豪放,汪洋捭阖,变化莫测,到处险中见奇,呈现了诗人杰出的艺术才能和丰富的想像力。诗的开首4句是全篇的总纲,以后按蜀道的由来、历史,蜀道沿途各处高峻、阴森、险恶和动荡不定的社会状况等内容次第写来,镜头一组比一组惊心动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在诗中反复叠现吟唱,作者以酣畅淋漓的笔墨,创建出了一个奇妙惊险、雄健开阔的高远境界,使全诗的情感始终处于昂扬、澎湃之中,回旋激荡,余韵悠长。 (四)齐读第一段:(采纳师生共同研读法,先提出问题,由学生思索、探讨,相互争议,最终老师明确。) 1、词义点

9、拨: 危:高。于:比。何:多么。当:挡。钩连:沟通相连。回:使动用法,使回转;回旋。度:越过。、诗歌的语言受押韵及平仄限制,词序有所颠倒,让学生指出哪些地方是颠倒的,应如何顺句。 3、段落解读: (1)“噫吁嚱难于上青天” 这两句统摄全诗,奠定了诗的咏叹基调,感情是豪放的,要读得很有声势。全用散文化的句子,表明这是诗人在仰视蜀道时情不自已,脱口而出,也显示了感叹的剧烈。“噫吁嚱”是惊异之辞。“危”“高”,一义重出,极言蜀道高峻。“乎”“哉”,皆可有延长音。“蜀道之难”,可读得平缓,略作停顿后,再用升调读“难于上青天”五字,如此则全诗主旨自明。 (2)诗的开篇如何叙述蜀道悠久的历史 为何引用五丁

10、开山的传闻 引导学生探讨夸张叙述和运用民间传闻的写法。 明确:诗一开篇就极言蜀道之难,以感情剧烈的咏叹点击主题,为全诗奠定了雄放的基调。先叙述蜀国长期闭塞的状况,引传闻中蚕丛、鱼凫的开国,寓高山阻隔之意,“四万八千岁”为夸张叙述;接着描述秦蜀间重山叠岭的地貌,“有鸟道”寓无人行之意;然后叙述蜀道来由。 引五丁开山的传闻,表现了人和自然间的斗争以及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剧烈愿望,赞扬了神力和开路者的勇力。 (3)“蚕丛及鱼凫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这一层写蜀道来历,当用叙述调读。“蚕丛”四句说秦蜀两地长期隔绝,无路可通;“西当”两句说“太白鸟道”,意即无人能攀越这些,都是为下文作铺垫的,应当读得轻而

11、平缓。最终两句为正意所在,应着意加以渲染,犹如亲眼见到那怵目惊心的场面,表明蜀道的开通是一件震天动地的大事。 (4)“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以手抚膺坐长叹。”这一层紧承上文,写蜀道的高峻,含虽有道而人难行之意,当用咏叹调诵读。“上有”二句从不同角度展示蜀道的概貌,要读得慢些,使听者产生视线移动的感觉,重音要落在“六龙回日”“冲波逆折”二语上。“黄鹤”二句,有徒唤奈何之情,读后可稍作停顿,为下文蓄势。最终四句近似特写专叙人在青泥岭上行走的情形,读时须有身历其境的设想,“百步九折”“扪参历井”二语可重读,速度不宜快,至“仰胁息”作一顿,再读末句并作较长停顿。()研读“上有六龙坐长叹”几句,说说诗人用了

12、哪些写法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 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想象的丰富和奇妙。 明确:这几句极写山势的高危,突出路之难行。“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句是诗人想象自己在蜀道中所见。诗人不但把夸张和神话融为一体,直写山高,而且衬以“回川”之险。水险,更见山势的高危。又借黄鹤与猿猱来反衬,山高得连黄鹤也不能飞度,猿猱也愁于攀援,不言而喻,人行走就难上加难了。这是用虚写层层衬托。接着详细描写青泥岭的难行。以“百步九抑萦岩峦”的危急来表现人行其上的艰难情状和畏惧心理。诗人从星星中穿过,有时还新奇地触摸他们,想象何等奇妙。借景抒情:古木荒芜、鸟声悲凄(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使人听见失色,渲染了旅愁和蜀

13、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运用夸张:“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了惊险的气氛。 李白正是以变化莫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地呈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坎坷的面貌,描绘出了一幅色调绚丽的山水画卷。 (五)分析体读其次段:、词语点拨: 但:只。从:跟随。凋:使动用法,使凋谢。去:离。盈:满。倚:靠,。湍:急流。砯:拟声词。2、段落解读: (1)“问君西游何时还使人听此凋朱颜。” 诗题下未注明送何人入蜀,所以这里的“问君”无妨假定实有其人,可以读得亲切一些。将行而问“何时还”,已有不行行之意,重音要落在“不行攀”三字上,当

14、用劝告的语气读。以下四句借鸟声渲染旅途中悲凉凄清的氛围,读时要放低声调,有干里孤身之感,至“愁空山”缓缓而上。然后用感喟的语调读主旨句,至“凋朱颜”略作一顿,以示意犹未尽。 ()“连峰去天不盈尺胡为乎来哉!”仍是说不行行,但内容加深了一层,因为说的是蜀道的险恶。前四句不是纯客观的描写,读时须设想这是旅游者攀援于“连峰”“绝壁”之上置身于“飞湍瀑流”之间,要使听者感到惊心动魄。读后可作稍长停顿,再用“其险也如此”缓缓收住。末句是诗人借用蜀人的口气,对历险而来的游者深表叹息“胡为乎来哉”不是询问,当用降调读,暗含“何苦而来”之意。(3)“连峰去天不盈尺砯崖转石万壑雷”这几句描写好在哪里 诗人先托出

15、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写出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景,似乎一串电影镜头:起先是山峦起伏,连峰接天的远景图画;接着平缓地推出枯松倒挂绝壁的特写;而后,跟踪而来的是一组快镜头:飞湍、瀑流、悬崖、转石,协作着万壑雷鸣的音响,飞速地从眼前闪过,惊险万状,目不暇接,从而造成一种势若移山倒海的剧烈艺术效果,使蜀道之难的描写,简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假如说上面山势的高危已使人望而生畏,那么此处山川的险要更令人惊心动魄了。、再次朗读课文其次段。(六)分析体读第三段: 1、词语点拨:夫:人。当:挡。匪:同非。朝,夕:互文见义。虽:虽然。长:深深。 、段落解读: (1)“剑阁峥嵘而崔嵬化为狼与豺。” 读第一句当突然振起,以再现剑阁的险要景象。“一夫”两句应读得顿挫有力,表明剑阁有易守难攻的特点。但重点是最终两句,这是告诫西游的人:剑阁既为蜀之门户,形势又如此险要,自然易生军事叛乱,决不行以久居蜀地。(2)“朝避猛虎不如早还家” 开头四句直承上文,写蜀地军事叛乱中的残酷景象。全用四字句,节奏短而有力,读时当两字一顿,有惨绝人寰之意。稍作停顿后,改用恳切劝告语气读最终两句。()“蜀道之难,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