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与教育心理学.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9271526 上传时间:2023-12-0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6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与教育心理学.doc(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发展与教育心理学:1.1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它是研究个体心理发生与发展以及为了促进个体心理发展的人类学习与教育的实质与规律的科学。1.2横断研究设计:横断研究设计就是在同一个评价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的学生进行研究,比较各个年龄的学生在所观察或实验的某种心理活动上的差异,作为这种一b理活动发展变化的依据的实验设计方法。1.4观察法和实验法:观察法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条件下某种心理活动的客观行为表现,实验法是指根据研究目的,改变或控制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某种心理活动的变化,1.5生态学运动:所谓生态学运动,就是指在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领域中出现的一种强调在活生生的自然和社会的生态环境

2、中研究被试的心理特点的普遍倾向。2.1自我:弗洛伊德认为个体发展到儿童期,逐步学会了不能全凭冲动随心所欲。2.3图式:指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该结构不是解剖学意义上的结构,而是一种认识的功能结构。2.4同化与顺应:同化是指把环境因素纳入有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2.5平衡、运算、守恒:平衡是指同化作用服从于客体的性质,是同化与顺应相互作用过程中的一种状态。运算是指借助逻辑推理将事物的一种状态转化成另一种状态。守恒就是内化的、可逆的动作。2.6假设一演绎推理: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先提出一系列的假设,然后根据假设进行验证,从而得到答案。2.7命题推理:不必一定按现实的或具体

3、的资料做依据,只凭一个命题,就可进行的推理。命题推理的思维特点是超越现实。2.8组合分析:认知达到形式运算阶段的个体,不仅可以从单一角度对问题作假设一演绎推理,还可以从不同角度对构成问题的全部因素作各种组合,然后逐一进行分析,最后达到对问题的解决。2.9临床法:皮亚杰研究人的心理发展的主要方法。所谓临床法,就是设置一定的任务要求儿童完成,研究者边观察儿童的行为表现边与他们进行交谈的一种研究方法。3.1遗传和遗传决定论:遗传是指亲代的某种特性通过基因在子代再表现的现象。3.2成熟和成熟决定论:成熟是指随着年龄增长自然而然出现的个体身心的成长变化。3.3环境和环境决定论:广义的环境主要指自然环境和

4、社会环境。3.4心理发展参数:用来描述心理发展过程特点的指标。3.5心理发展的动力:我国发展心理学界普遍认为,在个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过程中,社会和教育向个体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和其已有的心理水平之间的矛盾,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也就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动力。3.6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在个体发展的各个不同年龄阶段中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3.7关键期: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在关键期中,在适宜的环境影响下,行为习得特别容易,心理发展特别迅速。3.10家谱分析法:给出一个具有某一特征(如低能或某种特殊才能)的对象作为指标个案,然

5、后从这个指标个案出发,调查其家族史中出现相似特征的对象的数目。4.2创造性游戏、教学游戏和活动性游戏:创造性游戏是指幼儿自己通过创造性想像而形成的游戏,它有明确的主题、目的、角色分工、内容丰富、情节多变等特点。4.3直觉行动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直觉行动思维是只能在行动过程中进行的思维,行动一旦停止,思维也随之终止。4.4言语发生期和言语形成期:言语的发展是从婴儿1岁左右能说出第一批真正理解的词开始的。4.5积极词汇和消极词汇:积极词汇是指幼儿既能理解又能正确使用的词汇。消极词汇则指虽有些正确理解但不能正确使用的词。4.6自我意识:意识的一种形式,是主体对自己的反映过程,表现为对自己的认识、态度

6、和行为调节。5.1广义的学习和狭义的学习:广义的学习是指动物和人的经验获得及行为的变化过程。狭义的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活动,即学校学习。5.2外部学习动机和内部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指引起个体行为,维持这种行为,并使这种行为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一种心理倾向性,可分为外部学习动机和内部学习动机。5.3直接的学习兴趣和间接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的学习兴趣是由学习活动本身引起的。间接的学习兴趣是由对学习结果感到需要引起的。5.4元记忆:个体对自己记忆过程的理解和认识。5.5元记忆体验和元记忆监控:这是元记忆的两个重要内容

7、。元记忆体验主要指伴随在记忆活动过程中的情绪、情感体验。5.6直接推理和间接推理:推理是由一个判断或由许多判断推出另一个新的判断的思维过程。5.7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道德感是人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行为、思想、意图时,所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理智感是人在智力活动过程中认识、探求或维护真理的需要是否获得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美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或对象美的特征的情感体验,是由具有一定审美观点的人对外界事物的美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一种肯定、满意、愉悦、爱慕的情感。5.8自我意识:个体对其自身特点的意识,是个性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5.9自我评价的“他律性”和“自律性”:所谓“他律性”,是指在进

8、行自我评价时,用别人的评价来代替自己的评价。所谓“自律性”是指在进行自我评价时,根据自己的判断和思考做出评价。5.10社会认知: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情绪、思想、动机的认识,以及对社会关系和对集体组织间关系的认识。5.11角色采择:个体采取他人的观点来理解他人的思想和情感的一种必要的社会认知技能。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站在对方的角度上考虑问题的能力。6.1第二性征、性意识和性意识的觉醒:进人青春发育期的初中生,在身体形态上表现出的明显的性别特征,即第二性征。6.3成人感:初中生感到自己已经长大成人,渴望参与成人的活动,要求独立,希望得到自尊的体验。6.4发展任务:这个概念由美国心理学家哈维期特提

9、出。他认为发展任务是个体在不同生命阶段应该达到的成就。7.1相互显示和感情隐蔽:随着性意识的发展,高中生逐渐对异性产生了兴趣,出现了要与异性实际接触的心理需要。7.2辩证概念、辨证判断和辩证推理:辩证概念是对事物矛盾运动规律的反映,它是辩证思维的基本单位,也是辩证判断和辩证推理的前提,没有辩证概念,辩证判断和辩证推理就无法进行7.3代际差异:两代人在思想、行为等方面的差异。7.4意志行为:受意志支配和调节的行为叫意志行为。7.5自觉性:人对自己行为的目的和动机具有清楚而深刻的认识,并能坚持下去,使自己的行动达到预定目的的意志品质。7.6果断性:人善于及时而合理地采取决定的意志品质。7.7自制性

10、:人善于支配自我和克制自我的意志品质。7.8坚韧性:个人在行动中能不断克服困难去完成艰巨任务的意志品质。8.1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群体差异指的是以人的某种属性相区别的群体之间的差异。个体差异指的是个体在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而不同于他人的心理生理特点,又称个别差异。8.2特殊才能:个体在其特殊领域中表现出的较高能力。8.3分析型、综合型和分析综合型:根据个体在知觉过程中的特点可将智力划分为分析型、综合型和分析综合型。分析型的人知觉的分析能力较强,对事物的细节能清晰感知,但对事物的整体知觉较差;综合型的人知觉的概括性和整体性较强,而对事物的细节不大注意;分析综合型的人

11、集分析型和综合型的优点于一身。8.4视觉型、听觉型、运动型和混合型:这是根据记忆过程中感觉道记忆效果而将智力进行的分类。视觉型的人视觉记忆效果最好;听觉型的人听觉记忆效果最佳;运动型的人动觉记忆效果最理想;混合型的人各种感觉道记忆效果均衡。8.5艺术型、思维型和中间型:这是以高级神经活动中哪种信号系统占优势而划分的智力类型。艺术型的人第一信号系统活动占优势,思维型的人则第二信号系统占优势,而中间型的人两种信号系统比较均衡。8.6性向说:荣格根据心理活动的倾向划分人格类型。心理活动的力量如果趋于外部事物,则形成外倾性人格;若趋向于主观内心世界,则形成内倾性人格。8.8机能类型说:这是培因解释人格

12、类型差异的理论。8.11超常儿童:智能明显超过同年龄儿童一般发展水平的儿童,也指很早就表现出音乐、书法、绘画等方面杰出的特殊才能的儿童。8.12元认知:个体对自己认知过程和结果的意识,它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三个成分。9.1学习和学校学习:学习是凭借经验在主体身上产生的比较持久的能力和倾向的变化。学校学习是凭借经验在主体身上产生的,按照教育目标要求的比较持久的能力或倾向的变化。9.2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瞬时记忆也叫感觉登记,是指保持时间在0252秒钟的记忆。短时记忆也叫工作记忆,是指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内的记忆。长时记忆是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上的记忆。9.3表征:信息在人

13、脑中记载和储存的方式。9.5学习曲线:描绘学习进程的图形,纵轴上描绘可以测量到的学习结果,横轴上描绘尝试的次数或时间。9.6尝试错误说:这是桑代克提出的关于人类和动物学习的一种理论。9.9强化:凡施加某种影响有助于机体反应频率、速度和强度增加的过程叫强化。9.10程序教学:根据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强化原理所设计的程序进行的一种自动化教学方式。9.11顿悟:格式塔心理学认为学习不是对个别刺激作个别反应,而是在对问题情境的整体的知觉和理解的前提下作有组织的反应。这种理解和有组织的反应常常是突然发生的,故称为顿悟(或顿悟说)。9.13发现法:布鲁纳认为,学生掌握学科结构的最好方法是发现法。所谓发

14、现法,并不限于只是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的行为,确切地说,它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9.15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是阐明人怎样在环境中学习,从而形成和发展他的个性的理论。9.16直接学习和观察学习:班杜拉认为社会学习分为直接学习和观察学习两种形式。直接学习是个体对刺激做出反应并受到强化而完成的学习过程。观察学习是指个体通过观察榜样在处理刺激时的反应及其受到的强化而完成学习的过程。10.2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现代认知心理学家大多同意将广义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两大类。10.3智慧技能和动作技能:技能分为动作技能和智慧(或智力)技能。智慧技能是指在练习基础上

15、形成的按某种规则或操作程序顺利完成某种智慧任务的能力。10.10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受计算机科学的启发,认知心理学家认为,由于人经过学习,其头脑中也贮存了一系列以“如果则”形式表示的规则。10.11辨别,简单辨别和多重辨别:辨别,指区分事物的不同点。10.12规则:人们在科学研究及社会实践中发现的规律、定理、计算公式和处理事物的法则等都叫规则。10.13例一规法和规一例法:规则的上位(总括)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例子发现规则的学习方法,简称例一规法。规则的下位(类属)学习,是教师先讲规则再举例子的教学方法,简称规一例法。10.14学习策略:对学习方法进行选择、运用和调整,特别是指依据个体学习能力的差异而对学习方法进行选择、运用与调整。10.15一般性学习策略和特殊性学习策略:一般性学习策略是适用于多种材料、多种学习类型的学习策略。特殊性学习策略是只适用于某种学习材料或某种学习类型或某个学习环节的学习策略。10.17概括策略:概括指在一组信息中,以上位概念代替下位概念或抽出要把材料组织起来。概括策略指对具体概括方法的选择、运用和调整,是组织策略中的一种重要形式。10.18自我效能感:个体对自己完成某项任务或活动的能力的自我评价和判断。自我效能感是学生策略学习的重要内部制约因素。11.1动作技能:在练习基础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