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概论 发热 应激 休克)(不含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9262493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0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理生理(概论 发热 应激 休克)(不含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病理生理(概论 发热 应激 休克)(不含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病理生理(概论 发热 应激 休克)(不含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病理生理(概论 发热 应激 休克)(不含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病理生理(概论 发热 应激 休克)(不含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病理生理(概论 发热 应激 休克)(不含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理生理(概论 发热 应激 休克)(不含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病理生理(概论 发热 应激 休克)(不含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第二章 疾病概论一、选择题1 有关健康的正确提法是A不生病就是健康 B健康是指体格健全 C健康是指精神上的完全良好状态 D健康是指社会适应能力的完全良好态E健康是指没有疾病或病痛,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2下述哪项属于病人的症状A体温升高 B耳鸣 C白细胞升高 D呕吐 E肝肿大3体征是指A. 疾病引起病人主观感觉上的异常 B在患病机体检查出的客观存在的异常 C病人有目地的语言和行为异常 D在体表可以观察到的病理变化 E在机体内部出现的结构变化4病因学研究的内容是A疾病发生的原因与条件 B与疾病发生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C疾病时自

2、稳调节紊乱的规律 D因果转化规律 E疾病转规的规律5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是A疾病的条件 B. 疾病的原因 C疾病的危险因素 D疾病的诱因 E疾病的外因6能够促进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称为A疾病的条件 B疾病的原因 C疾病的危险因素 D疾病的诱因 E疾病的外因7下述哪项不属于生物性致病因素A病毒 B细菌 C四氯化碳 D立克次体 E疟原虫8导致青霉素过敏的致病因素属于A生物性因素 B理化性因素 C先天性因素 D营养性因素 E免疫性因素9血友病的致病因素属于A生物性因素 B遗传性因素 C先天性因素 D营养性因素 E免疫性因素10基因突变是指A染色体数量与结构的变化 B基因的化学结构改变C易患某种疾病的

3、素质 D. 损伤胎儿生长发育的改变 E免疫机能的改变11染色体畸变是指A染色体量与结构的改变 B基因的化学结构的改变C易患某种疾病的素质 D损伤胎儿生长发育的改变 E免疫机能的改变12发病学研究的内容是A疾病发生的原因 B疾病发生的条件 C疾病发生的诱因D自稳调节紊乱的变化 E疾病发生发展和转规的规律13疾病的发展方向取决于A病因的数量与强度 B存在的诱因 C机体的抵抗力D损伤与抗损伤力量的对比 E机体自稳调节的能力14下述哪项不属于机体的内部屏障A粘膜屏障 B白细胞屏障 C肝屏障 D血脑屏障 E胎盘屏障15下述哪项不符合完全康复的标准A致病因素已经消除或不起作用 B.疾病时发生的损伤性变化完

4、全消失C.劳动能力完全恢复 D.机体的自稳调节恢复正常E.遗留有基本病理变化,通过机体的代偿来维持内环境相对16死亡的概念是指A.呼吸、心跳停止,各种反射消失 B.各组织器官的生命活动终止C.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机能的永久性停止 D.脑干以上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深度抑制状态E.重要生命器官发生不可逆性损伤17.濒死期时A.脑干以上部位处于深度抑制状态 B.延髓处于深度抑动制状态C.全脑机能永久性丧失 D.脊髓功能处于抑制状态 E.小脑功能丧失18.只在生物学死亡期出现的变化是A.心跳、呼吸停止 B.颅神经反射消失 C.延髓深度抑制D.尸冷、尸僵和尸斑 E.所有组织细胞仍保持微弱的代谢活动19.全脑机

5、能的永久性停止称为A.植物人状态 B.频死状态 C.脑死亡 D.生物学死亡 E.临床死亡20.下列哪项不宜作为脑死亡的标准A.心跳停止 B.自主呼吸停止 C.颅神经反射消失 D.不可逆昏迷和大脑无反应性 E.瞳孔散大或固定21.进行复苏的关键时期是A.频死期 B.临床死亡期 C.生物学死亡期 D.脑死亡期 E.转归期答案:1-5 EBBAB; 6-10 DCEBB; 11-15 AEDEE;16-20 CADCA; 21 A二、填空题1 人类疾病的模式已从_模式转变为_模式。 答案 生物医学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2 健康至少包含_和_。答案强壮的体魄 健全的精神状态3 机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受病因损害

6、作用后,因机体_调节紊乱而发生的_过程称为疾病。答案自稳 异常生命活动4 病因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是_和决定_。答案引起疾病 疾病特异性5 生物性致病因素主要包括_和_。答案病原微生物 寄生虫6.生物性因素的致病作用主要与病原体_和侵入机体的_、 _、_以及它抵抗宿主攻击的能力有关。答案致病力强弱 数量 侵袭力 毒力7.先天性致病因素是指能够_的有害因素, 由先天性因素引起的疾 病称为_。答案损害胎儿生长发育 先天性疾病 8.遗传性因素致病主要是通过遗传物质_或_发生的。答案基因突变 染色体畸变 9.具有易患某种疾病的素质或特性称为_。答案遗传易感性10.同一个因素可以是某一个疾病发生的_,也可

7、以是另一个疾病发 生的_。答案原因 条件11.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包括_、_和_。答案损伤与抗损伤 因果交替 局部与整体12.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包括_机制、_机制和_机制。答案神经体液 组织细胞 分子13.体液机制主要是指致病因素引起体液的_和_的变化,最后 造成内环境紊乱。答案质 量14.分子病是指由于_引起的以_为特征的疾病。答案DNA遗传性变异 蛋白质异常15.由于受体_使受体缺失、_或_而致的疾病称为_。答案基因突变 减少 结构异常 受体病16.疾病的转归有_或_两种结局。答案康复 死亡17.康复可分为_和_。答案完全康复 不完全康复18.目前一般均以_以上全脑死亡作为脑死亡的标准。答案

8、枕骨大孔19.机体作为一个整体功能的永久性停止的标志是_,它是指_ 的永久性丧失。 答案脑死亡 全脑功能三、名词解释1健康(health) 答案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病痛,而且是一种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 上的完全良好状态。2疾病(disease) 答案疾病是在一定条件下受病因的损害作用,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 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3病因 答案能够引起疾病并赋予该疾病特征性的因素称为病因。4致病条件 答案能够促进或阻碍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称为致病条件。5诱因 答案能够促进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称为诱因。6基因病(gene disease) 答案是指基因本身突变、缺失或其表达调控障碍引起的疾病。7分子病

9、(molecular disease) 答案是指由于DNA遗传性变异引起的一类蛋白质异常为特征的疾病。8受体病 答案由于受体基因突变使受体缺失、减少或结构异常而致的疾病称受 体病。9脑死亡(brain death) 答案机体作为一个整体功能永久性停止的标志是全脑功能的永久性消 失。目前一般均以枕骨大孔以上全脑死亡作为脑死亡的标准。四、问答题1简述健康和疾病的含义。 答案健康和疾病是一组对应的概念,两者之间缺乏明确的判断界限。一般认为一个人的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而且是身体上、精神上、社会环境的适应上均良好的状态。健康的相反面即是疾病,一般认为在致病因素的作用下,机体发生损伤与抗损伤反应,而且表

10、现出自稳调节紊乱的异常生命活动现象。2举例说明因果交替规律在发病学中的作用。 答案原始病因作用于机体,引起机体的变化,前者为因,后者为果;而这些变化又作为发病学原因,引起新的变化,如此因果不断交替转化,推动疾病的发展。例如暴力作为原始病因引起机体创伤,机械力是因,创伤是果,创伤又引起失血等变化,进而造成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动脉血压下降等一系列后果。如此因果不断交替,成为疾 病发展的重要形式。3举例说明损伤与抗损伤规律在发病学中的作用。 答案疾病发展过程中机体发生的变化基本上可分为损伤和抗损伤过程,两 者相互对立,它是疾病发展的基本动力,它们间的力量对比影响疾病的发展方向和转归。损伤强于抗损伤时,

11、疾病循着恶性螺旋向恶化方面发展;反之,则向恢复健康方面发展。损伤和抗损伤虽然是对立的,但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又可相互转化。例如失血性休克早期,血管收缩有助于动脉血压的维持,保证重要器官的血供,但收缩时间过久,就会加剧组织器官的缺血缺氧,使休克恶化造成组织细胞的坏死和器官功能障碍。4什么是脑死亡?试述脑死亡的诊断标准。 答案机体作为一个整体功能的永久性停止的标志是全脑功能的永久 性消失,即整体死 亡的标志是脑死亡。目前一般以枕骨大孔以 上全脑死亡作为脑死亡的标准。判定脑死亡的根据是:不可 逆昏和大脑无反应性;呼吸停止,进行15分钟人工呼吸仍无 自主呼吸;颅神经反射消失;瞳孔散大或固定;脑电波 消失;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脑血管造影)。5为什么心跳停止不作为脑死亡的诊断标准,而把自主呼吸停止作为临床脑死亡的首要指标。 答案虽然脑干是循环心跳呼吸的基本中枢,脑干死亡以心跳呼吸停止为标准,近年来,呼吸心跳都可以用人工维持,但心肌因有自发的收缩能力,所以在脑干死亡后的一段时间里还可能有微弱的心跳,而呼吸心须用人工维持,因此世界各国都把自主呼吸停止作为临床脑死亡的首要指标,不把心跳停止作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