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萍乡市莲花惜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5月月考试题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9245277 上传时间:2022-08-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萍乡市莲花惜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5月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江西省萍乡市莲花惜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5月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江西省萍乡市莲花惜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5月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江西省萍乡市莲花惜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5月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江西省萍乡市莲花惜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5月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萍乡市莲花惜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5月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萍乡市莲花惜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5月月考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莲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5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0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鲁迅说:“孔夫子之在中国,是权势者们捧起来的,是那些权势者或想做权势者们的圣人,和一般的民众并无什么关系。孔子这人,其实是自从死了以后,也总是当着敲门砖的差使的。”据此可知,鲁迅评价孔子的视角是( )A.孔子思想对中国历史的影响B.孔子思想有利于巩固统治C. 孔子思想与民间信仰的结合D.孔子形象具有的多面色彩2.李鸿章凭淮军实力日渐强盛一次,他在游孔林时说道:“孔子不会打洋枪,今不足贵也”李鸿章这样评价孔子,其背景最可能是( )A.“师夷长技”思想萌发B.“中体西用”思潮

2、兴起C.“托古改制”思想产生D.“尊孔复古”思潮泛滥3.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学校篇中写道:“民间吉凶,一依朱子家礼行事。庶民未必通谙其丧服之制度衣冠之式、宫室之制,在市肆工艺者,学官定而付之;离城聚落,蒙师(私塾教师)相礼以革习俗。”这表明他寄望学校能够( )A评议国政是非B.宣扬理学道统C.培养科技人才D.引导地方风俗4.清初某思想家说:“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这一思想的深远影响在于( )A.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B.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C.促进了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D.激发了中华民族的社会责任感5.朱子语类中有这样一段话:“问:饮食之间,孰为天理

3、,孰为人欲?曰: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下列对文中朱熹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吃饭应该追求食不厌精 B.正当的需求是符合“天理”的C.人应该无私无欲 D.天理与人欲是统一的6.古有两人吵架,一个曰“有没有天理!”,另一个驳:“你没有良心!”路过的先生向身边的学生说:“他们在讲道。”以此可判断先生传递给学生的信息是( )A.道法自然 B.治世不一道 C.兼爱非攻 D.“理”存在的合理性7.文庙是中国古代官方兴建的祭祀孔子的场所,产生于唐代,宋代逐渐在中原、江南的城市中大量兴建,元代在贵州、云南,清代在、东北等地也相继出现。这一现象表明( )A.兴建文庙是加强专制统治的手段 B.唐

4、代是官方儒学教育的兴起阶段C.文庙的兴修导致了程朱理学的产生 D.文庙的修建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8.论语在汉代不受重视,只被看作辅助读物,孟子在北宋之前连经书都不算,南宋朱熹对论语孟子加以解释后使其成为中华文化的核心经典。这表明( )A.四书为阐发孔孟思想而作 B.魏晋战乱使儒学传统断绝C.理学是儒释道三教融合的产物D.传统儒学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9.郭嵩焘认为耶教“爱人如己”的教训就是墨家“兼爱”之宗旨,但同时又指出耶墨二教远不如孔孟儒学广大精微,属下愚之教,不足惑上智。最能反映郭嵩焘本意的是( )A.以儒家为评判标准 B.主张中体西用 C.西学中源说的盛行 D 严格的华夷观10.宋明理学家们

5、一方面借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一方面在传统儒学中寻找能够用来构筑哲学形而上学的因素,传统儒学经由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于变成以哲学形而上学为基础的哲学理论体系。这些做法( )A. 推动中外文明融合B. 增加理学思辨色彩C. 扩大儒道思想影响D. 冲击传统道德观念11.“十二铜表法”颁布后,罗马共和国政府又制定了一系列新法律。公元前445年,坎努利斯法案废除了平民不得与贵族通婚的限制;公元前367年,李锡尼一塞克斯图法案授予平民与贵族分享公有土地的权利。据此推论合理的是( )A. 罗马法强调公民法律地位平等 B. 罗马法改变了贵族随意解释法律的特权C. 罗马法形成了

6、完备的法律体系 D. 罗马法对近代西方立法产生了重大影响12.罗马法规定:以现金或现物进行交易;须有五个证人和一名司秤在场,他们皆应是罗马公民;物件的转移必须在当事人双方在场时当面进行;在进行转让仪式时,必须经过某种正式的手势和言语的阐述。这些条件缺一不可。由以上材料信息中,可知该法( )A. 注重交易形式和程序化B. 维护贵族的特权 C. 突出强调保护私有财产D. 调解贸易的纠纷13.古罗马法中关于“排放雨水之诉”规定:除非邻人之建筑物将倾等原因,邻人不应因单方利益而改变雨水的自然流道。这一规定( )A. 强调遵循自然规律B. 具有环境保护意识C. 注重保护私人利益D. 通过立法防灾治灾14

7、.“随着商业和(罗马)帝国的发展,生活日益复杂,原先的法律不能再满足需要”为了能够适应新的社会发展要求,万民法逐步取代了公民法。因为万民法( )A. 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贵族的专横和特权 B. 内容侧重于急需的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C. 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自然法原则 D. 能较好地理顺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15.西塞罗在其论共和国中阐述道:“国家的精神目的就是维护正义,物质目的就是保护私有财产。国家是人民为了正义和保护私有财产,通过协议建立起来的政治组织。”这种观念表现在十二铜表法中,最为确切的认识是( )A. “私法”之外自由民平等B. 体现了一定的奴隶制民主C. 野蛮的习惯法荡然无存 D.

8、 废除贵族对法律的解释权16.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曾经说:“环顾我们国家中的其他部分,你会发现一切都依照规则和法律的规定而运转。”这句话反映出当时罗马社会( )A. 人人精通法律 B. 法律适用于所有人C. 法律至上的原则D. 统治阶级没有特权17.近代欧洲曾出现“罗马法复兴”的现象。如14世纪,在意大利兴起“评论法学派”,注重罗马法与现实社会的关系;17世纪,在荷兰以格劳秀斯为代表的“理性法学派”主张从人类理性出发研究罗马法;19世纪,在德国以萨维尼为代表的“历史法学派”则主张在民族法学中复兴罗马法传统这一现象说明罗马法( )A. 基本内容仍有其生命力B. 适用于不同国家和地区C. 某些原则仍

9、具借鉴意义D. 成为史学研究理论指导18.罗马城邦实行公民政治,公民集团与其他居民有严格的区分。但在公民权问题上,罗马人最终“超越了希腊人创造的城邦狭隘性的政治框架和希腊人意识的局限性”。这一超越( )A. 适应了统治范围扩展B. 使罗马居民拥有广泛权力C. 直接导致万民法形成D. 动摇了奴隶主阶级的统治19.诚信审判是罗马法的重要原则,最初的“依诚信”完全依赖当事人的宣誓与承诺,具有浓厚的宗教誓言色彩,缺少实质性的法律评判标准;在之后的法律实践中,西塞罗将诚信更加具体化、可操作化,即用证据证明自己的“诚信”与“不明情况”。西塞罗的主张说明罗马法( )A. 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B. 开始由人治走

10、向法治C. 强调证据在法中的作用D. 具有灵活性的法律特征20.有学者指出,如果说希腊人热爱体育和艺术,那么罗马人则喜好战争和诉讼。在罗马帝国时期,出现了许多职业传授法律知识和诉讼技巧的“民法教授”,律师成为一种收入颇丰的社会职业。这一现象( )A. 是智者运动不断发展的结果B. 与罗马民主政治的发展相匹配C. 反映了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D. 体现了罗马法律体系的不健全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21.根据材料,完成下列要求.(36分)材料一中国法制起源较早。夏朝法律被称为“禹刑”,西周周公制礼,礼刑互补。秦朝制定秦律,以“轻罪重刑”为指导思想,刑罚名目繁多。唐朝制定唐律疏议颁行天下

11、,规定了严惩十恶: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成为中国古代法成熟的标志和中华法系的代表。自此,“法自君出,权尊于法”,“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家族国家本位,息讼无讼,实现社会和谐等成为古代中国基本的立法思想和价值取向,影响后世。而古罗马法,私法(保护私人利益有关所有权、债权等方面的法律规范)发展异常充分,以个人权利为本位,权力服从于法律,公开审判,追求正义,法治精神贯穿于罗马法律体系之中。改编自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材料二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利用不平等条约获取的政治、经济、法律特权,迫使中国匆匆迈入到近代,这种被动的社会转型导致社会结构发生巨

12、大断裂,社会现实和法律制度严重脱节。1902年,两湖总督张之洞以兼办通商大臣身份,与各国修订商约。在此期间,英、日、美、葡四国提出在清政府改良司法现状“皆臻完善”以后,可以放弃领事裁判权。清政府随后下诏:“参酌各国法律,悉心考订,妥为拟议,务期中外通行,有裨治理。”开启了清末司法改革,以因应形势变化,挽救权力危机。但在引进西方法律原则、制度的过程中,遭到传统礼教派的强烈反对,清廷秉持“旧律义关伦常诸条,不可率行变革,惟是刑法之源,本乎礼教”的修律宗旨,在移植和妥协中,艰难推进。改编自张晋藩中国法律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法系和罗马法的差异,并分析产生这一差异的原因。(18分)

13、(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司法改革的历史背景,并作简要评价。(18分)22.了解研究伟大思想家是人类不断认识自己和进步的阶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4分)材料 某历史研究小组从图书馆查阅了一套中外思想家传,从中摘抄了涉及以下人物的部分内容:孔子苏格拉底董仲舒顾炎武老子朱熹普罗泰格拉王阳明黄宗羲柏拉图韩非子孟子请从上述人物中至少选取三人构成一个主题,并结合相关史实进行解读。(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正确)历史答案【答案】1. BBDDBDADABAACDBCCACC21. 1.(1)差异:中华法系礼刑结合(侧重公法),维护国家、家族利益;古罗马法私法发达,保护个人权利。中华

14、法系法自君出,权尊于法,人治;古罗马法权力服从于法律,法治。中华法系侧重于无讼、和谐的价值取向;古罗马法追求正义。原因:中国:自然经济;古罗马:商品经济发达中国:宗法制度,专制统治;古罗马:城邦政治,帝国时代疆域扩大,社会矛盾复杂。中国:法家,儒家思想(重视伦理道德);古罗马:自然法思想,平等、公正、正义。(18分,每点3分)(2)背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剧烈变化;西方近代法律思想的传播;清政府为了挽救统治危机;试图收回领事裁判权。(12分,每点3分)评价:晚清的司法改革借鉴了近代西方法律原则制度;同时兼顾了儒家礼教传统;有利于法律近代化;但其目的是为了维护集权专制统治,加之传统文化根深蒂

15、固的影响,改革困难重重。(6分,任答两点)22. 示例一:主题:儒家思想的发展与演变。(3分)人物:孔子 董仲舒 顾炎武。(3分)解读:孔子创立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成为先秦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为儒家思想发展奠定基础;董仲舒吸收法家、道家、阴阳家思想,提出:“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等主张,促使儒学获得独尊地位,成为正统思想;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顾炎武,批判地继承儒学,批判君主专制,提出“众治”主张,使儒家学说焕发新的生机,但未能形成思想解放潮流,促成传统思想向近代思想的转变。(18分)示例二:主题: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解放。(3分)人物:孔子老子韩非子(3分)解读:“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孔子创立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成为先秦诸子百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