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喜烈:运动平板试验临床应用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9228942 上传时间:2022-09-2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8.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卢喜烈:运动平板试验临床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卢喜烈:运动平板试验临床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卢喜烈:运动平板试验临床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卢喜烈:运动平板试验临床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卢喜烈:运动平板试验临床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卢喜烈:运动平板试验临床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卢喜烈:运动平板试验临床应用(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卢喜烈:运动平板试验临床应用(二)运动平板试验临床应用关键词: 运动平板试验 心电图 摘要: 运动平板试验是近年来广泛开展的用于检测心肌缺血 的检查方法.如果把冠脉造影看作诊断冠心病的金指标,运动 平板试验就是检测心肌缺血的指标.掌握好运动平板适应 症、并发症和临床应用技术,对于临床医生来说具有重要意 义。1.7 运动试验结果判断 1.7.1 运动试验引起的心电图变化 运动试验过程中或运动结果后的几分钟内心电图上常发生 P 波、QRS波群、T波、ST段、P-R间期、Q-T间期或U波 的变化。在上述各波段的变化中,有的心电图改变可以为 临床诊断和治疗疾病提供重要依据,有的心电图改变不具 有重要临

2、床意义,有的属于运动生理反应。1.7.1.1 运动引 起心电图异常改变(1) ST 段移位 1) ST 段抬高 运动 引起ST段移位包括抬高与下降。ST段抬高必须区分是发生 在心梗后有 Q 波的导联上还是发生在无 Q 波的心电图上, 两者机制有明显不同。 ST 段抬高常发生在前壁心梗有 Q 波 的导联上(V1和V2)。下壁心梗是运动时引起ST段抬高 最常见的原因,常常是与室壁运动障碍或室壁瘤有关。大 约有 50的前壁心梗或 15下壁心梗运动时出现 ST 段抬 高(图 2),Q 波导联 ST 段的射血分数大多比没有抬高的低,这些改变造成其他导联对应性ST段下降(假性缺 血)。同一病人运动试验中同

3、时出现ST段下降和抬高,可 能表明有多支病变。无Q波导联ST段抬高,没有心梗的 病人运动时 ST 段抬高,提示冠状动脉近端严重狭窄或冠脉 痉挛,其机制是严重透壁性心肌损伤所致。变异性心绞痛 病人,ST段抬高一般出现在自发性心绞痛发作时,常常是 休息室发作。运动时大约 30的变异性心绞痛病人 ST 段 抬高,ST段抬高的部位铊2o1灌注缺损,损伤型ST段抬 高的病人同时存在其他导联 ST 段下降。常伴发室性早搏、 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图 2 运动试验诱发急性下壁 心肌损伤型ST段抬高伴对应导联ST段下降男性,53岁。 冠心病,运动结束后发作心绞痛,图A显示II、lll、a VF导 联ST段损

4、伤型抬高,I、aVR、aVL、V2V5导联ST段下 降,经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吸氧后,症状缓解。图B心电 图恢复正常。2)ST段下降 是运动引起心肌缺血最常见的 改变,表明心内膜下心肌缺血。运动试验在标准导联以 R 波为主的导联上,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下降,在点后 80ms处压低大于或等于0.1mV,至少持续Imin,下斜型比 水平型下降更有意义。基线不稳时,诊断心肌缺血的特异 性降低。与冠心病有关的因素还包括ST段下降的程度、出 现的时间、下降持续时间和下降导联数量。ST段下斜型下 降程度越大,冠心病诊断的可能性也越大、病变程度越严重(图3)。图3 运动平板试验下壁及前侧壁阳性男性,62 岁。

5、冠心 病,劳力型心绞痛。对照心电图V5V6导联T波低平。运 动6min时发作心绞痛终止试验。11、III. a VF、V4V6导 联ST段下降0.100.30mV。冠状动脉造影前降支近段狭窄 98。回旋支狭窄 85,右冠状动脉中段狭窄 65。3) 巨大高耸T波运动引起一过性巨大高耸T波,是急性心内 膜下心肌缺血的反应。高耸T波特点:T波异常增高,两 支对称,波顶较尖;T波高耸的导联伴有ST段上斜型抬 高;T波高耸见于缺血后的导联对应导联T波由直立转为 倒置,或倒置增深;QRS时间延长至100-130 ms ;常 有心绞痛发作;缺血缓解以后,T波迅速恢复原状,高耸 持续时间长者,可发展成为ST段

6、抬高的急性心梗。4) U 波倒置静息心电图U波直立,运动时U波倒置或出现异常 高大U波,多数是心肌缺血的标志。以前将支病变多见。其他病因有左室肥厚、主动脉瓣病变、高血压病等。5)束 支传导阻滞运动引起左束支传导阻滞少见。左束支传导阻 滞影响运动试验结果判断。运动发生的左束支传导阻滞多 提示急性心肌缺血。运动引起右束支传导阻滞相对常见, 伴有ST段显著抬高者,提示第一穿隔支水平闭塞。1.7.2 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发 作前无ST-T改变者,相关机制是运动引起交感或神经兴奋 型增高,血中儿茶酚胺及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使心肌兴奋 型增高,易于发生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室性心动

7、过 速或心室颤动发作前有缺血性ST-T改变,属于缺血性室性 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缓解以后室性心动过速消失。但心室 颤动不会自行终止,需立即电击复律。1.7.3 心脏停搏运动引起心脏停搏多发生于运动结束后的10min以内,停搏8s以上,患者发作晕厥或阿-斯综合征1.8 运动试验可疑阳性标准运动中或运动后发作心绞痛或出 现以下心电图改变之一者为阳性。1) 缺血型ST段下 降:J点后80ms处ST段水平型、下斜型下降0.10mV以 上,原有ST段下降者,在原有基础上再下降0.10mV以上,持续2min以上。2)ST段弓背状急性抬高0.20mV以上。3)ST段上斜型下降0.20mV以上,同时avR导联S

8、T段抬高0.10mV以上。4)出现一过性异常高耸T波伴对应导联T倒置。5)出现缺血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束支传导阻滞、心脏停搏等。1.9 运动试验阳性标准运动中或运动后出现下列心电图改 变之一者,为可疑阳性:1) 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下降0.10 mV持续时间2)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下降0.05- 0.10 mV。3) ST 段进水平型下降 0.10-0.20mV。4) T 波 转为倒置、负正双向或正负双向。倒置T波呈箭头样。5) U波倒置。1.10 运动试验阴性运动中或运动后符合下列条件者,为阴 性。1 )一直到目标心率。2 )达到 10mets 以上。3 )无 缺血性胸痛。4 )心电图

9、各波、段、间期和形态与运动前 比较无明显异常变化。5)不出现缺血性心律失常。常伴有 早搏、短阵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发生。2 心梗后运动试验 运动平板试验是一种心脏负荷试 验,通过改变运动时的速度和坡度逐级增加运动负荷量, 从而增加心肌的耗氧量,并对患者进行监护和心功能评 定,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手段。目 前,心电图运动平板试验的临床应用,已从单纯判断心肌 缺血,逐渐发展到分析病情及评价疗效和预后等方面。例 如,判定冠心病药物的临床疗效,心脏介入治疗和外科手 术后的效果(PCI和CABG),评价有关心律失常及窦房结功 能。早期检出不稳定型高血压、确定运动引起症状的原 因,对心梗后病

10、人预后的判断,梗死后病人是否进一步行 心脏介入治疗和筛选等。2.1 方法学研究目前,运动平板试验最常用的方案有改良的 Bruce 方案,改良的 Naughton 方案和 Balke 方案等。大量 临床实践表明:改良的 Bruce 方案,尤其适宜于国人,无论 哪种方案,理想的运动时间以持续 812 分钟为宜,延长 时间并不能增加诊断的精确性。同时,也不处于运动耐量 的评估。因此具体方案的选择应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而 定,因人而异。既往采用的踏车试验,其主要缺点是:运 动负荷量不足,敏感性较差,并且运动量的主观控制性 强,运动的最大氧摄取量(VO2max)低于运动平板试验的 5-10。鉴于以上原因,

11、国内外已基本淘汰了踏车试 验。Shaw等所做的一项研究也证明了运动平板试验的优越 性:急性心梗后平均 8天,进行运动平板试验和仰卧体位 的踏车试验,运动平板试验时的运动持续时间、最大氧摄 取量、运动诱发的 ST 段下移、胸痛的出现等与踏车试验相 比有显著的差异。美国现阶段采用的几乎全部为运动平板 试验。2.2 心梗后运动平板试验 2.2.1 意义急性心梗后进行 运动平板试验在临床工作中已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接受, 它有助于判断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估测导致心梗的可能 的“罪犯”血管,通过运动平板试验可以检出某些高危患者, 进行积极的临床干预,从而降低心梗病人出院后的病死 率,临床意义重大。另外,也

12、可以评价心梗病人出院后的 体力活动水平,指导梗死后治疗及康复锻炼以改善预后, 提高病人生活质量。近年来,大量的临床资料证实,无并 发症的急性心梗病人早期进行运动平板试验是安全的,应 该成为此类患者出院前的常规检查。但运动试验也有一定 的并发病。应密切注意观察心脏方面的并发症,有:(1) 缓慢性心律失常(包括窦性、交界性、室性及房室传导阻 滞);(2)心脏骤停及猝死(室速或室颤);(3)心梗;(4)低血压休克;(5)充血性心力衰竭等。为减少运动试 验的并发症,关键在于病例选择适当,严格操作规程,运 动时应严密观察病人,试验前备好各种抢救措施,运动试 验室应血有急救车,除颤器及必要的心血管抢救药品

13、,对 某些高危患者,必要时,应建立静脉通道以备急用。2.2.2 关于运动时间范围的选择目前,对于急性心梗后早期进行 运动平板试验的恰当时间尚不统一,1970 年以前,对急性 心梗后病人进行运动试验的时间为梗死后 36个月。971 年 Atterhog 等首次报道了对急性心梗早期(1 个月内)可 以安全进行运动试验,随后又有梗死 818天及 3周的运 动试验报告。病人未发生意外和死亡,而目前,大多数运 动时间选在急性心梗后 26周,但无并发症的急性心梗后 57天进行运动试验也未尝不可,甚至梗死后 3天,若无 严重的并发症,也可进行心电图运动试验(EET),美国EET指南中,把2天以内的急性心梗列

14、为运动试验的绝对禁忌证,由此可见心梗后病人进行运动试验的时间范围 较前明显拓展,这与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和运动平板试验 的经验不断积累有关。2.2.3 运动平板试验对评估心梗病人 预后的价值急性心梗后,病人再发心绞痛、心梗及猝死等 心脏事件的机率较高,尤其在梗死后 6个月之内,心梗病 人出院后第 1 年,约 5-10的病人会发生心脏性死亡。6将会再发非致死性的心梗,16可以出现心绞痛。梗死 后发生心脏意外的患者,运动试验的阳性率为 57.1。 Caru 等观察了 25 例急性心梗后 10 天和 3 周时的运动试验 结果,发现有关心脏事件均发生在梗死后 1 个月内,并认 为,运动平板试验的预后价值

15、在 1520 天内,另有研究指 出,梗死后,运动试验阳性者,5 年内发生心脏事件的可能 性显著高于运动试验阴性者(分别为 81和 58)运动试 验阳性者,其猝死率也较高。Fubini等对155例无并发症的 急性心梗病人于发病后 2 个月进行运动平板试验,并持续 随访 3213 个月发现,运动试验预测心血管事件的特异 性,敏感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47、 76、41、41。急性心梗后,最重要的预后决定因素 是:左室功能,室性心律失常,冠脉病变范围和心肌缺血 残留。Leroy等对303例急性心梗患者在梗死后2个月内进 行运动平板试验和冠脉造影,并作了平均 4 年的随访显 示,对梗死后心

16、脏性死亡的预测价值依次为:运动试验中 所达到的最大心率,运动中出现的室性心律失常和冠脉病 变支数。但也有作者报道,运动试验中出现的室性心律失 常对心脏事件的发生没有独立的预测价值。一般认为,若 低运动负荷时,即诱发 ST 段改变或出现心绞痛,常常提示 不稳定心绞痛,再发梗死,甚至猝死等不良临床后果,尤 其当运动耐量W5.0METS,或收缩压升高小于10 30mmHg,强烈提示病人预后较差。运动平板试验对心梗 病人的预后评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但也有不同的意见认 为:常规运动平板试验并不能预测心梗后再梗死的发生, 而只能确定低危患者。2.2.4 心梗后运动平板试验指标评价 1)ST指标:许多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在静息状态的心肌 耗氧量较少,冠状动脉血流量尚可满足心肌对氧的需求, 可发生心肌缺血,也不出现心绞痛,即使严重的冠状动脉 固定狭窄者,静息时的心电图也可以正常。而运动负荷增 加了心肌的耗氧量,冠脉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