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2)学业水平测试内容解读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9223513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90.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必修2)学业水平测试内容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地理(必修2)学业水平测试内容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地理(必修2)学业水平测试内容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地理(必修2)学业水平测试内容解读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地理(必修2)学业水平测试内容解读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必修2)学业水平测试内容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必修2)学业水平测试内容解读(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地理(必修2)学业水平测试内容解读1 .20世纪以来特别过去100多年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理解记忆)过去100多年,伴随着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力等方面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也不断提高,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适应性不断增强,死亡率进一步降低。2 .结合实例,说明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1)、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变化比较:(理解记忆)发达国家保持较低水平增长缓慢原因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生育观念的转变等比较稳定,一些国家的人口数量还会逐渐减少俄罗斯、德国、日本

2、,出现了劳动力短缺的问题,需鼓励生育或接纳移民.?发展中国家水平较高人口增长很快,世界新增人口中,发展中国家占到80%以上原因: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开始趋于缓慢,很多国家实施人口控制措施中国、印度、巴基斯坦?(3)、人口增长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个指标构成。(记忆)公式:自然增长率=出生率一死亡率(4)、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特点(记忆)?人口模式特点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传统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5)、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记忆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

3、现代型转变。?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环境、文化观念(6)、大部分发达国家(欧洲、北美为代表)为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中国为现代型,世界为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3 .结合实例,说明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1)、人类社会早期,自然原因是主要原因。(2)、古代农业社会,原因是土地的开垦,躲避战乱、灾荒、宗教迫害等。(3)、1519世纪,原因是1、地理大发现;2、新航路的开辟;3、资本主义的发展.特点是由旧大陆向新大陆迁移,由已开发地向未开发地迁移.(4)二战后,迁移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因素。4 .区别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

4、量的含义环境承载力:指在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也就是能够承受的人口数量的极限,是一个警戒值。人口合理容量:指地球以及它的各个部分对人口的合理负载能力,是一个理想值。比如: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的环境承载力是16亿人,而人口合理容量是89亿人。5 .结合实例,了解城市主要功能区的分布特点,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城市功能区:城市的各项活动都需要占用一定土地,由于城市土地面积相对有限,不同地块的交通可达性和地价等也各不相同,因此,各项活动之间必然发生竞争,并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的高度集聚,形成了城市功能区.城市功能区分布特点商业区交通便捷的市

5、中心和街道两侧工业区城市外围,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住宅区分布面积最广,高级与低级住宅区有背向发展的趋势6.了解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历史原因:城市原有的土地利用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功能分区的现状.例如北京市中心城区成为行政区。另一方面,城市的功能分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经济原因:一方面城市各地的地租不同(主要与市中心的距离和交通通达程度的影响),另一方面商业、工业和住宅用地的付租能力不同(商业用地大于住宅用地大于工业用地)商业字母距离地租功能区对应地租线成因A近最局商业区陡与巾中心的距离对荀业影晌大,地租艾化 大七地利用B中等中等住宅区较平缓与市中心的距离对住宅影响较小,地租变化较小C远较低工

6、业区最平缓与巾中心的距离对工业影响最小社会因素:社会因素主要影响住宅区的分化。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在历史、经济、社会和政策等因素的作用下,城市功能分区在空间的分布与组合上,形成各种不同的空间结构模式。如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和未来“田园城市”等模式。7 .知道城市服务功能的含义城市作为区域的核心,是区域的管理中心,服务中心和经济增长中心。城市活动一部分为城市本身服务,另一部分主要是为城市以外的地区服务,这是城市的基本活动,也是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8 .理解城市规模与其服务功能的关系,比较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城市规模越大,等级越高,功能越强,服务范围越大;城市规模越小

7、,等级越低,功能越弱,服务范围越小.9 .结合实例,说明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一般指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转化为城市地区,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通常以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一般都达到70%左右。出现逆城市化现象主要表现: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大城市中心区萎缩,中小城镇发展迅速,乡村人口数量增多。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一)起步晚,发展快:(二)城市化水平较低:(三)城市发展不合理:原因是: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等原因I 0.理解城市化对

8、地理环境的影响城市是人类对环境影响最深刻、最集中的区域,也是环境变化最大的地区。由于部分地区城市发展不合理,出现了:土地被占,耕地减少地面下沉,水质恶化环境污染就业困难,秩序混乱交通拥挤,住房困难等一系列问题.所以要积极引导和推动合理有序的城市化。建立生态城市.II .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美国城市中心多摩天大楼?发展历史不同导致城市景观差异欧洲屣市中心多广场和教堂地域文化J北京市中心为皇宫建筑群与城市统布权力不同导致城市格局不同弋盛顿以国会大厦和白宫的东西南一匕向两轴线及其交会处为城市中心1 2.结合实例,说明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社会

9、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土地价格、资金、管理l技术条件:冷藏、保鲜技术、良种、化肥、机械举例:对农业活动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水稻主要分布在季风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气候因素)千烟洲立体农业(地形因素)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农业景观的变迁(市场和政策)茶叶宜在南方酸性红壤种植(土壤因素)I大城市公路边的乳畜业、园艺业(交通因素)13.结合实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形成条件。1、水稻种植业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南亚的季风区(图22),特点是“一小一大一高三低”即小农经营、水利工程量大、单产高、商品率低、(为什么?)科技水平低、机械化水平低。图2-2发展的区位

10、条件是(1)地势平坦、(2)全年或夏季雨热同期、(3)人口多市场需求量大、(4)劳动力丰富.2、混合农业(主要是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的混合)最典型的是澳大利亚的小麦一牧羊混合农业,我国的珠三角的基塘农业也是混合农业。特点是(1)良性的生态系统(2)有效利用时间安排农事活动(3)农业生产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收入稳定。3、商品谷M农业主要分布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乌克兰等国我国东北和新疆的国营农场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主要作物是小麦,玉米等,特点是: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4阿根廷潘帕斯草原上发展大牧场牧牛业1、有利的区位条件(1)气候温和,草类茂盛,是世界

11、上优良的天然草场之一;(2)地广人稀,而且土地租金低,为牧场大规模经营提供了可能性;(3)距海港近的区位优势,促进了牧场的商品经营。2、为促进牧牛业发展,阿根廷人作了如下工作:(1)培育良种牛。(2)改善交通运输条件(3)开辟水源(4)种植饲料14.结合实例,说明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有:土地、原料、动力、水源、交通运输、劳动力、市场和政府政策等增强因素:交通运输、市场、劳动力的素质、技术因素(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是增强竞争力特别是在国际市场J上的竞争力的强有力措施)、环境|减弱因素:原料(与交通运输的发展有关)、劳动力的数量(与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有关)L主导因素的变化:(钢

12、铁工业为例)原料一交通一市场举例:工业区位选择类型名称典型工业部门优势发展地区原料指向型工业制糖业、水产品加工业、水果加工业所需工业原料丰富的地区市场指向型工业瓶装饮料业、家具制造业、印刷业接近产品消费市场的地区动力指向型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化学工业能源供应充足的地区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工业拥有廉价劳动力的地区技术指向型工业集成电路、航天、航空、精密仪表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污染严重的工业的区位选择(图2-6)工业部门污染类型区位选择水泥厂,酿造厂污染空气工厂设置在居民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或常年盛行风的下风向,季风区的垂直郊外印染厂,造纸厂,电镀厂,皮革厂

13、污染水源污水排放口要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化工厂,炼油厂污染大气,污染水源综合以上两条发电厂,钢铁厂污染空气,固体废弃物污染污染空气综合以上的,固体废弃物污染要远离居民区和农田社会因素工业区位选择(举例)原因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内地建立了一批大型工业基地(如包头、攀枝花等)国防的需要80年代我国沿海地区经济迅猛发展实行改革开放政策20世纪末我国大力推动内地工业的发展缩小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的差距政府补助,把工厂设在不盈利的区位解决就业问题、平衡职工性别构成等海外华人、华侨乐意到家乡办厂J商个人的偏好15.结合实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和发展特点。答:工业联系(生产工序上的联系空间利用上的联系)

14、工业集聚(可以扩大规模和生产效益,但是集聚过度会发生工业分散)工业地域16传统工业区: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等共同特点:1、一般是有煤、铁资源基础。(煤铁复合体型)2、以传统工业部门(如纺织、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为主,以大型骨干企业为轴心,逐渐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域。3、在本国以至世界工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20世纪50年代,尤其是70年代以后,传统工业区开始衰落,并经历了长期的改造历程。(由繁荣衰落改造)一、鲁尔区的区位特点:1、丰富的煤炭资源.鲁尔煤田储量大,开采条件好,从教材何处可看到?2、离铁矿区较近。问题:该区早期和现在铁矿各来自何处?运输方式有何不同?3

15、、充沛的水源。4、便捷的水陆交通。5、广阔的市场。德国以及西欧发达的工业提供广阔的市场。二、鲁尔区的综合整治1、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改造煤炭、钢铁工业,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2、调整工业布局,保证各行业均衡发展.3、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问题:德国有发达的陆上(铁路、公路)交通网,为什么铁矿石还是靠水运?4、发展科技,繁荣经济。5、消除污染,美化环境。(控制-回收处理-绿化)17新兴工业区代表: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德国南部地区、美国“硅谷”.其特点:1、时间新.一般使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开始形成2、地区新。在发达国家的一些没有传统工业基础,表现在不接近原料产地、也不接近消费市场;一般形成于乡村地区.3、形式新。企业规模一中小型为主(二)意大利新兴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