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教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9212482 上传时间:2023-11-1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0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教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材分析:植树问题通常是指沿着一定的路线植树,这条路的总长度被树平均分成若干段,由于路线的不同,植树要求的不同路线被分成的段数(间隔数)和植树的棵数之间的关系也就不同.本单元共有三个例题,例1是直线植树中两端都栽的情况,例2是直线植树中两端都不栽的情况,例3是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这部分内容重在向学生渗透一些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因此,考虑到教学内容的需要,教学本部分知识时重点就是借助画图的方法,通过数形结合,让学生体会一一对应化繁为简等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教法建议:本单元中的三个例题就是要体现两种情况,三种数量关系.两种情况是直线植树和封闭曲线植树,三种关

2、系是”棵数=间隔数+1”,”棵数=间隔数-1”,”棵数=间隔数”.而理解棵数和间隔数之间关系的核心方法就是对应思想.学情分析:本册数学广角的内容是要向学业生渗透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在此之前,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已经有了一定的体验,并具备了一定的解决这类问题的活动经验,掌握了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和策略,能从简单数据的研究中发现规律,再利用规律解决问题,为本单元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课时安排:3课时.课题1植树问题(一)知识在摆一摆、画一画、想一想、说一说等实践活动中发现间教学目标目标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能力在小组合作、交流中,进一步理解间隔数与棵数之间规律,目标并解决简单的植树问题。情感在学习活动

3、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锻炼数学思目标重点难点维能力,体验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问题上的应用,感受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理解“植树问题(两端要种)”的特征,应用规律解决问题。让学生发现植树的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理解“间隔数+1=棵数,棵数1=间隔数”教学过程教学预设复习激趣目标导学自主合作汇备注目标导学创境激疑报交流变式训练引入课题师:同学们刚才我们了解的5棵小树、6棵小树间、7棵小树间分别有几个间隔等;数学中统称为植树问题。(板书)二、经历探究,发现规律合作探究1、情境提问,猜测结果请看大屏幕。(课件播放植树问题情景1)生回答获得的信息。(课件呈现情境图

4、)师出示完整问题: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师:请生读题目一遍,谁来分析一下这道问题?(问题、单位、条件、关键词)那共需多少棵树苗,谁来算一算?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算法。(学情预设:1005=20)预设:学生可能大多数会得到20棵。(请一位学生说说理由,允许争论)答案对吗?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到底谁的猜测正确呢,怎么办?(验证)对,验证是检验真理的最好方法。下面我们就一起想办法来验证一下。但是100米这个数字有点大,不好验证,在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时我们可以先用比较简单的例子来验证。假设路长只有20米,每几(5米、4米、2米)米栽一

5、棵(两端都栽),一共要栽几棵呢?2、小组探究,发现规律出示:总长每两棵树之两端都种间的距离,间隔棵数即间隔(米)数545420米2110我的发现(1)画一画,填一填。请同学们独立用方案纸上的线段图画一画,然后依次完成表格。(2)议一议,说一说。观察表格,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结论在小组内说一说。(3)小组汇报,引导发现规律。A、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完成表格。B、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看你有什么发现?栽树的棵数与平均分成的份数或者说是段数、间隔数之间有什么关系?(板书:棵数=间隔数+1)C、小结:师:同学们非常能干,通过猜测、讨论、验证发现了植树问题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律,那就是在一条路上植树,如果

6、两端都要栽的话,栽树的棵数比平均分的份数也就是间隔数多1。“间隔数+1”=棵数3、应用规律,解决问题师:现在我们用研究出的这个规律来验证一下你们刚才的猜测正确吗?尝试例1:(回到情景1中的题目)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生:1005=20(段)20+1=21(棵)师:同学们,你们通过简单的例子,发现了规律,应用这个规律解决了这个复杂的植树问题。孩子们,下面就让我们来一展身手吧!应用规律,解决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在我们的周围有很多类似于植树问题的例子。下面就请同学们应用我们今天发现的规律去解决身边的一些问题吧。拓展应用1、算一算(1)、在

7、全长2000米的街道一旁安装路灯(两端都装),每隔50米安装一座。一共安装了多少座路灯?2、想一想广场上的大钟5时敲响5下,8秒敲完。12时敲12下,需要多长时间?3、楼梯问题学校教学楼每层楼梯有24个台阶,老师从一楼开始一共走了72个台阶。老师走到了第几层?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今天我们学习的植树问题仅仅是两端都栽时的情况。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学到总结两端不栽,一端栽,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那植树问题只在植树当中才有吗?学生说一说,植树只是其中的一个典型,像.等现象中都含有植树问题。作业布置做一做植树问题(一)两端都栽棵数=间隔数+1板书设计1005=20(段)20+1=21

8、(棵)间隔数=棵数-1总长=间隔数间隔距离本节课采用数形结合的教学方法,数学解题中常用的思想方法,数形结合的思想可以使某些抽象的数学问题直观化、生动化,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有助于把握数学问题的本质;本着这个思想我在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初步理解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规律时,我采用数教学反思形结合的方法画图解决问题,从而逐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出示完例题后,安排了这样的一个实践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在一条线段让用小树的模型模拟植树,在增加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由于使用了数形结合的方法,植树中棵树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便迎刃而解,且容易理解。巩固练习:1为了保护公园里的一棵千年古树,园林局决定

9、为它做一个圆形防护栏。如果护栏有10个间隔,一共需要打多少根木桩?2、四年级共选49位同学参加校运会开幕式,他们排成一个方阵人场。这个方阵的最外层一共有多少人?3、陈庄小学有一个长60米、宽40米的小操场,四个顶点都种有一棵树,长边上每隔10米种一棵,宽边上每隔8米种一棵。操场四周一共种树多少棵?4、李大爷以相同的速度在乡间布满电话线杆的小路上散步。他从第1根电话线杆走到第12根电话线杆用了22分钟。他如果走36分钟,应走到第几根电话线杆?5华美小区要在区内的一块正方形草坪周围种树。要使每边都有5棵树,可以怎样安排?请你画出示意图。课题2植树问题(二)知识引导学生探究发现一条线段上两端植树和两

10、端不植两种情教学目标目标况植树问题的规律。能力引导学生经历和体验“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策略和方目标法。情感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数学兴趣,目标体会数学价值。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目标导学间隔数和棵数之间的规律。灵活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预设复习激趣目标导学自主合作汇报交流变式训练备注游戏引入,明确课题1、我来做你来猜:老师表演动作,打一成语。(板书:1刀2段)师:2刀呢?3刀呢?5刀呢?99刀呢?100刀呢?你们怎么说的这么快啊?哦,原来发现规律了。看来如果找到了事物间的规律,会让复杂的问题变简单。创境激疑2、动动你的手指:举起你的右手,和我一起做,并拢-张开-并拢-张开-

11、手背后。请回答:五个手指几个空?师:在数学上,我们把这样的空格叫做“间隔”。3、举例说说生活中的“间隔”。师:其实生活中的“间隔”也随处可见,你能举几个例子吗?(课件出示图片)课件出示例2读题理解题意。分组看图理解题意。合作探究尝试列题计算。集体交流。师板书:603=20(段)20-1=19(棵)192=38(棵)质疑为什么减1?比较与例1的不同。讨论:例1是两端都栽树,所以棵树数比间隔是多1.例2是两端都不栽树,所以棵数比间隔数少1.。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发现了植树问题中两端植树和两端不植的规律,而且还学习了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那就是遇到复杂问题先想简单的。其实植树中的学问还有很多,同学们看,(课件演示)我们还可以在封闭图形中栽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