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个案观察记录(精选15篇)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9207493 上传时间:2023-08-1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2.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班个案观察记录(精选1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小班个案观察记录(精选1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小班个案观察记录(精选1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小班个案观察记录(精选15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小班个案观察记录(精选15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班个案观察记录(精选15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个案观察记录(精选15篇)(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班个人观察记录(精选 15篇)小班个人观察记录(一):时间3 月 27 日午时地点小小三班教室人物阳阳、教师事件描述:由于阳阳仍时常管不住自我的嘴巴,接下来的日子我总是异常注意着他,生怕他再次闯 祸。可是尽管我十二分的细心,不愿发生的事情还是发生了。这天户外活动,我带孩子们玩 拖拉玩具。阳阳玩得可开心了,一会儿拉着玩具快跑,一会儿又将玩具滚出。玩着玩着,阳 阳玩具上的线绳和墨墨玩具上的线绳缠绕在了一齐,两人各自争抢起来。听到争吵声我立刻 冲了过去,可为时已晚,墨墨的手上已出现了牙痕。处理:我无奈地让阿姨带着受伤的墨墨去涂药膏,并很生气地怒视着阳阳。这次发现他居然用 手蒙住了自我的眼睛,一副不

2、敢见教师的样貌。我皱起眉头问他:“明白自我做错了?”阳 阳撅起嘴巴替自我辩解着,我努力地听着,了解到他在说:“我来修玩具,他不给我。”分析:这次的事件让我发现,由于阳阳说不清楚话,没有及时地使同伴了解他所要表达的意思, 再加上他性情急噪,从而使他失去了解释的耐心,又犯了老毛病。阳阳看到教师后用手蒙住 了眼睛这一表现说明他已经明白自我咬人的行为是不对的,自我又一次闯祸了,同时也说明 在平时的相关活动中阳阳获得了必须的感性认识。小班个人观察记录(二):观察地点:小一班教室“娃娃家”活动区观察实录:今日是可欣、王若语、余子星、付梓坤这四位小朋友玩娃娃家。娃娃家的主角牌有两个, 爸爸和妈妈。孩子们进区

3、后,一会儿传来了争吵的声音,“我要当妈妈,我就要当妈妈,我 不当宝宝。”原先是可欣和王若语小朋友都争着要当妈妈,而其他三个小朋友都已经分配好 主角了,睁着大眼睛看着这两位小朋友。我一走近,小朋友们立刻用求助的目光看着我。我 蹲下身子问可欣和王若语:“你们为什么都要当妈妈呢”可欣抢先回答:“因为我最喜欢妈 妈,我觉得当妈妈好玩一些,我想做菜。”小语也说:“我也喜欢妈妈,当宝宝不好玩。” 想到我们刚刚学过的一个故事幸福的一家,我就立刻问娃娃家的宝宝:“为什么说是幸 福的一家呢家里有些什么人”一旁的“爸爸”余子星说:“有爸爸、妈妈和哥哥。”“哥哥” 坤坤也在一边补充道:“家里还有宝宝呀!”我之后说:

4、“对啦!我们一家人在一齐很幸福, 是因为我们有一大家的人,大家在一齐相亲相爱!”可欣点点头说:“我也觉得,我们家也 是这样的。”小朋友们都点点头,我之后说:“在我们的家里,每一个人都很重要,今日娃 娃家的宝宝们也是一家人,小朋友们要当好每一个主角,我们来试试当不一样的主角好不好” 小朋友都说好。我转过头看看边上那两个分配好主角的小朋友说:“爸爸和哥哥真棒,不争 不抢的选好自我的主角。”我又看看可欣和小语说:“教师提个提议,今日可欣来当妈妈, 小语当宝宝,到下一次游戏的时候我们就互换主角,看看谁当的妈妈或者宝宝 当的好能够吗”经过调节和劝说,可欣最终当上了“妈妈”,小语当上了“宝宝”。刚开始“宝

5、宝”还撅着小嘴巴,可过了一会儿,“宝宝”就开心的投入到主角中去了分析:1、孩子们到娃娃家,有了初步的规则意识(如:已有两位小朋友自我分配好主角了。)2、我们有时经常会问孩子最喜欢家里的谁大部分孩子都回答的是妈妈。虽然小班的孩 子还不能用语言去表达。但孩子们心中就是觉的妈妈是温柔漂亮能干的,相比之下,宝宝在 孩子们的心中分量比妈妈要稍逊色一些。所以当有“妈妈”和“宝宝”的主角选择时,就会 出现以上案例中的一幕:两个孩子都争着当“妈妈”的主角。3、我最初是想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给孩子自主的权利,让孩子自我去选择主角。所以 让“娃娃家”的孩子们自我分配。其实孩子们对于主角扮演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有的孩子

6、碰 到自我喜欢的主角就会争论不休,这也与孩子自我为中心的状态有关。措施:1、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加强孩子的亲情观念的培养,明白家里的成员都是很重要的。2、孩子在游戏中出现问题,教师要及时的出现,并用亲切的语言和适宜的方式去引导 孩子。比如:两个孩子都争选“妈妈”的主角,我及时的用回顾故事的方式,让孩子停止了 争吵。并加以提问,加深孩子们对家庭主角的认识。3、教师还是要引导孩子自我去分配主角,不能硬性的指派孩子去担当什么样的主角。 我用提议的方式让两位孩子协商和分配谁当“妈妈”,虽然孩子刚开始还是有点不高兴,但 当孩子投人到游戏当中的时候,能立刻忘掉不开心,这也是小班幼儿的心理特点。4、小班孩子

7、在自选主角这个规则意识上是比较薄弱的,孩子无法协商主角的选择时, 教师要酌情参与指导,制定轮换主角的规则,并用图片的形式记载孩子表演过主角的轨迹, 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担任自我喜欢的主角。当孩子得到自我喜欢的主角时,要给孩子提出游 戏的要求,让孩子学会珍惜自我的机会,同时对能自主协商分配主角和谦让的小朋友进行表 扬。帮忙小朋友逐步学会协商、合作,学会克制自我,遵守规则,加强孩子的社会交往本事 的培养。5、在评价环节,运用情景再现法,让全班孩子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孩 子把遵守规则化,逐步培养他们自愿、自觉的遵守轮换规则的好习惯。2、我们有时经常会问孩子最喜欢家里的谁大部分孩子都回答的是

8、妈妈。虽然小班的孩 子还不能用语言去表达。但孩子们心中就是觉的妈妈是温柔漂亮能干的,相比之下,宝宝在 孩子们的心中分量比妈妈要稍逊色一些。所以当有“妈妈”和“宝宝”的主角选择时,就会 出现以上案例中的一幕:两个孩子都争着当“妈妈”的主角。3、我最初是想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给孩子自主的权利,让孩子自我去选择主角。所以 让“娃娃家”的孩子们自我分配。其实孩子们对于主角扮演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有的孩子碰 到自我喜欢的主角就会争论不休,这也与孩子自我为中心的状态有关。小班个人观察记录(三):观察要点:入睡情景及情绪反应幼儿行为实录:实录一:今日一早,诗彦奶奶牵着诗彦走到门口,奶奶恳求教师:教师,今日诗彦睡

9、觉 就别让她睡了,她说睡不着。”只见诗彦眼睛已经湿漉漉了,奶奶轻轻告诉我:她大概不睡 觉,被教师批评过,今日就不肯来幼儿园了”教师听后感到莫名其妙,我们没有批评她, 怎样回事”我去问搭班教师,她也说没有批评过她。实录二:中午,孩子们在柔美的音乐声中,边脱衣服边睡下了,此时诗彦看看教师,又 看看同伴,也开始脱衣服,可是眼眶里又有眼泪了。诗彦,怎样了,是不是不想睡觉呀” 诗彦点点头,说:我觉得有点不舒服。”是吗哪里不舒服”她一会说脚不舒服,一会儿又 说头上的辫子扎着睡不舒服。那教师帮你揉揉脚吧!把你的辫子也解开来。”这时她继续寻 找着更多的理由,教师,奶奶跟你说过的,我能够不睡觉的。”今日教师陪在

10、你身边,你 必须能睡着的。”诗彦将信将疑,就躺下了,在教师的安抚声中她渐渐地睡着了。教师反思:诗彦一向是我班表现好的乖乖女,可是近来发现她总和奶奶粘在一齐,早上不许奶奶离 开幼儿园,经常在教师的劝说中,奶奶才离开。我觉得原因一是奶奶对隔代异常宠爱所导致 的。其二,孩子的心理承受本事很弱,经不起挫折,在表扬声中长大,往往听不进批评。其 三,教师在细节方面处理过于草率,可能孩子在睡觉时以往有这样那样扰乱睡眠的因素,教 师对不睡觉的幼儿只是命令的口气,没有分析原因,使孩子对睡觉产生厌恶甚至惊慌。改善措施:1、利用或应对面的形式,了解孩子在家睡觉的习惯,并取得与家长意见的一致。2、多和孩子谈心,运用正

11、面引导的方法,鼓励孩子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3、教师在幼儿入睡后多关注孩子午睡的情绪反应,如有反常就要耐心询问,消除孩子 的心理恐惧和不适。小班个人观察记录(四):观察时间:2011年4月7日观察资料:幼儿个案观察观察情景:区域活动的时候,孩子们纷纷选择自我喜欢的活动了。珊珊一开始选择去做 手工,玩了不一会儿,她又去玩水了。之后她来到了语言区,跟芳芳玩得不亦乐乎。这时芳 芳想走,她不让芳芳走,只听见她说:“快点坐好,坐得不神气的小朋友我就不喜欢他了, 我要叫他到外面去!”观察分析:珊珊说的那些话是我平时无意间经常说的。小班的孩子喜欢模仿,平时教师、 家长的一言一行都是他们追随的对象。你平时无意间

12、的一句话,他们都记在心里了。这对我 们敲醒了警钟。幼儿没有分辨好坏的自控本事,他们需要成人正确的引导。措施与结果:良好的教育语言是平时教育的一种支持手段。改掉自我平时的口头禅,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这样幼儿才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引导,更好地得到发展。小班个人观察记录(五):时间3 月 10 日上午地点小小三班教室人物阳阳、教师事件描述:学期开始的一个月多,阳阳咬人的现象仍旧时有发生。上午在班级活动后,紧之后是区 域活动。我带着孩子们在三楼启智天地活动,孩子们都井然有序地玩着。突然,一阵哭声传 入了我的耳中。我顺着哭声看到了哇哇哭着趴在地上。我赶忙跑了过去并询问原因。哇哇一 边哭着一边断断续

13、续地说:“阳阳,阳阳咬我!”我赶紧检查着哇哇,发现哇哇的胳膊上有 一个很深的咬痕。处理: 我赶忙让保育员阿姨带着哇哇去抹药,并寻找着阳阳,弄清事情的过程。此时,我发现 阳阳还是很开心的拼拼搭搭着玩具。我把阳阳叫了过来,询问事情原因。原先又是因为争抢 玩具。我批评了他一顿,向他指出这种行为是不对的,然后采取了隔离办法,让他暂时离开 这种情境,帮忙他明白教师为什么不让他之后玩玩具,为什么让他离开。但我发现,这些方 法对他而言,只起两分钟的作用,一开始他会哭闹着予以反抗或理解,稍过片刻,对于教师 的说教还是会立刻忘的一干二净。分析:我在处理这一事件时,采用了两种方式:简单的说教方式和暂时隔离。对该年

14、龄段的幼 儿来说,理性批评是有好处的。可是之后细细想来,他当时可能并不能完全听懂教师的话。 帮忙他感知哪些是令人喜欢的行为,哪些行为是不招人喜欢的才是重要的。而采用隔离的办 法,让他离开原有的情境与教师大声斥责、批评比较起来,确实起到了必须的效果。可是单 靠过多的约束,是根本不能治本的。小班个人观察记录(六):观察要点:孩子在游戏中的交往本事游戏行为实录:只见周佳安用手一个劲地将桌上的那些“美味佳肴”推倒在地,一边推,一边嘴里还不 停地嘀咕着什么?这时,娃娃家里已是一片狼籍了“恩。”他撅着小嘴点点头。“爸爸 和客人们都不让我坐在桌上吃饭,所以,我生气了。”他不做声。听了我这么一说,周 佳安二话

15、没说就开始捡地上的餐具了。“我们帮你一齐捡吧。”在同伴的帮忙下,地上的餐 具捡干净了。他和孩子们又开始了游戏教师正想上前训斥,可又当我看到周佳安那一脸 不高兴的表情时,我想这其中必须有原因,于是,我克制自我的情绪,来到他身边了解情景。 我摸摸他的头问道:“周佳同,怎样了?你有不高兴的事情?”“快告诉我,看看我能不能 帮忙你。”我说道。“原先是这样,自我不高兴了,能够把这些不开心的事情告诉教师和同 伴,我想大家都会帮忙你的,像这样乱仍东西可不好呀!”“快把地上的餐具捡起来,我相 信大家还是会原谅你,欢迎你来娃娃家的。”改善措施:作为教师,能够扮演其中的一个主角参与到孩子的游戏当中,或者作为一个观

16、众安静的 看孩子的“表演”,并细心地观察孩子的表现,如果发现孩子有运用不够恰当的语言或行为 时,教师能够在不影响孩子游戏的前提下进行适当的引导。另外,我觉得孩子遇到在游戏中 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孩子自我去试着解决问题,而不能包办代替,或者帮忙孩子出谋划策, 这样,能提高孩子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本事。小班个人观察记录(七):班级:小二班教师:教师观察地点:图书区 幼儿:涵涵团团 幼儿性别:女观察目的:幼儿交往本事观察背景: 涵涵抓着书的一半,团团紧紧的抓着书的另一半。两个人都没有松手的意思,边抢嘴里 边喊着:“我看!我看!”是谁先拿到的书已经不得而知,可是如果在这样抢下去,图书必 须就要毁在他们的手里了。我走过去说道:“为什么必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