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心国中九十七学年度上学期七年级艺术与人文科学习领域课程计画 选用 ....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9074261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静心国中九十七学年度上学期七年级艺术与人文科学习领域课程计画 选用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静心国中九十七学年度上学期七年级艺术与人文科学习领域课程计画 选用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静心国中九十七学年度上学期七年级艺术与人文科学习领域课程计画 选用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静心国中九十七学年度上学期七年级艺术与人文科学习领域课程计画 选用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静心国中九十七学年度上学期七年级艺术与人文科学习领域课程计画 选用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静心国中九十七学年度上学期七年级艺术与人文科学习领域课程计画 选用 ....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靜心國中九十七學年度上學期七年級藝術與人文科學習領域課程計畫一、 選用教材:翰林出版二、擬訂計畫教師:林戎芳、蘇峰立三、學習目標:1. 重視藝術鑑賞:把包容放入課程中,用開闊的心胸,接納不同作品的聲音,欣賞一幅畫就好比欣賞一個人一樣,用虔誠的心,學習及珍視不同的多元文化。2. 幫助學生觀察生活週邊的美麗事物,讓他們可以感受及珍惜生活的人、事、物。3. 落實知識、表現、鑑賞的教學,將美育的觸角延展得更全面。4. 由生活中了解並體認藝術,積極參與藝文活動將藝術融與生活中。5. 經由創作認識基本藝術內涵的認知。6. 透過小組合作傳達出有感情、經驗、有思想的作品,並覺察人群之間的各種感情。四、各單元

2、內涵分析:週次活動主題學習目標對應能力指標六大議題時數評量方式備註1、2、3、4藝術形式之美與音樂對話1. 感受音樂之美2. 了解音樂的基本要素、媒材、創作的技巧、表現的形式、欣賞的層次。3. 認識音樂和其他藝術的關係4. 學習如何欣賞音樂,建立美感經驗,成為一位音樂的愛好者。1-4-1 了解藝術創作與社會文化的關係,表現獨立的思考能力,嘗試多元的藝術創作。1-4-3 嘗試各種藝術媒體,探求傳統與非傳統藝術風格的差異。2-4-7 感受及識別古典藝術與當代藝術、精緻藝術與大眾藝術風格的差異,體會不同時代、社會的藝術生活與價值觀。2-4-8運用資訊科技,收集中外藝術資料,了解當代藝術生活趨勢,增廣

3、對藝術文化的認知。3-4-6認識地域、文化與音樂之交互關係,並了解文化、歷史對音樂作品的影響。3-4-11選擇適合自己的性向、興趣與能力的藝術活動,繼續學習。資訊教育人權教育環境教育生涯發展教育兩性教育家政教育4音感、識譜、歌唱、樂器演奏、肢體表達、美感、創意、技法使用、鑑賞能力、作品展示等與視覺藝術對話1. 探討視覺藝術中有關媒才與創作的形態。2. 認識視覺藝術多元的展覽形式。3. 認識視覺藝術和其他藝術的關係4. 學習如何欣賞藝術,建立美感經驗,成為一位藝術的愛好者1-4-1 了解藝術創作與社會文化的關係,表現獨立的思考能力,嘗試多元的藝術創作。2-4-6 辨識及描述各種藝術品內容、形式與

4、媒體的特性。2-4-7 感受及識別古典藝術與當代藝術、精緻藝術與大眾藝術風格的差異,體會不同時代、社會的藝術生活與價值觀。2-4-8運用資訊科技,收集中外藝術資料,了解當代藝術生活趨勢,增廣對藝術文化的認知。3-4-9 養成日常生活中藝術表現與鑑賞的興趣與習慣。2-4-2依據美學與相關學門之原理,欣賞各種視覺藝術的材料美、形式美與內容美。資訊教育人權教育環境教育生涯發展教育兩性教育家政教育4音感、識譜、歌唱、樂器演奏、肢體表達、美感、創意、技法使用、鑑賞能力、作品展示等與表演藝術對話1. 討論並了解表演的意義。2. 認識與尊重表演藝術完成的過程,讓表演藝術使生活更豐富。3. 認識各類表演藝術,

5、形成一大概的了解,並探討表演藝術與觀眾的關係4. 透過欣賞,培養自己觀看表演藝術的能力。2-4-7欣賞展演活動或戲劇作品,並能提出自己的美感經驗、價值觀與建設性意見。1-4-7以肢體表現或文字編寫共同創作出表演的故事,並表達出不同的情感、思想與創意。3-4-11選擇適合自己的性向、興趣與能力的藝術活動,繼續學習。2-4-8運用資訊科技,收集中外藝術資料,了解當代藝術生活趨勢,增廣對藝術文化的認知。3-4-9 養成日常生活中藝術表現與鑑賞的興趣與習慣。資訊教育人權教育環境教育生涯發展教育兩性教育家政教育4音感、識譜、歌唱、樂器演奏、肢體表達、美感、創意、技法使用、鑑賞能力、作品展示等5、6、7、

6、8、9自然的召喚色彩魔術師1. 自然之美的鑑賞2. 從自然形式的造型及色彩,了解美的原理原則。3. 大自然與色彩關係4. 基本色彩學知識的建立。5. 色彩於各領域的運用簡介1-4-1 了解藝術創作與社會文化的關係,表現獨立的思考能力,嘗試多元的藝術創作。1-4-2設計關懷主題、運用適當的媒材與技法,傳達出有感情、經驗與思想的作品,發展個人獨特的表現。2-4-5鑑賞各種自然物、人造物與藝術作品,分析其美感與文化特質2-4-6 辨識及描述各種藝術品內容、形式與媒體的特性。3-4-9 養成日常生活中藝術表現與鑑賞的興趣與習慣。3-4-10透過有計畫的集體創作與展演活動,表現自動、合作、尊重、秩序、溝

7、通、協調的團隊精神與態度資訊教育人權教育環境教育生涯發展教育兩性教育家政教育4音感、識譜、歌唱、樂器演奏、肢體表達、美感、創意、技法使用、鑑賞能力、作品展示等歌頌自然1. 認識標題音樂風格、曲式等特色,培養審美能力。2. 培養主動參與音樂活動的興趣與習慣。3. 透過文字與圖畫等方式,以聲音和樂器來感受音樂的要素。4. 學習吹奏中音直笛。5. 學習四拍子指揮法。2-4-5鑑賞各種自然物、人造物與藝術作品,分析其美感與文化特質2-4-6 辨識及描述各種藝術品內容、形式與媒體的特性。1-4-5藉由演唱或演奏樂器,參與音樂表演活動,發展音樂表現能力。3-4-10透過有計畫的集體創作與展演活動,表現自動

8、、合作、尊重、秩序、溝通、協調的團隊精神與態度資訊教育人權教育環境教育生涯發展教育兩性教育家政教育4音感、識譜、歌唱、樂器演奏、肢體表達、美感、創意、技法使用、鑑賞能力、作品展示等第一次定考荒野的盛宴1. 大自然的神秘力量-神靈2. 非洲木鼓舞對神的尊敬儀式3. 紐西蘭哈卡舞代表戰爭與和平4. 認識台灣原住民,以阿美族的豐年祭說明其代表風 得儀式與意義。5. 認識傳統舞稻的形成:模仿。1-4-1 了解藝術創作與社會文化的關係,表現獨立的思考能力,嘗試多元的藝術創作。1-4-3 嘗試各種藝術媒體,探求傳統與非傳統藝術風格的差異2-4-7 感受及識別古典藝術與當代藝術、精緻藝術與大眾藝術風格的差異

9、,體會不同時代、社會的藝術生活與價值觀。2-4-8運用資訊科技,收集中外藝術資料,了解當代藝術生活趨勢,增廣對藝術文化的認知3-4-9 養成日常生活中藝術表現與鑑賞的興趣與習慣。3-4-10透過有計畫的集體創作與展演活動,表現自動、合作、尊重、秩序、溝通、協調的團隊精神與態度資訊教育人權教育環境教育生涯發展教育兩性教育家政教育4音感、識譜、歌唱、樂器演奏、肢體表達、美感、創意、技法使用、鑑賞能力、作品展示等10、11、12、13生活處處是藝術創意生活大師1. 生活周遭事、物的體驗與觀察。2. 設計基本概念的了解。3. 設計運用於生活各領域的認識。1-4-1 了解藝術創作與社會文化的關係,表現獨

10、立的思考能力,嘗試多元的藝術創作。1-4-2設計關懷主題、運用適當的媒材與技法,傳達出有感情、經驗與思想的作品,發展個人獨特的表現。1-4-4 結合藝術與科技媒體,設計製作生活應用及傳達訊息的作品2-4-8運用資訊科技,收集中外藝術資料,了解當代藝術生活趨勢,增廣對藝術文化的認知資訊教育人權教育環境教育生涯發展教育兩性教育家政教育4音感、識譜、歌唱、樂器演奏、肢體表達、美感、創意、技法使用、鑑賞能力、作品展示等節奏、聲音你我他1. 明白各種拍子的構成,練習指揮方式。2. 認識自製樂器與生活的樂器。3. 認識並會打附點、切分節奏,創作不同的節奏拍子並運用在曲中。4. 認識聲帶的結構。5. 認識人

11、生的種類,學習欣賞各種不同特質的人聲。1-4-3嘗試各種藝術媒體,探求傳統與非傳統藝術風格的差異1-4-4 結合藝術與科技媒體,設計製作生活應用及傳達訊息的作品2-4-7 感受及識別古典藝術與當代藝術、精緻藝術與大眾藝術風格的差異,體會不同時代、社會的藝術生活與價值觀。3-4-9 養成日常生活中藝術表現與鑑賞的興趣與習慣。3-4-10透過有計畫的集體創作與展演活動,表現自動、合作、尊重、秩序、溝通、協調的團隊精神與態度資訊教育人權教育環境教育生涯發展教育兩性教育家政教育4音感、識譜、歌唱、樂器演奏、肢體表達、美感、創意、技法使用、鑑賞能力、作品展示等生活形與色1. 引導學生多用心觀察生活,進而

12、發現以往未曾感覺的樂趣。2. 藉由人物的觀察,引導學生多面向地來認識他人。3. 藉由環境的觀察,進而培養感官的觀察力與敏感度。4. 藉由想像力的運用,來發展去感同身受當事人或事務處境的能力5. 藉由故事性的照片,透過自身的觀察力與想像力,試著了解與自己不同的他人。2-3-9透過討論、分析、判斷等方式,表達自己對藝術創作的審美經驗與見解1-4-1 了解藝術創作與社會文化的關係,表現獨立的思考能力,嘗試多元的藝術創作。1-4-2設計關懷主題、運用適當的媒材與技法,傳達出有感情、經驗與思想的作品,發展個人獨特的表現。3-4-10透過有計畫的集體創作與展演活動,表現自動、合作、尊重、秩序、溝通、協調的

13、團隊精神與態度。資訊教育人權教育環境教育生涯發展教育兩性教育家政教育14 第二次定考 15、16、17、18、19故鄉之美:福薾摩沙人與土地之美1. 人與土地之美-介紹現代台灣人文風貌。2. 讓學生透過老照片,了解以前台灣人的生活百態。3. 藝術家的故鄉情-欣賞藝術家的作品4. 畫我故鄉-從風景寫生談鉛筆素描的技法1-4-1 了解藝術創作與社會文化的關係,表現獨立的思考能力,嘗試多元的藝術創作。1-4-2設計關懷主題、運用適當的媒材與技法,傳達出有感情、經驗與思想的作品,發展個人獨特的表現。1-4-3嘗試各種藝術媒體,探求傳統與非傳統藝術風格的差異2-4-7 感受及識別古典藝術與當代藝術、精緻

14、藝術與大眾藝術風格的差異,體會不同時代、社會的藝術生活與價值觀。3-4-9 養成日常生活中藝術表現與鑑賞的興趣與習慣。民歌心,故鄉情1. 認識、演唱台灣各族群的民歌2. 欣賞部同族的文化特色。3. 能欣賞不同族群及部同時代的民歌忠了解台灣的歷史。1-4-1 了解藝術創作與社會文化的關係,表現獨立的思考能力,嘗試多元的藝術創作。2-4-5鑑賞各種自然物、人造物與藝術作品,分析其美感與文化特質2-4-6 辨識及描述各種藝術品內容、形式與媒體的特性。2-4-7 感受及識別古典藝術與當代藝術、精緻藝術與大眾藝術風格的差異,體會不同時代、社會的藝術生活與價值觀。搬演在地的心聲1. 介紹歌仔戲起源、發展、形式與搬演的故事。2. 藉由補充教材以較活潑的方式介紹歌仔戲的唱腔、身段、文武場及角色的類別。3. 引導學生過程中以激發學生對傳統表演藝術的興趣為主。1-4-1 了解藝術創作與社會文化的關係,表現獨立的思考能力,嘗試多元的藝術創作。2-4-5鑑賞各種自然物、人造物與藝術作品,分析其美感與文化特質2-4-6 辨識及描述各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