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治补充耕地质量等别评定.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9066948 上传时间:2022-11-07 格式:DOC 页数:53 大小:4.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地整治补充耕地质量等别评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土地整治补充耕地质量等别评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土地整治补充耕地质量等别评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土地整治补充耕地质量等别评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土地整治补充耕地质量等别评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地整治补充耕地质量等别评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整治补充耕地质量等别评定.doc(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土地整治补充耕地质量等别评定培训教材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二一四年六月2目 录一、土地整治耕地及其质量特点1(一)土地整治耕地特点1(二)土地整治耕地质量变化过程与特点1二、土地整治耕地质量评定的理论基础与依据2(一)理论基础2(二)政策及技术依据3三、工作目标及内容4(一)工作对象4(二)工作目标4(三)工作组织4(四)工作程序5(五)工作费用6四、评定方法6(一)评定原则6(二)评定方法7五、评定步骤8(一)收集资料8(二)评定底图确定9(三)评定单元划分9(四)确定基本参数和评定因素9(五)外业调查10(六)数据获取11(七)等别计算11(八)结果校验14六、项目区耕地质量等别确定14七

2、、成果编制15八、成果应用16(一)信息报备16(二)年度更新16九、其他事项16附件1:X省X县补充耕地质量等别评定因素调查表18附件2:补充耕地质量等别评定报告20附件3:31 个省(区、市)国家级等别指数转换规则23附件4:评定案例24案例一、湖南省醴陵市大障镇新联村补充耕地项目24案例二、浙江省常山县天马镇占家山村段家等低丘缓坡土地开发项目30案例三、浙江省松阳县林村林场大坪垦造耕地项目耕地32案例四、河南省新郑市耕地质量建设区耕地质量等别评定34案例五、土地开发复垦项目耕地质量监测评定45一、土地整治耕地及其质量特点(一)土地整治耕地特点1原有耕地与新增耕地并存,土壤结构均受到人为干

3、扰土地整治包括土地开发、整理、复垦三个方面,土地开发和土地复垦以新增耕地为主,土地整理以原有耕地质量提升为主。土地整治既包括新增耕地,也有原有耕地的质量提升。土地整治过程中,项目区的土壤结构均受到人为干扰,发生了较大变化,在土地整治及项目完成后的一定时期内对农作物和植被生长会造成一定影响。2土地整治耕地的基础设施条件变化大土地整治主要是开展土地平整、农田水利、田间道路、农田生态防护等工程建设,是对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土地整治项目区耕地的基础设施条件变化大。(二)土地整治耕地质量变化过程与特点1土地整治耕地质量易变因素多,受社会经济活动影响大土地整治项目区耕地的土壤结构受到人为影响和干扰

4、,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农作物生长,耕地质量会暂时变得较差,但如果农民利用耕地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高,愿意投入,耕地的土壤结构会很快得到修复,农作物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会很快增加,耕地质量会很快提高。土地整治耕地质量易变因素多,受社会经济活动影响大。2土地整治耕地质量变化过程可分为“平台”质量建设和“利用”质量建设两个阶段土地整治耕地质量变化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土地整治过程中带来的地形坡度、农田水利、田间道路等耕地基础设施条件改善,即为“平台”质量建设阶段;二是土地整治项目完成后耕地利用过程中的培肥、土壤结构改善等土壤质量要素改善过程,即为土地整治耕地“利用”质量建设阶段。本研究报告涉及的土地整治

5、耕地质量等别评价,实际上指的是耕地的“平台”质量。3土地整治耕地质量具有相对性,科学选择适宜的作物,有利于耕地质量提升不同农作物都有特定的、不同的生态环境条件要求,适宜农作物生长的耕地都是种植该种作物的好耕地,耕地质量高低具有相对性,科学选择适宜的作物,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可促进耕地质量逐步提升。二、土地整治耕地质量评定的理论基础与依据(一)理论基础1气候与自然潜力理论即级差地租理论。气候与自然潜力是土地农业生产能力的基础,在等别评定中要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潜力状况,即光、温、降水、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2土地开发利用程度理论即级差地租理论。土地的农业生产能力,不仅与自然因素有关,也与土地开发

6、利用程度密切相关。在等别评定中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土地开发利用程度,即充分考虑土地平整度、灌溉、排水、田间道路、土层厚度等土地开发整理要素。3区位理论要充分考虑补充耕地区域地理位置,如:是位于平川、山谷、山脚还是山坡、山顶,海拔高度状况、距村庄的远近、道路交通状况等。4投入产出及优化理论即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及新增耕地质量评定工作中,要充分考虑新增耕地质量与土地开发整理投入水平的密切关系,高等别往往对应高投入。要根据实现1:1占补平衡的要求,合理优化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规划设计方案。(二)政策及技术依据1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2.国务院关于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

7、地增减挂钩试点 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47号);3国土资源部关于强化管控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通知(国土资发201418号);4.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260号);5国土资源部关于提升耕地保护水平 全面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2108号);6.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部署开展2014年全国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与监测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48号)。7.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GB/T 28407-2012);8.农用地定级规程(GB/T 28405-2012)。三、工作目标及内容(一)工作对象土地整治耕地质量等别评定对象包

8、括因实施各级各类土地整治项目新增加和质量提升的耕地。(二)工作目标逐步建立补充耕地质量等别日常评定制度,将评定结果作为项目验收的内容,使补充耕地质量等别评定成为项目管理的一个必要环节。(三)工作组织国土资源部负责全国工作组织实施及技术指导工作;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制定本省补充耕地质量等别日常评定工作制度及相关管理办法,整治机构负责具体技术工作,并对全省工作开展技术指导;县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本县补充耕地质量等别日常评定工作,并将项目验收后的耕地质量等别结果作为必填项填报农村土地整治监测监管系统和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管系统。(四)工作程序按照国土资厅发201260号要求,新增耕地质量等别

9、评定实行日常评价及项目法人负责制。首先,项目完成后,由县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组织填报新增耕地质量等别评定的各因素属性值,并对新增耕地质量等别进行评定;其次,新增耕地质量等别评定结果作为项目验收的前置条件,在等别评定后由各级项目验收部门负责组织项目验收工作;第三,评定成果交给县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由县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将有关信息填报土地整治监测监管系统和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管系统。土地整治补充耕地质量等别评定工作程序(五)工作费用依据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2012版),竣工验收费包含耕地质量等别再评定费用,占工程施工费与设备购置费之和的0.3%-0.65%。因此,土地整治项目在做项目经费预算

10、时,可以从项目竣工验收费中列支耕地质量等别评定费用。依据财政部 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建2012151号)规定,土地整治管理支出包括耕地质量等别评价与监测支出,国家和省级经费可以从新增费中列支。四、评定方法(一)评定原则遵循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原则。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GB/T 28407-2012)(以下简称规程)是全国统一的耕地质量等别评定规程,补充耕地质量等别评定是耕地质量等别评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遵循规程的基本思想、技术路线、方法步骤开展补充耕地质量等别评定工作。继承性原则。充分利用已有的耕地质量等别评定成果,评价采用的因素指标区、标准耕作

11、制度、指定作物、光温(气候)生产潜力指数、产量比系数、分等因素及分级标准、分等因素权重等基本参数,应与县级耕地质量等别评定工作采用的参数保持一致,保证成果的可比性。综合性原则。综合考虑光温、气候、地形地貌、土壤、人类活动等因素对新增耕地质量等别的影响。稳定性原则。要考虑土地整治新增耕地的特点,新增耕地质量等别评定要依据长期耕种、肥力相对稳定的耕地条件来进行评定,保证成果的科学性、现实性和可比性。(二)评定方法依据规程,采用“因素法”对土地整治耕地质量等别进行评定。根据土地整治项目所在县级行政区已有的耕地质量等别评定成果,并结合邻近地块的自然条件和基础设施状况,确定土地整治新增耕地质量等别评定所

12、需要的基本参数、评价因素、因素分级及权重,按照规程规定的方法步骤对土地整治耕地质量等别进行评定。五、评定步骤项目区耕地基本情况调查标准耕作制度、指标区核查作物生产潜力指数土地投入产出调查确定产量比系数计算土地利用系数、经济系数引用农用地分等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计算补充耕地自然质量分计算自然质量等指数和等别利用等指数、经济等指数和利用等别的确定土地整治耕地质量等别评定技术路线(一)收集资料主要包括以下资料:1土地整治项目所在县(市、区)耕地质量等别补充完善成果(文本、表格、图件、数据库等成果);2土地整治项目区1:1万土地利用现状图;3土地整治项目立项材料、项目规划资料、项目竣工图、自验报告等;

13、4其他相关资料。(二)评定底图确定评定底图是构建数据库的重要基础,也是做好与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工作衔接的重要平台。对于质量提升的土地整治项目,因为耕地图斑在土地利用现状图上已经反映,可以土地利用现状图或耕地质量等别图为工作底图,通过更新底图的评定因素来完成项目区耕地质量的评定。对于新增耕地项目,可以竣工图为评定底图来评定耕地图斑的质量等别。项目区耕地质量等别评定结果认定后,需将项目区耕地质量等别赋予土地利用现状图上所反映的每个耕地图斑。(三) 评定单元划分按照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确定的地块法确定评定单元。以土地整治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图和竣工图为基础,按规程要求,将图上所反映的每个耕地图斑作为评

14、定单元。对项目区内耕地相对集中连片、且耕地地块条件差异不大的,可以将项目区作为评定单元进行评定。(四)确定基本参数和评定因素根据土地整治项目所在县级行政区已有的耕地质量等别评定成果,依次确定土地整治耕地质量等别评定所需要的参数。具体如下:二级指标区:直接采用项目所在县级行政区耕地质量等别评定中确定的二级指标区。标准耕作制度:直接采用项目所在县级行政区耕地质量等别评定中确定的标准耕作制度。基准作物与指定作物:直接采用项目所在县级行政区耕地质量等别评定中确定的基准作物与指定作物。作物光温(气候)生产潜力:光温生产潜力指数适用于整治后耕地类型为水田和灌溉条件能够充分满足作物生长需要的旱地,作物光温生

15、产潜力值可以直接采用项目所在县级行政区耕地质量等别评定中确定的作物光温生产潜力。气候生产潜力指数适用于无灌溉条件的旱地。产量比系数:直接采用项目所在县级行政区耕地质量等别评定中确定的产量比系数。分等因素:直接采用项目所在县级行政区耕地质量等别评定确定的因素。记分规则表:直接采用项目所在县级行政区耕地质量等别评定的“指定作物-分等因素-自然质量分”记分规则表。(五)外业调查结合项目规划设计、竣工图、自验报告等资料,对每个土地整治项目评定单元进行外业调查,重点调查项目区作物产量、查看项目区基本设施条件等内容。调查内容包括由农田基础条件变化引起的因素(如排水条件、地形坡度、灌溉保证率、有效土层厚度等)和新增耕地力因素值(如土壤有机质、Ph值等)。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的评定对象是针对长期耕种、肥力相对稳定的耕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