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与小数的互化[10].docx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9052784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3.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数与小数的互化[1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分数与小数的互化[1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分数与小数的互化[1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分数与小数的互化[1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分数与小数的互化[1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分数与小数的互化[1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数与小数的互化[10].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教学内容 江苏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62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分数和小数互化的必要性,能正确地将分数化为小数,将有限小数化为分数。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方式,掌握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理念,激发参与学习的兴趣。重点难点重点: 理解和掌握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难点: 理解和掌握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教具学具 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一、 温故引新(出示课件)1.用分数和小数表示图中涂色部分。2.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是1毫米,

2、1毫米是几分之几米?写成小数是多少?小结: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都可以用小数表示。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将分数与小数的联系再次展示出来,利用知识的迁移为这节课学习新内容做了很好的铺垫。二、自主合作,探究方法1、出示例题9。师:自己想办法比一比,然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你的方法。全班汇报交流。学生可能出现下面几种想法:可以用估算的方法比较,0.5米就是1米的一半,米超过了1米的一半,所以0.5米比米短,因此张玲用得多。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以用分数的分子除以分母,即34=0.75。

3、2、比一比。师:你觉得哪种方法比较简便?(用分数的分子除以分母)师:说说怎样把一个分数化成小数。3、完成“试一试”。 要求:用分子除以分母的方法,同时注意除不尽的保留三位小数,用约等号表示他们的近似数。 两人板演,其余做在作业本上。集体订正。4、教学小数化分数(例题10)。(1) 刚才有同学说可以把小数化成分数来比较,你能做到吗? 提问:0.5是几位小数?自己试一试,怎样把它化成分数?再在小组里讨论一下。全班交流。(启发思考:一位小数表示几分之几?)(2) 课件出示例题10,让学生独立完成。三人板演。 指名回答,并提问:怎样把小数化成分数?小结:把小数化成分数,先看看它是几位小数,有几个几分之

4、几,再把它写成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就可以了。【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动脑,探索规律,有效地利用了学生好奇、好胜的特点,让学生情绪饱满、积极主动的开始探索活动。学生进行了合理的猜测,在独立思考、交流讨论的过程中找到了方法,发现了规律。三、巩固强化,拓展应用1.完成“练一练”。3人板演,其余同练。指名口答,并说说想法。2.完成“练习九”第11题。让学生在教材上填写,再指名口答,集体订正。3.“练习九”第12题。 学生独立完成,部分板演,集体核对。4. 拔尖提高题 让学生比较带分数和小数的大小,先要求学生自己想一想,再指名口答,说说为什么这么填。【设计意图】:有层次的练习让学生学到的新知

5、识及时得到了巩固,并在此基础上锻炼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四、 总结课堂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分数小数=34=0.75 =560.833小数分数0.3= 1.7=教学反思:1.例9中比谁用的彩带长,实际上就是比较0.5和大小。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大家比较他们的大小。学生反映比较热情,归纳学生的发言,学生想出了多种方法。归纳这些方法,这样体现了两个方面,一是联系分数的意义来比较,二是把分数化成小数再比较大小。2.对分数的意义理解得还是比较到位的,有了之前分数同除法的关系这一知识点,把分数化成小数,学生也已理解并掌握。对照比较,不难发现,把分数化成小数后再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比较方便,而且简单,易被学生接受。这一点从之后的“试一试”中也能体现,因为除不尽的往往都是循环小数,要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值,所以要注意强调保留的位数以及约等号的使用。3.例10就是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化成分数。因为学生有小数的旧知做基础,这题就可以完全交给学生自己来解答。让学生学会利用旧知自主学习新知识,充分发挥知识的正迁移作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